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经典阅读的障碍与引导路径探析

2024-04-20 14:22刘继忠宋沁语
教育传媒研究 2024年2期

刘继忠 宋沁语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培养智能时代数字新闻业所需的全能复合型、专业专家型的新闻通才,直面经典将是新闻传播教育“固本守元、开拓创新”的必然选择。面对高校新闻学生以教材阅读、悦阅读为主的现实,要养成经典阅读的良好学风,为数字社会培养全能复合的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学生自组织等多层面均须植入经典阅读。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直面经典;阅读障碍与引导

智能时代的技术装置颠覆了既往新闻传播的生产、传播与接受形态,使其不断向私人化、个性化、定制化等非流水线特征转向。为适应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业的整体变迁,新闻教育亟待在变与不变中完成目标调试、方法重构与制度创新,①全面转型以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专业型卓越新闻人才。如何培养,学界做了诸多探索,新闻传播教育亦朝向加快建立学科自主性、②更新培养模式、③建构新的教育体系④等方面发展,然而对经典文献在新闻教育中的作用的论述与实践操作却略显单薄。经典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注重经典、直面经典是教書育人的优良传统,经典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逻辑思维,可滋养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⑤,故不论新闻教育如何改革,经典阅读是不容忽视的必选项。基于此,审视当下高校新闻专业青年学生经典阅读中的问题,如何在新闻教育各环节强化经典阅读,引导养成学生爱读、乐读、常读经典的良好习惯,实有必要。

一、智能时代呼唤新闻教育直面经典

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的横空出世与社会普及,一个崭新的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智能时代“人可以越来越多地把自己转换成其他的超越自我的形态”,⑥却也面临着信息雾霾、信息误导、信息狙杀以及隐私侵犯等现实威胁。如何在信息海洋自由航行而不迷失,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是智能化、信息化的未来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数字智能技术正在改变社会的基础架构和运行逻辑,使社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世界正进入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新闻传播教育亦面临数字智能技术的解构与重构,正在转向“媒介边界消融、多学科交叉”的数字新闻传播教育,新闻传播业界对新闻人才的视野、素养与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已从单一媒体的新闻人才转向全能复合、专家型的新闻通才。同时,新闻传媒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根本属性还要求其从业者对社会有全面、深刻、准确的认识,承担社会瞭望者的责任,因此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形成宽阔的知识视野和深厚的人格品德修养。⑦

业界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期望值很高,新闻传播教育亦以培养全能复合、全媒体通吃的专家型卓越新闻通才为理想彼岸。现实却是残酷的,因为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一种教育迷思。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但当教育紧跟业界指挥棒,不顾教育自身规律,乱开课程讲授各种业务技能时,自身已陷入了无法自拔的迷思中,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本质是启蒙人性,传承文明,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而非机械地为某个行业培养技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⑧新闻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培养监视社会环境、及时发出预警、传承人类文明、维护人类永恒价值的瞭望员、守护员。媒介融合、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智能时代,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把握、移情作用和深度意识”的地球村人,而非被技术割裂的支离破碎的“脱部落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就认为“我们的时代渴望整体把握、移情作用和深度意识,这种渴望是电力技术自然而然的附生物”。⑨“控制变化不是要和变化同步,而是要走在变化的前面,预见赋予人转移和控制力量的能力”。⑩新闻传播教育要适应时代变迁,转型为智能数字媒体培养数字新闻人才,更应固本守元、巩固根基,把教育重心放在未来新闻人的心智启蒙、人格养成、思维训练等方面,以使新闻学子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数字技术潮流中站稳立场,能够穿透话语雾霾、监视瞭望信息海洋,不被数字技术麻木反噬,在智能化社会做人类命运的瞭望员、引航员。

