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杜克捷
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要素日益成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数据要素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助力分配格局的优化,促进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推动生产、生活、治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囿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不足、数据要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数据资本无序扩张等问题,数据要素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新时代新征程,应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据要素充分发展和公平分配、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数据要素的公平高效利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资本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的路径、经验与启示研究”(20&ZD018)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24)04-0022-08
随着数据生产要素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数据要素日益成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作为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等并列的生产要素,并提出要健全包括数据在内的七大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1)2021年8月,习近平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包括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有效应对和解决”。(2)因此,必须深入认识数据要素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剖析数据要素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探寻数据要素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实践路径。
一、数据要素促进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
共同富裕是指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这就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具有非竞争性、非稀缺性、非独占性、即时性等特性,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能够大幅提升传统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对于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生产力创新进步,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和必然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数据要素的創新运用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升,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物质基础。
1.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据要素的发展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发生深刻变化,要素供给的侧重点由数量转为质量,孕育出新质生产力,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新动能。其一,从劳动者层面来看,数据要素提高了劳动效率,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推动劳动者的知识技能迭代升级,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能够利用信息数据和数字技术的专业技能人才。其二,从劳动资料层面来看,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生产方式的时空限制和物理壁垒,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其三,从劳动对象层面来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预测、共享、协同,可以发现潜在的机会和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给结构,降低交易成本。
2.助力数字经济的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具有极强的创新性、渗透性和覆盖性,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1.5%,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持续发挥着宏观经济“加速器”“稳定器”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数据要素的特性使其不同于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相对较小,不过度依赖传统要素投入规模扩大带来的同质性扩展,有助于缩小生产要素占有的差距。由于网络提速降费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偏远地区打通了信息通道,降低了产业的区域聚集性。另一方面,数据要素具有互补共生性,能够催生与聚合各类创新要素,产生倍增效应,实现生产力的跃迁。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带动农业、工业等产业向智慧化方向转型升级,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3.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数据要素的发展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要求,提高了流通效率,推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蓬勃发展,是促进我国“双循环”高效运转的关键切入点,在扩大市场规模、吸纳就业方面呈现极大潜力。一是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新兴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领域招聘岗位占总招聘数量的32.6%,占总招聘人数比重为24.2%;产业数字化领域招聘岗位占总招聘数量的67.5%,招聘人数占总招聘人数的75.8%。(4)数字经济创造出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岗位,这将增加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数据可量化的特征使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变得相对明确,劳动者的效率与贡献能够被量化评估出来,从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数据要素改变了原有的商业模式,降低了创业的成本,为不同群体走向富裕提供了多种途径,有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三是数据要素不断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了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满足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和对劳动力的需求,从整体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此外,数据要素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可再生性、非竞争性和非稀缺性等特点,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不存在磨损和消耗,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也不会因消费而减少,可以无限复制给多个主体同时使用。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和市场规模巨大的特点为数据要素的发展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形成比较优势,逐渐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支撑。
