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如瑾 闵瑞
【内容摘要】本文使用美国大学课程专家丽莎·拉图卡和琼·斯塔克提出的“学术计划”(Academic Plan)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和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学文学硕士为研究案例,对比二者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编排、培养对象、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效果评估和项目调整等方面的主要特点、模式及问题,以期为完善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学术计划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学术计划;研究生教育
高校作为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一方面为我国培养了大量新闻传播人才,另一方面面临着培养目标模糊、教学理念落后、课程与实践脱节、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等来自政府、社会和市场的质疑。
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对新闻传播业界的影响已经从物理技术上升到传播流程的多个环节,带来了媒体交互即时、社交途径多元、网络空间延展等诸多变化。从2014年8月《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家从战略层面不断深化全媒体传播体系改革,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不断强调“要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
在此背景下,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于2010年正式设置,以更好地满足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包括“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规划目标,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这意味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将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
上述社会文化背景及教育环境的改变,无疑给我国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严峻挑战,也倒逼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改革。在此背景下,如何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如何改革授课内容与授课方式,如何健全产教融合培养机制,如何使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破解。
本文使用美国大学课程专家丽莎·拉图卡(Lisa R. Lattuca)和琼·斯塔克(Joan S. Stark)提出的“學术计划”(Academic Plan)概念及其分析框架,对强调“实践导向”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学术计划展开比较研究。具体案例分别选取武汉大学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新闻硕士(MJ),分析并对比二者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编排、培养对象、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效果评估和项目调整八个学术计划要素方面的主要特点、模式及问题,透视我国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与问题不足,为完善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学术计划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参考。
一、概念界定
(一)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或称职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科学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旨在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从而达到一定的水平,具有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并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①这一概念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强调职业性的应用型专业教育;二是指本科层次以上(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教育,包括颁发专业学位、侧重培养应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②
我国的专业学位探索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在借鉴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学位多样化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开始人才培养类型多样化的试点,工程硕士、医学博士、金融硕士、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建筑学硕士、教育硕士等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试点先后开启,培养直接面向实际应用部门的专门人才。1992年12月,原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改革研究生培养规格和类型单一的状况。硕士生教育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发展多种规格和多种类型尤其是应用人才的培养,加快专业学位的试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允许按照专业学位类型授予学位,这是我国学位制度的一次大的突破,也是历史性的突破。③此后,我国专业学位不断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培养对象和学习方式也从在职人员非全日制攻读逐步扩大至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攻读。到2020年,我国已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④
基于我国专业学位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新闻学和传播学互相融合的学科基础,2010年,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MJC)正式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发布的《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中,明确了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规模逐步扩大,到2022年,全国已有167所院校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二)学术计划
学术计划(Academic Plan)是美国大学课程专家丽莎·拉图卡和琼·斯塔克为弥补缺乏有关课程的综合定义而提出的概念。学术计划至少包括八个要素,即目的、内容、内容顺序或编排、学习者、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估、调整。⑤其中,“目的”是指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内容”包括传达具体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学内容;“内容顺序或编排”是指旨在为学习者带来特定结果的教学内容和经验的安排;“学习者”指该计划如何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教学过程”是通过某种方法能够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指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利用的环境;“教学评估”是用于确定关于学术计划的决策是否为最佳的策略;“调整”是指基于经验和评估对计划进行完善。这八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学术计划可以适用于一堂课、单一科目、不同科目的组合,如教学项目或主修科目,更广泛的不同主修科目的组合(校内不同学院)以及整个大学。
