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影响的调研分析

2024-04-21 06:46徐铭志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大学生

徐铭志

摘要: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时代,作为通信工具的智能手机已經成为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拇指文化”悄然风靡校园,深度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文章针对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问题的现象做了一个全方位的研究,以探讨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危害,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关键词:大学生;智能手机;日常生活影响

一、引言

2022年2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较2020年12月提升了2.3个小时,互联网深度融入人民日常生活,上网总时长保持增长。《报告》还显示,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手机仍是上网最主要的设备。

智能手机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手机类型的总称。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改造升级,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出现有着极强的追求欲,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人群中的使用率不断攀升。因此,本文对广东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开展了手机使用时长的调查研究,通过制订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之后从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间长短分析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心理的因素,掌握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习性及使用手机的目的,从而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状况。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东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回收问卷480份,删除无效填写的问卷20份,获得有效问卷460份,有效率达95.8%。有效样本中,男生220人,女生240人,比例为11∶12,受访者男女比例相对均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重点围绕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影响展开调查,采用的是调查问卷法。本次问卷的制作、发放和填写均在线上进行,收集问卷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在综合考察与总结现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梳理出一份具有11个与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间长短有关问题的调研问卷,大致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个人基础信息,涉及调查人的性别、年级、年龄等,对调研人群体有初步的认识;第二部分是调研大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手机的情况;第三部分是调查大学生手机的使用对日常生活影响的情感倾向。

(三)研究问题

本研究探讨了四个问题:第一,大学生日均使用手机时长与频率如何?第二,大学生课上使用手机情况如何?第三,大学生睡前使用手机情况如何?第四,大学生自主管控手机的意愿及成效如何?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大学生日均使用手机时长与频率

图1为大学生日均使用手机时长与频率情况。

研究表明,大学生平均每天用手机3小时至8小时的占比最高(58%),其次是1小时至3小时(17%)、8小时以上(13%)、不足1小时(12%)。日均使用手机的时长低于3小时的占比不足1/3。由此可见,大学生日均使用手机时间过长。

(二)大学生课上使用手机情况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合理使用手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程内容,方便查阅资料,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过度依赖手机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使用手机时,大学生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遵守课堂纪律,不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二是限制使用时间,不能让手机占据全部课堂时间;三是注意信息安全问题,不要泄露个人隐私或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

相关调查发现,受访大学生大多认为自身时间管理意识差,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统计显示,多数大学生并不是在需要使用手机的时候才打开手机,而是在感觉无聊或无所事事的情况下就开始使用手机,这一现象出现的比例高达81.52%。其次,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大学生占了80.43%,其中偶尔在课上玩手机的同学接近50%。

(三)大学生睡前使用手机情况

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便利,但也可能导致他们难以入睡。睡前使用手机会影响睡眠质量,因为屏幕的蓝光会抑制人体分泌褪黑激素,而褪黑激素是控制人类睡眠的重要激素。长期在睡前使用手机可能会导致褪黑激素水平失调,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此外,手机上的各种通知和消息也可能会让大学生分心,推迟入睡时间。然而,这些问题不能完全否定手机给大学生带来的好处。比如,使用手机可以方便大学生完成一些学习任务、获取必要的信息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因此,笔者建议大学生在睡前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如果必须在睡前使用手机,应限制使用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仅有2.17%的大学生睡前从不看手机,其他大学生会有睡前看手机的行为,其中97.83%的大学生每天上床之前都会看手机。由此可见,不少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心理依赖,造成睡眠时间过晚。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表明:多数大学生面临睡眠拖延问题,27.5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总是”睡得比预想的晚,26.8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时”睡得比预期的晚,仅6.41%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几乎不推迟入睡时间。大学生对智能手机使用率过高,是拖延他们入睡时间、影响睡眠品质的原因之一。