怎么办?只能重归经典,直面经典,充分挖掘经典作品蕴含的人类睿智与经验,让经典作品滋养人性,启蒙心智,让经典冲破数字技术建构的虚拟环境,使人在新、旧环境的对照中顿然醒悟,重新发现自己,审视人、技术与社会,进而使受教育者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经典可让人从浮躁中沉静下来。新闻业是紧贴社会现实、与社会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充斥着诱惑与陷阱、是非曲直与毁誉忠奸,本身即是名利场、浮躁场。身在其中若没有信念、信仰的定力,很容易迷失自我,丧失职业伦理,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麻木反噬。新闻观念尚未成熟的新闻学子则很容易被碎片化、视频化的信息海洋包围,被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麻痹,过度使用社交媒体,患上程度不同的数字媒体依赖症,乃至荒废学业。《交往在云端》《娱乐至死》《大数据时代》《过滤泡》等媒介研究的经典作品,深度解析并批判媒介的潜在影响与危害,既有哲理分析,也有鲜活的案例,对沉迷于网络游戏、深陷社交媒体的新闻学子来说,无疑是一针清醒剂,使其反思生活其中的无穷变幻的媒介化社会,再思“我是谁,我该怎么办”等人生基本问题,助力其摆脱对网络游戏、社交媒体、人工智能的迷思。

经典可让人从迷茫中清醒过来。正如英国学者蒂姆·乔丹所说:“拥有太多的信息使信息的利用变得不可能。它以两种状况发生, 第一, 有信息而不能被吸收;第二, 信息组织得非常差以至于发现任何特定的信息变得不可能。”面对微博、微信、短视频、App以及智能算法、人工智能等带来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盛宴、视觉盛宴、技术盛宴,很多人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陷入了价值迷茫、信仰迷失。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他们频繁地产生情绪波动,认知过载所强化的焦虑情绪让其处于应激状态,很容易走向物质崇拜、技术崇拜、金钱崇拜,沦为人云亦云的“键盘侠”“网络喷子”“脑残族”。日以继夜的信息轰炸又使许多人养成信息依赖症、媒体麻痹症、行动拖延症,迷失在信息海洋中无法自拔,沦为被智能算法、智能设备操纵的无脑粉丝。“要穿越纷繁复杂的网络表象,去探求世界的本源与真相,就不能随波逐流,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专业教育的旗帜和方向,强化并凸显其在新闻传播课程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与引领价值。”经典可让学生从迷失、迷茫中清醒过来,理性看待新闻传播业,助其树立起正确的新闻观念和新闻职业伦理,重新激发其对新闻专业的热爱。如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等经典作品有助于养育新闻学子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费孝通《乡土中国》、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等经典作品以及邹韬奋、穆青等知名新闻人的个人传记,利于激发新闻学子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和新闻专业的热爱。

经典是思维训练的最佳媒介之一。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拓展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独立人格,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有用”就是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故问题意识的养成在知识泛滥、信息爆炸的智能时代尤为重要。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经典抓住了一个永恒的真问题,既对真问题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也留存了值得玩味的思辨空间。如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的延伸》提出的“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等精辟论断依然吸引着无数人解读,为人们如何理解人与媒介关系留下了无穷的想象力,沿着《理解媒介》的致思脉络,形成了体系庞大的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环境学派,深刻认识数字智能技术与人的关系,必须回到麦克卢汉,重读《理解媒介》,从《理解媒介》中汲取思想资源,开拓视野,训练思维。总之,在技术深度融合、学科多元交叉、新闻教育整体转型的当下,要培养适合智能时代融合媒体、智能媒体亟需的卓越新闻人才,经典阅读必不可少,强化经典教学应是当下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经典阅读的主要障碍

