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平
[摘 要]语文教学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言语审美,通过言语审美来引领学生感受文本言语的价值美、意义美和形式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把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在课堂上,教师可从言语价值的审美、言语意义的审美及言语形式的审美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会、理解和感悟文本的艺术魅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言语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言语审美;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4-0030-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文学作品具有审美特性,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能力的有效载体。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是通过塑造鲜明、独特的形象来实现的。言语审美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由文学语言所塑造的文学形象来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使读者间接地感受到作品的魅力的心理认知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言语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言语价值的审美
赏析文章的言语价值,能使学生接受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对文本主旨的审美,需要发现隐藏在文本背后的“真”,这样才能打动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体验,还原文本原有的情感,从而让学生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一)还原文学形象,感悟人物精神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都具有典型性。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之所以显得丰满,是因为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学时,采用将文本人物形象还原为生活中的人物形象的方法,能使学生对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產生真实的感受,引发学生的共鸣,涵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少年周恩来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说一说自己是为什么而读书的。有的学生说自己读书是给爸爸妈妈读的;也有的学生说自己是给老师读的;还有的学生说自己只是按时上下学,并不知道为什么而读书。对此,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了解少年周恩来为什么会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将自己与少年周恩来进行对比中,学生深深感受到了自身的不足,并产生向周恩来学习的决心。这样进行教学,学生能够接受爱国情感的教育,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志向深深地扎根在心中,教师也能把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二)还原文本意象,感受作者情思
言语价值的审美一般会蕴藏在文学作品的意象中,读者阅读时要还原意象才能产生深刻的体验。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意象还原的方法,将学生的阅读延伸到生活场域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思,深化学生对文本的体悟。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一诗,就展示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备和立体的“枫桥夜泊”图。江枫、渔火、客船,还有那穿越时空的钟声,都使诗歌描绘的意境显得更加清幽、凄楚。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还原文本意境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从诗题‘枫桥夜泊的‘泊字中可以看出,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生活,可为什么会给人带来一种淡淡的愁绪呢?”经过阅读,学生还原了诗歌的意象:那凝重、悠长、划过夜空、飞进这江边小船的钟声,叩击、抚慰着远方来客的愁绪,使诗人感到一丝的暖意,同时也感到他乡之夜的宁静、深沉,怎能不引起诗人无限的遐想呢?通过意境还原,学生从那一声一声传到客船、敲击在诗人心头的钟声中真切感受到诗人当时的情怀。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还原诗歌意象,使学生在诗词描绘的意境中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还原文本意境,触摸作品灵魂
写景类的文章和古诗词都蕴含着深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意境还原的方法,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本的意境中,形成思想的碰撞、情感的沟通和心灵的交流,产生审美感受,受到情感熏陶,从而触摸到作品的灵魂。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这首诗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说一说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通过阅读,学生发现诗歌主要通过对明月、松林、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莲叶、渔舟等景物的描写,为人们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接着,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幅美丽的画面描述出来。学生展开描述:在一个美丽的山谷中,皎洁的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从石上缓缓地流过……这样,诗歌优美的意境就在学生的眼前浮现了出来。在描绘诗中的画面时,教师鼓励学生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再现作者所描绘的清新、高雅的境界。这样进行教学,不仅还原了文本的意境,还让学生真正触摸到作品的灵魂,感受到诗歌所流露出的纯净、空灵的艺术之美。
二、言语意义的审美
言语意义的审美是指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进行联想、推测等,从而对作品的形象、表达的意义产生清晰的感知和深入的理解的过程。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源,使学生真正理解文本的意义。
(一)联结背景资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言语意义的理解,不是表面的认同,而是一种个性体悟与建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联结背景的方式,引导学生真正读懂文本的言语意义。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创作背景是“安史之乱”的末期。“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杜甫盼望能早日平乱。当这一天终于到来时,诗人竟喜极而泣。诗歌的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词就把诗人惊喜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诗人“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全诗情真意切,读着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当时对着妻子、儿女手舞足蹈、欣喜若狂的神态。教学这首诗时,教师要联结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杜甫听到平乱后心情喜悦的原因,从而深刻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联结文本语境
