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人文、生态:当代公共艺术设计的空间美学

2024-04-21 05:23李明炅
天工 2024年4期
关键词:生态美学公共艺术

[摘 要]当代公共艺术呈现出鲜明的功能、人文、生态的空间审美特征和美学倾向。公共艺术促进设计物质属性和功能属性,社会文化和设计准则,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等多元空间感知、情感、品质的联系和交流;充分尊重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的地域环境,关联公共条件、自然环境、地域文脉、历史传承等影响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的辩证关系;突出节能特征和生态平衡,促进人们对生态环保观念和绿色循环利用理念的发展更新。

[关键词]公共艺术;空间美学;空间体验;生态美学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4-0064-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李明炅.功能、人文、生态:当代公共艺术设计的空间美学[J].天工,2024(4):64-66.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类课题“从本雅明到列斐伏尔:空间美学批判对当代公共艺术的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20QGRW039)。

一、当代公共艺术的空间审美特征

公共艺术通过实现艺术的价值,试图消解艺术精英主义和艺术生活界限,让艺术介入公共空间中表达人们的诉求,在市民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建立起和谐、民主、开放、自由、平等、融合、法治的社会价值。公共艺术是社会空间文化和大众文化的集中呈现。中央美术学院王中教授认为公共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强调艺术公益,是艺术介入空间当中塑造公共空间和文化互动关系、价值的行为和方式;北京大学翁剑青教授提出公共艺术具有公众共同享有、普遍公共精神、合法民主参与、体现公众意见,以及多种媒介形式共同协作等方面的特征,公共艺术与城市形态、文化、历史、生态等多方面具有重要关系和意义;深圳公共艺术中心孙振华教授认为公共艺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和共享的精神和态度,表现出鲜明的社会属性[1]。

“公共”源于古代民众的城邦活动和集体政治生活,在公民会议、议事选举中出现的社会空间形态,体现出古代城邦中个体参与社会活动形成的集体观念和行为,这种集体社会关系生产出“公共性”意识形态及其思想内核,成为“公共”的政治共同体。德国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和“公共性”联系起来,认为公共领域中的“公共性”是由公众的意见和舆论形成的,具有平等性和开放性特征的关系。美国社会学家汉娜·阿伦特分析公共领域和公共生活,指出社会的公共领域具有公开性和真实存在性,其共同性也具有人们对世界认知和想象的一致性。可见,“公共性”是人们对公共领域的公开性环境和差异性视点的共同意识形态,具有复杂的社会学和政治学内容。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主张从观念上摆脱传统和古典艺术的精英主义,提倡藝术与生活界限的消解,倾向于让艺术走向平等和开放的社会,并走向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

公共艺术强调在公共空间中激发人们公共性、艺术性和在地性的共同感知,促进共同意识形态与情感的互动交流和能量传递,体现其精神核心价值。公共艺术反映不同地区的自然风貌、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为人们带来全新的认知和精神内容,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同时,公共艺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社区发展,改善了公共空间环境和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城市形象提升和地区认同感发展。

由于公共艺术自身的复杂性特点,其表现形式从早期公共空间中的壁画和雕塑艺术,逐渐转向景观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多媒体艺术形式,发展成为动态多维度的体系。受到当代社会文化语境、城市发展背景、社会管理体系的影响,公共艺术需要界定和平衡“公共领域”和“公民社会”之间的空间关系,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也呈现出鲜明的功能、人文、生态的空间审美特征和美学倾向。

二、当代公共艺术设计的功能空间审美

当代公共艺术是城市生活中的一个完整系统,具有鲜明的功能空间美学特征,体现人们共同感知的审美构成,其艺术形象的空间实现影响人们心理和生理美学价值观念的形成,联结人们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公共艺术也有着具体的传递信息系统方式,以其功能空间载体、艺术语言和逻辑关系,构建出特殊的人文符号和空间形象。

