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航天,曹红梅,田蓉,石家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2019 年4 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正式启动了意义深远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2021 年4 月,孙春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2];同年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进一步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将行业岗位能力需求、职业技能等级、职业技能竞赛中的先进性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3]。
参照专业教学标准,深入分析专业职业面向和岗位规范,分解专业相关职业技能大赛赛项竞赛内容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明确课程模块化知识点与岗位标准、竞赛内容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的对应关系,以太原城市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BIM算量课程为研究对象,开展“岗课赛证”融通课程研究,探索可操作可推广的教学模式,同时又可以为同类型专业课程的“岗课赛证”融通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022 年初太原城市职业学院推进“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学院党委班子带头访企拓岗18 次,与多家校企合作单位就行业人才需求、双元育人等展开深度交流探讨,虽紧密与企业沟通交流,但课程体系设置上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实际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也有差距。针对工程造价岗位人才职能能力素养,企业提出基础识图能力和计量计价软件操作能力是其选人用人的重要指标之一。据此学院仍需进行课岗对接,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设置。
2023 年上半年,对建筑工程BIM算量课程和“1+X”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初级、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一课对一证书的方式进行课证融通教学改革,从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完善教学方法手段和优化课程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推进改革工作,并面向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2021 级6 个教学班学生进行课程改革教学试点工作。最终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组织了3 个批次的初级等级证书考试和1 个批次的中级证书考试,初中级等级考试参加人数分别为89 人和42 人,通过率为88.7%和97.6%。课证融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后,使得学生学习目标性更明确,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班级整体成绩直线上升,基本实现“以证促学”。
职业技能竞赛成绩作为学校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学校愿意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备赛以期获得较好的竞赛成绩。目前的做法是遴选优秀有潜力的学生组建参赛团队,暂停正常教学活动,根据比赛规程重新制定培训方案,进行长时间集中培训。基本日常课程教学与比赛培训分离,“以赛促学”只覆盖参赛团队学生,大部分没有机会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无法享受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成果。
“岗课赛证”中,岗是职业岗位,课是专业课程,证是指职业资格证书或“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赛是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4]。融通在字典中的解释是融会贯通。“岗课赛证”融通指优化教学生态,让课程教学、岗位能力获取、证书考评、竞赛评比有机结合,做到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课程为载体,充分落实以岗定课、以赛促教、以证验课,创造“1+X”证书制度下教学新范式[4]。这种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将上述四项内容融通,将学校的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要求融入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中,将专业技能竞赛各项目的评价标准纳入到对应课程的评价体系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接行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岗课赛证”融通作为行动指南,从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和升级出发,深入调研产业的相关岗位要求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优势,共建教学资源,优化实训条件,对接职业技能竞赛,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核要求,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高效衔接。在“岗课赛证”相互促进、融合的要求下,结合校企优势,高校应实施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实施“岗课赛证”融通,必须对接岗位职业能力,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修订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内容重构。
建筑工程BIM算量课程作为综合类实操课程,承担巩固学生施工图识读和绘制的能力,培养建筑信息模型建模、编制建设工程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招标控制价等。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时,对接行业企业新工艺、新方法、新规程,依托真实项目,拆分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融入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实际岗位的模拟状态下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全方位提升职业技能人才综合素养,将课程思政贯穿其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
通过解析对比本课程内容与“1+X”造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初、中级证书考核大纲知识点,95%以上知识点完全相通,可实现高度课证融通。以理论够用为原则,适当增加施工图识读和招投标文件编制相关知识点,可实现100%知识点相通,据此按照一对一课证融通模式,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拆分4 大模块,从横向上对接建筑信息建模、工程计价和电子招投标文件编制。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赛项赛点覆盖的课程、岗位职业能力较多,单门课程无法独立支撑全部赛点。将本职业技能大赛与本课程共同的岗位职业能力及赛点进行提炼,找准契合点,在模块1-模块3 中纵向上与课程内容、证书考点深度融合。
重构课程体系4 大模块,模块1 作为课程引入模块依托小型项目案例设置课程内容,模块2 和模块3 中根据课程、证书、技能大赛能力需求依托小、中、大型项目三类案例分级设置课程内容,模块4 作为证书考核补充内容模块,以考证培训平台模拟案例设置课程内容,见附表1。
附表1 建筑工程BIM算量课程内容重构表
