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华北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及不平衡性论析

2024-04-12 08:45岳红廷
关键词:近代华北小学教育

摘要:华北地区近代意义上的乡村小学教育起步于20世纪初年的清末学制改革,到三十年代末乡村小学教育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受农村经济衰败、教育观念和社会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华北乡村小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的不平衡特征,如区域之间的差异,各类小学发展的不均衡,男校、女校及男、女生比例失衡,女教师严重短缺,乡村小学的快速发展与乡村儿童入学率不高之间的不平衡。华北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恰好体现了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由“旧”到“新”的艰难转型。

关键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217(2024)01-0143-08

收稿日期:2023-12-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FZSB052):乡村小学教师群体与近代华北乡村教育变迁研究。

作者简介:岳红廷(1982-),女,河北邯郸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

乡村教育近代化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基础。作为京畿之地的华北地区,其乡村教育的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学者们对于华北乡村地区的兴学进程格外关注。乔志强考察了晚清及民初华北乡村教育体系的变迁及影响,认为农村教育促进了乡村社会观念的变革、造就了新型的知识群体,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郑起东探讨了近代以来华北乡村教育由旧到新的转变历程,指出新式教育就是在同旧式教育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以及转变农民的教育观念。朱汉国和王印焕主要分析了近代华北乡村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以及对乡村经济、农民思想观念、乡村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上述研究主要侧重对近代华北乡村教育新旧转型及其影响的分析,而对乡村新式小学教育的研究则较为薄弱。鉴于此,本文在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考察近代华北地区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近代华北乡村小学教育呈现出的一系列不平衡特征及原因,以期為当前我国乡村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某些历史借鉴。

一、近代华北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对近代华北地区(主要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四省)乡村新式小学教育(主要是初级小学)考察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末时期,是华北乡村小学教育萌芽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从1911辛亥革命至1936年,这一时期是华北乡村小学教育发展阶段。清末,华北各省响应政府的兴学举措次第开启了兴学进程。1902年,直隶学校司拟定《直隶省小学堂暂行章程》令各州、县书院和私塾改为新式小学堂,每州、县兴办官立学堂一所,私塾改为私立小学堂。但兴学之初,“因特以事属创举,人民多不明真相,因之学堂虽设,而入学者无多。”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颁布《兴学告示》,进一步申述兴办学堂的意义,严饬府、厅、州、县各官认真劝学,要求“自示之后,无论城乡村镇,均须共同设法广立蒙、小学堂,子弟入学立身为基,父老以兴学为应尽之责。”并于同年拟制劝学所章程,令各府、厅、州、县成立劝学所,负责劝导督促兴学事宜,1906年直隶省停止乡试、会试,至此,直隶乡村兴学有了进一步发展。到1907年直隶初等小学堂数为7596所,学生133884人。1908年初等小学堂8534所,学生180489人。到宣统元年初等小学堂数增加到10259所,学生增加到209668人,初等小学堂的数量比1907年增加了2663所,学生人数也增加了75784人。直隶初等小学堂数连续三年为全国各省之冠,学生数仅次于四川位居全国第二。(见表一)

华北四省中以直隶省的乡村小学教育发展最好,其他三个省份发展稍差。山西省于1902年开始设立小学,当时由书院改为高等小学,由义塾改为初等小学,后因经费、设备、师资、教材等缺乏,再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所以山西的小学教育一直到1911年才有所发展。

在山东省,1904年开办的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是该省最早的省立小学,各县小学校开办最早者,为长山、惠民、嘉祥等县立第一小学,开办于1902年。河南省小学兴办也始于清末,校舍多由书院旧址改设,经费多用书院原有收入,且各县小学的设立仅限于城市及较大镇。到1907年,山东、山西、河南三省初等小学堂的总数仅为4981所,不到直隶初等小学堂数的三分之二。在这三省中又以山西发展最差。(见表一)但若就全国情况而言,山西初等小学堂及学生数的发展在这三年中始终保持中上游的发展水平,1907年山西初等小学堂510所,学生12173人,在所统计的23个省市中分别位居12位、13位;1908年山西初等小学1292所,学生32295人,在所统计的23个省市中分别位居第8位、9位;1909年初级小学1650所,学生46804人,在所统计的24个省市中分别位居第10位。