当代公共艺术促进人们精神消费、语言逻辑和艺术表现有机融合,并通过城市生活和社会活动进行调节,实现设计物质属性和功能属性,社会文化和设计准则,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等多元空间感知、情感、品质的联系和交流。公共艺术能够活化城市居民的共同感知,将连续性的场域记忆、历史文化、社会意义、生活习惯、普遍认知赋予了公共空间情感效能,使“公共性”的观念转化为公共空间的科学合理利用和积极性、细微性认知功能,具有社会化和公共化审美倾向。公共艺术的功能空间美学还体现为大众的视知觉审美消费观念和美学信息能力。在既定的空间场域和场所环境中,通过视知觉为主的空间成像加深对公共审美的认知和理解,以此生产出更加多元化形式的城市公共面貌,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公共艺术要素的认知水平和公共精神影响力,成为决定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产生出多层次的精神消费审美心理。公共艺术的设计文化价值得到有效提升,城市的边界、道路、区域、节点等网格系统上设置相应的公共艺术品,丰富了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布局和系统上的文化延续、形态变化、历史继承和景观优化的呈现方式,构成当代公共艺术功能创新的重要审美特点。艺术家和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城市空间环境和场所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艺术的融入性和协调性,将作品有机融入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背景中。空间的排列和组合是运动的、变化的,各系统设计要素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对时间和空间不同属性和不同功能类别的控制,以及对自然生态和空间构成的整体把握,使其构成相互联系的公共艺术设计模式和运行规律。

公共艺术承担着弘扬城市精神与传播城市文化的功能,在空间环境中注重审美追求与情感表达有机融合[2]。上海“黄浦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强调室外空间中潜在的功能空间强化过程,功能分区能激发城市空间中人的行为和活动因素,促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感官互动,在不同的社区活动中拉近了人们的社交距离,丰富着人们交往的空间思维和积极情绪,让人们在特定的功能区域感到亲近并增强适宜人们交往的空间体验感受,赋予了场域功能空间审美尺度和美学效果。

三、当代公共艺术设计的人文空间审美

城市空间公共艺术具有人文美学特征。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城市的文脉相融合,充分尊重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的地域环境,结合艺术的造型、色彩、韵律、结构、光影、比例、节奏等,以及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和整体形态,进一步突出公共艺术的质感和情感。公共条件、自然环境、地域文脉、历史传承等影响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的辩证关系,使当代公共艺术涉及景观学、城市学、规划学、建筑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其理论知识内容交叉融合,一方面使设计艺术美学的关系存在于城市规划和自然景观和谐构成要素和结构韵律之中,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公共艺术的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观念。

公共艺术体现出人类回归自然、尊重文化、丰富情感、优化环境的主体需求和美学倾向,以现代人们的生理和心理诉求为导向,丰富着人类语言,以及物质和精神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不同地域环境都有着非常系统、紧密的网络布局和空间形态,其包含着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环境、文化内涵、历史要素、建筑艺术等场域内容,公共艺术提供了一种情感关系联结的纽带,在不同的空间节点展示出具有当地人文环境特征的美学价值和精神作用。要将公共艺术与空间构成内容有机融合,创造出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感内涵;将社会艺术心理学赋予公共艺术的美学质量,并丰富和完善当代公共艺术的设计理论,提升公共艺术与人交互的美学情感和文化需求水平,满足人们心理和行为的人文主义精神需求;用艺术设计的审美和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作用有机结合,创造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图景和技术美学现实。

当代公共艺术既反映了当代社会生活的空间美学价值,也体现出大众文化认同和实践参与的原真性、互动性价值。在设计中强调公共人文空间审美特性的塑造,有助于满足人们不同的社会审美需求。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公共艺术作品《闻雁》设计推演采用“人和”的基本概念和文化内涵,其设计构思源于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闻雁》。大雁象征着大厂人民的精神回归,同时也象征着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团结协作和友好热情,体现着大厂人民的包容精神和人文关怀,预示着对未来的憧憬和美好希望。该作品表现形式采用双色分光片塑造出“大雁”和“银杏树叶”造型,在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射灯照射下呈现出动态韵律的光波。展翅高飞的“大雁”与“银杏树叶”形态具有一定相似性,从“大雁”造型逐渐落下变成树叶形态,寓意着大厂各族人民的精神回归,无论人们来自何方,都像这银杏树叶一样,终将自己的根深深地留在大厂这片美丽的土地上[3]。

