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齐舒瑜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和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潜藏着深厚的“和合”底蕴。在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中,“和”蕴含着实现多元主体之间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取向;“合”蕴含着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参与、有机整合的取向;“和”与“合”互相结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基础和实践指引。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将和合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质性部分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合文化增进各民族共同性和凝聚社会向心力的现实作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关键词:和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24)04-0049-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至关重要。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在着内在契合性。“和合”是一种理论思维形态,“和”体现了对“差分性”的尊重,“合”表现为对“合一性”的追求(3),其中蕴含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融洽共处之道,有利于增进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那么,和合文化如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价值指引?如何把優秀的和合文化融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之中?这是新时代吸纳和合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当前,对于和合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学者们较多地阐释了“和”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现代意义,而对“合”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关注不够(4)。鉴于此,本文尝试通过“和”与“合”相互结合的解释路径,探寻和合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逻辑契合点,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和合”底蕴,进而探索以和合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
一、尚“和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源泉
中华民族拥有延续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的基因已经深深地刻入每个中国人的骨血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和合”(5),“和合”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自古有之并为今世所传承。“和”同“合”两字在古代既有一致的内涵,又有不同的侧重:“和”一般指在实现某一具有向心力、内聚力的目标的过程中,多元要素和谐发展形成统一新事物的理念,具象化以后更多是被和谐、中和、和睦等替代;“合”一般指多元要素在认知矛盾和差异的基础之上推动多方有序发展合为一体的理念,具象化以后常被引申为合作、结合、融合、整合等。“和”与“合”密切相关,“和”为“合”提供了可能,“合”是为了求“和”,两者汇聚而形成“和合”文化。“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和无形相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易过程中诸多形相和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6),其中包含着因交往而泰、因调解而平、因协商而和的深刻内涵,能够指导个体层面的个人之间和谐相处,推动团体层面的群体之间协商调和,促进国家层面的民族之间和睦交流,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后将其正式写入党章。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延展,主要涉及思维、认知、观念等思想层面(7),因而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增进各民族共同性、塑造高度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作用,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资源和价值支撑。与此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赋予和合文化时代价值,推动传统和合文化在当今的社会实践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因此,和合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
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启悟价值,研究和合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后的文化逻辑。其一,和合文化秉承“求同存异”的价值理念。“和合”是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上寻求共同性,“和”是尊重“不同”基础上的和睦相处,“合”是调整“不同”基础上的融合(8),这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处理共同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关系的原则具有一致性。其二,和合文化追求多元主体的和谐关系。和合文化允许不同利益主体共存并互动博弈,追求在平等地位上开展对话,塑造多元包容的和谐关系。将其带入民族关系的语境和现实中,“和谐”的理念能够促进各民族通过更加紧密的交往交流交融,合理调节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他者和我者都是共同体一员的思维。其三,和合文化形塑精神互嵌的深度认同。和合文化承接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基因和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崇尚“华夷无隔、天下一家”(9)的观念,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每位成员塑造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能够促进和合文化得以更好地延续和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对多种文化形态进行筛选、分类和整合,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可以实现古老文化基因的现代延续。和合文化具备完整的形态、特定的价值和成熟的结构,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源泉,其追求多元主体之间相互交往、和谐发展、深度合作的重要理念将在新时代被更多人熟知和认可。同时,和合文化孕育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悠久历史之中,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正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下,传统和合文化在自身文化更新过程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增进各民族文化认同的时代使命,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实践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总之,从和合文化整体来阐释,能够为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逻辑提供基本思路。本文进一步将“和合”细致拆解为“和”与“合”,深入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历史走向现实、从现实走向未来的文化底蕴。