二、案例概况
(一)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学术计划
武汉大学1983年成立新闻系,1995年成立新闻学院,2000年组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内地新闻传播教育重镇、首批“部校共建”的试点院校之一,在历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前5位。根据《武汉大学全日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版)》等相关内容,武汉大学MJC学术计划的主要情况如下。
1.培养目标
为新闻单位、媒介组织和广告公司、企事业等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新闻观念和传播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实务型的新闻与传播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中除政治素养、外语能力、身心健康外,重点强调了从事新闻与传播实务的职业技能,即“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数字媒介基础理论,具备从事新闻与传播职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新闻与传播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独立从事新闻与传播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
2.教学内容
研究方向包括新闻传播、广播电视、广告传播和网络传播;研究内容包括大众传播与新闻生产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新闻采写编评、中西新闻报道分析和新闻管理等实务知识与技能等;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广播电视媒介与社会及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广告传播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包括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经营管理、广告产业发展等实务知识与技能等;网络传播活动的发展规律,探索网络内容的表达、创意、营销与管理等。
3.课程编排
课程类别包括学位课程、选修课程、补修课程三个部分,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不少于15门课程,专业课程大多为2学分。其中,选修课程中的“行业发展前沿讲座”为必选课程,要求参加4次以上讲座并撰写学习报告,由导师评定学习成绩;跨专业学生须选补修课程,不计学分;学位论文不计学分。具体学分分布及其在总学分中的占比情况如表1所示。
从课程时间安排来看,除“行业发展前沿讲座”可以横跨第1至第3学期、专业实习安排在第2、第3学期外,其余课程均安排在第一学年的2个学期内。专业实践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重要课程内容,6学分的赋分及权重远高于同学院学术类硕士学位专业实习的2学分。对实习的时长要求是不少于半年,可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4.培养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5.教学过程
采用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校内导师和业界导师双导师制,学制二年。提倡研讨为主的教学方式,将研究生集体研讨、案例分析与教师的课堂讲授结合起来,促进研究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增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通过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6.教学资源
从学术资源来看,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个、CSSCI收录源刊两本,全国高校第一家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美国伊利诺依大学、法国波尔多三大、香港中文大学等30多所教育、科研机构有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關系。从师资情况来看,2023年8月30日更新的数据显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2人,其中教授和编审23人、副教授和特聘副研究员23人、讲师9人、聘期制讲师6人、博士后1人,还聘请了50多位海内外知名的新闻传播学者和业界人士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在教师队伍建设层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坚持“两手抓”,一是引进与培养,二是借用业界资源。通过引进业界教师、展开校企合作等创新形式加强与业界的沟通交流。⑥
7.效果评估
学术计划概念下的评估既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也包括对课程本身有效性、适用性的评估,本文重点考察的是学术计划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武汉大学MJC的学位论文不计入总学分,但要求完成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两个必修环节,同时要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方可授予学位。具体的学位论文选题需与新闻与传播实践紧密结合,论文内容应着眼实际问题、面向行业应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相关研究方向的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新闻作品、毕业设计等,字数不少于2万字。
8.项目调整
对比武汉大学2012年、2017年和2018年三个版本的MJC学术计划可以发现,该项目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对象、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效果评估这些因素方面并没有大的调整,而在课程编排上变动较大,尤其是专业必修课的学分要求有所调整(如表2),2017年版调低至10学分,而2018年版又将其增至14学分,增加“新闻传播政策、法规与伦理”“媒介经营与管理”这两门课为各研究方向必选课程。
(二)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学文学硕士的学术计划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始于1965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传播教研学术机构、香港传播教育的先驱,也是港澳台与内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媒介。2000年前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始设立多个修课式硕士课程,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全球传播文学硕士、新闻学文学硕士、新媒体理学硕士、广告社会科学硕士和企业传播社会科学硕士五个方向。下面以2021年版新闻学文学硕士(MA in Journalism)课程(全日制与兼读制)为例进行分析。
1.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全球视野、卓越技能的传播专业人员,同时拥有分析能力及创意思维,能够生产优质的传播内容。新闻学文学硕士课程旨在为不同背景人士提供专业及学术新闻训练,学习基本的新闻知识和技巧,加深其对新闻和社会时事的认知。
2.教学内容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学文学硕士强调理论与实践要取得平衡和结合。必修科目包括应用传播研究、新闻采访写作、传媒道德与法律、新闻理论与分析;选修科目包括新闻采写、广播电视制作、新媒体生态与设计、媒介管理、议题设置以及新闻学和传播学专题研究。课程设置既注重新闻业务素养和传播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时涵盖文字、视听、多媒体、媒介管理几个主要方向。
3.课程编排
香港中文大学的课程类别包括必修和选修两大类,但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语言(中文/英文)和是否有工作经验的不同,在总学分要求均为24学分(表3)的情况下,必修和选修的学分略有不同: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必修课比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必修课少一门3学分的课程“新闻采访写作”,相应的选修多3个学分。此外,有3年及以上全职新闻工作经验的学生还可申请免修“新闻采访写作进阶”必修科目。选修科目按照内容分为采访、视听、新媒体与新闻、管理、分析向度、专题研究6个类别,学生可根据兴趣选科。
4.培养对象
