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养目标导向下《交通规划原理与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融合

2024-04-22 09:53罗紫宇赵海霞游宇程牟娟
时代汽车 2024年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课程思政

罗紫宇 赵海霞 游宇 程牟娟

摘 要:坚持课程立德树人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短期是工作,长期是育人。目前“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等院校第一要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交通规划原理与设计》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工匠精神”融入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教育。本文从课程建设目标、思政元素挖掘进行分析,提出了融合“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期为交通运输专业相关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从而为发展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交通规划原理与设计 课程思政 工匠精神 教学设计与实施

1 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为将专业知识教育与课程思政更好融合。2020年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结合专业特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调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2]工匠精神代表着不断追求进步、卓越的精神,将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能够更好培养学生专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意义上实行知行合一教育。

围绕工科专业育人要求,工匠精神能够培养学生敬业精神,传承匠心文化,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其聚焦了关于养成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和行业从业能力,增强学生对行业的理解和情感[3]。因此将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提出融合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践行新时代工匠精神传承,面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更好助力建设交通强国。

2 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分析

2.1 课程简介

《交通规划原理与设计》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本科三年级开设。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交通运输基本概念、交通调查基本方法、交通运输基本理论等知识之后,为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交通问题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从而输出理论知识扎实、专长突出、实践与现场工作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2 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程主要覆盖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进行培养。其中知识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交通规划与设计的调查分析方法、交通需求预测,交通网络规划并加以实施和修正的全过程。能力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传授交通规划学科相关理论、方法及成果,加深对交通规划设计相关过程理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技能。二是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交通规划原理及设计相关问题,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实际交通问题进行分析。三是社会能力—培养学生交流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素质目标一是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学习艰苦奋斗、创新探索,迎难而上的匠心传承,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塑造“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正确价值导向引导,贯彻高校教育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 课程思政融合“工匠精神”的教学改革

工匠精神融入思政内容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价值观的重要举措,让思政教育真正的到达“润物细无声”。其中工匠精神,习近平總书记概括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4]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课堂教学应走近工匠精神,融入工匠精神,丰富工匠精神,真正意义上到达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

3.1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本课程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培养目标层面结合“工匠精神”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挖掘,从师生角度出发,考虑“宏观、微观”层面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形成价值情感与“工匠精神“并行,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并存,如图1所示。从而引导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和提升学生个人素养。

3.2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在思政教育融合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探索实践中,要充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生为培养中心,将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5]因此,本课程结合课程思政目标及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安排,结合讲授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手段,从理论知识和认知实训两个层面建立思政教学体系,并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对学生大国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进行培养,如图2所示。

3.3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本课程核心内容主要由绪论、交通调查、网络布局、需求预测、交通方式划分5个知识模块构成。在授课过程中以讲授法、案例讨论法、视频法、综合实训法等手段对学生从宏观、微观层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以达到培养学生爱国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如表1所示。

在课程具体模块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了“课前+课中+课后”授课方式并结合BOPPPS模式的线上线下教学方法[6]。在教学环节中课前采用任务驱动法,将教学目标及任务发布在线上平台。课中结合课程思政案例如京张铁路建设过程、茅以升及王凤莲等相关人物进行课堂知识讲解,并形成翻转课堂即课堂讨论学生阐述自身认识。课后发布作业,学生可自行通过自身经历或网上资源进行补充相关课程思政案例。从而形成课程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主体参与,深入课程思政“工匠精神”教育,如图3所示。

4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特色与实施过程

本课程在教学体系具体实施过程中,实行了“三步走”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一是形成了教学过程中的思政,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主要为在教学过程中结合BOPPPS方法,通过播放我国铁路建设过程等系列视频资源进行课堂知识引入,并在课后布置小组作业及学生查阅有关“工匠精神”相关案例,在课前谈谈自己感受与心得,从而形成翻转课堂,达到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加强大国自信,并将个人抱负落实到具体实践行动中来。二是在实践教学中体现“工匠精神”,在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以学生为主体发布实训任务如收集相关公铁发展数据,要求实事求是,保证数据客观公正,从而形成对学生专注、敬业、精益求精职业精神的培养。三是在考核方式中传承“工匠精神”,主要为在课程考核指标中,增加对学生道德的考核,并在期末考试中设计一道有关“工匠精神”试题,引导学生具备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并达到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如图4所示。

5 结语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学生思想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极为重要,其中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工匠精神培育关键在于思想认识及技能水平的提升,思想认识是魂,技能水平提升是根。目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关键时刻,工科专业学生肩担国家建设重任,应发挥学科专长,成为行业专业人才。因此,对工科学子培养中加强“工匠精神”是必然要求。在课堂体系构建时,应紧抓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教育,在课程思政中融合对学生工匠精神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钻研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工匠精神”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深化“工匠精神”融入,建立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2023年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校级课程思政项目“交通规划原理与设计”(项目编号:KCSZ2023013)。

参考文献:

[1]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2]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教高〔2020〕3 号.

[3]金立乔.工匠精神融入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3(03):85-87.

[4]赵昌木,李德华.工匠精神和高校课程思政融合的逻辑、困境与对策[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3,21(05):70-73.DOI:10.16825/j.cnki.cn13-1400/tb.2023.05.021.

[5]苏伟琴.“一核两翼三阶”的新思政课程教学渗透工匠精神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3(22):105-108.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3.22.032.

[6]王海霞,韩奋,杨俊玲等.基于网络的线上线下BOPPPS教学模式在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90-91.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