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莲 龚艳文
摘 要:“减负提质”的实质是构建高效课堂。“自学、合作、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包括:课前自学,体验成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自主课前自学的习惯;小组诵读,合作提高,为学生提供练习朗读的平台,营造朗读的氛围,创造朗读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锻炼面广;质疑答疑,探究深化,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大脑得到积极的开发和锻炼,思维处在活跃、开放的状态,思想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进而迸发出新思想和见解。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形成阅读的基本技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摸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学会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减负提质;高效课堂;课前自学;小组合作;探究深化
自1999年中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至今已有15个年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减负提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减负提质”的实质是构建高效课堂。笔者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框架下,摸索出“自学、合作、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效果良好,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课前自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写字”的具体目标是: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每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符3500个左右。故此,老师要教会学生自学字词,并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自学方法指导:
1.初读(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生字、生词、读不准音的字、读不懂的字句。
2.查字典,正音、释义。
3.分类整理。(整理如下)
以八年级上册《老王》一课为例:
(1)生字标音。
取缔 滞笨 愧怍 攥
骷髅 眼翳病 侮辱
(2)结合句子,利用工具书,解释词义。
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塌败:塌陷破败。
(3)难句(不理解的句子)。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以上是学生预习整理的笔记范例。
教师在新授课前一定要对学生的预习笔记进行检查、批改,然后挑选出典范(2~3个)。新授课导课之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挑选出的典范,教师有重点地讲解,达到对字词的落实。同时,教师对学生的预习笔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教师的肯定和表扬,最容易使学生有成功感,这种成功感能激励他们继续做好此事。再者,多媒体展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至高的荣誉,很多学生为了能得到老师的展示,自学时细心读课文,认真查字典,规范书写。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自主课前自学的习惯。
二、小组诵读,合作提高
诵读是语文能力中的基本功。但是,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口脑并用,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形成和提高。我的做法是: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班级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四人合作朗读,每人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时其他三人可以直接给予点评。然后,朗读展示,教师挑选出刚才朗读中较好的学生(2~3人合作)朗读,教师再适时给予指导,使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在校的时间有限,在校外很少有学生会把朗读作为一项作业来完成,因此,教师就要抓住课堂的时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练习朗读的平台,营造朗读的氛围,创造朗读实践的机会,这种教师不直接参与的合作朗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每位学生想读、敢读、乐读,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同时,课上小组合作朗读避免一篇课文最多只两三名学生能得到朗读的机会的弊端,使学生锻炼面广。
三、质疑答疑,探究深化
学生有了课前的自主学习、合作朗读,对文本的理解已成熟和深入,探究的意识亦强烈,就一定会提出大量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首先把自学、阅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然后,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同教师预设的问题整合,整理出几个有序的、有内在联系的问题,然后,仍旧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教学不在于教学生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样的合作探究中,学生互相研究、互相切磋,学生的大脑得到积极的开发和锻炼,思维处在活跃、开放的状态,思想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进而迸发出新思想和见解。最后,教师适时地引导、点拨,使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形成阅读的基本技能。
当然,教师也一定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的质疑更能切中课文的内容、章法、写作手法等,让学生的质疑更符合语文的知识特点。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定要摸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要我们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师也应把语文学科的课程理念,应用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才能得到落实,语文素养才能提高,使语文学科真正成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让语文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王隆裕.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2(57).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