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保罗·德尔沃是一位对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影响深远的比利时艺术家,他是西方超现实主义画家当中擅长创造神秘空间与女性形象的画家,他的绘画一直在梦境与现实世界中游离,他忠于自己的内心情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德尔沃世界。分析德尔沃绘画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并且将元素分为两类:符號化的形象与空寂的场景,这些元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造就了德尔沃如梦如幻、独一无二的作品。
[关键词]保罗·德尔沃;超现实主义;元素特征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5-0072-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贤南妹.保罗·德尔沃绘画中的元素特征研究[J].天工,2024(5):72-74.
保罗·德尔沃是比利时优秀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早期受到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的影响,绘画风格以描绘客观现实为主,描绘浓烟环绕的工厂、乡村的房子、忧郁的海岸等,画面多呈现出忧郁哀伤的氛围。而使他绘画风格发生改变的转折点是接触超现实主义之后,基里科与马格利特的作品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从此以后,他在描绘客观元素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南朝梁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曾提出:立象以尽意。这个观点得到诗学界的借用和引申,绘画也是如此。艺术家在描绘画面时所创造出的形象不仅表现形象本身,还有形象所传达出的立意和情感,以及画家创造出的似与不似、介于抽象与形象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符号。超现实主义以弗洛伊德精神学说为主要依据,将梦幻与现实相结合,将蕴藏在画家内心的潜意识活动通过创作转化为视觉图像。画家德尔沃结合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对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表达,创作出风格独特的形象,本文主要从女性形象、骷髅、建筑、车站等角度展开阐述。
一、符号化的形象
在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人物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一般会被当作主体形象存在于画面当中。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例,这幅作品是一位优雅恬静的上流贵族妇女的半身像,背景则选取了静谧的自然环境,衬托出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是对真实人物形象的还原。而德尔沃的作品当中的女性形象,则是以符号为代表重复出现,更像是一个元素出现在画面当中,画面中的女性形象面容呆板,五官放大,与现实中的女性有所差异。德尔沃作品中大量的女性形象之所以特殊,与他的母亲有关,他的母亲从小就向他灌输除母亲之外的女性都是危险的观念,这深刻影响了德尔沃。这种母亲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使得德尔沃在潜意识里歪曲了女性形象,后来他画笔下的人物既是肉欲、性感与梦幻的,同时又是无欲、冰冷与静止的。压抑的童年时光和性别意识模糊的矛盾心理,让绘画成了德尔沃发泄情感的最佳手段,女性优美又柔和的身体里又有一份冷漠和无情,爱欲和冷漠同时存在。德尔沃创造出的女性形象是神圣的,她们大多带着神秘的微笑,呆板的面容和机械化的姿态与现实世界相左,即使是着衣的女性形象,也大多穿着属于古典时期的高贵优雅的长款纱裙,给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她们似乎超越现实,来自另一个世界。
(一)女性形象
在古希腊社会当中,男性代表着力量,而女性代表着柔美。在当时古希腊以女性作为美的典范,他们敬畏崇高的女神——雅典娜,因此古希腊雕刻史上创造出大量的女性人体雕塑。德尔沃早期曾在美术学校学习,承袭古典画法,因此,他创造的女性形象以古典绘画为基础,但创作的女性与古希腊时期的古典雕刻不同,人物形象虽还原人物的真实比例,但面容、姿态都不符合客观世界。
