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峰 王一迪
【内容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急需大量专业人才。中央广播事业局和各地方广播事业局采取成立培训班、建立专门学校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播音、收音、编辑、新闻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是我国广播电视教育培训的开端。我国广播电视教育从技术培训开始,扩充至播音、外语、新闻等各方面,这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重装备、重技术的特点息息相关,也与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和党的教育政策密不可分,为当前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广播电视教育;北京广播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播事业迅速发展,并于1958年开办了电视事业。虽然“中国的广播电视人才培养萌芽于20年代末期”①,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播事业随着事业的迅速发展急需大量专业人才。面对人才短缺的情况,中央及各地各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性质的教育与培训。1954年,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的创办是我国广播电视教育的开端。赵玉明、王云鹏和龙耘、胡智锋和刘俊、王文利、殷琦等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中国广播电视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对中国广播电视教育的分期、特点、经验等进行了分析。其中对我国早期广播电视教育与培训的叙述和阐释,基本围绕北京广播学院前身,即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及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展开,对全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背景,尤其是各地方广播电视局台所进行的培训着墨不多。实际上,广播电视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体现了一个时期内全国政治形势、经济发达程度、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社会教育文化水平等。本研究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状况入手,对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的教育与培训情况进行总体分析,探讨1954—1966年我国广播电视教育的特点与经验。
一、我国广播电视教育发展的脉络与版图
(一)发展脉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广播系统根据工作需要,积极开办广播电视教育和培训,培养技术、传输、录音、录像、灯光、音响、美工、化妆、服装、制片、编辑、播音等广播电视业务所涉及的各方面所需的专业人才。1954年,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教育事业拉开序幕。在这一训练班的基础上,中央广播事业局于1958年创办北京广播专科学校。1959年9月,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扩建为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及其前身是这一时期广播电视教育与培训的代表,培养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所急需的大批人才,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1.应时而建:收音员培训与中等专业技术性质的培训班
收音员培训。1950年3月至4月,全国新闻工作会议强调,广播应不断加强与听众的联系,并在全国建立广播收音网。会后,新闻总署发布《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指出:“无线电广播事业是群众性宣传教育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在我国目前交通不便、文盲众多、报纸不足的条件下,如果善于利用无线电广播,则将发挥极大的作用。”②同时,“规定全国各县市的人民政府、每个部队的政治机关,都应设置收音员;全国各机关、团体、工厂、学校也酌量设置收音员”③。收音员是收听活动的组织者,他们“要组织群众和干部收听,结合当地当时的工作进行宣传活动”。④收音员在正式上岗前会参加培训班,学习内容主要分为政治思想、收音业务和广播技术三部分。隶属华东人民广播电台的泰安师范、信托货栈两机关的收音员说:“我们不但要在政治上提高,而且也要在技术上提高,否则就不能担任和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⑤收音员由当地广播电台领导,但不列入广播电视系统编制。
培训班建立。1952年12月1日至11日,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了1953年的任务,并明确把“训练基本建设骨干”“培养编播干部”作为中央广播事业局的任务之一。1954年3月,为落实中央精神,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建立,这标志着我国广电系统自己创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开始。作为培养广播技术维护人员的中专性质训练班,该训练班先后共办了六期,招收学员922人。这些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全国各广播电台第一线工作,并迅速成为各台的业务骨干,改善了广播事业发展中中等技术人员匮乏的局面。
2.规格提高:尝试培养高等专业人才
全国院系调整。1952年,為适应计划经济建设和工业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院系调整,广播电视教育的重点转向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增强师资力量,建立专业性质的院校并完善高等工科学校专业体系,同时扩大招生规模。⑥由于全国广播事业发展迅速,只培养中级广播技术人员已不能满足广播事业的发展需求。
