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叶青 (江苏省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人的道德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自身的道德学习,取决于人自身的道德自主建构的能力。“任何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范式都必须建构在道德学习发生机制之上。”《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核心建构教材,进行了教材观的转型,教材“虽然名为‘教材’,却必须定位于‘学材’。”教材的重新定位为学生进行道德学习打开了一扇窗。从道德学习的角度讲,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学习。道德存在于生活中,根本作用是“引导生活的构建”,使人过“有道德的生活”。
学生德性的成长,对道德的认知、判断,是主体“内修”“外炼”不断建构的过程。只有主体进行了真实体验、内心真正接纳,才能将文本内容进行内化、转化并最终运用。教师必须借助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曾经有过的情感体验,唤醒其对生活的感悟和经验的记忆,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道德与法治》教材,很多环节的设计,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教材中有的是请学生讲述已有的生活经验,呈现或分享他人的生活情景。这样的设计,很自然地激活学生的生活记忆,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学生和文本对话中,文本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取有道德价值的内容,学生会将“回望”作为向生活学习的重要方法。文本呈现的内容,是学生似曾相识的;文本中的儿童形象,是学生的同龄人。学生和文本对话显得亲切自然。
当然,学生毕竟是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自我控制的理智机制没有完全构筑,在进入文本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外部的帮助和内部的自律走进文本。首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意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文本、感知文本的情感,使其产生想与文本对话的冲动。其次,学生自己要有充分代入感,将自己带入到文本中的“生活事件”,与文本中的儿童对话,将它视为有生命的同龄人。再次,师生要做好进入文本的准备。文本遵循的虽是儿童生活的逻辑,但毕竟不是生活的照搬照抄,否则就不具备引导性,也不具备价值性。学生要通过查阅资料,带着由文本产生的问题,与老师、同学、家长,甚至是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讨论。
教材文化力图营造“儿童的文化”,是富有童心、童趣的。文本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的,在生活的世界里几乎都可以找到文本中的“原型”。这就需要学生在进入文本前,要联系生活体验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增强对话的兴趣,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文本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文本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世界基础上的。联系生活认知文本,在文本中寻找生活的“原型”,唤醒学生已有情感、体验,衔接起认知上的“联通”,激发学生对话文本的兴趣,创造学生认知文本的条件即可。此外,学生要积极搜寻已有的生活体验,还要融入文本事件中去,和文本中的“同龄人”一起参与活动、探究问题。教师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帮助他们通过与文本对话进行深度思考、自我反思,总结、提高、巩固和扩大其中积极有益的经验因素。
如《邻居家的小伙伴》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感受邻里情谊,触动心灵,提升品质,学会一些与同伴相处的技能,学会为邻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现在已经三年级了,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人给过你们帮助,说一说帮助过你的某个人吧。”学生纷纷举手,教师请学生谈一谈。谈话结束,教师问:“那同学们能理解书上说的‘远亲不如近邻’吗?”学生有刚才具体事例的铺垫,能够从事例总结提炼出意思,“这句话说明邻居虽然不是亲戚,但他们距离我们最近,更方便帮助我们。”教师引导学生继续看书:“书上又有哪些发生在邻里间感人的故事?”学生看完书后汇报。教师总结:“多温馨的画面,多感人的故事。是啊,邻居虽不是亲戚却胜似亲戚,这里的真情让人感动。”
教师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即“邻居帮助过自己”这一经验引导学生初步认知文本。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理解“远亲不如近邻”。学生由于有生活经验的铺垫,说出“远亲不如近邻”的意思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和文本所呈现的生活事例对话,最后由文本中的生活事例引入到现实生活。学生在结合生活经验认知文本的过程中,再一次感受到邻里情谊,深化了邻里间的感情,也激发了学生为邻里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的心愿。
学生“入伙”文本的过程不是静态的、封闭的,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感知文本、融入文本的基础上,由文本体验生活、回归生活是学生对文本的回应,这是较为高级的“入伙”形式。称之为高级,是因为这种形式不仅使学生通过文本获得德性成长和道德发展,同时使文本通过学生的具体生活实践得以延续、发展和创造,文本因而展现出一种更为鲜活的道德生命形态,更彰显其价值。学生对文本的回应,可以是道德上的认同、情感上的共鸣,更看重行动上的落实,即“导行”。
