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定全
【摘要】在“双减”政策以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背景下,布置与目标、问题、创新为导向相匹配的作业是初中化学教师面临的难题。文章结合课题研究和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与“双减”对应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思路,为“减负提质”的作业优化设计做出实践探索,最终实现高质量的作业。
【关键词】“双减”;作业;初中化学;减负提质;优化设计
作业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是一堂完整的课,主要用于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具体的反馈,对下一步的教学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实现学校教育质量高质量发展,结合课题“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化学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施研究,作出以下的研究与尝试。
一、目前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和学生需求
1.作业量大、效率低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当前作业量比较大,并且重复性的知识点较多,学生较为厌倦。学生喜欢实验性和实践性作业,以实验加问题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期待作业与生活相联系
部分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较为单一,未结合学生的学情开展设计,导致作业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从学生的需求来看,希望能设计一些有梯度的作业,并且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3.作业来源单一,期待作业与课堂知识点对应
当前学生的作业大多数是购买的成套资料书,作业大多为资料中的试题,作业来源单一。作业很大功能是检查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设计作业应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所上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有效设计。
4.教师对作业评价较为单一,对结果唯对错论和分数论
教师往往以分数对学生进行评判,难以把握学生真正的掌握情况,未能达到作业设计的目标,学生学习失去自主性,没有发挥作业的实际意义。
5.缺乏情境与趣味性,学科与学科间未能有效衔接
部分教师直接运用参考书,作业没有体现实践性,仅仅是对知识点本身的考查,未能有效銜接学科知识点。
二、基于“减负提质”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原则
1.强调单元整体设计,注重初中化学作业整体性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优化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与实施。知识点不是独立的,单元作业可以增强知识的复习巩固、拓展延伸和学生素养的提升。针对化学单元作业设计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整体出发,做好单元分析,明确本单元的核心问题;二是预设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三是研讨单元设计思路;四是进行单元作业设计,包括基础巩固类、知识拓展类、动手探究类;五是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2.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评”实现初中化学作业的有效性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的作业需要多方面考虑,一方面考虑学生的学情;另一方面考虑与教学评一致性。知识点可以通过不同的设问方式落地,同样可以在一个情境下对同一个考点可以设置为基础类巩固、知识拓展类和动手探究类。
例如,上完沪教版“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课后,想考查氧气的检验,作业可以这样设计:①基础巩固类:“氧气的性质有( ),检验某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是( )。氧气性质以及检验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这样设计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课堂记忆完成,就算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查找笔记完成作业,时间少,作业高效”;②知识拓展类:“家庭鱼缸中经常需要用气泵为鱼输送一种气体,在鱼缸中可观察到大量气泡,可以推测该为什么气体,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从中体现该气体什么样的性质。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③动手探究类:结合已有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呼吸作用会需要氧气。此类作业题需要学生前后联系知识点,综合性较强。减负提质的初中化学作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知识点,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以及班级设计比较合理的作业,最后实现作业的高效。
3.“跨学科”融合,加强初中化学作业作业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各学科用不少于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主题也设计了10个跨学科实践活动,体现学科内的融合及学科间的联系,凸显育人价值。当前作业设计应设计“跨学科”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科知识间的融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设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时,可以设计以下作业:在实验室取少量红磷,将红磷放置于试管中,将试管用橡皮塞轻轻塞好,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①红磷燃烧的现象;②发生的是什么变化;③橡皮塞为什么会冲出;④橡皮塞能量的转化,橡皮塞发生什么变化。设计的目的是区别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从中更好体会化学变化带来能量的转化,有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压强等知识的融合。
4.坚持有效评价与反馈
在新课标中的评价建议要求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加强过程性评价,改进终结性评价。作业完成后及时批改与评价,书写鼓励、肯定的评价批注,同时引导学生对作业的自评和互评,营造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作业的优化设计
1.强化学法引导