2000年前后,香港中文大学在扎根香港之余,开始招收内地学生,兼读制课程主要招收在职的新闻从业人员。
5.教学过程
将新闻传播理论课程学习与校外专业实习结合,院方为学生统一安排校外正規媒体实习机会。学制为一年全日制学习或两年非全日制学习。在实务与实践方面,实习不作为毕业要求,也不计入任何学分,但会由新闻与传播学院院方为学生统一安排校外的正规媒体实习。⑦合作媒体机构有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法新社等外媒,经济学人、路透社等香港英文及国际媒体,香港有线电视有限公司等香港中文媒体,以及《中国日报》、财新等媒体。
6.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种类多样,学校创办及出版了中英文期刊各一本,分别是《传播与社会学刊》(TSSCI)和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SCI);还创立了中华传媒与比较传播研究中心和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为各地传播学者对话、各方调查提供研究平台。师资队伍方面,教师队伍以本地人为主,不少还是校友,配合来自内地、台湾及海外的学者,形成一个既本土又多元化的团队。据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冯应谦教授介绍,该校“除本院资深学者教授理论课程之外,更邀得业界资深人士作兼任讲师,与同学们分享工作经验,为社会培训具有思考能力的专业人才”。⑧2023年11月该校网站显示,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6人、专业应用副教授3人、高级讲师2人、专业顾问1人、讲师5人、访问学者1人。
7.效果评估
新闻学文学硕士属于授课型课程,侧重于课程作业,一般不要求学生提交论文,也不要求专业实习学分。这与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型课程以研究工作为主,学生需提交论文并通过论文评审委员会的答辩方可毕业大为不同。
8.项目调整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香港中文大学自2011年起逐步实行“教研新思维”发展计划,以全面的软件和硬件改革配合人才培训来应对“数字化的挑战”。具体包括两方面策略:一是以新媒体导向更新课程设置和科研范畴,二是探讨和比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特性。⑨具体来看,2017年以来,香港中文大学的新闻学文学硕士项目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对象、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效果评估这些因素方面并没有大的调整,而“修读办法”(Study Scheme)几乎每年更新。其中,修读的总学分要求、必修科目的课程名称及数量均未发生变化;选修科目存在增删调整,增加两门,减去4门,具体包括:2018年开始在办法中区分专修中文新闻和英文新闻的不同对象,并在选修科目的“采访”类别中减去“工商新闻采访”;2019年在选修科目的“新媒体与新闻”类别中减去“工商新闻采访”,并在专题研究类别中增加两门“传播专题研究”;2021年在选修科目的“管理”类别中减去“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在“分析向度”类别中减去“中国社会的传播模式”。课程每年向顾问委员会就课程发展及方向征询意见,以确保课程质量。目前的顾问委员会成员包括:电讯盈科新闻及财经信息首席副总裁张志刚、《明报》总编辑梁享南、香港电台中文新闻及时事总监黄金凤。
三、比较分析
通过对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和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学文学硕士课程学术计划八要素的分析(如表4)可以发现,这两所院校在研究生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体现了内地和香港地区在人才培养理念、制度、课程三个层次上的不同特色。
(一)理念层面
两所高校在研究生层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方面,均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强调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之下,内地和香港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有所区别。内地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与传播专业,培养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实用型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推动下,武汉大学“部校共建”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铺开。⑩香港作为多种文化的汇聚地,其新闻与传播的培养重点在于国际跨文化交流、不同传播制度的比较等领域,合作媒体机构范围广、类型丰富,培养模式较为开放多元。
武汉大学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以及满足新闻单位、媒介组织和广告公司及其他企事业等职业部门的任职要求;香港中文大学突出强调全球视野、社会责任,重视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强调为不同背景人士提供专业及学术新闻训练,学习基本的新闻知识和技巧,加深其对新闻和社会时事的认知。面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传媒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责任”二字是两所院校都特别突出强调的人才培养目标。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坚持培养“有思想的新闻人,负责任的传媒人”,着眼于互联网时代新闻舆论人才培养,将先进科学技术融入全院教学环境当中,改革教学内容,升级教学条件,更新教学方法,全力培养合格的全媒型、专家型的新闻传播人才。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致力强化学生的社会意识,让他们对专业道德、表达自由及社会责任有承担”。
(二)制度层面
从学位性质来看,内地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发布《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后开始设置并于2011年开始招生的,是区别于学术学位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该专业学位下,内地高校开设不同的研究方向,比如武汉大学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学、网络传播4个研究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在新闻学院、电视学院、广告学院、国际传媒教育学院4个学院分别招收7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包括全媒体新闻实务、媒体市场调查、国际新闻实务、新媒体实务、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品牌营销传播、国际广播电视);复旦大学开设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新媒体传播、国际新闻传播、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学位5个专业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开设大数据与新闻传播、战略传播等培养方向。香港在专业学位培养方面具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不同高校授课型硕士的学位类型略有不同。比如香港中文大学的授课型研究生包括全球传播文学硕士、新闻学文学硕士、新媒体理学硕士、广告社会科学硕士和企业传播社会科学硕士5个方向,授予的学位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也不相同;香港大学开设新闻硕士(Master of Journalism,MJ)。
从学制来看,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内地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一般学习年限为两年,较少有弹性学制。而香港的授课型研究生学制一到两年,例如,港中文学制为一年全日制学习或两年非全日制学习;香港大学采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结合的学习方式,规定需修读不少于一年、不多于两个学年的全日制课程,或者不少于两年、不多于三个学年的兼读课程。
从毕业要求看,武大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既要求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同时也与学术类学位一样,要求學生通过学位论文毕业答辩,但不计入总学分之中;而香港中文大学则没有对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要求。