由此可知,清末华北地区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居全国首位。

民国肇兴,政治体制的变革、新的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得华北乡村小学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1912年9月28日,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规定“初级小学在城、镇、乡设立,由城、镇、乡承担教育经费,儿童六岁入学,修业年限为四年。乡之财力不能设立初级小学校者,得以二乡以上之协议组织乡学校联合,以设立出初等小学校。城、镇、乡除设立初等小学校,足容本区域学龄儿童外,财力有余,亦得设立高等小学校,但须经县行政长官之许可。”1913年教育部拟定强迫教育办法六条规定:“各属知事将管辖地点分村乡镇分配,调查属内村镇相距若干里及村乡镇户口数目,儿童八岁入学,违者重罚其父兄,并处罚学董。”1915年开始推行义务教育,以期“学龄儿童人人有就学之地”。1922年新学制的推行使乡村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新学制制定了指导教育发展的七项标准,“一、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二、发挥平民教育精神,三、谋个性之发展,四、注意国民经济力,五、注意生活教育,六、使教育易于普及,七、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这反映了近代以来国人对教育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与以前学制相比,新学制最大的特点是缩短了小学的修业年限,使义务教育便于普及。新学制还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6年,依地方情形得暂展1年;小学校得分初、高两级,前4年为单级,可单独设立;义务教育年限暂以4年为准,各地方至适当时期可延长。义务教育入学年限,各省区可依地方情形自定。”由此可见,新学制在一定程度上将办教育的权力下放,使得地方有更大的自主权,这就刺激了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各地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特点独立自主地兴办适合本地实际的教育。

在此大背景下,华北乡村地区的兴学进程也进一步推进。到1930年代,无论是初级小学的数量还是学生数较清末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如表二所示)。以山东省为例,1933年山东省初级小学共31764校,学生数1056107人,相比1909年学校数增长了近9倍,学生数增长了近22倍。其他三省的涨幅也很明显。此外,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得出华北四省初级小学的发展在全国也位居前列。如1933年华北四省初级小学总数为94708校,学生数3359675人;同年全国初级小学228409校,初级小学学生数为9162965人。

综上,就量上而言,自清末兴学以来到1930年代,华北乡村小学大体上保持增长的趋势,学校数量、学生数量都已斐然可观。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其发展规模及速度更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具体到乡村社会,情况并不乐观。以河北为例,据1933年统计,河北每县所辖村庄少则百余村,多者六七百村,全省130县共有29396乡(其中巨鹿和興隆两县乡数不详),旧村共49484村(其中巨鹿、高阳、容城、兴隆旧村数不详)。

当年,如表二注释部分所示,河北省初级小学总数(130个县)为27953校,若以乡为单位,以一乡一校来计算,则全省仍有1443乡没有初级小学。若以旧村来看,以一村一校来计算,则约1.8个村合1所学校,按百分比来算,则56.4%的村庄有初级小学。这是以一乡一校(或一村一校)的情况来计算,但是若考虑到较为富裕的大村庄有2校或3校的情况,那么在华北地区没有学校的乡(或者村)就更多了。几个村联合设立小学的情况在华北很常见,如河北省易县尧舜口村与其周围八个村组有“八村公立初级小学校”1所,校址设在距尧舜口村五里之外的野里店村。平山县王家窑村与北石殿等五村,合设初级小学1处。阳曲县乡有846个乡村,学校仅有340余,每2村或3村平均有1所学校。

这样算来,贫寒的乡村,则至少2村或3村才有可能共设1校。这就意味着一些乡村根本没有学校,这种状况表明乡村小学在量上发展的尚不充分。因此,华北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的重点必须首先放在小学数量的普及上,必须首先保证学校在“量”上的充足,进而提高学校的“质”,以保障教育的实施,否则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就无从谈起。

就质上而言,近代华北乡村小学经历了新旧的艰难转型。清末华北乡村地区建立起来的初级小学,多数是由私塾转变而来的,所以实际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翻看清末各县的视学视察报告可知,乡村小学多与私塾无异。如1904年保定易州查学王振垚、冯蕴章查视涞水县小学堂情形,“该学堂全因书院旧址,毫无改作,斋舍只九间,学生十名……了无规条,一切寝食出入,并无一定钟点,宛然一书院性质。教员为博野冯廷杰,所定教科书全为师范学堂讲义,至初等小学,据该县言已办有十处。查学堂等亲至西北关两处察看,一八人,一十八人,实皆高读《杂字本》《百家姓》,与冬烘乡塾无异。欲为之亲试教授法,并黑板皆无。”

