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亿承
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家乡的龙舟大赛锣鼓喧天,家家户户挂艾草、系五彩绳、编蛋兜、做香囊,亲朋好友欢聚一桌,吃“五黄”、话家常……端午节是个充满仪式感和温情的传统佳节,我在这一天最期待的就是吃上几个香喷喷、胖乎乎的粽子了!
端午的清晨,一股糯米的清香便悄悄地从厨房飘进我的鼻子——一定是外婆在包粽子!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跑进厨房,果然看见外婆在包粽子,便缠着她教我包粽子。外婆笑着点头,连声说:“好、好、好!”她将一张被清水浸透的箬叶递给我,并示意我对折再对折,折出一个小漏斗的形状。接着,她抓起一小把糯米,轻轻地铺在“小漏斗”的底部。
“小馋猫,咱们先做个什么馅的?”外婆温柔地看着我,满脸笑意,眼睛眯成了两道弯弯的月牙儿。
“板栗鲜肉馅,好吗?”我一脸期待地回答。
话音刚落,外婆就将一颗金黄的栗子、几小块腌制好的五花肉放进“小漏斗”,然后再铺上一层糯米。她轻轻地握住我的手,将箬叶一压、一翻、一裹,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初具雏形了。外婆嘱咐我不要松手,并马上拿来一根红绳,将它一圈圈捆紧——一个诱人的板栗鲜肉粽就包好啦!在外婆手把手的指导下,我包了好多个粽子,个个胖乎乎、有棱有角,好不神气!它们有板栗鲜肉馅、豆沙馅、红枣馅……可以满足家人不同的口味。
粽子下锅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粽香越来越浓郁,节日的气息也越发浓郁。
开吃啦!我咬了满满一口粽子,哇,清香扑鼻,软软糯糯好味道,好满足!要不是外婆叮嘱要细嚼慢咽,我一定会忍不住一口一个粽子。
说到吃粽子,不得不提爱国诗人屈原。传说中,屈原抱石投身汨罗江之后,当地百姓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啃咬屈原,就用箬叶包裹着糯米,投到江中喂鱼。这就是端午节包粽子的来历。
浓情端午,粽子飘香,愿大家都能“粽”享安康!
【叶老师的话】
小作者通过记叙外婆教“我”包粽子,“我”吃粽子、讲包粽子的来历,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文章结构清晰,详略得当,一开头就介绍了家乡端午节的习俗,点明文章的中心——“端午节是个充满仪式感和温情的传统佳节”,结尾处的“‘粽享安康”四个字将主题升华。小作者用了大篇幅描写了外婆教“我”包粽子的场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外婆包粽子的娴熟。从外婆的神态描写中,可以感受到外婆的慈祥,以及对“我”的疼爱之情。文章语言充满童真童趣,读来让人暖意涌上心头。
指导老师 诸葛霓
三下第四单元: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特邀审题老师:朱旭艳(高级教师,杭州天地实验小学)
特邀点评老师:叶 芳(高级教师,丽水市莲都区中山小学)
审题要点分析
本单元习作内容是“我做了一項小实验”,要求同学们“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还记得吗?上个学期同学们围绕“留心观察”“细致观察”,也曾练习写过自己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而本次习作,重在要求同学们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小实验的过程。同学们先来看看右边这张图表吧,包括了“实验名称”“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这些关键要素。其中“实验过程”是本单元习作的重点。
一、回忆实验,选择事例
回忆一下同学们的实验经历,有印象深刻的吗?如果没有,同学们在写作前一定要选做一个哦。亲身经历过的、印象深刻的,才是好习作的“活水之源”。不过,温馨提醒一下,选择一个简单易操作、结果呈现也比较快、有趣味的小实验,一定会更有利于表达。同学们做实验的同时,别忘了做好记录。
二、按照顺序,详略有趣
好了,现在同学们来讨论一下,怎么根据实验记录写好这一次小实验?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蜜蜂》中介绍实验的方法:
文章开头部分先明确实验的目的,也就是告诉读者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主体部分具体写实验的过程,也就是告诉读者实验分几个步骤完成;最后写实验的结论或结果,也就是告诉读者实验后的发现。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是本次习作的重点要求。教材给出了两个提示:1.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当然同学们也可以用类似的词语,但是一定要做到有序;2.可以写“做实验时的心情”和“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同学们可以学习一下“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范式,照样子写一写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事物发生变化时获得的认识或感受,产生的疑问或想法(见下加波浪线句子):
例1: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例2: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你们看,这样,习作是不是有序、有趣了呢?
三、不忘修改,相互分享
写完后,同学们可以和小伙伴互换习作交流,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别忘了用上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哦。最后,请小伙伴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