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助推小学数学教学的分析与探索

2024-04-21 01:06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实验小学黄淑香
家长 2024年7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实验小学 黄淑香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数学教学迎来了新的变革与发展机遇,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在提高课程基础性、普及性与发展性的基础上,时刻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与教学设计的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等多种关键能力为目标,构建出具有创新性与实效性的高效课堂。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不少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其中项目式学习凭借其独特性与实践成果备受重视。以项目式学习助推小学数学教学发展,也成为数学学科教学者所热议的话题之一。项目式学习始终将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数理逻辑等内容作为靶心目标,既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也顺应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所需,更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难点与重点。基于此,本文围绕着“项目式学习助推小学数学教学”这一主题,详细论述这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实践原则、意义优势与实践路径,以期为各位一线教学者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学经验,真正在实践活动中让项目式学习发挥理想化的学习成果。

一、项目式学习助推小学数学教学的内涵与应用原则

(一)项目式学习的内涵

所谓项目式学习,顾名思义是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参与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或独立或合作式的研究,通过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最终完成项目目标,取得理想性的学习成果。

(二)项目式学习与小学数学相融合的实践原则

1.切合性原则。

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教师所发挥的主导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在教学设计工作中,教师就需要遵循切合性原则,充分挖掘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以学生所需掌握、运用的数学知识及相关技能为导向,使项目主题与之切合。例如,几何知识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在设计与之相关的项目学习时,融入测量、计算相关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在实际情境中发挥所学知识的机会,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除此之外,切合性原则还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项目设计,并以此为基础明确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让项目式学习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2.趣味性原则。

在项目主体的设计与确定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实际需求以及兴趣爱好,让项目主体符合趣味性原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小学数学中的测量知识为例,教师可以以“房屋建设”为主题设计出相关的学习项目,引导学生基于实际项目充分发挥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功效,凸显出数学学科的应用性,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所在,激发他们不断开展学习活动、积极探索的内在驱动力。

3.支持性原则。

在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开展工作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探究者与主体,但是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而项目式学习又具有整体性与连贯性,在研究难题、收集信息以及设计方案等多方面都有可能出现能力不足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顺应支持性原则。在支持性原则的驱动下,教师需要致力于完善项目主题的确定、调研方法的指导、教学成果的呈现、团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生个体能力的引导与帮助等多方内容。可以说,支持性原则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学生遇到困难挑战、需要帮助时及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最终实现教学效率与成果的双重提高。

二、项目式学习与小学数学相融合的意义优势

(一)通过具象情境,加强深入理解

项目式学习往往基于真实案例,通过实物、实景的变化构建出实景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出他们所需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基于实物、实景,沉浸在生动的教学氛围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这种实景化的教学设计有效地解决了数学学科抽象性为学生学习活动带来的障碍,为学生搭建起一座沟通抽象思维与具象理解的思维桥梁,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中我们学到了“圆的周长”,我们可以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务创设出实际性的问题:“小红的妈妈在做饭时发现一直使用的圆形菜板开裂了,妈妈想用铁皮围一圈,你能帮忙算一算需要用多长的铁皮吗?”这样的真实场景既给学生提供了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加强动手操作,提高创新能力

在项目化学习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有了很多参与实际操作的机会与学习环节,有助于促进手脑协同发展,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传统教学多以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展开,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学习方法屡见不鲜,学生学习要耗费的时间精力大、学习效率低。而项目式学习则给了学生很多体验的机会,让学生沉浸式地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在操作中融合自身的个性化理解,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式设计,引导学生在观察所学图形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区别联系,挖掘出图形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分项目实施的方法进行开展。在学习活动中,无论学生采用“剪拼法”还是“倍拼法”,都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确认准确性。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的体验有所增强,学习活动按照步骤顺序层层递进,具有阶段性特征,学生能够结合学习活动对自身的思维方式进行调整。

(三)提高参与程度,培养综合能力

项目式学习并非传统的知识灌输与吸收,而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全程参与计划书的编写、任务完成的方案、学习材料的准备以及产品制作等各项环节,这无疑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主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数学学习不再受限于教师、教材、课堂,让生活与实践成为学生的“大课堂”。