(二)优化分配格局,助力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优化分配格局是关键环节。实现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建立公平高效的数据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实现数据的公平利用,有助于优化分配格局,推动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1.完善初次分配制度
数据要素对优化初次分配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既保护了数据要素所有者的正当收益,拓展了财产性收入渠道,又推动了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向数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创造者倾斜。(5)强化基于数据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激励导向,有助于在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规范分配秩序,统筹效率与公平,推动共建共享。
2.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数据要素有助于发挥再分配在保障社会公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的特有优势。一是利用税收、转移支付等政策对数据要素市场参与主体的收益进行再分配。征收基于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数字税,加大对数据要素市场薄弱环节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助于促进数据要素产业链发展。二是数据要素可以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监测系统,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为优化再分配政策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更为精准有效地向相对落后地区提供转移支付,合理调节城乡、区域、群体间的分配关系,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3.促进数据要素与第三次分配有机结合
数据要素的发展和利用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营造更为平等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资源和财富共享。一是数据要素本身的非排他性、共享性能够与第三次分配很好地结合,有助于提高公益事业的效率与公信力,使人人都有机会分享数据要素带来的红利。二是通过公共数据资源的公益使用,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充分利用数据的基础上共享开放收益。
(三)驱动生产、生活、治理方式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未来社会不仅以实现 “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6),而且“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7)数据要素既是生产力解放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因素。数据要素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进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1.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推动人的解放和发展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8)一是随着数据要素的发展,人工智能把人从重复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相分离向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转变的质的飞跃。大量劳动时间的节约和自由时间的获得为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创造了条件。二是数据要素价值化对数字技术创新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促使劳动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形成创新、开放、共享等新观念和独立发展的精神自觉,全面提升能力素质。如同马克思所言,在生产劳动中,劳动者“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9)三是数据要素拓展了人类大规模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以传统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全球产业价值链加速分解重构,国际分工合作的组织和发展方式发生改变,人们的社会交往空前扩大,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2.推动生活方式变革,满足人高层次发展的需要
随着数据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其不断推动人们生活方式变革,从更高层次上满足人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多层次的发展需要。一是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使人们可以更便捷、更低成本地获得用于自身全面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资源,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更为丰富多样,文化交流更为便利。二是数据要素市场通过挖掘和分析海量数据使人的消费生活发生重大变化,供给的产品与服务不断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动态优化,精神生产和精神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巨大飞跃,为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丰富精神滋养。三是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为虚拟交往和全球化交往提供了平台,在突破时空限制的基础上,使人的个性发展突破了“地方局限性的拘束”(10),从而重新进行自我塑造。
