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教学理论之教学设计的三要素

2024-04-19 08:30董顺姜锡春何江娟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课堂设计轴对称

董顺 姜锡春 何江娟

[摘  要]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决定一节课是否实现育人价值的关键。目标、素材、活动是设计一节课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关键要素。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做到“定位准、素材鲜、设计巧”:通过钻研教材、读懂学生可实现对一节课的精准定位;素材选取与应用上有四大基本原则,即联通性、亲和性、典型性和拓展性;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新知探究应环环相扣,练习应用要层层递进,课堂小结应达到醍醐灌顶的效果。

[关键词] 简单教学;课堂设计;轴对称

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的追求。一堂好课以精准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基础,以鲜活的教学素材为支撑,以精巧的教学设计为灵魂。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素材是一节课的载体,教学活动是达成目标的路径与行为,目标、素材、活动是一节课最基本的要素。简单教学理论追求以简驭繁,只有抓住关键,才能集中用力。只有找到推动事物的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基于简单教学理论视域,笔者以小学数学“轴对称”第一课时为例,具体阐述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一、定位准

简单教学理论倡导的核心教学策略是聚焦准、路径直。所谓“聚焦准”就是目标要精准,“路径直”指教学活动紧紧围绕目标开展。教师要通过精准的目标定位和精巧的教学设计,把更多时空还给学生,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在单位时间内实现育人价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提升教学质量[1]。只有方向明确,才会使教学不会出现南辕北辙;只有活动目标聚焦,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扎实落地,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堂落地。

综上,“定位准”指一节课要置于整个小学阶段,进行纵横观照,进而厘定好本课的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梳理出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 钻研教材

如何才能厘定精准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读懂教材,读透教材。简单教学理论倡导的一条教学策略——“深入教材,浅出课堂”,教师只有对教材钻研透彻,才能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做到融会贯通,设计出精巧且适宜的教学活动[2]。深入教材就是反复去读教材上的每一句话、每一幅图,思考教材的逻辑结构。比如钻研“轴对称”这节课的教材时,就不能只研究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参考书。因为每个知识点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有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要找到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板块对应的教学参考书来研读,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精准地把握教学重难点,不至于重复讲或超纲讲。

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共安排了3次。第一学段安排了1次,侧重于整体感受现象,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第二学段安排了2次,侧重于通过画图等方式,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点。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发现,这是学生第二次认识轴对称,主要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找準对称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1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轴对称的性质是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认知基础,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是轴对称图形特征和性质的应用,所以把例1和例2整合在一起教学,便于学生形成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 读懂学生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个学段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且不持久,同时对新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这堂课我们选择了激光笔这个工具,激光笔的光射到屏幕上正好是一个点,用激光笔这一新事物来找对称点,既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情是学生的基础。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设计应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认知范畴——有进阶,但可抵达。这就是教学的本真价值——通过学生“够得着”的探究,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初步感知与认识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已经建立轴对称图形的基本表象——沿一条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并能够判断轴对称图形和辨别对称轴。因此,本节课关于对称轴的教学可以简单讲授,重点应放在轴对称特征的教学上。

3. 定准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节课的方向标。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做到聚焦准,教学目标的精准聚焦要做到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学科的教学特点[3]。

根据聚焦准的要求,笔者将“轴对称”这节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是学生在描一描、指一指、玩一玩的过程中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与性质;二是通过观察、比较、辩证等活动,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提高作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三是能从对称的视角观察、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美,并能在修复平面图形的过程中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兴趣。

二、素材鲜

“素材鲜活,活出精彩”是简单教学理论的教学策略,是对素材选取与应用策略的高度凝练。教师要对教学素材的选择深思熟虑,每一处都要花心思,每一处都要追问为什么要选它,素材要在千挑万选中确定。如何选择适宜的素材,主要包括四个基本原则。

1. 联通性

知识之间具有前后逻辑的联系,所以素材的选择要承上启下,前后贯通。二年级教学“轴对称图形”是通过剪纸活动来进行深入探究的,所以学生对剪纸素材非常熟悉。“轴对称”一课开篇的图片选择剪纸,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学习记忆,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所以当教师追问:“既然是轴对称图形,就一定会有什么?”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对称轴”,从而顺利地引入到新课环节。

2. 亲和性

熟悉的事物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调动自己的认知记忆,找到与之相关的内容。在“轴对称”一课的导入时,笔者收集了学生喜闻乐见、生活中常见的具有亲和力的素材,比如蜻蜓、足球场、重庆长安车标、田字格等,既为学生形成清晰的轴对称图形观念与表象奠定坚实的基础,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学生真实参与、深度思考做了很好的铺垫。

3. 典型性

一节课的素材有很多种选择,在五花八门的素材中挑选,很容易混乱、重复。因此,教师要搭一个框架,对素材分门别类地选择,这样挑选的素材才具有典型性。比如“轴对称”这节课导入时的图片选择是以由远及近、由对称现象到标准的轴对称图形为总体思路,包含了自然景观、自然动物、人文建筑、生活用品等,每种类型只选一张图作为代表,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4. 拓展性

