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经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表现为,外部环境风险挑战仍然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主体预期较弱,财政金融风险尤其是房地产风险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问题。
那么,瞻望未来,该如何克服重重风险和挑战,使得中国这艘经济巨轮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继续行稳致远呢?单就市场主体预期较弱而言,就是一个值得深思而必须严肃应对的关键性问题。市场主体预期较弱,说明市场主体信心不足;而其之所以信心不足,根源即在法治或有不彰。譬如,近几年来,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不少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仍未有效激发起民营企业踊跃投资兴业的热情。个中缘由,正如一些业界人士所言,发布一沓文件,不如处理好几件涉及民营企业家的典型案例更能使其树立对法治和优良营商环境的信心。
在本期封面专题,多家智库对今年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切中肯綮的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的《中国发展报告2023》指出,深刻把握并利用好、巩固好、发展好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优势,既是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重要支撑,也是解决经济发展面临问题的重要条件。这些优势可概括为:规模经济优势突出;仍处于总需求较快释放阶段;要素禀赋优势实现动态升级;制造业系统性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王宏淼在《分裂的世界与分化的经济》一文中认为,所谓大国竞争的“修昔底德陷阱”并不可怕,在“新经济赛道”中被甩开甚至脱轨,才是可怕的问题。在长期追赶的道路上,中国需要直面这一轮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所带来的国际大分流(“新经济分叉”)挑战。开启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对冲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同时避免去全球化中的脱钩脱轨风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中國(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海南自贸港的战略目标与角色》一文中,对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的海南发展提出了建议——适应大势、抓住机遇,向东盟单边开放,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重大突破,是我国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务实选择。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海南自由贸易港需要服务我国改革开放全局,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等重大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