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材 姚凯铭
【摘要】文化的形成、发展、变迁与地域联系紧密。地域是文化形成发展与变迁的重要地理载体,而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变迁又为地域赋予了除自然地理单元以外的人文地理内涵。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东西南北风土各异,孕育出了璀璨繁荣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内部又清晰地体现出了差异型、多样型、融合型文化的特点。因此本文通过对两湖地区以楚文化为核心的地域文化研究,探究地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影响作用,揭示两湖地区文化变迁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认识两湖地区文化特色的同时,增强对中华文化共性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强化人们的乡土情怀和文化自信,为各地区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凝聚文化力量。
【关键词】中华文化;地域文化;楚文化;社会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1-0004-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1.001
一、整体地域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位于我国华中地区的湖南和湖北两省自古一衣带水,手足情深。在上古时,湖南、湖北本为一家,《尚书·禹贡》把古中国分为九州,两湖就有个共同的名字即荆州。
在以后的千年时光里,政区不停变化,却始终难以割离两湖之间的密切联系。汉朝时的荆州刺史部、唐代的江南道,都以两湖为中心。宋朝在两湖设立荆湖南路、荆湖北路[1]。虽然两省不属于同一个行政区,却始终联系紧密。明朝几乎承袭了元朝的旧制,却在行政区域上有所调整,将湖南、湖北单独出来作为行省,合称“湖广”。这一名称一直延续到清朝前期,康熙三年,湖广分治。雍正元年,两湖布政使司又改为湖南布政使司和湖北布政使司,次年,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湖广巡抚为湖北巡抚[2]。大致以洞庭湖为界,以北为湖北,以南为湖南。湖南和湖北正式成为两个省。这一湖南湖北两省政区划分的历史沿革,基本奠定了后世湖南湖北两省行政区划的基础。
通过上述史实,展现湖南和湖北两省的历史渊源可以发现湖南和湖北两省区域整体性的特点。也正是在这片整体性的区域上孕育出了呈现共同性特点的文化。两湖的文化之根在于楚文化,两省在历史上同为楚地,共同开发并壮大了楚国,创造了别具特色的楚文化。
“西周春秋之际,活跃于今湖北南漳县境内荆山一带的楚人筚路蓝缕、开疆拓土,吞并诸群蛮部落而立国,其疆域北抵汉水以北,南至洞庭湖以北。”[3]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楚文化区。随后伴随着楚国的扩张,其触角延伸到洞庭湖以南的湖南区域。春秋中晚期,现湖南区域融入楚文化区中。到战国,随着楚国对湖南全境的征服,整个湖南融入楚文化区中,因此以湖北和湖南為地理基础的楚文化区全面形成。
在此过程中,楚文化不断地发展,两湖地区也塑造出了共同的文化基因。两湖形成了共同的楚语方言,共用鸟篆文字,共同崇拜凤凰图腾。后世考古发现,两地在楚国时期的青铜礼器、铭文简帛、织物器皿等构造均为一致。同时,楚人在这块蛮荒之地形成了浪漫不羁的性格特点,在开发和建设蛮荒之地的过程中形成了剽悍勇猛的血性,在扩张和壮大的过程中形成了尚武与抗争的精神。这对湖南、湖北两地长期土著居民的文化塑造有很大的影响。
自古以来,两湖地区经历了漫长而持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楚文化地域。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文化属性和情感认同上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虽然两湖地区的文化区域并没有明确的边界线,但在人们的心中,它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共同体的感觉。这种感觉源于深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赋予了两湖地区相对独立、稳定和延续的文化特性。它不仅是两湖地区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体现。
二、地域内部文化向多元一体变迁的趋势
虽然两湖地区同属于楚文化圈,但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向多元化变迁的特点。湖北逐渐在楚文化的基础上延伸出了荆楚文化,而湖南则逐渐在楚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湘楚文化。但无论如何变迁,都离不开楚文化的本体,因此,本文将两湖区域内部的文化变迁过程称之为向多元一体变迁的趋势。由楚文化变迁出的荆楚文化和湘楚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演进的结果,其影响因素也是多元的。其中包括了湖北、湖南两地的自然环境差异、江河地形差异、人口的迁入与迁出差异和历史事件差异等。荆楚文化和湘楚文化虽然来源于历史、发展于历史。但它们并不是一个描述过去的词汇。它们是两地区文化的各自代名词,是两地区地域文化的总括。换言之,荆楚文化包含了湖北地区从先秦至今日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湘楚文化包含了湖南地区从先秦至今日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这两个词汇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继承的,也是发展的。命名之区别必然存在着实际内涵之差异。因此本文需要进一步探讨荆楚文化和湘楚文化的区别以及形成的原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地理环境产生特定的人类体质,而人类的文化性格正是以特定的人类体质为载体的。”[4]人类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既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塑造自身的文化特质。地域环境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区域文化性格差异的重要原因。而区域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各大洲是洲际区域;各个国家是国别区域;中国的西北、西南、华北、华南、华中是方位区域;华中的湖南、湖北也是各自的省界区域。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差异,从而会促成不同的地域文化。而这种地域文化也是一种复杂的体系,如湖南、湖北是同一种地域文化即楚文化体系,而这个体系中又包含了荆楚文化体系和湘楚文化体系这两个重大的分支。
