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假面舞会》的创作技法与演奏诠释

2024-04-22 09:52:33曹维灿
三角洲 2024年3期
关键词:德彪西踏板和弦

曹维灿

克劳德·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1862年,德彪西出生在法国巴黎,7岁时开始学习钢琴,11岁便被巴黎音乐学院录取为正式学生,可谓是天赋异禀,在此期间便表现出标新立异的风格。1881年被聘为梅可夫人的家庭教师,并结识了柴可夫斯基,且有机会到德国、意大利等国旅游,增加了他的见识。生前的最后十年是德彪西作品创作的巅峰时期,许多闻名世界的音乐作品都在这个时期完成。“德彪西在音乐领域的创作范围很广泛,且在他的音乐作品中融合了印象主义、象征派、东方音乐、爵士乐、西班牙舞曲等多种艺术元素,富有奇幻的幻想因素以及朦胧神奇的色彩”(那佳《德彪西钢琴作品中的歌剧色彩》)。

钢琴音乐是德彪西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创作的“印象主义”使得整个钢琴音乐界的历史都向前发展了一步,独特的和弦与和声的进行与运用使其形成了他自己所特有的演奏风格。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曲《前奏曲》《练习曲》以及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德彪西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直接对20世纪的现代音乐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大相径庭,古典主义音乐结构富有缜密的逻辑性以及一定的思想高度,他的作品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在兼顾以上特点的同时又加入了他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幻想以及缥缈游离的音乐感觉,作品中和声处理十分细节化、变化形式多样,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

德彪西《假面舞会》创作背景

1903年,德彪西受到他国文化影响创作出版了《版画集》。1905年,《意象集》第一卷以及他呕心沥血的《贝加莫组曲》两部作品问世。但是在这创作思绪迸发的两年里,却有着钢琴创作断档几近空白的1904。德彪西在这一年所创作的《欢乐岛》和《假面舞会》,成为他钢琴作品中最被人低估的钢琴作品之一。1904年,在这一年中德彪西的个人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起伏和近乎戏剧化的情节发展,他私下爱上了已经为人妇的女高音歌唱家艾玛·巴达克,居然舍弃了自己已有身孕的妻子莉莉·泰克希埃,转而与艾玛·巴达克相约为伴出游旅行、游山玩水。《假面舞会》便是德彪西与其情人在泽西岛与诺曼底寄情山水之时创作产生的。在作品创作完成后的回程途中,这样有违大众道德评判标准的行为最终也葬送了德彪西与朋友们的情谊,让他一时之间陷入了友谊的冰点。无奈之下,他和艾玛逃出巴黎,前往英国居住。但他与艾玛的情感也不太顺遂,两人灾难性的离婚和复婚也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8月,此时艾玛也怀有数月身孕,这样的情感经历确实十分令人唏嘘。

《假面舞会》分三个部分,可谓是德彪西在这一时期对自己痛苦生活的真实表达,在标题的暗示中,德彪西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复杂之情,这部作品对于演奏者有着全方位的考验,要求绝对清晰的键盘技巧,复杂节奏与力度变化也含有洛可可风味。与德彪西的其他钢琴作品相比,《假面舞会》总有一种和德彪西风格完全不同的感觉,相较于1905年出版的《贝加莫组曲》中引得无数人喜爱的《月光》,人们对于《假面舞会》的接受程度极其有限。

德彪西《假面舞会》演奏技巧以及风格

一、紧张急促的Ⅰ部

刘鑫在《德彪西演奏特色分析》中说:“从古至今,无数音乐家致力于探寻键盘触键方式与钢琴音色之间的关系,而德彪西在触键调控方面有其独特的观点,他始终认为不同领域的艺术门类之间应当是互通的,为此,他致力于将绘画中的美景用于音乐描绘。”在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手指快速轮换,尤其在作品的主体部分,给人一种紧张急促的感觉,本作品中的轮换双手位于同一个键位,轮换时要注意两手的触键位置。右手可以靠近琴键上方位置,左手则位于琴键的下方位置,这样轮换起来左右手不会撞在一起。左右手手指的结实程度要足够,用来保证手指的回弹速度和落键时的声音质量。主体部分根据谱面要求,节奏要断开,并不是连续的,演奏要生动,整体强度是很弱,在演奏时就要注意双手力度不能过重,并且要将左手的旋律部分突出,右手则需要充分地做好和声工作,演奏才能有旋律感。“在弹奏钢琴时,有许多技巧都需要灵活运用手指,而手指则是需要手臂来传导力量,因此,作为手指和手臂的连接手腕就显得十分重要”(杜娜《钢琴演奏中的手指训练方法与技巧分析》)。手腕要尽量放松,这样可以让每一个音都立起来,保证速度与质量兼顾,每一个音都能清晰。