语境即语言环境。要想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所蕴含的言语经验和审美情趣,就要引领学生联结文本语境来理解言语意义。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课文的中心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展开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珍珠鸟是怎样与‘我一步步亲近起来的?‘我是怎样精心照料珍珠鸟的?在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中,‘我和珍珠鸟之间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当学生对“信赖”一词有了真正的理解之后,教师对学生说:“人与动物之间竟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那我们人与人之间呢?只要互相坦诚、互相理解、信赖与宽容,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请你仿照课文的样子,写一句与信赖有关的格言吧!”学生的表达兴趣大增,写出了许多精彩且有内涵的句子:
信赖,是友谊天长地久的桥梁。
信赖,是创建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信赖,会使我们的家园充满和谐与温馨。
信赖,是开启和谐美满生活的金钥匙。
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奇迹。
这样教学无疑是对文章的尊重和顺应,把审美创造与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三)联结文本主题
文学作品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主题呢?教师可以通过主题联结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文学作品之间的细微差别,体悟文本所独有的主题思想。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边塞诗,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边塞诗中的情感呢?教师采取联结主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对比中有所感悟。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王昌龄的《出塞》这首诗时,教师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与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王昌龄的另一首诗《从军行》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联结起来,引导学生感受这两首诗在表达主题上的细微差别。同样是边塞诗,不同诗人的作品给人的感受也不同。例如,教师可以将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与四年级上册王翰的《凉州词》中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诗进行联结,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位诗人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这样的主题联结阅读,能帮助学生发现相同主题下不同诗歌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歌所流露出的情感。
三、言语形式的审美
言语形式的审美就是要引领学生发现言语形式的奥妙,领悟文本语言的魅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一)遣词造句的比较
语感即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知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就文本中遣词造句独特的地方进行比较,能帮助学生积淀言语智慧,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秋晚的江上》这首诗,其中的“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一句, “倦”“驮”两个词就把倦鸟归巢的景致描写得特别生动、形象传神。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教师这样进行教学:“诗中如果不用‘倦‘驮这两个词的话,还能选择哪些词?”学生说,可用“背”“载”等词。教师追问:“有这么多的词语可用,诗人为什么单单选择‘倦和‘驮两个词呢?”经过比较、品析,学生发现这两个词的不同表达效果。教师这样引领学生学习语言,唤醒了学生的言语悟性,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增强了学生的言语智慧。
(二)行文思路的比较
言语形式的审美,既有对语言写实内容的审美,又有对行文思路的审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行文思路的密码,感悟文本的言语智慧,以促进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的第三自然段有这样的描写:“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这样的描写读起来朗朗上口,显得特别美。从修辞手法来看,这是一种顶真的手法;从行文思路来看,它暗含着“小与大”的顺序,从小溪到河流再到大海,不仅把大自然丰富的声音与神奇的地方描写了出来,而且为读者营造了逐渐开阔而又美妙的意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揭示作者行文思路的密码,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言语智慧,这对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裨益。
(三)語言风格的比较
不同的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对语言风格的审美属于高层次的审美活动。教师引领学生就同一作家不同的语言风格或者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深刻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特点,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月是故乡明》一课,从题目来看,这是一篇思念故乡、抒发思乡之情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事物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思乡之情。即使是一些非常普通的人、事、景,也会因为融入对故乡的思念而具有特别的意味。有的景物因为被反复运用而成为思乡文学的意象,如柳、月、炊烟和乡音等。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之情。从语言风格来看,这篇文章写得质朴自然,大都由短句子组成,有的地方还会给人一种返老还童般的天真之感,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真挚情感。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这篇课文与苏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但愿人长久》一文进行对比阅读,使学生对故乡、对亲人的情感体验等更加深刻。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就相似作品不同的语言风格进行对比阅读,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点,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综上所述,在学科育人背景下,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载体,挖掘教材中值得进行审美鉴赏的内容,带领学生真正读懂蕴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与价值,以促进学生言语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同步发展,真正实现语文课程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汤岚.指向言语审美的小学语文教学延展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19(12):65-68.
[2] 刘皇.指向言语审美的小学语文教学延展阅读初探[J].甘肃教育,2021(19):44-46.
[3] 李鹏鹏.文体·言语·表现: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路径探析[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1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