在德尔沃的作品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创作的女性形象皆为年轻女性,身形优美,符合西方美学的人体比例,且有一种未经世俗尘染的干净与从容,白皙的皮肤与静谧、昏暗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这种女性形象不是单独存在的,是重复且规律排列的,更像是以符号的形式存在于画面中,增强了画面的秩序性。德尔沃创造的画面之所以如此严谨,与他的父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每日翻阅法律条文,一丝不苟的思想教育,影响了德尔沃的创作内容,使其画面具有严谨的秩序性。《回声》便是德尔沃采用重复方式创作的典型作品,在画面中女性人体形象出现三次,她们姿势相同,将同一个形象按照透视法则反复延续,但环境与光影不同使人物身上的环境色也有所不同。这样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布置,使整幅画面呈现出节奏秩序之美,具有视觉冲击力。视觉中心由一个变为多个,聚集在三个重复的人物上,形成秩序节奏感。这幅画呈现x构图,不疏不密,观者的目光由近及远,随着人物的消逝望向远方。
其次,他创造出的女性形象拥有呆板的面容,几乎是没有感情的。他将本应生动的表情舍弃,使女性形象具有瞪大的双眼、高挺的鼻梁、饱满的额头、神秘的微笑以及精致柔顺的头发。那抹神秘的微笑无法让观者感知到她们的喜怒哀乐,像洋娃娃一般。从五官上分析,如同月牙般弧形的眉毛,增强了五官的立体感。不符合人体比例的宽大欧式双眼皮占据面部的中心位置,瞳孔突出且放大,眼白所占比例较小。眼神淡漠地看向空寂的环境,传达出无尽的悲伤。但嘴角那抹神秘的微笑,将矛盾、纠结表现得淋漓尽致。姿态是西方美术史中艺术家表现的重点,文艺复兴早期的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创作的《入睡的维纳斯》,画面中沉睡的维纳斯肌肤光洁白皙、姿态优雅、比例匀称,在深色的背景下显得圣洁崇高。这幅作品对德尔沃的影响很大,他参照乔尔乔内笔下的维纳斯,将优美的横躺姿态运用到画面当中,将女性形象刻画得柔软细腻,体态优雅大方。这些大量僵硬的姿势下重复的女性像是在演出一场大型的、无声的默剧,神秘的氛围和阴郁的色调无不触动观者的心,我们渴望走近,却又被一股力量推远,仅能静静地凝视画中的女性。
(二)神秘的骷髅
德尔沃对于画面主体人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骷髅,骷髅系列也是其著名的代表系列之一。骷髅是一般画家不敢尝试的题材,一般只会出现在医学领域,在艺术领域也有一些涉及,但仅仅是用于解剖课程当中。将骷髅元素当作绘画创作的主体形象是非常大胆的尝试,德尔沃是在画面中将骷髅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典型代表。
在孩童时期,某日的生物课程是向学生展示人体的骨骼构造,展示柜里的骷髅骨架映入学生的眼帘,他们大多表现出恐惧与惊慌,但德尔沃则展现出完全不同的一面,他不但没有害怕,反而对面前的骷髅产生浓厚的兴趣,骷髅在孩童时期的德尔沃的脑海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一直到中年时期,德尔沃在布鲁塞尔参观斯皮茨尼博物馆时,博物馆展出的展品与医疗救治有关,玻璃柜中冰冷的蜡像等展品冲击着德尔沃的心灵,这为他今后的创作生涯再次开启了大门,激发了他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1932年创作的《沉睡的维纳斯》正是德尔沃对博物馆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体现,他将博物馆的蜡像的奇特、怪异行为生动展现出来,令人震撼,间接体现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与悲壮。画面以冷色调为主色调,维纳斯安静从容地躺在画面的中心位置,显得优雅、美丽。她全然不知自己周围产生的异样,画面左侧有一架骷髅,正安静地看向入睡的女神——维纳斯。他虽然像是骷髅,但他的姿态与神情与常人无异,只是脱去肉体的枷锁,只剩一个躯壳;他像是地狱的使者,来到现实世界将女神带走。在骷髅的前方有一位身着洋装的女士,似乎在告诉骷髅先生,女神归于现实世界,请他回去。在寂静的广场上有一群裸女,她们有的高举双手哭喊,有的跪在地上作呻吟状,十分痛苦。整幅画面中维纳斯的从容、优美与骷髅的恐怖和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四周的女性形象的衬托下,增添了其美感。德尔沃将大批量的人物形象安排在被古典建筑包围的庄重、典雅的场景当中,而古典建筑被远处的大山包围,伴随着寂静的月色,沉闷且压抑,画面既矛盾又统一。
二、空寂的场景
