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梦萱 吴春阳
摘要:网络社交是技术革命史上的一次质的突破,借助技术优势将传统社交由现实社会的“深社交”模式向網络虚拟社会的“浅社交”进行全面转化,使青年在社交关系链体系中不因社交平台和介体的不同影响社交效率,而是通过智能应用强化自身这个“联结点”在关系链中的作用,摆脱了单一平台的束缚和隔阂,打破了社交活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微时代,在5G等新兴技术手段的加持下,大学生借助网络社交平台的交互优势,充分满足了对信息获取和分享的需求,并在技术的驱动下,衍生出以社交软件为介质的全场景化“场域社交”新形态。微空间作为大学生参与网络社交生态的主要场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当制约生态平衡的变量变化超出了自身的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时,就容易导致网络社交生态的失衡。要想有效治理大学生网络社交场域生态,需从建设网络社交生态“微文化”、营造网络社交生态“微环境”、发挥多元主体共治“微力量”、构建多维复合治理“微机制”、重塑社交话语表达“微体系”和提升网络社交媒介“微素养”多维度着手,确保网络社交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构建全时空、系统化的大学生网络社交生态防护大格局。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生态治理;体系;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6-0032-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项重点课题“新时代红色文化与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WHZX-16;2024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4-CXRC-2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当前,网络社交平台虚拟化、智能化和功能化等特性吸引大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自身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容易受到网络社交场域的影响与制约,这给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造成了阻碍。
从文化、环境、主体、机制、话语、素养等维度
着手,实现大学生网络社交场域生态的有效治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
“微文化”是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微载体”为平台,尊重个体表达与诉求,注重多元主体作用发挥,结合时代特征而衍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微文化”呈现出网状链接、多向互动和裂变式传播的特性,实现了不同主体、不同圈层之
间的同步文化传播,形成了立体化的传播形态。该形态具有价值导向、群体凝聚、心理构建和资源共享等积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群体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逻辑统一,增进个人文化自觉下的价值引领[3]。
因此,要有效治理网络社交生态场域,必须牢牢占领“微文化”主阵地。要进一步强化微叙事能力,借助微话语优势转化主流文化价值,引导“微文化”舆论场,实现“微文化”从“流量为王”到“价值为王”的转变。围绕国家要求、社会需要和青年需求,加大“微文化”内容供给,解决网络社交场域中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微文化”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从而构建“微文化”育人的新局面[4]。
从生态学角度讲,环境更强调的是事物与外部环境依存和互动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保持的动态平衡。而社交“微环境”中大学生与其他主体之间、外部环境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互换与传递,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在“微环境”中,信息的价值交换与传递离不开技术的支持、道德的规范和法律的制约等,都是影响“微环境”治理效能的重要因子。因此,大学生社交“微环境”应从技术升级、伦理规范、法律健全等维度进行整体、系统的治理优化。
营建良好的社交“微环境”能提升治理效能。除注重技术的应用与升级、奉行算法优先策略外,还要充分考虑社交道德和价值引导因素。
算法中内嵌了技术带来的价值控制,应在算法技术中辅以人文价值反思,变“算法”为“算法+”,丰富算法模型中信息推送的维度,立规建制管好算法,改进技术,完善算法,才能避免主流价值被技术所驾驭[5]。
网络社交良好生态的构建和运营,离不开社交网络生态的全流程治理。其中既涵盖网络生态建设中各要素的平衡问题,又涉及政府、企业、社会、青年自身等多元主体及其之间的有益互动[6]。因此,要构建网络社交生态治理共同体,以发挥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网络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最大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7]。多主体参与、多种手段相结合,体现了协同和平衡理念。将秩序、协同与平衡理念正确运用到网络综合治理实践的目的在于,提高用网治网水平、推动我国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8]。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吸纳公众、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到网络社交生态治理规则的制定和流程的设置中,从而破解“囚徒困境”。
一方面,要强化政策供给。制定引导网络社交生态和谐发展的法律法规,发挥政府在网络社交治理中的主导作用[9]。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第三方力量的监督协调作用。尤为重要的是,作为微社交生态中的重要一环,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强化自我监管,积极推送正向的社交内容,鼓励健康的阅读习惯,形成契合社会主流价值、促进大学生伦理建设的经营理念[10]。
科学有效的治理机制对实现网络社交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网络社交生态是动态的、多变的,必须围绕网络社交的内外部环境,构建多维复合的“微治理”机制,要从主体权责的配置、社交资源的再分配和运行规则的制定等维度构建一系列规则和关系约束,促进主体内部之间的合作,实现社交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治理规则的有效制定,以动态的治理回应动态的问题。
“微机制”的构建,需要结合作用于网络社交的内外部环境的主体、资源和力量的综合考量。
