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强化螺钉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2024-04-24 13:19杨一龙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5期
关键词:性骨折优良率椎弓

杨一龙

(黔西南州中医医院,贵州 兴义 562400)

骨质疏松性骨折通常为低能量、非暴力性骨折,即在没有遭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不会引起骨折的外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因此也被称为脆性骨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40 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男性椎体骨折患病率为10.5%,女性为9.7%[1-2]。数据调查显示,2010 年我国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数达到111 万例[3],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人数量尤为庞大,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显得更加重要。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技术通过将骨水泥注入到责任椎体内以此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效果,具有减少螺钉松动、提高内固定强度的作用[4],相较传统术式优势明显,故本研究旨在比较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与常规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重点对改善患者疼痛、手术优良率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获得黔西南州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20 年5 月至2022 年3 月就诊于黔西南州中医医院的30 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其中,11 例患者均无明确外伤史(如车祸、跌倒),19 例患者有轻微外伤史(如扭伤、运动损伤),受伤至住院治疗时间为1 ~11 天。30 例患者均以胸腰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并且无脊髓及神经根受压迫症状,通过完善胸腰椎正侧位DR 片、胸腰椎CT、胸腰椎MRI 等术前检查,明确责任椎体。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方式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椎弓根螺钉,二者进行对比。其中,治疗组患者15 例,男性患者3 例,女性患者12 例;对照组患者15 例,男性患者4 例,女性11 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具有可比性(P>0.05)。具体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纳入标准

(1)患者以胸腰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查体时疼痛部位与影像学结果相符,符合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标准,包括:X 线检查可见胸腰椎楔形改变或双凹性改变,CT 检查可见责任椎体压缩程度≥20%,MRI检查为新鲜骨折,且不伴有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2)符合2022 年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5]:基于DXA 测定骨密度,T 值≤-2.5;(3)新鲜的单椎体骨折,受伤至入院时间≤14 d; (4)术前VAS 评分≥6 分;(5)患者以及家属同意参加本次研究且同意手术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2)术前凝血功能差且无法纠正;(3)存在术区切口或全身感染;(4)存在脊髓及神经根损伤;(5)椎体病理性骨折、椎体结核、椎体肿瘤等;(6)拒绝行相关手术;(7)体质差,长期慢性疾病或危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4 剔除标准

(1)病史记录不完整,或病史无法记录完整者,影响后期随访;(2)随访期间无法联系。

1.5 中止试验标准

(1)研究人员发现治疗上存在重大失误或安全性问题;(2)出现严重不良事件;(3)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影响观察的症状;(4)方案执行过程中出现重大偏差;(5)在临床试验过程中,患者不愿再继续进行临床试验并要求退出。

1.6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胸腰椎螺钉内固定术为治疗方式,治疗组则采用骨水泥强化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组具体手术过程如下:患者采用俯卧位后,予以全身麻醉,术前确定骨折椎体,在责任椎体的棘突处作正中切口,逐层剥离软组织,直至暴露相关结构。术中利用C 臂透视定位进针位置,并置入定位针,确认无误后制备钉道并检查完整性。随后制备骨水泥,通过钉道将推杆置于病变椎体内,确认推杆位置准确无误,并缓慢推注骨水泥,在骨水泥进入椎体的同时缓慢退出推杆,至尖端的位置停留于椎体后缘时停止注射,再次予以C 臂透视,观察骨水泥是否均匀分布于椎体内,使骨水泥均匀分布后,取出骨水泥推杆,于椎体处拧入椎弓根螺钉,并予C 臂透视,明确螺钉放置位置及骨水泥分布情况。截取合适长度的连接棒,按照脊柱的生理曲度进行预弯,将连接棒置入钉尾进行连接,拧紧下位椎体螺钉,向上撑开上位椎体的螺钉,并拧紧固定。术后再次予以C 臂透视,确定内固定位置情况及责任椎体的复位情况。以0.9%氯化钠注射液反复冲洗术区切口,体外放置两枚血浆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术区切口。术后予以抗感染、止痛等对症处理。

1.7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术后6 个月的VAS 评分;(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将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差3 个等级。其中,优:胸腰部疼痛基本缓解,临床症状获得显著性改善,行X 线检测,可见病变椎体的高度较之前恢复;良:胸腰部轻微疼痛,X 线检测病变椎体高度恢复稍差;差:胸腰部疼痛情况未消失,甚至加重,病变椎体高度恢复较差,或存在神经症状的残留。优良率=(优+良)例数/总观察例数×100%。

1.8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术后6 个月的VAS 评分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 个月、术后6 个月的VAS 评分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分,±s)

表2 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分,±s)

注:★代表两组治疗前VAS 评分比较P >0.05;Δ 代表治疗前后同组VAS 评分比较P <0.05;#代表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VAS 评分比较P <0.05。

组别例数术前术后3 个月术后6 个月治疗组156.73±1.583.67±1.39△#1.87±0.99△#对照组157.47±2.10★4.27±1.67△2.80±0.94△F 值1.1890.0460.085 P 值0.2890.0190.013

2.2 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

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显示:治疗组优良率100.00%,对照组优良率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更佳。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优良率

3 讨论

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而骨质疏松症患者因骨质内矿物质含量降低,骨组织的微结构遭受破坏,骨的脆性增加,在不足以导致骨折的作用力影响下,骨质疏松症患者亦可发生骨折,以椎体及髋部的骨折较为常见骨折发生后往往可导致胸腰背部的顽固性疼痛及明显活动受限,并因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卧床休息、止痛、物理治疗等为保守治疗方法,但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采取长期卧床休息的治疗方式往往会导致进一步的骨量丢失、骨质疏松的加重以及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策略,当以缓解骨折导致的疼痛、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纠正骨折导致的脊柱畸形为原则。而椎弓根螺钉技术因其基于三柱固定的原理,可加强脊柱的短节固定,从而恢复责任椎体的高度,缓解胸腰背部的疼痛及纠正脊柱的畸形[6-7],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情况较差,常常影响螺钉的固定强度,从而导致螺钉松动,甚至内固定失败[8],故而无法完全缓解、改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稳定牢靠的椎弓根螺钉对于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切实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针对30 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及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两种不同治疗方式,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个月、6 个月的VAS 评分及手术结果优良率,以综合比较二者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都降低,而以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的患者,在术后3 个月、术后6 个月的VAS 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并且治疗组术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表明:责任椎体的高度得到稳定的恢复后,能够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同时远期随访结果显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技术能提示远期骨折愈合良好,改善远期疼痛症状,证实了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有效性及远期稳定性。

综上所述,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可恢复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病变椎体高度,纠正骨折导致的脊柱畸形,从而明显改善患者早期及远期疼痛,并且能维持内固定的远期稳定性及支撑椎体的高度,降低了再次骨折的风险。但本次研究某些指标存在主观性,可能无法完全体现本次研究的客观性,希望在此后的研究中,设计更为详细完整的方案。

猜你喜欢
性骨折优良率椎弓
老年糖尿病患者须警惕骨质疏松性骨折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超负荷运动时当心疲劳性骨折
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及转归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