3.推动社会治理方式变革,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性变革,增强了社会治理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应用有助于打破传统社会治理碎片化的局面,形成党建、管理、综治、服务“一张网”,推动社会治理一体化、系统化、科学化,有效提高人口规模巨大国家的治理水平和效率。二是数据要素的应用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精准、智能的治理方式和手段,提高了政府决策和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改进了社会管理模式。三是数据要素市场驱动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变革,拓宽人们获得资源的途径和范围,促使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资源要素差距进一步缩小,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数据要素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精细化水平,推进气象、水利、交通、电力等数据融合应用,为气象和水文耦合預报、受灾分析、河湖岸线监测、突发水事件应急处置、重污染天气应对、城市水环境精细化管理等提供支撑(11),对实现绿色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据要素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生产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其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产权、流通交易、数据垄断和数字壁垒、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限制了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数字鸿沟、收益分配等问题影响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数字资本的无序扩张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影响数据要素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一)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不足制约财富创造
数据要素的发展催生了众多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形态,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增添了新动能。但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受到产权、流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的限制,其价值不能完全释放出来,削弱了数据要素创造社会财富的作用。
1.数据要素产权问题
数据要素具有非竞争性、非消耗性、复制成本低、边际成本低等特点,产权问题比传统要素更为复杂。数据要素产权包括持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尽管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创造性地提出了数据权属“三权分置”的运行机制,但在产权界定与使用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产权界定不清晰。产权是生产要素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这一权利具有排他性,而数据要素本身具有非排他性的特点,这是数据要素产权界定时面临的重大难题。相较于传统生产要素,数据要素体量巨大、类型丰富、流动快的特点会给要素产权登记带来困难。而数据要素产权的清晰界定是其市场化配置的前提条件,权属不清晰容易导致侵权现象,引起数据交易的一系列摩擦,影响要素流动和经济循环。二是使用权不完善严重威胁数据安全。部分投机分子在法律政策的疏漏之处无序加工利用数据,肆意侵犯个人数据,国家数据安全、个人数据安全和隐私安全遭到威胁。以网络爬虫技术为例,虽然可以提高数据整合加工的速度,但是也因数据使用权、利用权界定不明确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大规模个人数据的挖掘整合不仅威胁个体隐私安全,非法势力还可能通过对大量个体数据的分析运算来把握群体特征,严重威胁国家安全。数据隐私和安全性问题可能导致人们对于个人数据的使用和存储存在担忧,不愿意分享数据,从而限制了数据要素生产的可用性和潜力,不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2.数据要素流通交易问题
在数字经济的运行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流通速度和效率直接影响到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当前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尚未建立,市场决定数据要素配置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数据要素潜在价值的开发利用还有待加强。多个分散的交易市场之间缺乏流动性、交易規模小、价格混乱,阻碍了数据要素交易平台化、规模化发展,难以形成合理的数据要素市场价格,数据定价的公正性、透明性和交易的效率性、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生产经营的收益受限,进而影响高质量数据要素生产者的积极性和流通的有效性,导致高质量数据要素供需失衡。此外,数字壁垒问题也阻滞了市场要素的流通。一些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限制或禁止外国数字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商在本国开展经营活动(12),这成为我国参与全球数字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一个关键性障碍。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数据要素的流通交易,阻碍了数据要素在畅通经济循环、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方面的作用发挥。
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基于数据要素的庞大规模和复杂计算需求,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支撑,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成就,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总体上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距离“高存力、高算力、高运力、高安全、高能效”的新时代数据基础设施标准甚远,无法较好地满足数据要素收集、储存、分析、应用的需求,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数据要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制约全民共富
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是缩小收入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但数据要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出现了数据垄断和数字鸿沟问题,进一步导致了数据要素收益分配的不均衡,扩大贫富差距。
1.数据垄断和数字鸿沟拉大了收入差距
尽管数据要素的非排他性使人们获得数据信息更加平等,但由于其特殊性又导致出现一些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为数据垄断和数字鸿沟。一是数据垄断问题。相关主体为获取数据优势而控制重要数据,极易发生垄断现象,主要表现为行政垄断和经营垄断。就行政垄断而言,就是各地政府基于安全和经济成本的双重考量,将数据开放程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其结果是既影响市场竞争秩序,也影响政府公信力。就经营垄断而言,就是重要数据要素的控制权集中在少数垄断企业或经营主体手中,掌握数据优势的经营主体滥用定价权,或通过排他性的合约或平台为数据获取设置障碍,联合限制、排挤其他偏离垄断协议的经营者,还限制用户的选择自由,损害消费者权益,形成“二选一”和“杀熟”现象。数据垄断使数据资源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不仅导致数据资源浪费,而且形成社会不公,影响共同富裕的进程。二是数字鸿沟问题。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在数字设备接入、数字技术使用和数字能力培育方面存在的差异,即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能力鸿沟。根据国家图书馆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76.4%,但其使用者结构为:城镇地区72.1%,农村地区27.9% (13),我国城乡之间仍存在一定的“接入性鸿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差异和数字技术掌握应用能力的差异使得一些人群缺少信息来源和发展机会,甚至失去工作岗位,致使相对贫困的群体无法分享数字发展红利,进而拉大了收入差距。
2.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不完善