初中化学主要用到归纳、对比、推理、控制变量等解题方法,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学科,在学法上的引导意义重大,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心的同时保证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情下布置作业
情境中融合知识点才能更好地回答“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情境要与知识点高度融合,最好是能贯穿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减负与增效两手抓
减负是“双减”的基本要求,增效又是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由此形成减负和增效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作业设计的优化功能迫在眉睫。
4.素养是核心
在新课程理念下,凝练出了化学课程要注重发展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4个核心素养目标,并据此调整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助力落实核心素养目标。优化化学作业的方式是让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育人价值,落实对学生有效评价的有效方式。
四、“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作业的实施
为符合“双减”政策,在初中化学作业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三精三增”。
1.作业时量“精”
作业要精炼,严格控制“量”与“时间”,实现减负提质,作业必须“精”,用优质的作业设计和用少的题量达到需要的效果。
例如,讲解“氧气的制取”第一课时后,利用装置图(装置图可以学生自己绘图,许多学生爱好绘画,也可以提高兴趣)可以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15分钟)
写出图中各仪器的名称;发生装置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是第一课时,需要理清基础,简单明确,学生花少量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教师也可以轻松掌握学生的学情。同时学生通过绘图的方式,将答案要点回到图中转化为思维导图,提高学习兴趣。
2.选取素材“精”
通过调研发现多数学校老师都是用资料书配套的作业册,作业册中的题多而杂,不够精炼,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其效果不佳,并且许多作业没有关注学生自己班级的学习情况。选取素材需关注多方面,一是贴近自己班级的学情;二是来源符合本地的考向,才能实现增效的目的,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选取的素材可以关注中考真题前沿的研究论文等。
3.类型目的“精”
作业类型“精”包括两方面,一是書面形式的作业要“精”,减少机械重复性作业;二是非书面形式的作业“精”和“彩”。书面形式的作业一是类型要多样化,可供学生选择,二是要“精”炼,要求作业质量和符合学生实际;非书面作业包括制作思维导图、阅读类、调研类、参观类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见识、拓宽学生视野和开发学生化学兴趣。具体类型的融入可根据知识的特点、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增”生活性
化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为体现初中化学的育人价值,同时体现知识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化学知识应从生活中来,回归到生活中去,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更有兴趣学习化学,同时作业设计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作业设计时选取当下真实的客观生活事实,在作业评价中凸显学生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落实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育人目标。
例如,沪教版“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课中,采用汽水作为演示实验,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讲完二氧化碳的性质后,认识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作业设计可以结合家里经常购买的松花蛋外面包裹的石浆,探讨这种石浆为什么能延长蛋的保鲜期限,体现理论指导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思想。
5.“增”趣味性
初中学生好奇心较强,许多学生不爱做作业,表现为见题就烦、望之生厌、假装做作业、抄袭现象;在作业设计中结合当前的AI技术,将作业设计一些游戏色彩,比如希沃白板中的分组竞赛或者当前的一些热门的游戏背景等增强趣味性,增加题目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兴趣,减少学生的厌倦和负担,最终高效完成作业。
例如,在讲解完沪教版第三章第一节微粒的基本性质后,可以利用10分钟进行角色扮演实践,分组进行演示,一半扮演水分子,一半扮演酒精分子,体验微粒的“运动”和微粒间存在“间隙”,最后交替混合,让代表发言,你在混合后你观察到了什么?他会发现周围有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通过角色扮演理解微粒,让微观离子宏观化,同时通过游戏化增加学生的趣味性,调动学习氛围。
6.“增”分层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学生之间就存在学习上的差异,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不同,对作业难度以及数量的接受也就不同,所以在优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基础以及能力水平进行分层设计呈现作业,提供学生选择,注重作业层次性,这样既能个性化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解决学困生“跟不上”的问题,又能满足靠近最近发展区的挑战性作业,解决好学优生“吃不饱”无奈,选拔化学人才,使得每位学生都有收获和成长。
例如,课前用基础知识清单(5分钟),课中用基础知识作业(10分钟),与课堂教学知识搭配,教学评一致,最后课后设置分层作业(15分钟),进行知识巩固。
五、设计操作
作业优化设计的操作,设计目的是“减负”,实施目的为“增效”,结合在一起是的目的是“提质”。操作流程如图:
六、结语
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方向应与新课程标准为标杆,要在作业中落实化学核心素养,构建主题情境,在主题情境中培养学生挖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目标与问题以创新的形式表现出来,站在育人的高度培养学生有理想、有能力与担当的接班人,努力实现化学学习“减负提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于泽元,马祝敏.义务教育新课标的精神内核与实践逻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教师教育学报,2022(03).
【课题项目】本文系习水县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施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2XB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