建立专科学校。1956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刘少奇在听取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梅益关于广播事业发展计划的汇报时,提议创办培养广播干部的高等学校。刘少奇说:“你们为什么不办大学?搞一个大学好。应该有一个大学来训练广播干部。”⑦同年8月,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确定:要筹办培养编辑、记者、播音员的专门学校。刘少奇的指示与此次会议的精神,对创办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及后来创办北京广播学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1958年9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前述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广播专科学校。作为中央广播事业局直属的第一所高等专科学校,该学校设立两年制教学制度,招收高中毕业生,设置了发送技术、电视技术、传音技术三个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大专水平的广播电视技术人才。
3.全面升级:培养广播电视人才的“摇篮”
北京广播学院成立。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成立不久,在中央广播事业局党组征求中央台和地方台领导对学校意见时,各级领导普遍反映学校只培养技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广播事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国家急需培养编辑、记者、播音员和对外宣传的外语人才,建立大学性质的多系、多学科的学校迫在眉睫。1959年9月7日,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北京广播学院设置的无线电系、新闻系、外语系三个系,成为之后学院发展的基础。
发展受到挫折。北京广播学院1959年开始招生,在“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大背景下,学院所设专业和招生人数经常发生变化。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6月20日,在中央有关调整高等院校的政策指导下,中央广播事业局将北京广播学院列入“调查裁撤”的范围,并要求北京广播学院停止招生。北京广播学院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
批准恢复招生。1963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北京广播学院继续招生。在恢复招生之后,1963年学院招收新闻、艺术等文科生79人。此后,北京广播学院扩大办学规模,增设了一批亚洲国家语言专业。北京广播学院除了作为培养广播电视人才的基地,也承担了为国家输送外语人才特别是非通用语种外语人才的任务。这一时期北京广播学院的毕业生,多数成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领导骨干和业务主力,为广播电视事业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二)空间版图
随着全国各级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各地广播电视教育与培训根据广播电视业务实际工作的需要各自发展。华北地区的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地区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华东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中南地区的湖南省,西南地区的四川省、贵州省,以及西北地区的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都建立了当地广播电视训练班或学校。
1.华北地区
山西广播电视学校由山西广播学校发展而来,建校于1959年7月,于1962年因困难时期而停止招生办学。该校是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开设无线电技术、有线广播技术、电机制造技术和新闻采编等4个专业。⑧
内蒙古广播电视学校创建于1960年,当时校名为内蒙古广播学校,招收学生均为无线电专业,于1962年停办。⑨
2.东北地区
截至1957年,吉林省举办多场收音员训练班,讲授无线电基础知识、收音机的使用方法,训练班成员学习收音工作业务,以及无线电收音机、扩大机操作维护方法。为适应全省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吉林省广播事业管理局于1960年9月成立吉林省广播电视学校,培养中等技术人才。⑩
1947年,承德新华广播电台搬到齐齐哈尔,与西满新华广播电台合并在一起时,为了培训干部,承德新华广播电台台长董林自编教材,亲自讲课,开办了有20多名青年参加的广播技术训练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1951年举办了广播站技术员训练班,1954年举办了函授训练班,参加学习的有中小城镇广播站、工矿、森工及企业、机关的广播技术员。1958年7月21日,黑龙江省广播事业管理局在哈尔滨市举办松、黑两省合并后第1期全省广播干部训练班。
3.华东地区
为满足上海广播电视事业的迫切需求和提升对业务干部的技术要求,1960年9月15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创建四年制的上海广播专科学校,学校开设广播专业、电视专业、发送专业。为使学员增加知识面,毕业后能适应各专业需要,采取以广播、电视专业为主,兼顾发送专业来安排教学大纲。部分广播电视系统技术人员构成学校教师队伍,其中包括6名专职教师、5名兼职教师和一名专职办学干部。他们既是技术业务上的主要骨干力量,又都受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保证。1962年,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教育系统将上海广播专科学校纳入调整学校,学校暂停招生。1964年,40名学员毕业后,该校停止办学。其中,27名毕业生分配至上海电台、上海电视台,他们成为了所属部门的技术骨干。
江苏省广播电视系统的教育培训工作按省、地市、县三级分别进行。省级培训由江苏省广播电视干部训练班承担,负责培训地市县广播电视局台的骨干。该训练班正式成立于1956年5月,当时称江苏省广播干部训练班,由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局台合一)广播网部领导,从1955年到1966年,共办班21期,培训全省广播系统业务骨干1351人。
1960年春,安徽省在省电台广播服务部和无线电厂的基础上建立安徽省中级广播学校,校内分编播和广播技术两个课目。1962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安徽省中级广播学校停止办学,在校学生或转学或参军或回原籍参加农业生产。
20世纪50年代,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先分期分批办班培训全省各地收音员,然后由结业学员随带收音机返回各地建立收音站。并于1955年4月进行多种形式的广播站技术干部培训工作,该培训班坚持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实践为主的办学制度。
江西省广播局于1959年在南昌举办全省机务干部培训班,历时三个半月,系统地学习有关电的基本原理,收音机、扩大器的基本构造、收扩特点,以及维护、修理、线路传输等方面知识。1962年,省广播局在南昌市举办全省广播编播干部训练班。来自各地广播站的在职编播等参加训练,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派有经验的老编播人员,系统地讲授新闻广播理论、编播业务、讨论优秀节目、稿件和播音作品。