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和”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10)“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元素之一,不仅追求对整体同一性的共识,也兼顾对差分性的偏爱。“和”文化蕴含着实现多元主体之间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取向,追求“和”既是构建融洽民族关系的核心理念,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
(一)以“和而不同”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和”文化倡导“和而不同”,该词出自《论语·子路》,强调的是一种评判尺度。就其内涵来讲,其实质是“多元汇一”,即多种不同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化合反应为一种新事物。“多”是“一”的前提,“一”是“多”的结果,从“多”到“一”的转化关键在于承认“不同”,共同追求“相同”。“和而不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为社会生活中处理现实问题展示出一种新思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在结构,呈现出显著的“多”“一”相合的特征,直接指向多元民族文化和一体中华文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各民族多元的文化形态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使得中华文化更加绚丽多彩,但是,文化异质性和心理失衡感也为实现文化认同带来了一系列阻碍。因此,需要秉承“和而不同”的理念,遵循“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11),既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又重视少数人的诉求,凝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12)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主干”“枝叶”的形象比喻与“和而不同”的理念深度契合。一方面,异中求同,中华文化是主干,具有质一性。中华文化吸纳交融着各民族文化的优秀因素,展现出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外在形象和精神特质,具备独特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妥协个性走向共性,推动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另一方面,尊重差异,各民族文化是枝叶,具有多元性。中华文化具备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有助于在尊重“共性”基础上,防止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侵蚀,推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促进各民族相互尊重和欣赏彼此的文化,形成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局面。
(二)以“和睦相处”夯实民族团结之基
“和”文化追求实现“和睦”,“和睦”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和睦相处”是关系塑造中的一种交往之道、沟通之道、处事之道。《论语》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亲密的关系,并通过一系列互动实践塑造和维持关系,但是,在代表不同利益的族群之间存在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当多主体关系改变并且出现冲突时,人们试图找到重新平衡关系的方法,“和”文化在关系塑造中的艺术便是采取包容手段寻求和睦相处,最终达成有理有据处理冲突、维护团结共赢局面的结果。这启示着各民族同胞坚持“以和为贵”,保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友好民族关系,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紧紧凝聚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
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以此夯实民族团结的基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任务。我国各民族在长久交往的过程中,偶尔也存在因为经济利益和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矛盾和冲突,如果矛盾冲突的社会记忆上升到基于历史形成的民族“刻板印象”,再将之强调为“身份认同”,则必定会影响各民族群众之间的正常关系。另外,当前国外敌对势力挑拨和破坏我国民族关系的活动从未停止,国内社会仍旧存在着对民族问题模糊不定甚至错误的看法,这些都深刻地影响各民族群众之间的紧密团结。为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中,需要借助“和睦相处”的处事之道,以相互包容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打破人为设置于各民族之间的藩篱,正确分析影响民族关系的消极因素,推动各民族群众理性应对现实问题,真正打牢民族团结的坚实地基,实现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三)以“和谐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
“和”文化中的“和谐”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较早出现,多用以表述协调、平衡等意涵。《周礼》中亦用“和谐”两字表达社会、政治等秩序井然的概貌,这表明和谐与秩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各类事物需要在遵从秩序的基础之上相互作用,才能达至整体的和谐。“和谐发展”是指多种事物在孕育、成长的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秩序,从而呈现互相协调、平衡发展的共生共荣状态(13)。“和谐发展”融入到民族话语体系之中,则具象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协调平衡状态。“和谐发展”意味着,必须首先夯实经济发展根基,推动各民族有序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进而以物质需要的满足为基础,形成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良好的环境,不断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紧密性和认同感。
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1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重视经济动因的关键作用。事实上,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极不平衡,这严重地限制了各少数民族地区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15)。在实践过程中,和谐发展体现为不断创新和谐互助模式,完善东西协作的新方法,实施西部大开发、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等政策措施,逐步缩小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各民族形成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泛共识。
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底蕴
中国人强调“和”,也强调“合”,“和”“合”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和合”文化。“合”是以多种主体的相“交”为契机,将各主体的同质性因素相结合,推动多元主体相互合作,最终实现和谐的目标。“合”文化蕴含着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参与、有机整合的取向,追求“合”既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方向指引,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内核。
(一)以“相互交往”促进各民族广泛交融