四、当代公共艺术设计的生态空间审美

全球化发展战略背景下,生态美学成为重要的设计思路和观念。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从传统观念向生态理论建构和设计生产实践转变,将生态美学、生态产业、生态经济、生态建筑等内容与公共艺术有机融合,解决了更多空间生态问题。生态问题在社會学、人类学、城市学等学术界领域讨论广泛。事实上,生态设计与全球生态环境、大地景观生态联系紧密,公共艺术的多样性也指向对生物群体、连续景观、城市地貌、气候特征等生态问题展开探讨,宏观的生态设计和微观的城市建设存在矛盾,城市整体和局部生态空间问题被进一步放大,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关注城市空间美学和公共艺术生态审美的融合创新。生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出当代社会共同的伦理观和空间观,集中体现社会群体共同的利益关系。公共艺术能够在多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实现生态设计和整体利益的平衡,用明晰的设计观点和发展理念解决城市建设领域中多方融合和长期协作的支点,体现出当代公共艺术的生态空间审美价值。这种空间审美价值的理论得到科学合理建构,与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发展实践相结合,从跨学科体系的空间视角,将理论探讨、实证研究、案例积累进一步深化,创新了当代公共艺术设计的生态空间审美语言。

当代公共艺术设计的空间审美还涉及城市、区段、环境三个层面。城市层面上,要求深刻理解城市的生态的动态调查,在城市规划发展政策的指导背景下充分考虑不同地域的生态原则,包括土地资源开发、建筑设施建设等,协调城市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关系,优化空间利用方式,合理配置空间结构,完善功能配置,使城市空间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在区段设计层面上,始终保持与城市整体层面和发展框架紧密对接,通过探讨城市改造和功能更新的生态问题,进一步深化城市功能需求和生态发展内容,建立有效的公共艺术计划,以实现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协调统一。环境层面上,要从城市建设的整体布局和生态系统出发,用更加贴近生态伦理观和生态审美观的发展理念实现公共艺术生态功能的有机创新。

公共艺术的生态空间设计首先要尊重自然,根据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优化设计内涵。以生态审美为中心,建立新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念,充分体现各方共生、共存、共享的生态科学理念;从城市空间和社会生活的整体利益出发,兼顾局部利益,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平衡生态要素各方观点;发展生态设计的集约化,以自然生态化、资源经济化、规划设计集约化为原则,高效提高城市空间利用和设计生产效率。充分开展城市空间综合利用研究,将空间网络布局各节点组成有机协调发展的公共艺术地图和立体网络,突出节能特征和生态平衡,促进人们对生态环保观念和绿色循环利用理念的发展更新。日本新潟县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是公共艺术振兴乡村的典型案例,成功解决了当地村落不断衰败的现实问题。融合当地乡村生态的特色,改造乡村场域环境和旧屋设施,将自然景观、农耕诗词、稻田景观等重新设计,突破了传统和现代的边界,用文字表达塑造了一个鲜活的生态性空间,极大提升了该地区的声誉。生态空间美学融入公共艺术计划中,文化生态的相互影响促进了当地传统村镇经济收入的增长和文化活力水平的提升,带动传统村落公共场所精神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增强当地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空间美学批判视角下,当代公共艺术遵循社会文化和城市发展运行规律,充分兼顾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的有机融合,呈现出鲜明的功能、人文、生态的空间审美特征,促进了社会生活、地域环境、历史文脉、自然生态与公共空间的交往,促进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感知、情感、品质的交流和互动,具有重要的设计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健,刘佳婧,王浩.公共艺术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

[2]任远.城市空间美学视角下的公共艺术研究[J].四川戏剧,2017(12):75-77.

[3]李明炅.大厂回族自治县公共艺术《闻雁》[J].大众文艺,2022(20):10.

猜你喜欢
生态美学公共艺术
建构人本生态美学的开创性努力
曾永成美学研究之路述评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形态影响因素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论环艺设计中材料性质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