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静
【摘要】影片创作离不开剧本,剧本直接决定作品质量,好的剧本能保证影片质量,进而吸引更多受众,也帮助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但是根据国内商业电影剧本发展现状来看,其创作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导致剧本质量不尽如人意,对影视行业发展非常不利。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商业电影剧本的概念和主要特征,然后指出现阶段国内商业电影剧本创作方面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电影剧本;创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I20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1-0032-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1.010
随着我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尤其是《赤壁》以及《卧虎藏龙》等作品诞生之后,我国电影产业开始步入商业发展阶段。在新时期,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在于商业类,市面上也不断出现新型商业电影,票房也在持续性刷新历史纪录,使得国内电影事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从商业电影发展角度来看,选择和设定剧本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创作角度同样尤为重要,只有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保证作品更受欢迎,行业发展迈入新的阶段。由此可见,探究商业电影剧本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电影剧本的概述
电影最初的来源是传媒领域,电影的核心在于视觉影像,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编排具体的故事情节,将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因素相互结合,为受众呈现故事主题并反映其中的思想内涵,这就是电影。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文化产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多元化的媒介符号展现艺术作品表现其中的思想和内涵,专业电影的主要媒介符号包括画面、语言和声音等,在体现社会现实的同时,表达荧幕中人物的内心所想,在社会上传递作品想要表达的观念形态。从商业电影角度来看,盈利是其主要目标,也是主要特点,对于广大观众而言,商业电影为娱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商业电影作为一种盈利工具,整体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且创作周期也比较短。
电影剧本的构成因素较多,常见的包括电影模式、题材、情节构思等,因此,要想保证电影剧本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制定严格的创作规划,合理设计电影剧本的策划等。而对于商业电影剧本而言,其发展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所以除了具备基本的电影剧本的特点外,也具有商业属性以及盈利性特征。
二、我国商业电影剧本创作存在的问题
从2006年开始,国内商业电影创作迈入了新阶段,各大电影的票房大幅增长,在2012年,我国票房市场在全球已经位居第二,在同一时期,无论是荧幕还是影院,都登上了全球第一电影市场的宝座。近几年,国内电影行业发展更是成绩斐然,票房增幅较大,越来越多的观众也开始更加关注国内电影市场。即使如此,我国商业电影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题材还是类型或者叙事技巧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短板,剧本创作方面的问题表现更突出,若不及时解决,未来行业发展很可能会受到巨大影响。目前,商业电影剧本创作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完善的剧本创作机制
随着电影行业迅速发展,整个行业已经形成了比较独特的剧本创作机制,目前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编剧中心制、导演中心制以及演员中心制,均以凸显某种艺术创作元素为核心,上述机制强调单一的艺术要素,存在很多弊端。首先,就演员中心制而言,一般情况都是由大量的行业外资本加持,为了完成电影的拍摄,通常会聘请各种各样的“流量”演员,或是选择购买“IP”。这些演员在社会上广受欢迎,甚至可以说受到很多人的过度追捧,在拍摄时部分演员通常会自带“编剧”,且对戏码的要求较低,会随意地增加或删除,该形式很难保证剧本的文学性,还可能导致剧本不完整,还有一些“IP”剧本的文学性较匮乏,无法保证电影的艺术品质。其次,就导演中心制而言,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导演具有一定的支配性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电影结构完整,也能保证其风格突出,但是整体创作全部由导演艺人负责,演员和编剧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由此创作的剧本存在很多局限性。最后,编剧中心制。对于好莱坞电影剧本创作而言,該模式使用频率极高,可以确保剧本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1]。