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需求,围绕“岗课赛证”融合,拆分典型工作任务,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实际项目案例为载体,采取项目驱动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相结合,由易到难分模块分梯度开展项目化教学。将技能点、知识点、考点、赛点相融合,将证书考核办法、竞赛评分办法引入课程考核评价,教学过程贯穿责任、诚信、规范、团结、诚信等思政元素,形成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目标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
按照“课前预习、课中跟练、课后巩固”开展教学,利用学习通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推进学生跟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课前,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课前测试、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主要完成图纸识读、清单定额规则复习;课中,教师演示建模操作、讲解疑难知识点,学生以跟练方式进行学习与掌握;课后,学生反复进行建模操作练习,并完成课后测试。
模块2 和模块3 根据小、中、大型项目分级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按初、中、高级设置教学过程,引入“PDCA”循环,通过“任务接收- 任务学习- 任务成果评价- 任务总结与反馈- 任务接收”的学习循环,以教师讲解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逐级完成学习任务,不断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强化其专业技能水平。
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获得岗位职业技能为目标,通过增加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阶段,优化课程评价机制,使得评价结果全面客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现阶段基于课证融通教学改革已完成初期评价机制建立与运作,评价主体覆盖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学习平台、考核平台等;针对学生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等指标选择评价内容,具体包括出勤、课堂表现、网络资源学习、项目完成情况和综合考核;通过评价网络资源学习、课堂表现和项目完成情况,将评价阶段覆盖全过程,即课前、课中、课后。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意愿,综合考核项目非必须选择参加“1+X”造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如完成证书考试可直接用证书成绩置换期末测试成绩。利用学习通平台后台记录对出勤、网络资源学习情况进行打分,利用百万人才测评端完成项目任务、期末测试任务考评,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评价,让评价可追溯,评价可分析。
为更好地推进建筑工程BIM 算量课程的“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改革,师资团队作为重要软实力,是保证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从提高师资团队实力和优化师资团队结构两方面入手。
1.提高师资团队实力。第一,对于“岗”,积极探索实践平台和保障措施,鼓励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主动走进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或挂职锻炼,通过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既增加实践经验又完善优化了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第二,对于“证”,鼓励教师积极备考取得职业资格证,如全国一级建造师、造价师等,能通过考取证书提升专业知识储备,鼓励教师参加各类“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班,深度参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试相关工作,进一步促进课证融通改革;第三,对于“赛”,通过政策激励,鼓励教师形成团队以指导教师、参赛教师、裁判仲裁等身份参与职业技能竞赛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赛项,了解竞赛、参与竞赛、解析竞赛,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方向,进一步完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第四,对于“课”,只有岗、证、赛深度参与,才能全方位提高师资软实力,反哺教学,推进“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改革。
2.优化师资团队结构。从角色、专业方向、年龄层级、职称层级等多方面优化师资团队结构,邀请行业导师、比赛讲师、优秀参赛选手以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全过程。基于课程、证书、竞赛扩充团队专业人才,积极吸纳年轻教师,发挥以老带新机制。师资团队要结合课程、证书、竞赛知识与能力需求,从课程内容重构、教学计划制定、实训项目开发、教学标准制定及评价考核等方面深度参与。
基于建筑工程BIM算量课程、“1+X”造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职业技能竞赛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赛项三者进行“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改革,其不是简单的加和,需要结合学生认证发展情况、学习能力差异等,分模块、分层级设置课程资源,满足学生预习、复习、自学、备赛、备考等多元化需求。
1.基于重构的课程内容体系设置课程资源,结合学生学习习惯与逻辑,教学资源开发从三个方面出发。第一,对接岗位能力需求、“1+X”证书考核标准、职业技能竞赛赛点,编制了学习任务单,包含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准备、学习过程、学习反思、评价反馈等方面内容,其中学习过程涉及图纸识读、清单定额计算规则复习、清单项目编制、软件操作及工程量提取等内容,设置成填空形式,在给学生提高整体学习逻辑框架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第二,结合学生学习习惯和知识掌握的差异性,利用PPT 和演示视频两种方式,提供了图纸识读、软件建模、做法套用、工程量提取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与软件操作;第三,结合学习情况,在课前、课后设置测试,便于学生进行知识巩固与能力自测。
2.充分利用广联达训练平台,与课程资源有机集合。第一,“1+X”初级、中级学练专区提供比较系统的,由易到难的闯关训练,学生通过逐项闯关,提高专业知识储备与软件操作技能水平;第二,测评功能的多样使用,通过测评功能可设置周周积分赛、月月竞赛、项目成果提交等项目,通过平台评分,可以提供评价报告,便于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水平和不足之处。
借助“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加强学校、行业企业、评价组织联合联络,依托课程,构建满足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能力等级考核标准的课程知识体系的同时,联合开发符合本地行业发展实情的培训资源,将核心知识技能与企业岗位能力相结合,重点将企业用人需求纳入,特点定制等级考试试题,让证书获得院校、行业企业的认可。学生在学习培训过程中,对其进行主观引导,让学生不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证而考证,让学生充分体验真实工作模式,了解岗位能力需求,提高学习知识技能的主动性,反向认可课程、证书。
对于建筑工程BIM 算量课程的“岗课赛证”融通实施探索,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的全新教学理念为指导,从技术岗位复合型人才需求出发,以岗位能力需求、技能竞赛赛点和职业证书考点为依据,重构模块化课程内容体系;引入“PDCA”循环形成从易到难分模块分梯度项目化教学;依托信息及技术手段优化课程评价机制,使评价可追溯可分析;教学团队与教师资源作为课程改革两大抓手,通过不断完善优化,可大力推进与支持“岗课赛证”融通课程实施。“岗课赛证”融通课程实施措施促进岗课融合、课证融合、课赛融合的落地,优化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好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调动学生获取各类证书的主动性,达到以岗促课、以课促赛、以赛促证的效果,从而推动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