自孩提时代,父母、老师都强调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各项调查和访谈均表明,青年学生深知经典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实践却是教材阅读、快阅读、悦阅读等功利性、休闲性阅读。2022年度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居民人均阅读纸质图书6.55本、电子书9.49本,人均听书4.43本。数字阅读的势头已经盖过传统的纸质阅读。2021年针对上海市高校学生移动阅读情况的调查显示,79.2%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娱乐休闲类(网络小说、旅游、综艺等)阅读,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学历越高,选择移动阅读的比例越高;2019年针对苏南地区大学生经典阅读现状的调查发现,仅有3.14%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经典书目;同年,针对重庆地区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不到20%的大学生每学期能阅读5本以上经典著作;2023年有研究者发现,校园阅读不容乐观,校园阅读时间被通讯、娱乐等其他活動占用、压缩,部分学生缺乏整块阅读时间,没有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阅读的习惯。可见,大学生普遍具有快餐式、跳跃式、随意性、功利性的浅阅读特征。聚焦到新闻传播教育领域,河南某学院新闻学子的阅读调查显示,“内容、情节好”成为学生阅读的首选,占比高达67.59%,小说消遣类是多数新闻专业学生的阅读首选,最受欢迎的18本图书中新闻类专著只有通俗易懂的《娱乐至死》,山东某学院“新闻学子最喜爱的书目调查”显示,应付考试、考研与就业是学生阅读新闻类书籍的基本动力。笔者对江苏省某新闻学院在读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亦显示,新闻专业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浅阅读、功利性阅读的现象。近30%的受访学生将应试需要和教师要求作为自己阅读经典的首要因素,22%的学生认为轻松愉悦的“悦阅读”习惯导致自己无法静下心来深度阅读。哪些因素造成新闻专业学生阅读认知与阅读行动的悖论,使学生阅读经典之路障碍重重,无法爱上经典呢?调查和访谈显示,其因主要有三。

(一)经典艰深难读,伤了学生阅读兴趣

调查显示,学生学业繁忙、内心浮躁、资源缺乏是新闻学子不愿阅读经典的主要理由。专业经典包含许多专业术语和理论,概念抽象,语言晦涩,对缺乏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阅读确实吃力。“没看两页就能睡着”是学生想读经典又怕经典的普遍心态。传播学是由西方“舶来”的专业。传播学的许多经典名著大都有欧美文化的背景,加之翻译中的“硬译”等问题,确实存在诘屈聱牙、艰深难读的现象。访谈对象H说,由于对韦伯、吉登斯、格尔茨等西方学者了解有限,他读《华夏传播理论》(邵培仁)“几乎跟不上作者的思维”。访谈对象S表示,在阅读美国传播学经典时,自己对美国的政治选举、二战等内容感到理解困难。经典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匮乏,是学生对经典望而却步的主要因素。许多访谈对象还表示,经典著作中的某些内容、案例已不具备实用价值,无法让其对经典产生认同感,也无法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偏重于经典作品的时代背景等相关知识的讲解,偏重于经典奥义与当下现实的勾连。“经典带读”是最近各大视频平台流行的一种阅读方式,视频创作者以身边熟悉的案例讲解举例,让深奥著作中抽象的概念易于理解。访谈对象X参加“经典带读”后说,需要有人用“把理论嚼碎了吐出来”的方式讲解经典,自己才能勉强理解;要是整本书全靠自己摸索,耗时又耗力,她会放弃阅读。然而,过分依赖这种“让李敖去读书,我们来读李敖”式的专家“带读”很有可能变成“代读”,个体阅读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容易产生经典被“稀释”、学生接触经典流于浅层等现象。

(二)高校学生“内卷化”驱使经典阅读转向功利化

“内卷”本身是稳态社会的常见现象。作为学术名词,内卷化意指系统在外部扩张条件受到严格限定的条件下,内部不断精细化和复杂化的过程。内卷在网络空间流行,演变为网络年度热词后,意指有限资源下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它折射出个体在激烈竞争压力下普遍产生的社会流动焦虑。在高校“绩点考核”等激励机制作用下,在奖学金、保研或出国名额的利益诱惑和就业压力等多重作用下,许多高校学生难以摆正心态,面对有限的资源陷入了非理性的内卷化竞争,不顾自身阅读基础、兴趣偏好,紧跟“绩点考核”,盲目追求“高绩点”“高学分”,乃至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校学生内卷化的突出表现是注重形式,忽略实质。经典阅读方面的主要表现有二:一是仅阅读与课程有关、教师指定的必读经典,阅读经典重在迎合课程考核,或完成老师规定的课程作业,应付性阅读、形式主义阅读浓厚;二是以升学、考研为目标阅读经典。访谈对象Z以“考研必读”“升学必看”为经典选择标准,她坦言这没什么羞耻的,因为“身边的同学都这样”。访谈对象M认为,大部分人在心里对于经典著作有个衡量标准,这本书“能让我考高分”“对我考研就业有用”才会去阅读。经典阅读的功利化、形式化,驱使许多学生的经典阅读是浅尝辄止,满足于知晓经典大意,而不是真正深入下去吃透经典。访谈对象C说,自己读书太功利浮躁,以致读了一本书就仅仅是读了一本书,匆忙地补充那些晦涩并不完全明白的理论,没有深入思考,也就没有办法把这些知识联系在一起融会贯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三)数字化阅读挤占了大量课余时间,使学生无暇经典