1907年《直隶提学司通饬各属实行改良私塾文》可知:“查直省各属创设小学已五六年于,兹矣,其中设备合宜,教授得法者不过十之一、二,而因陋就简、敷衍塞责者则居十之八、九。间有徒挂学堂牌额,并无学生,反不及向时私塾尚得按时上课。”1908年李搢荣调查武清县杨村清真初等小学堂情形报告,“该学堂借用铺房三间,并无黑板、讲台等事。学生十余人,皆面壁坐,仍用《三字经》《四言杂字》等书。”

1909年,怀安县小学除城内柴沟堡等处外,多数学堂无讲堂,课程尤为敷衍,名为学堂实则尚不如私塾。到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已经大为改观,多数乡村小学已经具有近代新式教育的特征。首先,在教学设备上与之前的私塾有了一定区别,除了黑板、粉笔、板擦、教鞭、讲桌等简单的用具外,部分乡村小学还配备了一些新式的教学用具如马蹄铃、世界地图、中国全图等。

其次,在乡村小学课程设置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据调查河北宛平县黄土北店村小学主要教授课程为:国语、算术、常识、三民主义、音乐、体操、手工、图画、作文等九项,其余时间还有习字与珠算。沧县北陈屯村初级小学课程采用的是中华书局出版的课本,如国语、算术、常识等。

最后,在教法上也有改进。如河南延津县前老岸村区立第十六初级小学,教员课国语,出席学生三十人,讲解清楚,教法稍嫌注入。洧川县第五区前宫乡初级小学校,教员曹正永课一二三四年级复式班三民主义,讲解明晰、态度教法均可。

由上可知,随着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小学趋新的特点进一步明显,到30年代,在华北乡村小学中新式的内容已经占有了绝对的优势,但传统的四书五经的教学内容始终没有被完全取代,而是呈现出新旧并存的特点。据崔作林调查1935年河北易县农村仍有私塾式的小学校,门外虽然是挂着初级小学校的招牌,其中内幕和私塾是同样的性质,没有一定的功课表,也没有上课下课的规定时间,天明了上学,天黑了下学,太阳正午了吃饭,这是他们学生生活的简单方式。他们的功课,多半是数千年前的旧东西,如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等,有的加上一门算术,因为农民知道算账是必要的。

二、近代华北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近代华北乡村小学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呈现出一系列的不平衡特征,这进一步制约了乡村教育发展。

(一)乡村小学区域发展不平衡

1.各省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如前所述,(见表一、表二)自清末兴学以来,河北省在华北各省中小学教育发展得最好,其次为山东、河南、山西。但民国之后,各省的兴学情形渐次发生变化,山东的兴学进程进一步加快并超过了河北,之后山东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山西省的发展状况也很好,也曾一度超过河北。

2.同一省份各县之间的不平衡。据调查1930年河南各县共有初级小学14577校,其中最多的是安阳513校,最少的是嵩县仅1校。其中250校以上的县份有7个(洛阳343,许昌334,长葛252,修武330,安阳513,博爱县271,滑县397),50校以下的县份有13个(陈留县28、民权县50、虞城县37、考城县20、南召县15、桐柏县35、内乡县20、方城县41、嵩县1、临汝县9、宝丰县35、伊阳县14、自由县14)。另1933年河北省初级小学总数(130个县)为27953,其中深县初级小学最多572校,兴隆县初级小学最少9校。在400校以上的县份有11个(盐山479,河间466,献县417,甯津479,景县490,滦县520,定县428、深县572,大名565,濮阳500,枣强432)。全县初级小学在60校以下的县份有3个县(新镇26,宁河54,兴隆9)。

3.同一县份各学区之间的不平衡。据1933年辉县教育视察报告,辉县共分七学区(学区与自治区相同)240乡、667村,初级小学共116处,其中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初级小学校数最多,分别为34所、26所、26所,第四区、第五区、第六区、第七区初级小学数较少,尤其是第四区、第七区两区分别仅有5所、7所。