山东省广播学校创办于1960年8月,当年招生 80名,1961年8月停办。1961—1981年底,以干部培训班的形式,先后举办了编采、播音、技术、行政管理等各种短期培训班11期,培训人员701名。
4.中南地区
1958年9月15日,湖南省广播事业局创办的湖南广播技术学校正式成立。这是全國第一所广播电视中专学校。
5.西南地区
四川人民广播电视台集中组织各类短期培训班,并将新手送至西南人民广播电视台求学于老编辑、老技术员。
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于1955年举办培训班,负责培训各地县收音站、广播站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在职人员。1958年7月,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申请建立贵州省广播学校,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批复“广播学校可暂不办”。1965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人民广播事业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推动了广播事业向前发展。贵州广播事业局再次请示省委设立广播学校。1966年5月,中共贵州省委下达文件,批复开办贵州省半工半读广播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学生由国家统一招生分配。
6.西北地区
1950—1957年,甘肃人民广播电视台举办多期广播站、收音站培训班。1958年11月,成立了甘肃省广播学校,为全省广播事业培养中等技术人才。
青海省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各类培训班,教授收音技术、新闻编采、播音基础与技巧、广播技术等。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从1950年开始举办收音员训练班,1960—1965年,新疆广播事业管理局(台)继续在乌鲁木齐、伊宁、玛纳斯等地举办广播技术训练班,为发展农村有线广播培训了大批少数民族业务技术人员和干部。1960年8月,新疆广播事业管理局经自治区党委批准,成立新疆广播学校,为全日制中专,学制三年,开设新闻和无线电技术两个班;1961年初根据中央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广播学校停办。
二、内容源于实践
(一)从技术培训和基本建设开始:“训练基本建设骨干”
相对于报纸而言,广播电视是基于技术创新和基础建设而出现的新媒体。广播电视事业重装备,是在大量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和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广播电视首先是基于无线电波或有线电缆的发射、传输、接收等过程,必须有相当的技术人员维持各种设施的正常运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广播教育与培训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总体上通过两个渠道展开。
1.三方面内容
在1952年12月举办的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梅益在讲话中指出应“大力培养干部”,具体到1953年的四项任务,第一项中就提到“训练基本建设骨干”。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基本建设”不仅仅是狭义的日常广播技术事务,也包括“设计、土建、天线、装机、供电等部分完整的基本建设”。无线电广播技术和基础建设是广播事业初期发展中人才培训最需要的两个方面。
1950年4月发布《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和1951年9月发布《关于在全国工厂矿山企业中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之后,收听工作在全国各地普遍推行,收音员既要组织收听、抄收广播,又要办黑板报、油印报,收音设备还要自己修理。各地广播电台组织的针对收音员的培训,是全国各地广播事业培训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广播教育与培训的三方面内容,包括专门的无线电广播技术、广播事业各项基本建设和针对广播电视行业编制外的收音员培训。
2.两种渠道
以上三方面内容主要是通过中央广播事业局主导的培训和地方广播局台的培训这两个渠道分别展开的。其中,直至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成立前,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及北京广播专科学校都以培养专门的无线电广播技术人员为主,首先保证这个行业能够正常运转起来。而全国各地方广播局台举办的培训,则从培养为广播收音网服务的收音员、技术员开始,发展为开办培养广播技术干部的中专性质的培训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广播收音网、机房大楼等广播媒介基础设施的分步建设,决定了广播电视这个行业与其他媒体最本质的不同,也决定了广播电视教育最初的面貌。
(二)扩充至播音、外语与新闻:“培养编播干部”
1952年12月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确定的1953年四项任务中,有两项与培养干部有关,除了“训练基本建设骨干”之外,第二项就提到要“培养编播干部”。目的是提高节目质量,使广播能更好地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广播事业所需要培训的“编播干部”具有广播事业的独特性,包括播音员、对外广播的小语种人才和掌握广播技术的新闻人才培养。
1.播音人才培养
从培养“编播干部”的角度看,最早需要培训的“编播干部”是播音员。播音员需要普通话标准、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语言知识、政治素质过硬,全国各台都缺少这样的专业人才。据毕业生毕德颐回忆,1955年末,为解决各省电台尤其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特别是男播音员)短缺的问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口播考试选取了18名北京市的高三学生,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播音员短训班。1957年,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招考了83人参加的播音员训练班。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成立后,也曾举办播音短训班,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人民广播电台培训播音员。1961年,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设立播音教研室。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招收三年制学制的播音专业学生,标志着我国培养播音人才的正规院校的成立。
2.小语种人才培养