微博、微信、短视频的兴盛使碎片化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阅读亦爆炸式增长。2022年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0.1%,手机移动阅读成为当下国民阅读的主要形式,77.8%的成年国民选择手机阅读。高校学生更是数字化阅读的主力军,醉心于微博、微信、短视频和网络小说、网络文学等轻松愉悦的阅读方式,甚至形成“浅阅读”“悦阅读”等命名的不良阅读习惯。阅读成为了消磨时间、排解无聊的一种休闲方式,而娱乐化的浅阅读方式会阻碍真正的知识获得和深入的思考,乃至产生“选择焦虑”。访谈对象X表示,自己习惯了看网络小说,尤其偏爱剧情起伏的文字,再看专业书就愈发觉得枯燥无聊。调查显示,高校新闻专业学生最爱读的书籍多是教材类、业务类、通俗类的新闻传播学图书。山东某高校“新闻学子最喜爱的书目调查”显示,柴静《看见》、杨澜《杨澜访谈录》、白岩松《一个人与这个时代》成为高校学生的最爱。

三、提升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经典阅读的路径分析

经典是修身养性、心智启蒙、涵养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是培养智能时代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必选项。目前精选、精讲、精读经典几乎是高等教育的基本通则,哲学、文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均要求学生阅读经典,都开设经典阅读的相关课程。面对新闻专业学生经典阅读的现实困境,可从三个方面着手逐步破除。

(一)建立经典主导的人才培养新方案

新闻传播学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累积了许多经典名著,要将这些名著灌输给学生,绝非开设一门课程可以胜任,必须建构以经典文本为内核,契合智媒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的新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要面向时代所需,强化学生的融媒、智媒等数字媒体的业务技能,也要固本守元,传承优良传统,强化经典灌输,坚持基础理论、业务技艺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贯通。对此,一要更新传统经典的观念认知,精选符合时代所需的经典文献,不断推陈出新。二要经典进课堂,使教师授课既能遵循教材,也能摆脱教材束缚,把经典作品融入课堂,推荐经典,讲解经典,鼓励学生阅读经典。三是以学术讲座、教学团队等方式打通课程界限,构建课程包,融会贯通课程知识,讲好讲深讲透经典,以教师个人魅力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四是打通教学科研的隔阂,提升研读经典的学术水平,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形成教学相长的优良机制,破解经典阅读艰涩难读的顽疾。最终形成了以人才培养新方案为内核驱动、高校新闻学生阅读经典的优良学风。

(二)教师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读经典

有研究表明,教师的阅读指导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显著。教师以身作则诵读经典,研读经典,本身就为学生树立了学习榜样。要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离不开教师的循循善诱。教师对此:一要当好把关人,为学生精选经典书目,即基于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向学生推荐经典书目,建立阶梯式阅读,由易而难,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经典的兴趣。这意味教师既要将暂时不适合学生阅读能力的艰涩冷门、译本不佳的经典排除在外,也要基于学生的阅读水平,及时推荐相关图书、论文供其选择深入阅读。比如学生阅读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就建议学生阅读《童年的消失》《技术垄断》,进而将其引入媒介环境学的研究领域。如学生对《大公报》感兴趣,则建议学生阅读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方汉奇等《〈大公报〉百年史》、俞凡《新记〈大公报〉再研究》等书目,乃至一些经典纪录片。基于学生兴趣爱好,循循善诱,“滚雪球”式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爱好。二要做好引导工作。学生阅读经典难免会碰到许多阅读障碍,适时予以引导,化解心理障碍,经典阅读就能持续下去。如对学生反映“晦涩难懂”的经典,要建议其暂时放弃,不要因为众人都说是“经典”而“硬”读,并顺势建议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经典阅读。学生沉迷于碎片化阅读、数字化阅读,则建议其阅读罗萨《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南希·K·拜厄姆《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李斯特《新媒体批判导论》、韩炳哲《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等媒介批判类经典,以学术批判让学生从数字化阅读的迷思中自我警醒起来。三要做好经典的解读工作。缺乏经典生成的背景知识、经典的话语表述晦涩难懂,是学生阅读经典的主要障碍,对此教师要在课堂上深讲经典,抓住经典的核心理论做全面细致深入、生动活泼的讲解,助力学生理解经典。如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是媒介研究的经典之作,笔者在课堂中重点讲解麦克卢汉学术研究的路数,以及《理解媒介》的核心观点“媒介即讯息”,以重点突破的方式助力学生理解麦克卢汉,阅读《理解媒介》。