《说文解字》将“合”释意为“合口也”,即上下唇的合拢、闭合(16),后多引申为使原来分离的部分聚集在一起,所以“合”的基本含义即为聚集、聚合。分离的部分相聚集需要一定的契机,这就是“交”,“交”是交集、交往、交流、沟通的意思。因为“交”的存在,事物之间的关系才可以相连,事物之间的矛盾才得以消除,事物之间才得以建立“合”的关系(17)。基于“交”对“合”的重要作用,“合”应该表达为多元主体在自发、自愿、自主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交往建立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深度关联、信任和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了丰富的“合”思维,表现为注重拉近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互动距离,切实打通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促使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渐增进日常联系、培育社会信任,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推动各民族群众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途径。我国各民族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地理分布结构,能够天然地拉近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互动距离。进而,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各民族群众在经济往来中了解彼此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初步建立起对不同民族的社会印象。随着经济交往程度的不断加深,族际通婚、交友等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世界。各民族群众在自发交往不断加深的过程中,逐渐主动和深入地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18)长期以来,各地政府围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目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如,通过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开设民族团结主题公共交通专线、建立“红石榴”系列基地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实现“有形”,通过感悟各民族群众所思所想、拉近各民族群众心理距离、化解各民族群众之间纠纷等真实真诚真心的感情实现“有感”,通过建立目标评价体系、增进各民族群众共同性、增强各民族群众彼此认同的可衡量可实行的措施实现“有效”,真正以“有形”“有效”“有感”的自上而下推进路径,营造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氛围。
(二)以“合作参与”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
凡事合则成,离则败,“合”也强调“成”,“成”是“交”的结果,即通过交往过程达成更加紧密的联系。为此,“合”现在多延伸指结合、合一、合作等,可以理解为多主体在深度交往过程中,通过合作参与,分享利益,逐渐达到相互嵌入的结果。简单来说,“合作”是交往的既定结果,“参与”是合作的表现形态,两者共同发力,积小胜为大成。“合”的这一表现形式贯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的过程之中,即各民族群众在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通过合作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出地理空间相近、经济相互依存、文化兼收并蓄、情感相互亲近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民族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空间场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19)。民族互嵌式社区为各民族创造出更多接触与交往的机会,是为推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而人为设定的空间。这个微观空间把具有不同民族身份背景的个体联结成关系相融的有机社会整体,呈现多种合作机制相互叠加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政府、社会力量和个人的多方合作和各民族群众的合作自治。一方面,基层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特点,积极把社会组织、驻地单位、宗教团体等纳入民族工作体系,通过“社区+社工”、“项目+认领”、“党委+购买”等服务模式密切联系各民族群众,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另一方面,各民族群众依托居民自治机构参与社区治理,利用业主委员会、各民族代表共话会等民主协商形式,维护各民族群众的公共利益,“合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以“有机整合”凝聚各民族思想共识
物以类聚,凡相合者必有共同,无共同者必不能合,“合”意味着两者或多者之间存在共同点。“合”亦有“整合”之意,即是通过把握“共同”、寻找“共同”、发扬“共同”,将两类或多类不同的主体或事物结合、统一到一起,简言之,“整合”的核心在于增进共同、寻求统一。“整合”理念高度融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之中,可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就在于塑造统一的共同理念,培育一致的国族意识,实现国家认同和族际政治整合。在实际的民族工作中,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借助组织和观念的统合力量,使各民族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履行应尽的法律义务,共同参与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之中,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完成国家、社会和个体之间关系的充分整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被认知和认同。
党建引领、干部传导和民众参与的有机整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20)。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工作的领导核心,通过同心圆式的半径不断发散,构建起多部门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与此同时,大量吸收、培养和锻炼各民族干部,各民族干部发挥引导作用,成为联系党和国家与各族群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推进党的民族工作在基层顺利实施。各民族群众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以自下而上的参与实践凝聚思想共识。总之,党的领导、各民族干部和各民族群众相结合的闭环,有助于维护社会整体稳定,实现包含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等在内的认同整合,促使各民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四、新时代以和合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和”与“合”汇聚而成的“和合”文化,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应以认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和发展的“大一统”理念为基础,持续传承各民族相伴而行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灿烂辉煌历史,不断推动和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推进和合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焕发和合文化的旺盛活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坚定“大一统”观念,厚植家国情怀