一节课的素材只为这一节课服务就太局限了,要从大局观考虑,要从学生一生的生长根基出发去思考。“轴对称”课堂小结后的数学文化拓展时,笔者展示了自媒体博主“才浅”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修复仅有半张脸的黄金面具残片的视频,既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性质与特征的应用价值,又让学生体悟到理性研究精神的可贵。同时,这里的图形修复难度已经从简单的直线型的边升级到了弧形边框,让学生跳出思维局限,来到了“新世界”。最后让学生像“才浅”一样利用轴对称的特征来修复生活中有难度的图形,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三、设计巧

简单教学理论在活动设计上倡导通过简单的、全体能参与的、利于驱动深度思考的大问题、大环节、大活动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来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4]。在活动设计上,一节课至少要设计好新知探究、练习应用、课堂小结三个环节。

1. 新知探究环环相扣

有些课的设计形式虽然非常丰富,但是内容过多或学习程度过浅,教学目标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设计,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一定要反复追问——这一环节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5]。所以,一节好课一定是通过冥思苦想思考出来的,绝非是浮在表面的“面子工程”。

“轴对称”这节课,笔者创意地设计了想一想、描一描、指一指、玩一玩、画一画、修一修等沉浸式体验活动。

想一想:让学生想象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实际上既是为了唤醒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也是为后面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作铺垫。

描一描:让学生用激光笔描一描轴对称的另一半,学生发现手抖动描不准,为精准画图埋下伏笔。

指一指:让学生指一指A点的对应点,巧妙地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自然地抽象数学的概念,对应点就是数学里的对称点。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时,反复让学生指一指、连一连、数一数,通过发现、验证,最终内化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为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打下坚实的基础。

玩一玩:通过玩一玩游戏,让学生找出对称轴不同情况下A点的对称点,从而使学生对对称点的4种情况形成清晰的认识,实际上是启发学生后面找关键点(即对称点与它本身重合的点可以不用找)画图。

有了前面的系列操作性、体验性、想象性活动的铺垫,最后画一画与修一修只是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的迁移应用。这样,能让学生在深度參与的沉浸式活动中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 练习应用层层递进

练习与应用的设计既要观照新知的巩固,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还应通过练习提升学生对新知的认识,实现思维的进阶与发展。所以教师在练习的设计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比如“轴对称”的练习设计中,第一题是分别画出3个对称轴在竖着的情况下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要达到让学生理解精准找点的目的和知道精准找点可以节约时间。第二题是补全2个对称轴在斜着的情况下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目的是巩固精准找点和让学生知道在对称轴是斜着时利用三角尺会画得更准、数得更准。第三题是修复边线是弧形的图形,虽然用有限的工具不能很完美地修复,但是能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学好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挑战“跳一跳”也是能“够得着”的,所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挑战欲。

3. 课堂小结醍醐灌顶

课堂小结是在新知学完后,通过回溯学习历程,整理学习内容,梳理学习方法,构建起清晰的认知结构,达到对所学内容形成整体、系统认识的作用。长期坚持课堂小结,既能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稳定的、清晰的、关联的认知结构,利于后续学习顺应、同化的顺利进行。可见,课堂小结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与方法。

本课巧妙地将小环节总结与全课总结有机统一。在全课总结上,让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个方面进行全景梳理,进而形成清晰的整体认识。比如在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性质与特点和进行验证后,教师可以追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然地进行了小环节总结:“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同样,学生在课堂小结上是水到渠成的提炼,自然而然地生长。在学生完成了补全对称轴是斜着时的轴对称图形另一半后,教师可以顺势启发:“学到这里,谁能上台结合板书帮我们总结一下?”

第一个学生从内容上进行了总结,教师继续追问:“他是从学习内容这个角度进行总结的,还有补充吗?”

第二个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进行了补充,教师可以继续补充:“看来我们不仅要总结所学的内容,还要总结学习的方法。那谁来谈谈,这节课学习的感受?”时间长了,学生便能不断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对所学内容形成系统的认识,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

参考文献:

[1] 姜锡春. 简单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J]. 小学教学参考,2022(05):1-4,17.

[2] 王睿,张璐,党心池,姜锡春,刘香斌. 简单教学理论之教学设计基本原则:深入教材,浅出课堂——以“倍的认识”一课为例[J]. 小学教学参考,2022(05):5-7.

[3] 姜锡春.生态学视野下一节好课的分析维度[J]. 现代教育科学,2020(05):112-115,121.

[4] 戴思源,党心池,姜锡春,李方红,王睿. 简单教学理论之教学实施要义:聚焦准,路径直——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J]. 小学教学参考,2022(05):8-10.

[5] 李方红,刘香斌,姜锡春,戴思源,张璐. 怎样设计一节好课——以“毫米的认识”为例[J]. 小学教学参考,2022(05):11-13.

猜你喜欢
课堂设计轴对称
漂亮的轴对称
说说轴对称
“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良好课堂,共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