上文举的例子,如果学生能够感受邻里间的情谊,对邻里也有情感上的依恋信任,邻居有事却不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只是低级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的回应文本,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体验生活回应文本就是学生在生活中对文本内容的应用,这种应用,既锻炼学生道德行为能力,促进其道德成长,又能体现文本的价值。
体验生活,实际回应文本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的行为回应。通过具体的道德行为表现回应文本内容。这种回应,可能是课堂上及时见效的,比如教学“不乱扔”,学生在课堂上就把地面上的废纸、杂物捡拾起来丢进垃圾桶。更多的则是课后的,比如爱绿护绿、低碳出行、节约用纸等。这正说明了道德教育既有即时性,也有延时性。
如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文本上有一组图片:塑料废弃物飘挂在树枝上、饮料瓶和塑料饭盒洒落在地上、正在燃烧的塑料废弃物浓烟滚滚。学生通过上网收集资料、看视频、到社会上调查等方式和文本呈现的内容对话,认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塑料垃圾分解时间漫长;混入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燃烧产生有毒气体;被动物误食,致病或死亡……白色污染的危害触目惊心,学生在课堂上纷纷谈了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的做法。课后,学生教育自己的父母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购物用布袋,不用或少用一次性餐盒、水杯……
学生将和文本对话产生出的道德认识和判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将认知付诸行动,用良好的道德行为回应文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
一种是间接的留白回应。统编版德育教材,改变了以往教学“讲知识、讲道理”的僵化套路,教学中的对话增多,学生参与性增强。教材在设计和编写中体现了对道德性的关注,比如它的平等性,可以让儿童参与对话、自主选择,儿童对文本有再创造的空间。儿童可以向教材说话、表达——教材中的留白是儿童心灵表达的空间,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如《周末巧安排》一课,师生就文本内容进行探讨后,教师总结:“看来小华周末的生活安排得很有意义,同学们,你们的周末又是怎么度过的?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课件出示周末生活记录表。
详细记录上周末两天的生活,写在下面的表里。
什么时候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周六上午看望爷爷奶奶增进了和长辈的感情周日下午完成家庭作业巩固了所学知识………………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周末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啊!那怎样安排周末才合理呢?
什么时间段在哪里做什么7:30-8:10家里做家务8:40-10:00新华书店买书………………
两份以表格形式呈现的留白,是学生自我表达、自我反思、自我回望的平台。调动学生对生活的回望,在生活的“反刍”中不断总结经验,获取服务当下和未来生活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时间安排表,总结出周末的时候,各项事情要按计划内容有序进行;先完成紧急且重要的事情,再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最后解决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活动安排既要有休闲娱乐,也要有学习锻炼;既要在室内休息放松,也要在室外活动拓展。
上文着重探讨了学生如何“入伙”教材,深度进入文本,但小学生独立的认知能力还不足,如果教师完全放手可能会出现低效或无效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支持、扶助,指点迷津、开阔学生思路。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教师适时引导,有助于学生真正进入文本。
当有精彩出现时。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步骤,向学生传递提前准备好的内容。课堂的环境是封闭的、静态的,整个过程几乎是按照预定的轨道前进。在倡导以学生的学为核心要义的课堂中,来自文本、来自他人的信息不断被吸收,学生自己的道德洞见又被文本、被他人不断唤醒,思想在碰撞、观点在交织,很容易产生一些没有预设的新观点、新思想、新问题。这些生成性的精彩,往往就是课堂的增长点。教师要抓住精彩点进一步引导学生道德生成,切不可在精彩处戛然而止。
当有偏颇发生时。德育教材的编写尽可能地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但尽可能关照不等于生活世界的还原,所以文本中的情境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会有差别,学生实际的生活世界会更复杂。另外,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对于很多生活事件的理解就是简单的“对与错”,不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道德知识进行道德判断,即认知和判断上会有偏颇。当学生执着于钻牛角尖,甚至认知发生偏颇、错误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加以引导纠正。
当有难点卡壳时。文本不等于生活世界的照搬照抄,有时就像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这个点,恰恰就是学生在目前的真实的生活世界没有遇见的或是需要解决的、引导的点,需要学生跳起来够一够,也是学生的道德增长点。正因为它高于目前学生的生活,所以对于学生来讲,是个难点、卡壳点。这时候,教师要及时介入,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支持。难点、卡壳点的突破,正是学生道德的成长。
基于教材的编写逻辑和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认知文本、回应文本,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伙”教材,将教材呈现的内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利用教材的设计进行多种方式的道德学习,实现了学生与课堂、与教材真正的互动,实现了学生通过自主构建而达成的道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