“和合”强调实现多种不同要素的“合一”取向,这种构成统一整体的目标对国家构建而言,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尊崇的“大一统”政治共识。自秦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历代中央王朝通过羁縻、怀柔、和亲等政治实践,推动地理疆域、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各民族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逐渐破除“华夷之别”观念,形成了经久不衰的“华夷一家”思想,将“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的文化价值观深深烙印在内心深处。因此,需要传承“大一统”维系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价值理念,持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动力。一方面,坚定“大一统”观念,形成统一意志,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抵御极端民族主义的冲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发挥“大一统”思想蕴含的爱国主义效应,讲好各民族共同抵御外侮、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奔向美好生活的可歌可泣故事,进一步激发各民族群众的爱国热忱,促进中华儿女厚植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21)。无论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将炎帝和黄帝刻画为各民族的共同始祖,还是无数留存下来能够见证共同历史的文化遗产、民族神话故事、经典诗词曲目等,都为各民族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提供了证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既是和合基因世代相传的根基,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资源。为此,需要持续挖掘中华民族历史中的丰富资源,使各民族群众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于心。一方面,必须认识到中国历史是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史,即各民族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相互碰撞之下,通过长时间段的和谐相处、包容团结和奋斗发展,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另一方面,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加强对各民族群眾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将历史观教育融入到国民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在教育过程中,要采取具象化、生活化、口头化的方式,使晦涩难懂的历史变得通俗易懂。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重塑传统和合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需要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和合”“大一统”等思想精华,从认知层面推动各民族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一方面,应重新审视中华传统文化,着重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契合性部分,从文化适应性的视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同性因素,将不同的文化表层演绎为相同的价值内涵,从中华大地诸多古代文明、文化故事、社会习俗和文化遗迹之中辨析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打造各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同时,对于中华传统和合文化,既要充分肯定其时代价值,也要认识到其历史局限性,要着力推动传统和合文化的重塑和创新。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大众熟知且能够得到各民族群众共鸣的和合文化符号,通过物质象征、文艺角色、文化故事等多元化讲述形式,增强和合文化产品的情景性和叙事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融入优秀的现代文化因子来赋予传统和合文化新的内涵,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传统和合文化能够在新时代语境中茁壮生长。
(四)推进和合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华民族内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强大旗帜,它孕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与和合文化一脉相承且价值相合,因此,需要推进和合文化精华理念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融合,进一步传播中国声音,增进文化自信,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挖掘和合文化中契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提炼和合文化中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有益成分,注重与家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等相结合,推动各民族群众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体之间的关系,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和实践于行。要充分发挥和合文化的育人作用,尊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将和合理念融入到各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讲好和合文化故事,打造和合人物形象,推广和合文艺作品,春风化雨式地引发各民族群众的精神共鸣,引导各民族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22),不断提升各民族群众的精神面貌,促使各民族群众紧紧拥抱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从而提升中华民族的内聚力。
注释: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7日。
(2)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人民日报》2023年10月9日。
(3)(8) 王成、林凡彬:《中华民族共同体形塑的历史制度机制及其启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
(4) 参见李晓云、孙晓桐:《和合文化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周鹏、杨建平:《以“和合”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考》,《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方盛举、杨睿哲:《和合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4期;等等。
(5) 张玉柱、张鹏路:《当今社会仍需“尚和合”》,《人民日报》2015年1月16日。
(6)(16) 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8、310—311页。
(7) 张福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关系探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
(9)(13) 丁凌、王成:《“和”思想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悟价值》,《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1期。
(10) 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16日。
(11)(12)(15)(19)(20)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
(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17) 张立文:《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18)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人民日报》2022年3月6日。
(21)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
(22) 本书编写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2024年版,第5页。
作者简介:王成,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济南,250100;齐舒瑜,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青岛,266200。
(责任编辑 刘龙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