(三)课程层面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始终坚持平台课程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并重;坚持人文理论类课程与科学技术类课程并重;坚持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与公共传播人才培养并重”,强调课程要真正关注现实问题,能够有助于提升我国新闻事业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及公信力,特别是有助于提升我国对外传播能力与国际话语能力。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程向来以“学”“术”并重著称,被称作“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结合的典范”,以提供专业知识、培养宏观的通识及陶冶专业操守为己任。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聘请不同的新闻机构的掌舵人、新闻报纸的总编辑、有线电视的前新闻总监来学院开设完整的学期课程。
从教学内容来看,武汉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必修课均强调新闻传播基础理论、政策法规与道德伦理。除此之外,武汉大学将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新媒体、媒介管理也作为必修课,共有不少于5门的基础必修课程。香港中文大学除上述共性课程外,更加强调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与提升的训练,开设两门相关课程,强调学术与思考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培育,重视新闻实务教育。选修课方面,两所高校均开设有新闻传播、广播电视、数字媒体等研究方向的课程。
从课程编排来看,武汉大学的课程类别相对复杂,包括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专业实践、补修课等4类课程,其中第一年主要是授课,第二年参加实习并完成论文。香港中文大学的课程类别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第1学期以必修课为主,第2学期以选修课为主。
从学分要求来看,武汉大学的总学分36学分远高于香港中文大学的24学分要求。如果具体到课程数量,因专业课在武汉大学多是2个学分,而香港中文大学是3个学分,因此学生的课程数量也是武汉大学远超香港中文大学。
从教学方式来看,武汉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均在课程方案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武汉大学更侧重相对集中的专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将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香港中文大学则是在各门课程中同时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二者互相渗透融合。
四、结语
基于历史和比较的研究,本文对内地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改革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革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学术计划。按照“新闻教育实践观”的主张,实践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根基,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内生性动力、贯穿性线索和引领性力量。从这个意义来看,实践远不只是新闻传播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环节,而是新闻传播教育的起点和落脚点。对于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而言,实践教育更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应当在学术计划中突出实践教育的重要价值。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学术计划,虽然在培养目标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从教学内容、课程编排、培养对象、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等其他几个要素来看,与学术型硕士的差别并不显著,亟须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第二,科学设置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武汉大学的课程数量和学分要求较高,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而香港中文大学会根据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新闻工作经验来设计课程体系。事实上,不仅是武汉大学,我国内地高校学习量要求彼此不同但总体很高已是学界共识,而过高的学习量会将学生拉入范式陷阱,制约了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因此,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可在理论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专业学习与通识教育等教学环节的比重分配方面适当予以调整,既考虑新闻传播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教育对于实习实践的要求,同时又考虑不同背景的学生在研究生学习中的现实需求。
第三,构建紧密联系的产学研融合体系。高校受限于媒体平台、技术手段等现实条件的制约,必然要与新闻传播业界建立起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互动,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与最为前沿的业界动态保持同步,进而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参考文献:
①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
②黄福涛:《高等学校专业教育:历史与比较的视角》,《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
③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第6期。
④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009/t20200930_492590.html,2020年9月30日。
⑤〔美〕丽莎·拉图卡、琼·斯塔克:《构建大学课程——情境中的学术计划》,黄福涛、吴枚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14页。
⑥强月新:《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航标》,《新闻战线》2020年第14期。
⑦俞旭、朱立、朵志群:《香港四所院校新闻教育之比较》,《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1期。
⑧张园、李凯波:《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结合的典范——访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冯应谦教授》,《今传媒》2014年第2期。
⑨冯应谦:《论数字化时代新闻与传播学的课程发展》,《全球传媒学刊》2017年第4期。
⑩王敏:《“部校共建”模式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教师教育论坛》2017年第9期。
思涵:《全媒体传播生态下的新闻教育——访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今传媒》2018年第2期。
石义彬、刘骏:《新闻传播学教育应与时俱进》,《教育传媒研究》2017年第6期。
王宇:《学科交融·体系构建·师资调整——对香港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观察》,《新闻爱好者》2016年第21期。
高晓虹、涂凌波:《“实践赋能”视野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创新》,《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8期。
卢晓东:《论学习量》,《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6期。
(作者柴如瑾系光明日报社主任编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闵瑞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二级文学创作)
【责任编辑: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