纵观国内目前商业电影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最初通常是首席编剧发挥主要作用,提出创作思路,并组建编剧团队,接下来,逐步实现剧本创作目标,该模式同样存在漏洞,由于自由创作者的编剧占比非常高,若剧本没有被导演选入,就不会进行拍摄制作,只有成功入选后,才会正式步入拍摄制作阶段,在该模式下,导演、编剧和演员三者是相互脱节的,很容易彼此割裂,不利于剧本创作。尤其是在制作实践环节,在该创作模式中,各艺术元素创作先个体化创作,然后再组合,难以将各元素最优化的创作潜能激发出来,结果造成电影创作不仅需要漫长的周期,还会导致制作成本不断增长,即使创作出作品,也无人问津,导致国产影片技术质量不达标,行业发展陷入困局。
(二)人物形象刻画不够细腻
目前,许多商业电影的人物塑造方面问题也比较多,尤其是主人公的性格特色不够鲜明,而之所以会出现该现象,大部分人认为是题材限制所致,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要凸显出商业电影主人公的性格特色,不仅要借助边缘人物,而且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必须要用心。而人物形象刻画不够细腻,则会造成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在人物选择环节,工作人员筛选的电影剧本和实际生活相脱节,创作出来的作品很难使观众共情。第二,在创作电影的过程中,许多人物细节描写不到位,编剧忽略了细节的重要性,更关注电影情节的曲折离奇。根据电影的发展史来看,大部分电影剧本创作的灵感都来源于小说,而小说主要是为了体现主人公的情感思想,表达出主人公向往的生活,和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于观众而言,他们在现实中很少遇到电影中出现的人物,观众无法感同身受,剧本的创作也就以失败而告终。不仅如此,商业电影的目的是盈利,许多电影创作过程缺乏深度,工作人员并没有对电影创作特征展开深入调查,这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2]。
(三)主题定位商业特征过于明显且缺乏内涵
商业性质的电影剧本创作,为了保证作品播放之后获得更高的票房收入,编剧往往会投观众所好,例如,当前比较常见的喜剧片、动作片或言情片等,在创作过程中还会在其中加入各种各样的特效,从表面上来看,电影让人觉得精彩绝伦,播放量也还不错,能获得预期的收入,但是主題并不明确,拼凑痕迹较多,商业气息过于浓厚。长此以往,电影表达的主题不突出,艺术形式不符合要求,观众必然会越来越少,行业的发展可能也会陷入尴尬的境地。除此之外,现有的商业剧本创作内涵也不够明显。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忽略了电影创作的本质,而是以追求票房为主,盲目地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或是照搬其创作模式,没有将电影中的真正主题表达出来。与此同时,从情节设计角度来看,许多商业电影选择平铺直叙的模式,就内容上而言,观众的思考空间并不大,这反而会让观众觉得枯燥无聊。也有一些商业电影剧本则与之相反,为了尽可能地让观众满意,保证他们的体验需求得到满足,在创作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过于关注表面,创作出许多低级趣味的作品,剧本缺乏故事性,艺术性更是被削弱,久而久之,电影成为满足人们好奇心的一种所谓的艺术形态。随着各国之间交流越来越深入,许多西方文化思潮涌入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思潮也影响电影的创作,许多人员为了追求降本增效,逐渐丧失了原本的理想,许多电影作品中充满了背叛和狡诈,或是呈现个人英雄主义、性以及暴力等内容,以此刺激观众的感官,这些虽然能短暂地让观众感到快感,但是长此以往也会让他们感到无聊和乏味。还有一些电影剧本缺乏可拍性,部分编剧自身的综合实力不足,对有关电影剧本的特性认识存在偏差,不仅形象思维匮乏,同时也缺少蒙太奇思想,难以真正把握电影的情节、场景的跳跃等,无法真正彰显电影的语言风格,达不到预期的拍摄标准。
三、解决商业电影剧本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编剧与表演的联动创作模式
商业电影是一门艺术创作,需要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更需要将不同的艺术元素协调和统一,而创作出优秀的商业电影并非易事。为了达到预期的商业电影剧本创作目标,有必要探索多元联动创作模式,联合的主要对象包括导演、编剧和演员,形成团队召集机制,通过落实该机制,保证电影创作规范有序,以制度层面为接入点,确保各主体均发挥各自的作用,通过共同合作,提高创作效率,保证创作水平。在创作的过程中,编剧和表演元素相互结合、共同联动,在编剧创作环节,必须综合考虑“表演”元素,要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表达,同时也要保证动作形容词描写丰富且生动,同时,保证每一位演员都真正参与创作的过程,在其中合理应用自身掌握的专业技能,配合编剧及时优化和完善剧本创作,从多个方位着手提高剧本的质量。通过促进编剧艺术元素和表演艺术元素二者的充分互动和协作,将各种艺术元素的最大效能充分激活,使得电影后续创作具有更加充分的条件,同时也促使整个商业电影行业的艺术水平得以上升[3]。
(二)结合实际生活刻画人物形象