两湖地区连南接北、承东启西,位于内陆交汇的东西中部,也是南北过渡的重要地带。这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物产丰富,同时又享有便捷的交通位置。正因为如此,各地的居民、商人以及其他移民都倾向于聚集于此,形成了融合并包的文化景观。但这种文化在地域内部又存在着分异。
例如,湖北省的恩施、神农架等鄂西山地相对于外界文化交流较少,这部分是由于地理上的封闭性所致。这些地区形成了勇猛率真的文化特点。与之相比,江汉平原水网纵横、物产丰富、农耕发达。同时受码头文化、洪水泛滥、商贾交易的影响使得该地居民培养了有备无患、机变聪慧、包容开放的文化气质。
而湖南省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则有长江和洞庭湖的天然阻隔,这使得在近代以前湖南与外地的交通和联系相对困难,较为封闭。山区居民性格相对坚毅强悍。自古以来,汉族和苗族的混居情况,彼此通婚和血缘融合,赋予了这片土地一种强悍热烈的气势。湖南的苗族、土家族、汉族向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民族融合过程塑造了他们坚毅有力的文化性格,而这种性格在某种程度上为湖南近代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现象做出了贡献。
一个地域的文化品性是由该地域内人们的文化观念、文化价值、文化精神、社会行为以及实践活动等的综合交织,是多元化复合化特征下的相互对立与相互统一。其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影响、渗透,是一种发展与融合的过程。湖南,湖北两地的文化性格差异也是荆楚文化和湘楚文化的重要分野。“湖北文化和湖南文化作为楚文化的两个分支,在不断地变迁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显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各有所长,但又相互补充。”[5]
三、文化变迁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文化变迁与社会是不可割离的有机整体。因为二者是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社会环境变化下不断孕育出新的文化,新文化与旧文化相碰撞,又会塑造出新的社会环境。如此这般,文化变迁与社会是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以湖北为例,提到湖北很多人都会不禁想起“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6]这句话。人们用这句话的态度是褒贬不一的,这句话显然是极具感性和主观的民间俗语。但本文要分析的是这句话存在并广为传播的原因。本文把分析区域锁定在湖北省省会武汉。分析武汉的文化与社会有四个非常重要元素,其一是“楚”,其二是水,其三是气候,其四是码头。
首先,从“楚”这个元素看,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早期部落首领鬻熊跟随周文王伐商,在战争中英年早逝。但在分封中,楚国遭到了冷遇。楚人为了生存被迫开发长江流域的蛮荒之地。经过历代楚人的耕耘,营造了一片赖以生存的沃野。到楚庄王时期楚国成为“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的南方大国,书写了“不服周”的传奇。楚人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楚文化,楚国飘逸的文字鸟书,楚国信奉的神物凤凰,楚国的各种器物饰品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到了楚国中后期,诞生了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他也是楚文化的代表人物。由上述可以总结出楚文化的特点是剽悍、进取、浪漫和不羁。
然后,本文把水和气候这两个元素归为一个整体因素分析。楚国被称为泽国,湖北被称为千湖之省。因此,水与湖北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湖北地势呈东西北三面高,中部低,向南敞开的结构,整个长江横穿湖北而过。在这种地形下,上游来水十分容易在湖北的江汉平原形成内涝,加上湖北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充沛。每逢梅雨季节,长江来水和地区降水交叠,极易暴发洪水灾害。“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11年的2117年间,长江共发生洪灾214次,平均10年一次。19世纪中叶,连续发生了1860和1870年两次特大洪水。20世纪,长江又发生了1931、1935、1954和1998年等多次特大洪水。”[7]同时,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也决定了湖北的冬冷夏热,雨热同期。加上水这一元素的影响,所以冬季的湿冷和夏季的湿热是交织转换的。上述可以总结出,湖北乃至两湖地区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直与天地相斗、与洪水猛兽相斗。当然,这种恶劣是带有区域性的恶劣。
最后,从码头这一元素来看。武汉自古就是九省通衢之交通要地。在农业经济时代,交通运输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内河航运。两湖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产区,武汉又是重要的航运交通枢纽区。因此,武汉的码头众多。近代以来,随着张之洞对武汉三镇的开发和19世纪60年代汉口开埠,武汉的码头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8]。充满活力的港口码头使得武汉成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在这个时期,武汉成为连接国内外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码头的兴盛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产生了无数闯码头的人、精明狡猾的商人、勤劳肯干的工人,聚集了代表各自势力的商会帮会和来自东南西北的文化,他们云集于武汉各码头,形成了具有江湖气息的码头文化。