在此处整体的速度有所下降,左手的旋律声部与右手的和声部分有了明显的区别,左手旋律整体是下行趋势,演奏時除了要旋律清晰外还要体现出下行的深沉感觉,右手的和声要与左手配合好,不能掩盖旋律声部,同时又要做到干净利索。踏板要利用起来,保证左手旋律的连贯性,尤其是在左手跨越的部分,需要运用踏板对底部和弦声音进行保留。

主题的连接,旋律声部也由左手换为右手,整体音响效果由强到弱,右手在演奏时要突出主旋律与主题和声,左右手在节奏上要配合好,将作品的强弱变化体现出来,在76到79小节要将作品情绪向上推进,更好地与下一部分进行连接。

b乐段旋律声部重新回归到左手,旋律速度较为平稳,整体依旧为下行旋律。要想完美演绎一首曲子,手指的灵活性、弹奏的速度和力度都不能出现偏差。右手和声部分节奏规律,整体音响效果很强,但是左手要演奏清晰,节奏划分明确。右手节奏虽然有规律可循,但是节奏的连段仍然较为复杂,一旦节奏划分不明确,听起来会杂乱无章,不知所云。

b1乐段调性发生了变化,力度有所减弱,由急促转为平稳,右手的和声声部变化较小,基本按照b乐段的节奏形式,左手的旋律声部变化较大,由单音旋律变为和弦旋律,在演奏时要清晰地演奏出和弦内的旋律声部,同时要注意琴键位置的准确,一旦出现错误对整体的影响是巨大的。最后几小节演奏力度以及情绪要逐渐向上推进。

再现部重新回归主题,再现部相对于主题而言更为活跃,演奏时的力度也更强,演奏时要将左右手的音弹结实,注意手腕部分的放松,手指落键要清晰有力,再现部的结尾部分要将力度的变化进行充分的体现,灵活运用踏板来进行关键音的保持,以及其他音的消除。

A部在一开始从Pianissmo开始,短促的双手轮换给人一种紧张感,犹如山雨欲来的压迫。“演奏时要用到颗粒性触键,快速颗粒性触键讲究快速、富有爆发力、节奏感强,音节与音节之间拥有明显空隙,此种触键方式奏出的音色敏锐、灵活、清脆,因此被称为快速颗粒性触键”(段唯拉《德彪西钢琴作品中的歌剧色彩》)。紧接着便是左手的下行旋律,虽然在速度上有所放慢,但是并没有对这种紧张的感觉有所缓解,反而放大了压迫感。虽然在中间夹杂了左手跨越高声部的音响效果,但是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种侥幸心理。在第二乐句中情绪有所平缓,急促的感觉逐渐变少,整体的旋律趋于平缓。有所缓解但是并没有完全放松,因为紧接着便是主题的再现,急促的感觉再次占据主导。

二、温柔梦幻的Ⅱ部

进入到B部,整体的感觉马上发生了变化,由A部的急促紧张转变为舒缓并且充满想象,整体给人温柔的感觉,旋律由和弦组成,在演奏时要注意的点是和弦的变化,强调每一个和弦中的旋律音,音乐才能够有线条感。

在B部中最富有诗意也是最梦幻的部分,左右手的对应可以将其视为右手双八节奏对应左手三连音节奏,这样对应起来比较直观,实际演奏也要简单一些。此部分要弹得轻松自由,万不可以为对应节奏让其听起来死板僵硬。同时,强弱的变化也要做到有的放矢,突出该部分的张力。