要保证商业电影剧本创作成功,必须将电影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作为商业电影的编剧,必须要深入普通老百姓的身边,做详细地调查和分析,了解其生活方式,观察周围的社会问题,从其中总结概括出有价值的内容,并将其和电影相融合,保证电影创作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而使得观众产生共鸣。编剧在塑造人物时也需要了解大众的口味,但是不能一味地迎合,保证塑造的形象深受观众的欢迎和喜爱,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塑造的人物而言,必须和整部电影中的核心要素相互串联,同时还要把握好各个细节的刻画,比如眼神、语言和表情等,保证观众能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得人物性格更突出,同时演绎得也更生动形象,在拍摄过程中,也应该尽可能选择真实的社会背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观众产生共鸣。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编剧在塑造角色时,并没有将角色刻画得十全十美,该角色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即非常喜欢抱怨,但是优势也比较鲜明,是有血有肉的英雄。所以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全面共鸣,许多受众都真正感到内心有所触动,因此票房收入也非常高。
(三)应重视主题的构思
编剧要创作出优质的电影剧本,给观众呈现优秀的故事,假如剧本缺乏明确的主题,同时情节也不够紧凑,那么即使演员非常优秀,演技也比较到位,也可能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也就是说,商业电影的主题定位尤为重要。编剧应保证剧本的故事完整且具有良好的逻辑性内容,还需要充实且具有丰富充沛的情感,除此之外,还应尽可能保证剧本主题贯穿全文,让观众产生更好的观影体验感,由此,提高口碑宣传,增加票房。商业电影剧本是一个整体性系统,主要构成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文本、故事和话语[4]。就故事要素而言,主要体现在叙事内容层面,编剧要善于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电影素材,定在其中,增加蒙太奇思维和视听思维等,形成优质的电影题材,保证电影主题鲜明且合理。在撰写人物小传的过程中,应设定主要人物的特性,同时还要明确其命运走向,确保人物性格突出,无论是导演还是其他电影制作人员,都应该及时了解人物,并认同人物。以故事要素优化为前提,体现剧本的人物形象,突出其中的人物关系,并构建紧密的情节以及结构,使得导演拍摄的内容丰富且精彩。就话语要素而言,需要提前编写剧本大纲,同时还要进行分场景的梗概,构建未来分场景。合理安排剧本的整体结构,使得故事的叙述方式更合理,突出故事情节的时空连续,使得情节矛盾冲突更鲜明,提高故事的呈现效果。文本要素一般情况下指的是电影剧本叙述的内容和形式的外在体现,为其他人员工作提供基础,也为导演提供参考。需要通过分场景剧本创作,同时结合每个场景的场次标题等,添加人物对白,突出剧本的“视觉化”以及“可拍性”。此外,还要关注剧本的其他影响因素,比如成本、拍摄时间、场景的集中度以及打斗情节等,合理安排所需的演员、道具等,综合考虑拍摄难度,保证剧本拍摄能如期完成。
(四)应彰显商业电影剧本的艺术性价值
第一,应突出剧本的文化价值。众所周知,电影属于文化性产品,更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因此,电影承载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是必然的,要保证电影剧本呈现好的故事,表达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价值。在选题时应尽可能做到新颖且独特,在立题立意时应尽可能引发观众的深思,故事内容要吸引人的眼球,人物形象也要合理,在表达叙事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文学化手段。第二,应凸显剧本的政治价值。应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同时还要保证审美导向和价值导向价值合理,通过电影剧本在社会上传播正能量,并弘扬时代的主旋律,避免出现违背政治价值的内容。第三,商业电影剧本还应该具有商业价值。无论是哪种商业电影剧本,无论内容如何,情节如何,其最终目的都在于获得经济效益。因此,编剧需要关注市场主流需求,分析市场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并做到精准定位,深入思考不同群体的商业电影需求,体现剧本的商业价值,保证创作的剧本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第四,还应体现导演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无论是确定故事内容,还是选择题材类型,导演以及编剧都需要相互合作,及时沟通,共同优化剧本,并在其中融入导演的创作热情,激发编剧的创作活力,使得创作风格独一无二,以此吸引更多受众。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商业电影已经步入了大片时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商业电影必须奢侈华丽,徒有虚表的电影剧本是不可取的。在新时期,商业电影剧本必须具有深刻的内涵,因此,在创作剧本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应突出自身独特的风格,选择合适的题材和人物形象,确定剧本的文化品质,保证创作的内容符合市场需求,也满足观众的心理需要,进而推动我国商业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婉玲.商业电影剧本创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21(09):127-128.
[2]靳取.商业电影剧本创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戏剧之家,2017(16):119.
[3]刘钰.电影剧本创作要点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4):149+167.
[4]王妍.商业电影剧本创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传播,2016,8(04):8-9.
[5]雷其梠.好莱坞优秀商业电影剧本的创作分析[J].中国电影市场,2013(1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