三、项目式学习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的实践路径探究

(一)创设项目情境,推动思维创新

项目式学习中,项目目标的确定是教学设计成功的关键与第一步。而在项目式学习的开始与导入阶段,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与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并且实现教学效率与成果的双重性提高。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创设出具象化、生动化的项目情境,以此来助推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感受到项目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与挑战性,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为例,这一教学内容属于统计范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创设出可供研究的项目情境。例如,小学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近视的数量与近视率有所上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导致近视的原因”为主题开展项目学习,让学生通过走访调查、数据收集与分析、统计图的整理与绘制、结论的生成等多种环节,完成项目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将所收集到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进行绘制,有的则用刚学到的扇形统计图进行绘制,还有的学生运用了两种统计图,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比更为深入地理解了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途与特点。最后,还根据统计图与数据分析,得出了导致学生近视的主要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让项目式学习更具实践成效。

由此可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师需要创设出学生所需的项目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对项目学习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最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巧设项目任务,提高学习自主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知识的结构化,基于此,教师在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真实任务的内涵与品质进行把握,保证任务的解决要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学生概念性理解的加强,避免让学习任务过多地强调对孤立知识点的给予与掌握。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任务时需要保障人物设计指向更具结构化、更有实效性的任务要点,在落实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运用与数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项目活动更具成果与实效性。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的教学活动为例,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出这样的项目任务:“学校即将举行运动会,你能不能帮助体育老师,在400 米的田径比赛中确定各个赛道的起跑线呢?请你结合实际,运用数学思维与方法设计出具体的方案呢?”这一项目任务具有驱动性与真实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调动所学知识,通过比例尺、统计、圆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完整学习过程,并在具体方案的制定中深入观察、积极操作、经常比较、主动交流,从制定多样策略走向了制定最优化策略,也将具体的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施方案,挖掘学生潜能

有了优良的项目情境、明确的项目任务,学生的实践活动更具动力性与导向性。在此基础上,为保证学生实施方案能力的提高以及数学潜能的开发,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实现项目实践。首先,学生需要对项目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思考并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其次,学生需要运用多样化与合适化的演示方法进行展示,其中包括视频、ppt、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课程为例。在完成教学内容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教师就可以设计出“为自己制作‘博士帽’”的学习项目。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个小组确定“博士帽”设计的样式、基本形状。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就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与讨论,并找到应对问题的具体方法,在解决问题后,引导各个小组开展实践活动,既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又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所在。学生既能够发挥个性创意,又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潜能得以激发。

(四)优化项目评价,推动反思总结

项目作品是数学核心概念与思想方法的外显,因此“项目作品”的完成并不是项目式学习的终点,只有教师对作品进行有效果与依据的评价,才能够让项目式学习成果更上一层楼。在项目评价中,教师需要以“项目作品”为导向,以“三会”为标准,就内容标准、过程标准、质量标准与影响标准建立起全面的评价体系。

在内容标准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在数学概念、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例如,学生对数、形、模型、符号等的理解。在过程标准中,教师需要评价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具体方法策略是否科学合适、流程程序是否有效,以及学生数学能力的应用程度等。从质量标准方面而言,教师需要对学生项目作品的质量、性能、创造性、精细度、美观性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从影响标准方面而言,教师需要评价学生的展示汇报是否具有全面性、信息性与说服性,是否能够实现项目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维度的评价权重并不相同,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导向与需求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在通常情况下,内容标准与过程标准所占的比重较大。以“为自己制作‘博士帽’”为例,如果教师只关注博士帽的美观性与学生的展示效果,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项目学习流于表面的作品成果,而忽略了对背后的学习能力、知识与水平的培养与关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与实效性的教学成果在实践过程中备受关注,与小学数学的教学融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数学学科的教育者,我们需要及时革新教育理念,把握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应用原则,深度解读其应用的意义与优势,树立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策略,通过创设项目情境、巧设项目目标、设计实施方案以及优化项目评价等环节,确保项目式学习真正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