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转化循证实践模式护理干预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影响

2024-04-17 13:30周卫平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6期
关键词:镜检查胃肠循证

周卫平,杨 婷,张 怡

(上饶市人民医院 江西上饶334000)

胃肠镜检测能显著提高胃肠疾病检出率,已成为临床常用检测技术,但普通胃肠镜检查常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疼痛等严重不适,影响检查效率和诊断结果[1]。无痛胃肠镜检查通过全身麻醉方式,使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检测,具有安全性好、舒适度高、检查结果确切等优点,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和无痛胃肠镜检查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从而产生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患者配合度较差,影响诊断结果[2]。知识转化循证实践模式的护理干预可分为知识合成与应用两大阶段,它强调知识转化是动态循环的过程,通过对知识进行整合、传递、实践,从而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具有步骤清晰简洁、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知识转化循证实践模式的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我院就诊的138例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拟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②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消化道出血者;②认知障碍或严重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者;③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如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肝功能障碍等;④有腹部手术史,存在肠粘连或胃潴留者。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男38例、女31例,年龄(68.37±4.37)岁;基础病:十二指肠溃疡28例,结肠炎23例,结肠息肉18例。对照组男35例、女34例,年龄(68.76±4.48)岁;基础病:十二指肠溃疡25例,结肠炎20例,结肠息肉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和检查前注意事项讲解。护理人员针对疾病和无痛胃肠镜检查相关知识进行耐心讲解,与患者充分沟通,给予安慰、鼓励,以消除负性情绪。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基于知识转化循证实践模式的护理干预。①组建团队:组建循证专家组和审查小组。其中循证专家组由2名护理专家组成,主要负责评估、指导循证实践方案;审查小组由5名成员组成,均为专科护士,主要负责设计制订循证方案。②确立循证护理问题:本研究循证护理问题为“哪些措施可以改善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肠道准备治疗”。遵循PIPOST原则将该问题结构化,检查前2~6 d收集无痛胃肠镜检查者的病案(包括患者心理状态、肠道准备情况等)并进行分析,确立患者检查前存在的问题。以提出的问题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评估证据的真实性和临床实用性,最终得出结论。③制订循证实践方案:基于知识转化循证实践模式下,检索无痛胃肠镜检查前的肠道护理指南、护理方法指南等,并结合我院设施现状、临床意义、患者个人需求、护理人员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等,制订无痛胃肠镜检前的循证实践方案。④方案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的评估:通过分析检查者及护理人员对于无痛胃肠镜检相关知识的认知、支持度和影响度,评估方案实施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对促进因素进行强化,阻碍因素经过会议讨论后确立其处理方法。⑤循证实践方案实施:于科室内对循证实践方案的实施目的与意义进行详细阐明,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检查前2~6 d收集患者饮食结构,根据患者年龄、血糖等情况,归纳总结影响检查的不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干预;讲解无痛胃肠镜检查相关知识讲解,鼓励并安慰患者,以缓解其紧张情绪;患者检查前2~6 d,进行线上健康知识宣讲,给予饮食干预,减少高纤维食物摄入,检查前晚禁食,检查前6 h禁饮食;准备期间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检查过程中引起的不适。⑥护理质量控制及评价:审查小组制订循证实践方案的审查标准,督促护理人员实施方案,评估检查者心理状态及检查后疼痛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 ①在干预前及干预7 d后,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量表包含面对、回避、屈服3个维度,20个项目,每项得分1~4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越倾向于该应对方式。②于干预前和干预7d后,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GAD-7包括7个条目,总分范围0~21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水平越高;HAMD共17个条目,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③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头晕、腹泻等。④比较两组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NRS分为1~10级,其中0、1~3、4~6、7~10级分别对应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MCMQ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MCMQ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GAD-7、HAMD评分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GAD-7、HAMD评分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NR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NRS评分为(4.75±0.63)分,对照组患者NRS评分为(5.12±0.7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5,P=0.002)。

3 讨论

胃肠镜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的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然而多数患者由于不了解胃肠镜检查相关知识,常出现抗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准备过程中配合度较差,导致肠道准备质量不佳,影响检测结果,导致不良反应发生,不利于患者后续就诊和治疗[3]。

肠道准备质量对于肠类疾病的内镜检查具有重要作用,肠道准备质量过低易导致误诊、漏诊,影响临床诊断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和面对疾病方式均得到改善,表明知识转化循证实践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水平。本研究中知识转化循证实践模式通过收集患者既往病案,检索无痛胃肠镜检查前护理知识指南等资料,筛选出无痛胃肠镜患者最佳证据,对于实施过程中的促进和阻碍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并制订相应防护方法,充分考虑临床现状、护理人员知识水平、患者个人需求等,分析实施中受益者的需求,制订个性化的实践护理方案,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从而有效避免患者由于心理因素导致肠道准备不足,影响诊断结果和后续治疗。另外,通过有效的知识转化途径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后续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既可督促方案的实施,又能对护理结果进行汇总并及时修订不足之处,形成完整循证实践环路,提高了护理人员和检查者的相关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4-5]。

无痛胃肠镜检查需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检查前若患者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或情绪紧张等,清醒后常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6]。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知识转化循证实践模式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检查前准备工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知识转化循证实践模式强调临床实践的应用以研究证据作为相关依据,注重无痛胃肠镜检者实践方案的构建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护理人员在阐述无痛胃肠镜检查相关知识时,借此展开健康教育,由循证观点转向实践。本研究综合既往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指南等以及患者个性需求制订针对性方案,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和配合度,从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了镜前肠道准备质量,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基于知识转化循证实践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依从性和肠道准备质量,有效缓解负性情绪,减轻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患者预后有利。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对象类别较单一,难以深入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群体使用该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全面研究,未来可扩大样本后予以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镜检查胃肠循证
《循证护理》稿约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