(二)各类小学发展的不平衡

近代初级小学以经费的来源不同分为省立、县立、区立、私立四种,其中以区立最多,其次为县立及私立,省立最少。以1931年为例,当年河北省初级小学总数为27478校,其中区立25991校,占初级小学总数的94.5%,县立536校,占初级小学总数不到2%,私立934校,占初级小学总数的3.3%。同年,河南初级小学17853校,区立占70%;山东初级小学31810校,区立占63.5%;山西初级小学21903校,区立占89.5%。1933年河南省郏县初级小学共计103校,其中县立初级小学2校,区立初级小学96校,私立初级小学5校。区立初级小学占小学总数的93.2%。也有部分地区的乡村小学以县立为主,如河南各县为例,宝丰县初级小学校总计43所,其中县立初级小学36校,区立初级小学7校。舞阳县小学总数273校,其中县立182校,私立76校,区立15校。

(三)乡村小学中男校、女校及男女生的不平衡

在华北,乡村小学中男校、女校及男女学生悬殊较大,有相当一部分县没有女校,甚至没有女学生。1928年河北省各县男校、女学数分别为18800校和1140校,男生591694人,女生26445人,按比例计算,男校是女校的16.5倍,男生是女生的22.37倍。据1933年教育部初等教育统计显示,河北省初级小学27848所,学生1005355人,其中男923943人,女81412人,男生是女生的11.3倍;河南初级小学校16325校,学生652921人,其中男生612664人,女生40257人,男生是女生的15.2倍;山东省初级小学31764校,学生1056107人,其中男生1001140人,女54967人,男生是女生的18.2倍;山西初级小学校18771校,学生645292人,其中男生528754人,女生116538人,男生是女生的4.5倍。具体到乡村情况更加严重,1932年尉氏县共有小学240校,其中男校224所,男女合校14所,女校仅2所,男校是女校的112倍,男生10757人,女生213人,男生是女生的50倍。(见表四)这表明华北乡村女子教育十分落后。

(四)乡村小学男女教师比例的不平衡

近代兴学以来,华北地区乡村小学教师就呈现出男女教师极其不平衡的特点。男性教师占绝对多数,女教师的比例很低,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女教师。在河北定县,1927年8月至1928年7月初级小学教师总数为437人,其中男教师385人,女教师52人;1928年8月至1929年7月初级小学教师总数为435人,其中男教师363人,女教师72人。在这两年里女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12%和16.5%。1932年刘容亭对山西阳曲县20个乡村初级小学概况进行调查,初级小学总数为28所,教师共有39人(其中女教师6人),女教师所占比例为15.3%,也就是说即使到了30年代,在华北乡村仍有绝大多数的村庄没有女教师。在山东汶上县,1935年全县130处初级小学中只有一区夏庄初级小学有一女教员主持,七区开河一校由夫妇二人主持,剩下的完全是男教员。乡村小学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状况严重制约乡村女子教育的发展。

(五)乡村小学的快速发展与乡村儿童入学率不高之間的不平衡性

如前所述,近代华北乡村小学教育在量和质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乡村儿童入学率依然不高。据调查1928年河北省入学儿童占学龄儿童总数的22.9%强。另据1931年河南教育厅调查,安阳有463个村庄,人口约696792人,学龄儿童有97259人,在校的儿童有19124人,儿童入学率为19%,安阳为河南教育最发达的区域,其儿童入学率尚且如此,其他县份的情况就可想而知。在山西,据1932年对阳曲县20个村庄的调查,儿童入学率最高的为皇后园69%,最低的为老军营5.77%,超过50%的村有9村。儿童入学率的状况,一方面表明仍有绝大多数的儿童处于失学状态或接受私塾教育。另一方面表明近代华北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尚不能满足乡村社会的需求。