1950年4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了以“北京广播电台RADIO BEIJING”为呼号的国际广播编辑部,对外进行英语、日语、泰语、印度尼西亚语、越南语、缅甸语多语种广播。为了适应对外广播宣传工作,当时广播事业急需专门的外语人才,尤其是面向亚非拉国家广播的小语种人才。1958年11月22日,北京广播专科学校设立波斯语班,有8名学生入班学习。成立北京广播学院后,该班成为学院的第一个外语班。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增添了西班牙语、泰米尔语、土耳其语等本科专业。
1961年6月,北京广播学院受中央关于调整高等院校的政策影响,被要求停止招生,其发展进程也受到停滞。1963年5月22日,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联合向国务院请示报告,要求恢复北京广播学院设置外语专业和中文专修科,主要是为对外广播培养外语干部和播音人才。培养小语种对外广播人才成为北京广播学院恢复发展的关键要素。至1966年,作为培养外语人才的重点院校,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下设23个外语专业。
3.新闻人才培养
在1959年4月2日教育部计财计(16)第183号文件同意成立北京广播学院的批文中,北京广播学院的专业设置仍以广播电视技术為主,并没有设置新闻专业。中央广播事业局在随后报教育部的《关于建立北京广播学院的补充报告》中,则正式提出要建立外语系、无线电系和新闻系。1959年9月7日,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成立,新闻系系主任由左荧副院长兼任,副主任为康荫、杨林。北京广播学院开设的新闻专业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广播电视技术,同时要求学习广播电视技术的也一定要懂得新闻。因此,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开设广播技术常识课,无线电系开设广播业务常识课,文理结合,兼收并蓄。这种培养方式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重技术性、实操性,注重与科技的最新发展相适应,与以报纸为核心的新闻教育的“采写编评”相比有更多的内涵,既有工科类的广播电视技术、传输,也有文科类的新闻、外语、播音艺术等。
三、特点与经验
(一)重实际,深扎根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各学校注重加强与业务部门联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1954 年《北京日报》刊文指出:“各院校与有关生产部门逐渐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石油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等许多学校都和有关业务部门签订了联系合同。”这种联系有利于学校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为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帮助生产部门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这一时期的广播电视教育与培训是从需求中来的,无论是“训练基本建设骨干”,还是“培养编播干部”,其教学内容也特别注重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操性,教学的内容首先是满足广播电视系统发展的需求。北京广播学院兴办之初,副院长左荧就明确提出:“广播学院的新闻系不是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的新闻系,广播学院的外语系和无线电系也不同于外语学院和邮电学院,它要具有广播电视的特点,要探讨广播电视的规律和性质,一切教学要为广播事业服务。”为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培养广播电视全能人才,北京广播学院对学生提出“三过硬”的要求:采编专业学生需做到“笔头过硬”,播音、外语专业学生需做到“口头过硬”,摄影专业学生需做到“机头(摄像机镜头)过硬”。除了掌握专业技能之外,学生入学后还需要进行实践锻炼,通过参观、观摩、劳动、实习等接触实际社会、提高综合素质。各年级学生多次进行劳动锻炼,既建设了教学试验基地,又使学生获得了生产实践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内容广,形式活
北京广播学院创建之初,学院策划了“三个系列讲座”,即“形势任务讲座”“政策讲座”和“社会知识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内政、外交、文化、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科学知识等方面。这一系列讲座活动,在建院之初的五六年中,对充实学院的师资力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59-1965年,这三个系列讲座被作为固定的课程安排下来,每周一到两次。学院邀请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社会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如统战部副部长许涤新讲《关于总路线的报告》、外交部副部长耿飚讲《亚洲问题和我国对亚洲政策》、教育部副部长叶圣陶讲《内蒙古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讲《如何读书积累知识》,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管大同讲《国内经济形势和市场问题》、外交部礼宾司专员韩叙讲《关于礼貌与外交礼节》、中央电台杨兆麟讲《老挝问题日内瓦会议情况介绍》等,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梅益、北京广播学院院长周新武多次就国内外形势做专题报告。与此相配合的,青年教师们及时搜集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编印成册,分发到学生手中作为参考资料,在每次讲座之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和讲评。学生学习了许多书本上找不到的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扩大了眼界和知识领域。
(三)听党话,跟党走