综上所述,因码头而产生的码头文化是鱼龙混杂的江湖,是斗智斗勇的习气,是开放与竞争,是兼容与融合。综合上述对楚、水、气候和码头这四个元素的分析,本文发现了一些造成湖北文化的复杂性以及湖北人性格的多元性的成因,即在楚文化、码头文化和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这三个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复合型的文化和性格。
文化变迁与社会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文化与社会是不可割离的有机整体。楚文化、与自然斗争的抗争文化、码头文化的融合抗争恰恰是一个表现了创新、传播、涵化和重建的文化变迁过程,这一变迁过程既包含了不自觉发生的无意识的文化变迁,也包含了在人为设计下发生的有意识的文化变迁,其变迁的结果就是构成了现在复杂多元的湖北文化体系。文化变迁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现在所构成的复杂多元的湖北文化体系也会在继续进行新的文化变迁。而这一以文化变迁的载体和服务对象是社会,有了恶劣的自然社会,便砍伐荆棘进而形成“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文化,便生成与洪水和气候斗争、与天地相斗的抗争文化。有了码头,便产生了码头这个江湖社会,并孕育出独特的码头文化。同时这些文化又会激着人们去和不断出现的恶劣的社会自然环境抗争,与新的商业都市社会相融合。在此过程中旧的文化沉淀,新的文化累积,形成了文化变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恶劣的自然社会在被人为改造,新的人文社会在旧的人文社会的基础上革新和发展,形成了社会发展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整体过程即文化变迁与社会相互作用、影响与促进的过程。
四、结语与展望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研究两湖地区的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现实意义在于推动两湖地区传承和创新扎根于本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有效实施。同时也是展现一幅地域文化与社会二者间关系的生动图景。研究地域文化与社会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化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多样性的文化体系,其中地域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地域文化因地理、气候、历史、民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丰富。通过研究地域文化,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历史传统、价值观、艺术等方面的差异与特点,有助于增进对中华文化的全面理解和传承,树立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观,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其次,研究地域文化与社会发展关系可以揭示地域性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此外,研究地域文化与社会发展关系可以帮助塑造地方特色和促进地方发展。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优势,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挖掘和保护地方文化传统,提升地方形象和竞争力。同时,结合地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为地方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最后,研究地域文化與社会发展关系有助于增进地域间的交流与融合。
综上所述,研究地域文化与社会发展关系对地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地域文化,助力文化自觉的形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同时也为地方特色的塑造与发展作出贡献,促进地域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为各地区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汇聚文化底蕴和力量。所以,研究地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远远超过了研究文化本身,地域文化所寄托的是一个地域的历史,更是一个地域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袁钰莹.五代两宋荆湖地区商业城镇发展及其格局演变[J].中国经济史研究,2022(05):41-52.
[2]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466.
[3]江凌.试论两湖地区文化的基本特性[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03):414-418.
[4]江凌.近代两湖地区居民文化性格的形成及其特征[J].社会科学,2012(08):150-157.
[5]曹诗图,鲁莉,荀志欣.两湖文化比较的文化地理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03):48-51.
[6]余霞.互文理论下的《山海经》图文关系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3.
[7]吴道喜.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与评价[J].中国水利,2003(06):64-66.
[8]刘玉堂,姜雨薇.长江文化与武汉滨江文化空间的互塑[J].文化发展论丛,2022(00):20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