三、余论

综上所述,近代华北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清末和民国两个阶段,到三十年代末已斐然可观,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若将其置于广阔的乡村社会中,其发展程度还是十分欠缺的,还远远不能满足乡村社会的需求。此外,华北乡村小学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的一系列的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基础教育近代化的进程。造成上述不平衡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乡村社会衰败的经济状况。近代华北乡村地区的兴学进程是在国家政权的强力干预下开启的。但是近代以来,无论是清政府,还是民国政府,上至中央下至各省、县等都面临着一个无法克服的困难——财政困难。由于财政匮乏,政府所能给予乡村新式教育的经费支持非常有限,乡村教育经费主要由民间自筹。而这种地方教育投资体制实际上是默许客观差异对普及教育的制约。也就是说,经济状况好的地区,乡村民众富足,兴学进程就快,所立学校就多,乡民也就有能力将子弟送入学校读书,学生自然就多。反之经济状况不好的地区兴学进程就慢。但是近代乡村经济普遍衰败的现状整体上制约了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二)传统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读书是特权阶级的专利品,穷人是不能问津的。过去一般受教育者,也多系富家子弟,一般贫穷农家子弟因受金钱的束缚、环境的支配,往往丧失了其受教育的机会。并且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入仕”,而教育与谋生不发生联系,也就是说如果不想为官,那自不必读书,这很自然地就将教育与农民分割开来。这种认识长期以来影响着乡村民众,在他们看来种田需要的是先辈们流传下来的亘古不变的耕种方法,他们靠天吃饭,遇有灾害便求神拜天,祈求神灵的庇护。所以乡村民众的教育观念异常淡漠。与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同,新式教育的理念强调教育是谋生的手段,一个人要想谋生或者说生活得更好,就需要接受教育,用教育来改变自身的处境。这样教育就与每个人都产生了联系。农民也不例外,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等,所以新式教育将教育与农民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在新、旧教育观念的共同作用下,在近代华北乡村社会,乡村民众对教育的态度通常来说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抱着一种“种地不用念书”的思想;第二,认为受教育的目的是认识几个字,会写名字,最多能记一笔流水账就已经足够了;第三,把教育当成一种升官发财的途径,抱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态度。持第一种态度的人最多,他们通常不让子女入学,所以乡村儿童的入学率极低。持第二种态度的人,虽然把子女送进学校,但并不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阴天下雨、婚丧嫁娶、赶集庙会、农忙等事无大小都成为学生们不上学的理由,久而久之,学生中辍学的情况非常之多;持第三种态度的人,比较重视子女教育,但在乡村社会中占比很少。

(三)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在旧的社会观念“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的影响下,近代女子教育起步较晚,到1907年《学部奏定女学堂章程折》中规定女子可以接受师范教育和小学教育,但《女子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女子小学堂与男子小学堂分别设立,不得混合。①这种状况无疑限制了乡村中女子教育的发展,因为受经费短缺、女师资匮乏等因素的影响,乡村很少能有单独设立女子学校。直到1912年《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中才规定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②但是在乡村中民众受旧有观念“男女有别”的影响,多数父母仍不愿将女儿送入学堂与男生同校或受教于男性教师。这就导致乡村小学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衡。近代华北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不平衡性,体现了近代教育新旧转型的艰难性,同时也表明在近代乡村复兴使命下的乡村小学发展,这不仅是基础教育近代化的问题,更是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

AnAnalysisoftheDevelopmentandImbalanceofRuralPrimaryEducation

intheRegionofNorthChinainModernTimes

YUEHong-ting

(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HenanNormalUniversity,Xinxiang453007,China)

Abstract:InNorthChina,theruralprimaryeducationinmoderntimesstartedwiththereformoftheeducationalsysteminthelateQingDynasty.Bythelate1930s,ruralprimaryeducationhadbeguntotakeshape.However,duetotheinfluenceofthedeclineoftheruraleconomy,backwardeducationandsocialconcepts,theprimaryschoolsinNorthChinashowedaseriesofimbalancesinthedevelopmentprocess,suchasthedisparitiesamongregions,theunevendevelopmentofvariousprimaryschools,theimbalanceofboysschoolsandgirlsschools,andthegenderratioimbalancebetweenboysandgirls,theseriousshortageoffemaleteachers,andtheimbalancebetweentherapiddevelopmentofruralprimaryschoolsandthelowenrollmentrateofruralchildren.ThedevelopmentofruralprimaryeducationinNorthChinashowsexactlythedifficulttransformationofmodemruraleducationfrom“old”to“new”.

Keywords:modern;northChina;ruralsociety;theprimaryeducation

[責任编辑山阳]

猜你喜欢
近代华北小学教育
华北玉米市场将进入筑底期
Literature Review on Context Translation Mode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论近代中国社会婚姻道德的嬗变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