研究德尔沃的绘画作品不难发现,他的作品除了符号性的形象以外,对场景的描绘也是必不可少的。空寂的广场、冷清的车站、庄重典雅的古典建筑等都与他记忆中的世界有很大的关联,这些本是嘈杂环境中的景致被描绘得空旷、寂静。在德尔沃的大多数画作当中,背景无不出现古典建筑的影子,古典的建筑总是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神圣感,他将这些神圣的场景与女性人体并置在一起,充满了矛盾感,而这种充满矛盾的空间,更给德尔沃的艺术作品增添了神秘莫测的气息。除了古典建筑以外,他还创作了一系列车站的题材,这与他童年的记忆有很大的关系,德尔沃的早期艺术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一段经历。德尔沃在早年的求学阶段就体现出对多维建筑空间的着迷,他通常将画面里的元素放置在一个具有古典主义写实风格的空间中。德尔沃从小便熟悉荷马的史诗作品,热衷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
(一)建筑、广场
在早期的求学阶段,德尔沃就表现出对建筑超然的兴趣,那时的德尔沃在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建筑,每天接触的各式各样的建筑让他十分着迷。在学习美术之后,他师从古典风格的康斯坦特·蒙塔尔,古典风格为德尔沃的绘画打下坚实的基础,古典建筑是德尔沃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建筑风格庄重典雅、肃穆伟大。德尔沃受到基里科的影响,打开了思想的枷锁,创造出许多著名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他们都擅长描绘空寂的场景,而两人画面中所呈现出的内容则是截然不同的,德尔沃的画面多以复杂的大场景为主,画面主要以人物为主,颜色淡雅素净,画面协调统一,营造静谧的夜色居多,如《丽希丝》(见图1)。而基里科的作品较少出现清晰的人物,注重场景的刻画,画面中暗黑色的阴影与黄色、橘色的光线形成强烈的对比,以强光下的午后居多,如《一条街上的神秘与忧郁》。
(二)火车、电车与轨道
在德尔沃出生的年代,社会经济发达,工业蓬勃发展,使得德尔沃在孩童时期能随处看到电车在轨道上运行的场景,他经常到火车站观察来来往往的火车从铁轨上经过,错综复杂的铁轨让德尔沃深深着迷,深刻影响着德尔沃的童年。20世纪50年代,德尔沃创作出一批火车系列的作品,是他十分著名的系列作品。其作品的画面中常常在这些机械化的由钢铁制成的交通工具面前安排优美的年轻女性,钢铁般直线的火车与年轻的女性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了视觉冲击力。正如《丽希丝》这幅作品,充分展现了德尔沃作品梦幻的现实感,画面中左侧的火车被安排得一丝不苟。在现实生活中的火车站,来来往往的火车、熙熙攘攘的人群,是嘈杂的、慌亂的,而德尔沃将车站安排得空无一人,使画面中多了几分空寂感、清冷感。画面右侧的白色建筑与左侧黑沉沉的火车在颜色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近处一位身着红色长裙、金棕色头发的少女看着那静谧的深蓝色天空中的一轮圆月做出祷告。神秘的女人、无声的火车、空寂的街道,德尔沃充满神秘感的画面仿佛在童年与现实之间游离,这种梦境般的空间安排来源于他运用意象的象征关系组合拼贴出最贴近心理的真实的景象。
三、结束语
德尔沃将看似毫无关联的元素交织在一起,这本身是荒诞怪异的,骷髅与美女、人体与古典建筑、电车与着衣女性等,正是这些看似不合适的元素被巧妙地安排在同一个画面当中,才突出画面耐人寻味的神秘感。德尔沃曾经说过:“与其说我是在描绘现实,不如说我是在梦现实。”正是他天马行空的想法,才有了如此奇妙的画面,看似在描绘现实,但这现实又像梦一样不切实际,不论是裸女、骷髅出现在古典建筑前还是身着欧根纱礼服的少女面带微笑在寂静旷野的林间玩耍,抑或是站在车站前望向月夜祷告的少女,都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这些看似矛盾的空间通过德尔沃严谨、高超的造型能力和巧妙的处理,使得奇思妙想的人物形象与空寂的背景完美融合,德尔沃将人物造型的设计与超自然的场景相结合,赋予了画面别具一格的美感,这种真、善、美也是艺术家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军霞.丰富的荒诞:论德尔沃绘画中的骷髅形象[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22.
[2]江佳钰.保罗·德尔沃绘画中人物造型艺术研究[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21.
[3]王子明.释梦的画家:德尔沃[J].美术大观,2012(5):6-13.
[4]李宁.浅谈德尔沃作品中象征和荒诞美学的体现与融合[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