B部与A部是完全不同的部分,如果说A部是犯了错误马上要接受处罚时紧张到不行的孩子,那么B部则更像是沉入梦乡的孩子。旋律由紧张的局促变成了温柔平静,和弦更为和谐,和弦之间的变化也没有A部那么频繁,出现了较为梦幻的琶音,以及左右手的二对三节奏搭配,显得B部更为的自由。加上踏板在此处的作用,使得B部更加富有诗意。

三、如梦初醒的Ⅲ部

在B部的第二乐段中,速度再次回到之前急促的速度,节奏再次回到A部,但是初始力度并不大,整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彈奏的力度是由弱到强的,像是如梦初醒的感觉。弹奏时注意把控力度,给自己创造出较大力度的变化空间。

向后进行旋律声部出现在各小节的强音与重音中,由左右手一起演奏,同时其他的和声音也都由左右手进行,所以在此处要多注意左右手各个手指的控制,既要突出强音又不能将和声部分完全忽略,整体的和弦也更显紧张。在力度上要逐步增强,包括旋律与和声。在踏板的使用上要保证旋律的清晰,不要让所有的音混在一起杂乱无章。旋律的起伏走向大,要注意每个音的位置,确保演奏的准确性。

C部由轻柔的单音开始,犹如从B部的梦中苏醒,一种朦胧的感觉,随着声部的递减,单音变换为和弦,朦胧的感觉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紧张,和弦与和弦之间的不和谐以及力度的增加都使得这种紧张感骤增。来回的反复,以及大跨度的上行和弦进行,更是增添了一种盲目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A部的紧张感再次席卷而来,与C部的结尾形成完美的衔接。由开始进行到现在,总体是作者对于即将到来的灾难感到了深深的不安,但是内心却又充满着侥幸,甚至一度深陷入自己的幻想中,一切都是美好的、温柔的,没有灾难的逼近。再从幻想回到现实的过程中,一度沉迷幻想。再次回到现实,紧张与盲目涌上心头,回归到现实。

四、欲言又止的尾声

尾声部分整体的旋律平缓,旋律声部集中在左手,并且多以和弦形式出现,所以在演奏时手指独立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既要提出旋律又要交代好其他的和声,右手的部分要保证作品的连贯性,所以右手的落键期间要连起来。同时注意踏板要与左手的旋律配合好,根据左手的连段来控制踏板的抬踩。最后在力度上整体是轻柔的,力度不能过大,在结尾处要放到最轻最轻,给人一种悄然落幕的感觉。

尾声部分没有了前面的紧张,更多的是释怀。对自己内心的解放,对现实的坦然面对。旋律更加平稳,和弦的和谐程度也有所提高。平静是尾声段落的一个主要音乐风格,在最后较为轻柔地结束,有一种黯然离场的无奈。

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王红平老师曾在论文《钢琴演奏中踏板的作用》中提到:“钢琴弹奏中最主要的技巧课题是合理优美的发音。使用踏板的目的首先是使音响得到装饰,能够更加优美动听,踏板法是钢琴演奏中最困难的一个方面,也是钢琴演奏中极具个性的部分。”在此作品中,踏板主要有两个作用 :保持旋律连贯性,保持低音音响不间断。

在此处左手的旋律多以和弦形式进行,并且个别和弦之间的跨度是较大的,所以我们需要踏板来保证和弦之间的连贯。

但是有些部分和弦的作用是用来保证低音的连续性不间断,给人带来更深的空间感,使得作品更有张力。

《假面舞会》虽然从演奏次数到存世音频、录像都十分缺少,但是却丝毫不影响它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德彪西,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德彪西丰富且又敏感的内心世界。虽然整首作品的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其中的演奏难度以及对细节的把控是几近苛刻的。正是这样的作品才能够体现出一个优秀作曲家的修养与造诣。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德彪西踏板和弦
单踏板不可取
车主之友(2022年6期)2023-01-30 07:58:16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艺术品鉴(2021年26期)2021-10-25 09:49:56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乐器(2021年9期)2021-09-18 02:00:04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乐器(2021年7期)2021-09-10 07:22:44
浅谈延音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用法
黄河之声(2019年23期)2019-12-17 19:08:43
浅谈汽车制动踏板的型面设计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趣味(语文)(2019年4期)2019-08-20 05:37:02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浅谈钢琴踏板的运用
黄河之声(2017年13期)2017-01-28 13:30:17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