(四)大学生自主管控手机的意愿及成效

研究表明,约80%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自主控制使用手机,即对手机使用期限实行长期计划管控,但真正采取行动并能够坚持下来的大学生仅为11%,22%的大学生虽然实行了手机使用期限的长期计划却没能坚持下来,45%的大学生有实施手机使用限制的长期计划的想法却并未实施过行动,图2所示。由此可见,很多大学生已经意识到手机成瘾的严重性,但因为对时间控制的意识不强,大部分大学生以失败收场。由此看来,目前大学生还无法做到将想法与现实有机结合,导致手机使用时间较长这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四、结果与建议

大学生应用智能手机对日常生活的改变有利有弊。研究表明,大学生应用智能手机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近50%的受访大学生都相信手机可以获取各种资讯,大大提高生活操作的效能;第二,认为手机方便于人际沟通的大学生并不占多数。大学生应用智能手机的消极作用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受访大学生指出,手机中的娱乐应用诱惑过多,降低了学业质量,在问卷中表示通过手机进行学习的大学生只占34.78%;第二,65.22%的大学生认为他们在平时接触手机游戏是出于消遣目的,这非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而且不利于他们好习惯的形成,如图3所示。可见,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双面性。鉴于发现的部分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一)加強学生思想意识

大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正确引导学生思想观念的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学校团委组织的团课、班级召开的班会、校宣传栏粘贴的广告、广播站播放的音频等途径,培养学生对网络知识的甄别意识,重视手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让大学生认识到智能手机的双面性,懂得获取智能手机的有效信息,认识到沉迷于无聊、负面的信息会产生浪费时间、影响学业质量等,提高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思想意识,并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措施。

(二)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

调研资料表明,科学引导学生甄别智能手机上的信息至关重要。超过50%的受访大学生睡前有玩手机的习惯,这会导致睡眠不足,引起神经紊乱、视力下降、肩部和腰部慢性劳损,甚至颈椎病等一系列疾病。因此,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尤为迫切。

第一,调整手机屏幕的亮度,设置夜间模式,避免手机屏幕正对眼睛;也可将手机向下倾斜约45°,避免蓝光直射眼睛,减少对视力的伤害。第二,使用手机时尽量不要侧躺,如果身体侧躺,对一侧眼睛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因为长时间的压迫会导致一侧眼睛血流不畅,造成供血不足,导致左右眼睛视力出现较大偏差。第三,灵活控制手机使用时长,尽量控制一次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如果使用手机时间较长,不仅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和睫状体紧张,还会影响大脑的记忆能力。

(三)提高自我管控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控力有限,不能很好地控制手机使用时长,尤其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因玩手机而影响上课效率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大学生应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长期依赖手机的主要成因,找到减少对手机使用依赖性的方法,以此达到及时止损的效果。

(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表明,娱乐诱惑和聊天交往是大学生手机应用方式不合理的主因。大学生精力充沛,灵活支配的时间较多,他们可以主动寻找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行业,将注意力和时间都转移到更感兴趣的领域上,翻阅图书、坚持运动、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都是较好的选择,不但可以避免自身过度使用手机,还有助于增强记忆力,提高思辨能力。此外,大学的舞台无比广阔,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从活动中找到自身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思龙,任芳影,朱红玉,等.大学生手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与对策建议:以沈阳市某高校为例[J].中国市场,2021(35).

[2]张鸣.基于移动微型学习的高职英语学习资源设计[J].学园,2021(16).

[3]徐趁丽,王雅萍.手机依赖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山西青年,2019(3).

[4]李敏,张艳.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23(2).

[5]宋杰,姜春慧,赵佳峰,等.使用智能手机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20(40).

[6]陈明星,吴文娟.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状况调查及干预策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4).

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省外语专项“东莞城市名片英译有效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D21WZX01-09;广东省社科联2023年度调研课题“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KJXXZ2023046。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大学生
智能手机是座矿
使用智能手机增大肥胖风险?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基于智能手机控制风扇运行的实现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智能手机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