在数据要素参与分配的背景下,数据作为一种物化劳动,是数据要素和劳动者的劳动力相结合所形成的生产力,是创造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重要源泉,但当前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机制仍不完善,参与数据要素生产的个人用户、数据相关从业者很难参与分配。一是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分配机制难以落实。数据要素对于整体经济发展的贡献,既包括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形式,也包括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形式,致使市场对于数据要素的实际贡献难以给出准确评价。因此,数据要素的市场价格并不能真实反映要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贡献,难以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要求。二是就数据要素收益分配的现状来看,数据要素创造的剩余价值分配存在明显的不公平。个人用户作为数据要素的主要提供者却缺乏直接参与数据要素收益分配的有效途径,数据技术人员通过筛选、整合和分析进一步提升了数据要素的价值,但其参与分配的方式仍为工资性劳务收入,分红等长效分配机制尚未普及。大数据和算法的特点使得流量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既达不到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又会因平台经济无序发展加剧贫富悬殊。
(三)数据资本无序扩张制约全面共富
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数据要素的发展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数据资本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导致了其无序扩张,挤占了人的精神发展空间,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共同富裕的进程。
1.精神生活异化
数据要素在促进信息快速传播的同时,也干扰了人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使人的精神生活受到负面影响。一是大数据和算法不断为人们精准推送同质化信息,不仅容易使人沉迷于虚拟的网络平台,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参与,还会造成信息茧房,影响信息接收的全面性,个体精神世界片面化和畸形化。二是数据在使人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使人的自由意志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与算法、模型结合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随着算法准确性和权威性的提高,人也逐渐失去了自己做决定的意愿和能力,自身个性和能动性被淹没。三是大量的财富和资源用来提升网络连接的速度、大数据算法的效率和人工智能的能力,但人的感受和作用被弱化了。“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14)这些精神生活异化现象对人的需要、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个性发展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尤瓦尔·赫拉利曾发出警告:当数据巨头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时候,大数据算法可能会抹去自由,同时也就可能创造出历史上最不平等的社会,让所有的财富和权力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中。大多数人类的痛苦将不再是受到剥削,而是更糟的局面:再也无足轻重。(15)
2.劳动新异化
数据要素的应用在使劳动者时间空间更加灵活便利的同时,也使劳动者被迫延长了劳动时间,需要在休息时间进行远程办公、随时响应处理工作问题,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许多工作者的劳动条件、工作方式及其劳动成果的归属发生了变化。例如,在共享经济、众包平台等新型就业形态中,劳动者可能面临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工作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弹性化、零工式的劳动组织形式使得资本的剥削更为隐蔽和深化。在资本的增殖逻辑下,人的自由和尊严被忽略,人们的隐私以数据记录的方式被收集整合,无意识地为资本创造价值,这些问题会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三、数据要素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数据要素本身蕴含着极大的价值,拥有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国家、企业以及个人都对高质量数据要素有着极大的需求。目前,数据要素的发展仍面临许多现实问题,需要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推动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强有效监管,发挥数据要素对社会公平的促进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赋能共同富裕实践。
(一)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数据要素市场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其目标在于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构建与数字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提高挖掘运用数据要素的能力,不断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促进社会财富增长。
1.完善数据产权制度,促进数据保护和利用
完善的数据产权制度是加强数据保护和利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要做好数据要素产权确权和登记。明确原始数据要素所有权、完善数据要素产权登记、完善数据资源的经营权,可以帮助监管、审核等相关部门明确权责主体,整合数据要素资源生产者的基本信息,进而规范数据要素的有序生产,促进社会财富创造积累。为此,要通过加快确权立法,建立以促进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数据产权政策框架,分层分类对数据的权属及流转进行动态管理。开展系统性、整体性的数据要素确权调查,升级确权所需的技术设施。二是要加强数据安全保障。一方面,要加强数据要素产权保护。政府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要同向发力,共同营造可操作的产权保护机制。政府要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法律作为基本保障,加大对侵犯产权、威胁数据安全等行为的惩处力度,全面打击数据要素侵权行为。数据要素生产者要强化主体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积极主动为数据要素产权保护制度建言献策,主动利用法律武器。另一方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完善数据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利用隐私计算、数据溯源等技术,推动数据产权分置,降低数据流转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为我国数据安全有序生产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2.建立健康有序的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
