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管理对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的改善

2024-04-23 02:49李秀玲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8期
关键词:延续性下肢康复

李秀玲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特检科,山东 东营,257335)

创伤性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与多发病症,该病症在各年龄阶段中均有较高发病率,老年人群更甚[1]。通常由外力打击如车祸、高空坠落等因素导致,同时在患者下肢骨折后,过度疲劳等因素也会导致其临床病情加重[2]。下肢骨折常见的临床症状有骨折处疼痛肿胀、下肢麻木、下肢反常活动等,如果不能及时对下肢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将会对其日常工作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临床常用外科手术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固定板固定受伤部位,帮助骨骼复位。但因骨折恢复期长,术后康复期间患处可出现较为严重疼痛,导致患者康复期间不良情绪频发[3]。另因骨折程度不同其预后差异较大,不科学的护理方式可能导致骨头移位,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对创伤性骨折术后相关护理工作关注度更高。常规护理通常于出院后即结束,常规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通常仅在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内容简单,未关注到患者出院居家康复期间骨折术后相关护理重点,家属及患者作为非专业护理人员,无法自行进行有效的骨折术后护理干预,导致其骨折创口愈合不佳,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对预后不利,无法满足术后康复期间患者需求[4]。本研究即探讨给予微信平台下的延续性护理管理方式对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干预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120例进行创伤性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40~86岁,平均年龄(43.25±4.24)岁;下肢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14例,跟骨骨折18例,胫骨骨折9例,股骨颈骨折19例。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43.84±4.57)岁;下肢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23例,跟骨骨折17例,胫骨骨折10例,股骨颈骨折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研究相关内容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创伤性下肢骨折诊断标准并经临床检查确诊;②神志清醒、无沟通障碍、具有自主行为能力;③心脏、肾脏、肝脏等重要身体器官均无严重功能障碍;④行创伤性下肢骨折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者;②不愿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③患有精神类疾病、沟通障碍、无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④护理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⑤合并有心脏、肾脏等重要身体器官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下的延续性护理,即患者在出院前将印发的骨折相关护理知识手册发放给患者或家属;家庭护理期间为其提供护理咨询,采用电话等进行远程随访,告知饮食护理对机体康复的重要性,解答护理疑问;告知患者生活、康复训练措施;提醒其按时到院复查等。

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

(1)院内组织微信延续护理小组:组内人员培训微信延续护理相关措施,熟悉微信平台交流方式,指导护理人员护理用词准确、表达清楚,避免因表达不清导致病患对疾病认知错误,同时需增强组内人员创伤性骨折知识培训,完善其骨折护理知识储备,以为病患提供完善、全面、科学合理的护理指导。

(2)出院前微信护理指导培训:建立创伤性骨折专用微信群,由上述组内护理人员统一管理;于病患出院前一周组织病患及家属进行微信使用界面培训,将院内微信群进行推送,指导添加微信群并设置消息置顶,因部分老年患者可能无法熟练使用微信,可将家属作为主要的沟通对象,及时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并指导自行展开康复锻炼。设置群活动时间为6个月,群内纳入院内骨科护士长、高年资护士、主任医师,协助患者更改全名称,帮助患者录入个人疾病相关信息,方便延续护理时对照查阅。

