文 袁雪红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以来,课程审议成为教研工作的日常。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基于儿童视角,立足班级实际,重视班级教师、保育员、幼儿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并结合园本课程的审议流程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构建幼儿喜欢的、体现园本特色文化的课程。本文以大班课程“我们种植吧”为例,谈一谈我园园本课程审议的实践与思考。
审议主体:年级组保教人员。
审议目的:把握主题课程的调适与创生。
具体内容:盘活现有的资源,就主题的目标设定、主题的发展路径、主题的活动规划等方面提出的疑问,进行讨论,寻求解决办法。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转变课程功能和幼儿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整理、筛选和转化园内外资源,是主题讨论前必须完成的关键环节。在“我们植树吧”课程实施中,我们从盘点资源开始,全面梳理已有资源(与主题相关的人、与主题相关的环境、与主题相关的材料),预设资源利用的可能性,思考与分析挖掘出更为丰富的资源,由此确定具体活动。
幼儿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的。我们对幼儿的已有主题经验做出理性的解读,发现当前兴趣倾向和问题需求,由此剖析关键经验的生长点。同时,在园所资源与幼儿经验之间建立有效链接,确立主题核心经验。课程设计时,我们从情感态度、知识经验和关键能力三个维度,梳理、细化、量化、动态优化主题目标,使每位教师明确幼儿可以通过课程做什么、取得什么样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积累了同一主题背景下的多样化课程内容,我们通过审议,依据幼儿的兴趣和要求、课程内容的逻辑问题、课程领域的相互渗透等方面,将多样化课程内容有效整合,使课程内容更符合现阶段幼儿的认知需求。
在设定主题目标之后,我们从幼儿的角度和经验出发,评估主题的执行路径。同时,通过学习活动、区角活动、扩展性的亲子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从上到下进行预设,构建主题网络图。
审议主体:班级保教人员、家长。
审议目的:深入关注课程推进的调适与班本课程的创生。
具体内容:针对一日的生活时间规划、室内外环境、课程主题、课程资源以及教师与幼儿互动策略五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主要是为了解决在主题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策略支持。
在审议过程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课程计划,以班级为单位整理问题反馈并汇总至年级组,以教研为基础解决难点。在“我们植树吧”班级审议过程中,我们基于年轻教师的需求,开展“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预约教研活动。预约教研从“全收获”种植理念出发,详细分析了种植园地的布局、不同年龄种植内容的选择、种植过程中的观察指导等,使每位年轻教师都获得了种植方面的经验。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鼓励有能力的教师打破原有线性思维方式,捕捉那些来自幼儿、来自课程中的问题与困惑,让有意义的问题和发现成为课程生成的重要来源,通过师幼共同体验、共同经历,推动幼儿学习和主题不断深入。在“我们种植吧”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对已确定的内容进行修改,并创造一些与幼儿发展相匹配、更适合教育活动的课程素材,以此提升主题活动的影响力。例如,小班为了解决“在哪里种”的问题,生成了“轮胎花园”班本课程;中班为了防止麻雀偷食向日葵,生成了“向日葵保卫战”系列活动。
审议主体:年级组保教人员。
审议目的:深挖课程价值、完善主题脉络。
具体内容:对主题课程实施进行回顾与反思,梳理主题课程的实践路径,形成完整的主题脉络图。
主题脉络图不仅构成了主题行动的框架,同时也连接了主题的中心目标和真正的教育行动。在后审议中,我们将各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部分、预设和生成部分,梳理、细化成后审议主题脉络图,推动课程审议深度开展。
1.依据课程审议的主体
我们遵循“理课程—研教师—拓路径—享经验”的路径,查找当下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的问题,不断反思、调整,以多元研训为支撑,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在“复盘”与“追溯”中,形成“诊断—反思—调整—再诊断”的循环往复良性评价,助力教师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推动课程实践。
教师遵循“审课程—研儿童—链经验—寻路径”路径,关注幼儿兴趣与需求,从课程的角度选择适宜幼儿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优化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微循环”(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与“微联系”(环境、资源、生活、评价等),助力幼儿成长,推动课程内涵发展。
2.依据审议的不同环节
前审议突出目标意识。年级组前审议聚焦资源、经验、内容等开启前审议。我们引导教师带着创意和思路参与审议,以便在审议过程中能够自由表达。
中审议突出问题意识。我们针对班级实际,以“发现什么,调整什么,计划什么”为落脚点开启审议,倡导教师根据幼儿的具体状况以及自身的独特性,对课程进行富有创新的二次处理与执行。
后审议突出反思意识。我们聚焦主题结构是否有缺失、课程目标是否达成等关键内容,鼓励年级组聚焦问题多研讨,汇总经验引生发,做好线型梳理。
1.助推幼儿的适宜发展。在课程审议过程中,我们聚焦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基于问题和幼儿经验进行课程审议,使课程来源于幼儿、满足于幼儿。幼儿不只在幼儿园与同伴和教师分享主题活动,还能进入家庭和社区开展相关活动,真正实现了从被动接受者到积极参与者的转变。
2.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力。经过课程审议,教师明白了需要从无意识地引用到理智地反思、从粗糙削减到多样化选择、从肤浅修饰到深度整合,促使“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不断落地,课程执行力不断提升。
3.夯实管理者的课程领导力。不同的审议内容、多元的参与人员、灵活的审议方式,促进了课程理念、课程实施、课程架构、课程管理等方面的突破,全面提升了管理者的课程领导力,推动了园本课程的动态发展,保证了园本课程充满活力,富有张力。
课程审议,是一场与幼儿深度对话、与教师深度对话、与园本资源深度对话的过程。我们将以课程审议为抓手,深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