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完善数据要素的市场运行机制是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释放价值的必然路径。一是要搭建安全高效的数据交易平台,鼓励市场主体、行业协会配合政府机构共同搭建交易平台,探索适当的数据交易程序、交易担保等机制,加快制定数据交易应用标准规范,制定全国统一、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流通交易规则体系。二是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多层次的市场交易体系。要根据市场机制决定数据要素的价格,包括市场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风险机制等,遵循市场化的基本原则,不应由政府部门或第三方数据要素定价部门单独或直接定价。应根据数据要素的类别、质量、市场評价等方面释放的价值信号得出数据要素的初始指导价格,之后考虑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等因素进行二次定价。政府公共数据一部分由政府免费提供,另一部分用于交易的数据以折扣价或成本价的方式提供(16)。努力实现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按贡献决定报酬的目标,以此鼓励数据要素所有者积极参与,充分激发数据要素市场的潜能与活力。三是推动配套政策落地。通过提高数据供应方的入场意愿,从数据精炼服务、数据资源开放和标准化、公共数据专区建设、一站式监管、密态交易技术等方面发力(17),激活数据要素市场潜能,释放数据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3.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据要素发展根基
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据要素高效联动和普惠共享是释放数据要素潜力的重要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18)加强5G网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物联网等基础建设,推进新一代光纤网络、移动通信基站、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建设,优化多源异构、高效协同的算力网络,建立协同、先进、开放、高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打通信息“大动脉”,切实提高数据储存能力和算力水平。打造智能便捷的物联网体系,加强便民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能源、市政、环境等领域数字化转型,确保数据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助力共同富裕。
(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充分发展和公平分配
为避免数据要素对收入分配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需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充分发展和公平分配,在做大“蛋糕”的同时,确保分好“蛋糕”,合理平等地分享数据要素收益,实现共同富裕。
1.做好反垄断反壁垒工作,打破制约数据流通的藩篱
做好数据反垄断反壁垒工作、打破制约数据流通的藩篱是数据要素充分发展和公平分配的必要条件。一是监管部门必须强化责任监管意识。在数据要素市场逐步完善后,基于市场实际情况,制定与现行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需求相吻合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充分赋予数据要素市场运作的权威性,在统一监管下全面促进各地数据要素的流动与沟通,借以打破现有规则下不同地区的行政垄断。二是以个人信息保护消解“数据霸权”。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明确个人数据隐私保护、可携带、可删除等基础权利,探索将限制个人数据可携带权相关行为纳入垄断行为认定,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裁决。三是以技术升级实现算法透明。一方面,强化算法监管,明确算法设计和算法应用的基本规则,强化对平台企业必要的算法代码程序设计、应用规则监管,加强对算法风险管理和算法透明度的要求,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19)另一方面,完善数据算法,追求多方主体合作共赢,而不只是平台经济效益最大化,鼓励平台主动披露算法信息,营造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四是以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集中优势力量在数字技术关键领域实现突破,依托这些优势领域的创新,以点带面,带动其他相关领域走出去,使得数字壁垒“不攻自破”。五是以应对数字壁垒为契机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在多边对话平台提出更多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争取更多伙伴国家的支持。在积极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型数字企业进行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培养,引导其结合自身独特优势制定发展策略。
2.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合作,弥合数字鸿沟
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弥合数字鸿沟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平衡发展的必要条件。造成“数据贫富差距”的原因在于相对富有者利用资源或技术占据大量数据要素,实现海量数据的聚集与固化,从而取得比较优势。为此,必须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弥合数字鸿沟,建立公平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实现数据要素公平公正地服务全体社会成员。一是在保护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数据要素在公共平台的无障碍转移,消解部分经营者给数据要素设置的“排他性”,实现数据要素的合理分配与利用。相关企业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对偏远地区给予优惠,推动数据开放共享。二是要加快推进相对落后地区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平台拓展公共服务内容,开发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提供数据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数据使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为信息相对落后的人群提供就业信息和创收渠道,关注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使用数据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弥合数据认知和使用鸿沟,使更多人适应数字时代社会发展,享受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3.健全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有效调节收入差距
建立和完善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让数据要素在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中全面发挥作用。一是重视提高数据要素生产链中劳动者初次分配的收入。平台企业要注重工资报酬向一线劳动者倾斜,对于相关数据从业人员可以采取项目利润提成、特殊津贴、一次性奖励、员工持股计划等分配方式,对数据管理者可以采取年薪制、股票期权制、管理要素入股等分配方式,鼓励员工发挥创造性技术价值,强化对数据要素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激励导向。对个人数据进行定价可以采用中介机构参与机制等形式,按相应的定价将收益分配给个人用户。二是增强数据要素对再分配调节的贡献。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调控职能,建立针对数据要素的财政税收政策,发挥税收制度的调节作用。三是坚持让数据要素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作用。利用好數据要素的非排他性、共享性特点,使数据要素广泛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公共数据开放,扩大数据服务的普惠性,实现人人共享数据要素创造的财富。