(3)在线交流:①群内每日推送一篇骨折护理小知识,建立每周一次的群内活动日,准确进行创伤性骨折护理任务及注意事项的知识培训,告知护理技巧,如骨折患者出院后避免重体力劳动,重视休息对骨折部位的作用,指导合理康复锻炼等。对于一部分院外康复存在开放性伤口人员指导其药物更换周期,并告知换药方式及药物用量,可通过平台推送换药步骤图解的方式分流程按步骤进行换药指导。②生活指导:推送骨折患者专用的饮食食谱,促使调节饮食习惯,培养合理科学的饮食生活习惯。如在群内推送饮食方案,指导恢复期间多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多补充维生素与蛋白质,选择对身体恢复有利的食物,多吃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食物,禁止食用辛辣、生冷以及刺激性强的食物等。③针对性疼痛护理指导:创伤性骨折出院后因骨折部位尚未愈合,一部分患者存在开放性伤口,因此出院期间仍会感知到一定程度疼痛,因此每日微信群内知识推送还需要加强对康复疼痛的护理干预方式的培训。对群内提出疼痛的患者进行标注,问询其疼痛状态,对疼痛情况进行等级评价,准确推送止痛技巧。如针对患者自身,可指导其转移注意力,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轻度活动,缓解疼痛;对痛感较轻者可指导其与家人、朋友聊天、交谈转移注意力,对疼痛等级高者了解产生疼痛的原因,建议是否到院进行诊断治疗,也可根据患者描述按医嘱服用止痛药,但需准确把握药物用量,避免用药依赖。帮助患者准确掌握疾病自护方式,提升自护能力。④针对并发症及运动康复的延续性护理干预:a.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士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如定期进行下肢肌肉锻炼、穿着弹力袜。b.呼吸道感染预防:通过微信平台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如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感染源。c.皮肤损伤预防:通过微信平台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皮肤损伤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通过微信平台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运动康复方案,包括肌肉力量锻炼、关节活动度恢复。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运动技巧的指导,如正确使用助行器、掌握正确的姿势。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疼痛评分、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①自我管理能力:考察通过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在康复训练、症状管理的能力及医患沟通顺畅程度,每项设置满分10分,于护理干预后首次到院复查时由复查接诊护理人员运用自制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问卷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明其自我管理能力越强。②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疼痛评价,将疼痛的程度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代表最痛,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这11个数字中挑选一个数字代表疼痛程度,根据选定数值进行分值统计,分值越低表明疼痛程度越低。③心理状态:运用William W.K. 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进行评价,SAS焦虑评分低于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评分量表包含20个子项目,各子项目得分相加即得总得分。总得分的正常上限参考值为41分,标准分等于总得分乘以1.25后的整数部分。分值越小越好。标准分正常上限参考值为53分。标准总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 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④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创口感染、骨折断端骨不连、关节僵硬及患侧肢体肌肉萎缩,并发症发生率=(创口感染+骨折断端骨不连+关节僵硬及患侧肢体肌肉萎缩)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得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均上升,且观察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在护理干预后均较对照组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医患沟通能力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605.58±1.658.54±0.98*6.68±0.578.72±0.79*5.77±0.499.16±0.52*对照组605.62±1.738.01±0.94*6.71±0.548.39±0.68*5.73±0.568.93±0.56*t 0.1302.5100.2962.4520.4162.331 P 0.8970.0130.7680.0160.6780.021组别例数康复训练能力症状管理能力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 *P<0.05。

SDS评分VAS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6063.43±3.5127.72±3.51*65.33±4.2530.47±2.24*3.92±0.22对照组6063.72±3.1230.95±6.89*65.31±5.2131.68±2.71*4.01±0.21 t 0.4783.2500.0232.6662.292 P 0.6330.0020.9820.0090.024组别例数SAS评分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下肢骨折是一种常发于老年人群的临床外科疾病,主要骨折类型有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大转子骨折、股骨干骨折等。通常情况下由过度疲劳或外力打击所致,如车祸或从高处坠落。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但手术治疗对患者身体伤害较大,术后极易出现剧烈的疼痛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术后大部分患者选择居家康复治疗,期间长时间的康复过程中如护理措施不规范易导致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影响预后。因此出院康复期间的护理干预极其重要,临床关注度高。

常规延续性护理通常仅包含一次院后回访,告知复查时间,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及内容单一,康复期间患者及家属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不能保证出院康复期间护理准确性,导致预后较差[6]。基于此,探寻一种更全面的护理方式十分重要,以弥补常规延续性护理的不足。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及不良情绪评分降低,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控制。说明以上护理收益均得益于观察组于微信平台进行的延续性护理管理的效果。该类延续性护理方式优势为通过微信平台可实现文字、图片、声音的多项指导,护理方式更灵活;微信平台可实现全天候问诊解答,省去排队挂号时间;微信平台可定时输出护理内容,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提醒患者重视术后护理的价值[7]。董红坤等[8]学者于研究中分析了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的价值,指出该类护理方式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更高,社会、环境、生理、心理上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均得到提升,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张玲[9]研究中分析了在儿童骨折中运用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的价值,指出针对儿童行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需要以其家属为主要对象,通过在微信平台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等护理指导,照护者知识知晓率及康复优良率更高,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提高患儿照护者的知识知晓水平,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傅小兰等[10]学者则针对骨折术后机体功能恢复进行探讨,表明通过微信平台推送各种康复运动方案,患者锻炼依从性高。牛静静[11]研究中提出,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可促进骨折术后预后时间缩短,疼痛评分得到控制,表明微信式延续性护理能促进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出院康复阶段机体功能锻炼依从性,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均与以上学者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说明了本研究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应用中能有效改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负面情绪,有效降低康复期术后疼痛,其于康复阶段可更好配合进行肢体康复锻炼,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延续性下肢康复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