广播电视人才培训与教育首先来源于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受到国家教育政策调整的极大影响。1950年6月,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指出:“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密切地配合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建设的需要,而首先要為经济建设服务。”1952年,华北、东北、华东地区都开展了以加强工科和单科性院校的大规模院系调整。北京海淀学院路上的“八大学院”正式成立,总体上促进了理工科的快速发展。北京广播学院的前身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刘少奇在听取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梅益关于广播事业发展计划的汇报时提议创办的。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成立,而在此之前,全国高等院校已从1957年的200多所增加到1000多所。随着“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的来临,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国的广播电台缩减为不足100座,比之前减少了三分之一。北京广播学院也随之精简机构。1961年6月20日,北京广播学院在中央关于调整高等院校的政策指引下被迫暂停办学招生,被列入“调查裁撤”范围。然而两年后,随着1963年国民经济的明显好转、中国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关系和对外广播的需要,北京广播学院因培养小语种学生及普通话播音员而得以恢复招生。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杭州会议上发表《改造学校教育让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的讲话,批评了教育制度,提出大学应当改造的问题。北京广播学院成立后,始终坚持服务于广播电视事业,重视劳动,重视实际动手教育。
四、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百废待兴,广播电视教育与培训白手起家,教材教具从无到有,艰苦创业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全国的广播电视教育与培训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磨砺出了广播电视队伍艰苦奋斗、白手起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才干。这一时期的广播电视教育与培训始终重视对学生和学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尤其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全国都在强调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广播电视教育也通过下乡劳动等多种方式开展锻炼,尽可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回顾广播电视教育与培训的历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前广播电视专业教育总体收缩的态势。进入新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为内涵和特色,传统的广播电视教育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最新发展实践并不匹配。当前,新的以视听、设计、智能、融合为特色的广播电视相关交叉融合专业正在悄然发展起来,这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面向未来的广播电视教育应继续秉持重实际、深扎根的观念,坚持内容多、形式活的理念,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才能真正满足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事业发展的最新需求,真正引领当前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①赵玉明:《中国大陆广播电视教育的回顾与前瞻》,《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
②《各级领导机关应当有效地利用无线电广播》,《人民日报》1950年6月6日。
③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
④周新武:《华东人民之声——华东新华广播电台 华东人民广播电台史实》,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517页。
⑤《举办兼职收音员训练班经验摘录》,《收音业务》1951年第1期。
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8页。
⑦张振华:《中国广播电视概要》,北京廣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10页。
⑧《山西通志·新闻出版志·广播电视篇》,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32页。
⑨《内蒙古自治区志·广播电视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7页。
⑩《吉林省志·新闻事业志·广播电视》,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7页。
《黑龙江省志·广播电视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7-338页。
《上海广播电视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650页。
《江苏省志·广播电视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01页。
《安徽省志·广播电视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第239页。
《福建省志·广播电视志》,方志出版社2002年版,第258页。
《江西省志·广播电视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山东省志·广播电视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
《湖南省志·广播电视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79页。
《四川省志·广播电视志》,四川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第377页。
《贵州省志·广播电视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5页。
《甘肃省兰州市志·广播电视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1页。
《青海省志·广播电视志》,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282页。
《新疆通志·广播电视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
王文艳:《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数据中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教育传媒研究》2018年第3期。
《首都各院校加强与业务部门联系,提高教学质量,解决了生产上的一些问题》,《北京日报》1954 年7月8日。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92-493页。
(作者刘书峰系中国传媒大学编审,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研究员;王一迪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