(三)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要避免数据资本对人的全面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加强监管和整治,规范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运用,在数据生产中帮助劳动者实现个人的发展与提升,而不是被数据所奴役。
1.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和整治
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和整治,推动网络空间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数据要素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20)因此,一是要强化网信部门的专项整治和督导整改,完善内容审核主体责任,切实防止推送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扰乱网络传播秩序。打击各种低俗内容和网络乱象,督促整改流量至上、娱乐至上的价值取向,营造风清气正的数字化生活,建设文明网络秩序,保障社会健康网络信息文化发展,使公众能够从数据中获取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资源,为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保障。二是加强全球互联网治理,倡导人民至上、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要积极推动数字空间国际规则的完善,打造数字合作新形态,让网络空间更加普惠繁荣、和平安全、平等包容,“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21)。
2.规范数据技术和数据资本的运用
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规范数据技术和数据资本的运用,使数据要素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同向而行。一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使数字企业、平台树立科学的技术意识和人本意识,守好商业伦理底线,规范数据技术的使用和对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数据要素与算法技术发展的价值观应当符合道德良知,赋能于人,使人在有选择的基础上通过数据要素和算法技术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二是加强对数据资本和平台企业的监管,促进数据资本有序健康发展。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不仅需要禁止性规范,也需要授权性规范,防止大企业的垄断和恶性竞争,限制数据资本无序扩张。反对任何形式的数字劳动压迫和剥削。加强对数据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包括改善劳动条件、强化收入保障和工作时间保护等。对广大用户的数据贡献给予适当的回报,例如数据分红、优惠政策等,让中小微企业和普通用户也能在数据的收集、传播和运用中获得切实利益。国有企业要担负起更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引领数据要素规范交易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形成数据要素市场治理合力。
3.唤醒劳动者的主体意识
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只有生产工具被劳动者所掌握、劳動对象被劳动者所确立,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价值需要在劳动者的使用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发挥。要尊重劳动者主体性,强调劳动的价值,彰显人的本质属性,实现劳动者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一是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数据素养与技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普通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和社会归属感。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进行创造性劳动和价值创造的同时,增强人本意识,辨别潜在的资本剥削,实现劳动者主体意识与共同富裕建设目标相一致、劳动者个体发展需求与劳动相统一,使劳动成为一种自由自觉、主动创造的行为活动,完成从“劳动的异化阶段”到“劳动的自我复归阶段”的升华。二是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数据社会建设和数字化社会治理中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是数据要素引领社会管理健康运转的前提和保障。利用数据资源和数字技术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扩大参与程度,统筹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平台等智慧系统,深化基层数字治理资源共治,既能推进政府管理和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充分体现共建共治共享,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又能更大程度地增强广大民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上的更高追求。
注释:
(1)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9页。
(2) 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
(3)(1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8、30页。
(4) 陈爱平、高少华:《中国信通院:数字经济正深刻影响就业结构》,《经济参考报》2021年4月1日。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 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人民日报》2022年12月20日。
(6)(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145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70页。
(8) 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求是》2022年第2期。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7页。
(11) 张宏伟:《“数据要素×气象服务”纳入“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中国气象报》2024年1月9日。
(12) 马述忠:《重预防 找伙伴 求突破 主动应对全球数字鸿沟与数字壁垒》,《国家治理》2021年第18期。
(13)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国家图书馆学刊》2023年第5期。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5页。
(15) [以]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林俊宏译,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版,第67页。
(16) 熊巧琴、汤珂:《数据要素的界权、交易和定价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21年第2期。
(17) 李跇:《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健全数据要素市场体制机制》,《人民邮电》2023年3月16日。
(19) 唐要家、 唐春晖:《“数据垄断”的反垄断监管政策》,《经济纵横》2022年第5期。
(20)(21)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概论》,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79、148页。
作者简介:李楠,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杜克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责任编辑 李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