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丹瑛
摘 要:在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政策的指引下,分析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育目标、课程结构、师资建设、评价机制、教学资源、学科融合和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改革,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模式提供范式。
关键词:课程结构;教学资源;师资建设;评价机制;学科融合
注:本文系2022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质量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重点课题“美育视域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探索实践与创新”(2022JDKT001)研究成果。
一、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政策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把学校美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意见》中指出:“高等教育阶段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1]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高等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2022年11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对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2]
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
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比例不协调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公共艺术课程包括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等三种类型课程。其中,美学和艺术史论类包括艺术导论、美学概论、中西方美术史、中西方音乐史、文艺理论等课程;艺术鉴赏和评论类包括音乐、美术、影视、戏剧戏曲、舞蹈、书法、设计等鉴赏和评论类课程;艺术体验和实践类则包括能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和需求的艺术相关学科的体验和实践活动等课程。但是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设置中,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开设得较多,艺术体验和实践类课程开设得相对较少,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比例关系不协调,不能有效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另外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课程和课程之间的连续性、层次性、系统性均不足。
(二)师资结构配置失衡
一是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师资数量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和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缺失;二是师资专业背景不平衡,导致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偏颇,某些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充分覆盖,而其他领域可能缺乏深入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学生可能对特定领域或技能有更大的兴趣,但由于师资不足,无法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支持;三是师资结构老龄化,年轻教师相对较少,导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三)跨学科合作与融合缺乏
公共艺术课程通常涉及多个艺术学科,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而学科融合可以提供更丰富和综合的教学体验。但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仍旧是传统模式,课程设置分散独立,将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划分为独立的模块,学生学习时很难看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另外不同学科有各自的专业性和术语,这也导致了学科间的交流困难。一些学科更加专业化,而其他学科更显综合性,限制了学科间的交叉合作。
(四)教学资源不足
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资源是支持学生学习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公共艺术课程的特点,教学资源往往较为有限,这给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带来了困难。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需要丰富的视觉和听觉资源,然而这些资源通常需要专业的设备、场地和版权,这增加了教学资源的成本和限制了资源的获取。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还需要专业的教材和参考资料,目前市场上针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教材相对较少,而且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与此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升级换代和新媒体平台的陆续涌现,学习资源逐渐多样化,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未引入新媒体技术或新媒体平台,未将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呈现出的新结构、新功能和新特点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接收知识的效率大打折扣。
(五)评价体系不完善
一是评价体系过于侧重学生的技术表现和艺术作品的形式,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二是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只关注学生在特定技能或领域的表现,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和跨学科合作方面的发展;三是评价体系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的考虑,每个学生在艺术表达和发展方面都有不同的兴趣、风格和潜力,评价体系应该更加灵活,允许个性化的评估和反馈;四是评价标准缺乏明确性和透明性,学生难以理解评价的依据,導致评价结果的不公平和学生对评价结果的困惑;五是评价体系过于依赖传统的书面考试和作品展示,缺乏其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限制了学生在不同艺术形式和媒介上的表现和发展。
三、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
教学改革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目标
1.全面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美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欣赏、理解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使他们具备辨识、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欣赏力。
2.跨学科合作与交叉融合
美育理论鼓励跨学科合作和交叉融合,将艺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在一门课程中学习和应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创新和综合发展。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倡导与其他专业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3.培养创造力与表达能力
美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通过艺术创作和表达来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艺术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促进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
美育理论强调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表达形式,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意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二)优化课程结构与修读模式
可将公共艺术课程结构分为三个递进模块:“基础教学模块”“实践拓展模块”“综合设计模块”。“基础教学模块”以艺术鉴赏、艺术审美体验为主;“实践拓展模块”则可以设置艺术实践类的连续进阶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深层次的学习需求;“综合设计模块”则是探索艺术与科技的交叉领域,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合作项目,拓宽视野,提升创造力。通过三个模块优化课程结构和修读模式,提高课程有效性,既满足了普及的广度,又适当增加了课程的深度,既夯实了艺术审美素养,又提供了更丰富和个性化的艺术学习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潜能,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将师资队伍建设置于公共艺术课程工作的核心位置,全面提升师资数量和质量,构建一支结构均衡、技艺精湛、师德高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师队伍。积极引进年轻的专业教师,注重他们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创新潜力,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提升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通过举办进修、培训、观摩、考察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积极推动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基本技能培训,组织以赛代训等活动,开展“优质课”和“微课”等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参与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并支持他们合作开发相关课程[3];与艺术机构和行业建立合作关系,邀请艺术家、策展人、表演者等专业人士参与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与实际艺术实践相关的经验和机会;组建跨学科的教师团队,提供多样化的知识和经验,促进课程的多元发展和综合学习。
(四)优化评价和质量保障机制
建立综合性评价标准,包括技术表现、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发展。结合传统的考试和论文评估方法,探索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如项目作业、口头演讲、实践演示、个人创作、群组项目等,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艺术表现。提供个性化评价和反馈,根据学生的兴趣、风格和潜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让他们主动参与评价过程,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成长,通过自我评估和反思,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提高评价标准的透明性,确保学生和教师了解评价依据,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利用现代技术,推动数字化评估工具的应用,包括在线作业提交、虚拟展示、数字化评分等,提高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建立实时的反馈机制,确保评价结果及时回馈给教师和学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五)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和支持
丰富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增加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提升教学设施和器材的质量,提供良好的艺术工作室和实验室,以支持学生的实践和创作活动。增加艺术相关的图书馆藏书和数字资源,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让学生能够随时获取最新的艺术信息和研究成果。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和在线协作工具,建立课程社群,分享艺术灵感、讨论艺术趋势,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创建虚拟艺术展览、博物馆,或者使用AR技术将艺术作品与实际场景相结合,拓展学生的感官体验。鼓励学生将作品数字化,并利用在线平台展示,通过社交媒体让学生与更广泛的观众分享和交流。
(六)加强跨学科交叉融合与行业合作
探索开设跨学科课程或项目,在课程设计和规划阶段,将艺术与科技、文学、历史等结合起来,例如,将人文学科的哲学、社会学、历史等与艺术表达和理论联系起来,或将科学、技术、工程的概念与艺术创作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与实验,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摄影或设计来表达数学或科学的概念。还可以组织跨学科的项目合作,让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共同参与艺术项目,通过跨学科合作,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创作出更具创新性的艺术作品。
(七)构建开放多元的协同育人机制
一是邀请业内大师和非遗传承人莅临课堂,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二是与艺术场馆等文化机构共同搭建实习基地,增加学生接触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三是积极举办主题性艺术活动和竞赛,通过以演促学、以赛促学,助力学生全面掌握综合性的艺术知识和技能[4]。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在美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旨在培养具备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存在课程比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学科融合缺乏、教学资源不足等共性问题。在新时代,有必要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进行全面优化改革,在教育目标、课程结构、师资建设、评价机制、教学资源、学科融合和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整,以适应新时代对高校美育工作的定位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見》《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0-10-15)[2023-11-2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54511.htm.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2-11-26)[2023-11-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4/202212/t20221201_1009975.html.
[3]林庆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黑河学院学报,2020(10):77-79,83.
[4]郭瑾莉,张铎.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高质量建设的实践进路[J].中国高等教育,2021(24):44-46.
作者单位: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