(三)以学生自组织拓展经典阅读

经典进课堂,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养成读经典的良好习惯,使终身读书、爱读书,乐读经典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基本功。对此还应充分挖掘第二课堂,以学生自组织的阅读活动拓展经典阅读。如学校、学院层面可组织定期的学生读书会、读书周、读书月等读书活动;鼓励学生成立“经典阅读小组”,举办“经典阅读知识竞赛”“经典阅读读书分享会”,既交流读书经验,也激励学生阅读经典。学校、学院可在评奖、学分等层面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自组织活动,给予相应的学术指导,使学生自组织的读书会能够长期运行下去,乃至形成学院的一个品牌文化。目前新闻学界有名的学生读书会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海龙教授组织的“海龙果读书会”、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胡翼青教授组织的读书会等。

总之,“回归经典”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各方齐心协力,从教学理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外阅读等多个层面,才能唤醒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意识,逐步养成学生阅读经典的习惯,建立起经典阅读的良好学风,为未來社会培养全能复合的卓越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①许加彪:《智能传播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调适、方法重构与制度创新》,《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6期。

②周勇:《面向未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

③李良荣、魏新警:《论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金字塔”体系》,《新闻大学》2022年第1期。

④周庆安、张莉:《耗散与有序:学科交叉背景下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中国编辑》2023年第1期。

⑤钱理群:《为什么要读经典》,《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5年第4期。

⑥⑨〔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3页、第22页。

⑦蔡雯:《新闻教育亟待探索的主要问题》,《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3期。

⑧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第2版。

⑩胡泳:《理解麦克卢汉》,《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1期。

孙冉:《论网络信息的CARS过滤机制》,《情报杂志》2007年第1期。

张月萍:《三力合聚,锻造地方高校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教育传媒研究》2022年第2期。

于锋:《江苏人年均读书16.04本听书4.43本》,《新华日报》2023年4月21日。

刘婷婷:《大学生移动阅读内容偏好及文化特征分析——基于上海高校学生移动阅读内容调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2期。

张文静、陈彬:《大学生阅读太“浅”了吗》,《中国科学报》2022年4月19日。

张月萍、商喾文、王鹏涛:《阅读教育:拓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新路向》,《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5期。

刘明珠:《高校新闻学子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研究》,《河南教育(高教)》2019年第3期。

唐笑:《高校新闻学子专业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青年记者》2018年第30期。

本次调查对象是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在读本科生,共发放139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33份。深度访谈共20位来自江苏各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本科生,访谈方式是线上通话或语音聊天。

常倩倩:《基于视频类平台的农村阅读带读机制策略研究》《图书馆建设》2021年第5期。

曾文:《经典文本的阅读偏好与阅读行为研究:以图情档类本科生为例》,《图书情报工作》2020年第22期。

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中国出版网,http://www.chuban.cc/yw/202304/t20230423_32710.html,2023年4月23日。

李艳华、宋思佳:《技术赋能与出版融合:全民阅读内容建设的路径思考》,《教育传媒研究》2022年第2期。

陈启山、雷雅缨、温忠麟、李舒彤、李洁莹、孔雨柔:《教师指导、学习策略与阅读素养的关系:基于PISA测评的跨层中介模型》,《全球教育展望》2018年第12期。

(作者刘继忠系南京师范大學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宋沁语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

【责任编辑: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