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娇娇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6.043
[摘 要]國有企业秉持党性初心,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一些国有企业面临较大的债务规模、不合理的债务结构以及缺乏系统的债务偿还机制等问题,对其稳定发展构成挑战,甚至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完善的策略,也需要国有企业从自身经营和管理出发,构建更加完整、有效的防控体系。本文旨在分析国有企业债务结构优化路径,以期为实践提供借鉴性的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债务结构;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伴随着规模扩张和项目投资的不断增加,国有企业的债务结构问题日益凸显,使其面临较大的债务压力。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其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当前,国有企业债务结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债务规模过大、结构不合理、债券融资主导、流动负债较高等,不仅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增加了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而通过优化债务结构,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降低负债率,提高财务的灵活性,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本文深入分析国有企业整体的债务现状,并找出国有企业债务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国有企业债务结构的路径,以期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1 国有企业的整体债务现状
国有企业债务指的是由国家所有或控股的企业承担的债务,包括中央政府直接或间接发债的国有企业债务,以及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提供支持或担保的国有企业债务。通常,国有企业债务与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战略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为857306.1亿元,利润总额为46332.8亿元。这表明国有企业在经营方面取得相当规模的成绩,显示出一定的盈利能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国有企业实现盈利,也需要持续关注其资金运作状况和负债水平。2023年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4.6%,较2022年上升0.3%。资产负债率上升意味着国有企业在融资方面更多地依赖债务,或者是其资产的增长速度低于债务增长速度,从而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而这可能增加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其偿债能力和资金运作状况[1]。
2 国有企业债务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国有企业流动负债较高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主要是:有息负债所占比重偏大,而用于偿债的流动资产所占比重偏小[2]。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其2022年年报显示,近三年的流动负债总额达14293.03亿元,相较之下,平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仅为128.21亿元。这表明该公司流动负债远超过流动资产,导致其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流动资产、负债比例的不匹配,导致国有企业承担较为沉重的短期债务,致使资产负债率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2.2 债务负担中不良部分比例较大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中,逾期不还、呆账、坏账等不良贷款所占比重较大。一些国有企业借款和贷款的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本运行效率不高,债务闲置,利息负担增加,同时负债负担也在不断增加。
3 国有企业高负债率成因分析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官网数据显示,2023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4.6%(如图1所示),整体而言,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点。
一是国有企业主要以借款作为主要融资手段。我国的直接融资体系相对滞后,多层次资本市场总体上仍然处于不够成熟的状态,整体规模相对较小。特别是在社会融资总额中,直接融资占比相对较低,这导致国有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有效降低杠杆率。尽管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逐渐增多,但部分国有企业依然难以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的方式成功实现融资。另外,由于担心股权融资会导致国有企业股权稀释、控制权弱化等问题,国有企业更愿意通过债券或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国有企业通过直接融资途径降低杠杆率的难度较大,限制了财务的灵活性。其次,尽管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加,但由于首次公开募股融资方式的限制,部分国有企业难以通过这一方式获取融资支持。最后,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担心股权融资可能带来控制力减弱的问题,其更倾向于选择相对保守的债券融资和银行借贷[3]。
二是国有企业在借贷方面具备较为便利的条件,主要通过银行借款来获得资金支持。一方面,国有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系统的主要力量,肩负着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责任。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借款往往具有一定的政府担保性质,在保证信用风险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国有银行、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三者之间密切联系,构成“铁三角”,是国有企业高负债经营的直接原因。
三是国有企业以负债作为扩张手段,实行内外部激励机制。部分管理者不惜成本、不顾代价、不顾效益,全力推动企业规模的扩张。这种内部激励机制使管理者更倾向于通过负债实现企业规模的增长,导致其财务压力加大。政府为刺激地方经济的发展,积极鼓励国有企业采用高负债的方式实现规模扩张,比如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方式,激励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扩张。这种外部激励机制使国有企业更容易通过债务手段获得资金支持,推动企业规模的扩大[4]。
四是国有企业的高负债与经济下行存在一定关联。国有企业资产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为缓解经济增速下降的压力,国有企业通常承担逆周期调节的任务,成为主要的“保增长”载体。在此背景下,银行通常会放宽信贷政策,导致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上升。
五是国有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主要受地方保护、政府信用支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产能过剩的国有企业难以顺利进行市场出清,原本应逐渐退出市场的国有企业沦为“僵尸企业”,从而使国有企业整体的负债率居高不下。
六是国有企业高负债还源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缺失。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的经验,风险防范和内控制度尚未达到应有水平,导致企业负债行为的权责方面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对企业的融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更容易陷入不明智的债务扩张困境。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国有企业在债务管理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其对债务结构进行优化,制定综合性的战略来处理债务问题,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5]。
4 优化国有企业债务结构的路径分析
第一,通过优化低效资产和清理无效资产,强化业务板块整合,加强企业运营制度管理,明确经营领域,提高国有企业的有效资本比例,优化资本质量,增强债务偿还能力,降低资产负债率。一是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全面审查,识别低效和无效资产,并及时清理或优化,以提高资产质量和效率。二是通过合并、收购或重组等方式,整合国有企业的业务板块,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运营效率。三是建立健全的国有企业运营制度,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以确保国有企业运营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四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条件,明确国有企业的经营领域和定位,避免盲目扩张或投资,降低经营风险[6]。
第二,推动“以股抵债”机制的创新,努力降低国企的杠杆水平。促进国有企业由债务到权益的转型,引进外来资金,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国有企业的债务结构得到优化,从而达到降低负债率的目的。例如,探索“以股抵債”等创新融资机制,通过发行股份或吸引股权投资者,减少债务融资的比例,降低杠杆水平。另外,还可以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和外部投资,通过股权投资或战略合作等方式,增加国有企业的资本来源,降低负债率。此外,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
第三,国有企业应优化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或过度投资,以提高资本利用效率,降低流动负债比率和负债率。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精选投资项目,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扩张。二是通过合理配置资本,降低流动负债比率,减少短期债务的压力,提高国有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三是加强对投资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保障国有企业财务安全。
第四,国有企业应关注时代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宽国有企业资金来源,降低债务融资比例,从而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其一,加强科技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其二,多元化资金来源。积极拓展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包括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并购重组等,减少对单一融资渠道的依赖。其三,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债务融资比例,实现负债率的有效控制。
5 结论
首先,通过对国有企业整体债务现状的深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债务结构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国有企业流动负债较高、债务负担中不良部分比例较大,导致国有企业面临较大的债务压力;其次,分析国有企业债务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包括直接融资体系滞后、国有银行支持、政府激励规模扩张、经济下行压力、企业治理缺失等;最后,提出优化国有企业债务结构的路径,包括业务板块整合创新、债转股制度推动、调整投资方向、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国有企业优化负债结构,提升财务的稳健性,降低负债率。总而言之,国有企业债务结构优化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多方的协同努力。希望通过深入分析和有针对性的措施,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面临的债务挑战,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瑶.去杠杆与国有企业债务结构优化[J].现代国企研究,2017(24):105-106.
[2]王英敏.新形势下的国企控杠杆[J].中国金融,2020(21):62-63.
[3]张晓燕,赵一林.供给侧去杠杆风险及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8,40(7):16-21.
[4]田光宁,杨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视角[J].金融评论,2023,15(5):56-76,125-126.
[5]李智峰.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控路径优化[J].中国经贸,2022(3):205-207.
[6]李娜.关于优化地方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J].上海国资,2023(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