从外部环境来看,主要涉及法治规范与职能行使并行的政府治理机制、引导规划与优胜劣汰并存的市场治理机制、行业自律与公众监督并重的社会治理机制。政府治理机制重在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实施多部门协同管理和服务等手段,解决重技术轻内容、各部门权责交叉等难题。市场治理机制重在对网络社交平台管理做到有序规划、合理引导以及动态调整。而社会治理机制强调社会力量对网络社交平台内容的影响和控制,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和网民监督,保障网络社交生态的健康运行。
从内部环境来看,网络社交内部治理机制是根据网络社交平台的实际情况由平台与用户制定,并经权责义务、利益博弈而形成的管理体系。其内部环境的治理目标由网络社交平台的所有者与管理者、网络社交生态的参与者与内容的生产者,以及其他利益攸关方等共同设定,其运行规则由内部章程、管理和运营细则、社会文化和道德约束机制等组成。
网络社交话语表达体系是网络时代发展状态和网络社交文化特征的综合表达。
浅层次表现出来的是,通过网络符号建立起来的社交行为方式。
深层次理解,网络社交话语体系是受微时代发展阶段、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网络技术应用水平等所影响和制约的,反映大学生网络社交文化特征、精神风貌的外在表达形式。
随着社会的变迁,思想观念特征与社交话语表达习惯也不断发展和变化。网络社交话语表达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影响到高校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11]。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所处的网络社交媒介上的话语表达体系显示出更加青睐网络社交的公共表达、社会交往和文化娱乐等功能。
在网络社交场域,大学生的言行更易受社交网络、社交媒介推送内容的影响,社交话语表达的亚文化话语特性和个性化表达方式得以充分体现。因此,重塑网络社交话语表达体系,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增强青年话语权。
一方面,要巩固大学生的文化共识和思想基础,
将主流媒体与网络社交媒介有机结合,共同发挥教育效能。
另一方面,要实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偏好,制作和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型网络文化产品[12]。
“微素养”是以多类型、多形式接触、分析、评估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反映了社交“微产品”的技术特性及用户使用的新特点[13]。
与传统媒介素养教育不同的是,由于大学生拥有网络社交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因此更应注重其对网络社交媒介的认知和使用、反思及话语赋权能力的培养,并强调对大学生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培养。同时,还应包含海量信息环境下个人应对不确定因素、突发网络舆情和事件的心理素质建设以及应对能力的提升。
提升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介素养水平,就是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来培养群体的思辨思维和批判精神,以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4]。对此,除了应进一步加强公共素质教育,还应构建完善的媒介素养培育机制,统筹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资源,开展教育活动[15]。
对政府而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法律法规上优化网络社交媒介素养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力量要切实发挥第三方监督的重要作用;学校应将社交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强化学校的教育主阵地地位;家庭应发挥基础性功能,做好大学生社交媒介素养的支撑性工作。
大学生网络社交场域生态的有效治理是实现网络生态平衡、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现实需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网络社交生态治理已呈现出协作、精准、精细和法治等特性,但要进一步形成网络社交场域治理共同体,实现建设生态良好的网络社交空间这一治理目标,还需要在解决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根本性问题上发力,进一步构建全时空、系统化的网络社交生态防护大格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
[2] 吴春阳. 如何推动青年“微社交”生态均衡发展[J]. 人民论坛,2020(22):128-129.
[3] 葛彬超,孟伏琴. 青年身份认同的“微”建构[J].中国青年研究,2020(6):107-113.
[4] 陈联俊. 网络空间中主流价值认同的分化与重塑[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6):72-78.
[5] 谢俊,吴阳琴. 算法推荐下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风险及防范策略[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10):132-137.
[6] 赵志云,杜洪涛,张楠. 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交平台风险治理的国际政策比较与启示[J]. 中国行政管理,2020(2):129-134.
[7] 新华社. 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EB/ OL].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8-04-21)[2023-12-07]. http:// www.cac.gov.cn/2018-04/21/c_1122719824.htm.
[8] 谢新洲. 以创新理念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N]. 人民日报,2020-03-11(09).
[9] 盤华,黄永林. 网络社区社交的新特征、面临的社会风险及其防范[J]. 社会主义研究,2021(3):122-129.
[10] 邹梦瑶. 网络社区交往中的伦理困境与治理策略[J]. 学习与实践,2023(12):133-140.
[11] 阎国华,宋京姝. 青年网络话语创新的样态透视与竞合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21(11):105-112,104.
[12] 王楠. 当代青年网络话语表达范式:生成、功能与引导[J]. 思想教育研究,2022(12):82-87.
[13] 陈坤,刘雨. 基于青年网民话语特点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J]. 理论探讨,2022(4):113-119.
[14] 贺姣. 媒介化社会网络信息传播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9):30-33.
[15] 张雪黎,肖亿甫. 信息化发展对青年网络媒介素养的影响[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1):78-84.
作者简介 夏梦萱,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吴 春阳,副教授,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