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丽君
摘 要 爱国主义在近代中国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国家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的维护,二是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文明的关系,积极学习西方。伴随着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部压力下的变革则停留在单个领域的学习。至辛亥革命爆发前,爱国主义未能将近代中国带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爱国主义 近代 中国
中图分类号:B8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0.071
Abstract Patriotism in modern China contains two meanings: first, the independence of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of the maintenance, the two is the correct handling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apitalist civilization, and actively learn from the west. With the signing of the war of aggression and the unequal treaties, China gradually became a semi colonial and semi feudal society in modern times. Changes under external pressure to stay in a single field of study. Before the outbreak of the 1911 Revolution, the patriotism failed to bring the modern China into the normal development track.
Keywords patriotism; modern; China
真正意义的近代国家除了必须维持对内统治外,它对国家的对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外交往中维护国家的利益——主权的独立与领土的完整,同时必须积极学习先进的文明和制度。因此,爱国主义在近代中国社会至少应包含两项内容:一为“争”: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维护;二为“学”:正确处理本国传统与西方文明的关系,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学习西方。其中“争”是前提,“学”是延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 “争”的惨败
概念明确的国家、无懈可击的主权是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近代以来中国的主权必须从两方面进行讨论,即统治权在中国国内的行使情况和面对其它地区、国家的强权,中国主权的完整性如何。在此我们着重讨论后一个问题。国家对其疆界之内或任何它所宣称具有领属权的地区的主权统治如果受到侵犯,那么国家主权就受到了危害。事实上,近代以来中国承受了伴随战争而来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蒙受了严重的主权丧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他西方国家也纷至沓来,要求“共同分享”侵略利益。对此,清政府抱定“一视同仁”的政策,统统给予满足。至此,中国近代第一组不平等条约产生,条约内容包括了割地——领土主权破坏,赔款,五口通商,关税协定——关税自主权丧失,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的严重破坏,租地造屋,传教自由等等。条约的数量和内容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清政府在面对西方入侵时的软弱妥协。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之后,这一点随着历史的前进延续。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通过这些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深化:通商口岸增加,并且深入长江和南北沿海;中国的领海和内河主权、海关和外贸主权、司法主权等进一步丧失;而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又极大便利了各国对清政府施加影响和加强控制。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在中国东北夺取了大量领土,于是有了丧失外兴安岭以南的《瑷珲条约》和中俄划界的《勘分西北界约记》。
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进。1883-1885年中法战争,镇南关——凉山大捷未能改变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最终结局,《中法新约》签订,中国不仅西南门户洞开,还满足了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要求,不久其他国家纷至沓来。随着铁路沿线的延伸,列强对中国各地的渗透也随之强化。清政府在战争中的和战不定,尤其是在中国军队取得了重大胜利之际求和丧权,进一步暴露出它的腐朽无能和对外恐惧软弱的心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历时八个多月的战争最终以清军溃败告终。次年《马关条约》签订,割让台湾全岛,支付巨额赔款,开放内地通商口岸,给予日本内河航行特权,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其他列强根据“利益均沾”原则也享有此特权,自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1900年6月,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次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空前巨额的赔款加速了经济的崩溃;各国驻军要地的条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更名为外务部,并位居六部之首的规定则基本完成了晚清政府机构的殖民化。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在这一条约中得以呈现:没有割让领土、开放口岸的条款,却增加了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的内容,它标志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前近代的中国清政府与近代西方列强的战争本身就意味着实力悬殊的既定前提,枪炮声中的统治者迟迟不能进入近代角色,主权成为与洋人和谈的筹码,枪炮声后清庭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实为必然。在反侵略战争中,民众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从鸦片战争期间的三元里抗英,到《马关条约》后台湾民众对于日本侵略者的反抗,再到反帝爱国气焰高涨的义和团运动。然而民众的抗争没有统治者的认可和配合是不可能成大气候的,当权者的心态在摇摆之后终于定格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2 “学”的被动
如果保家卫国由于对手的改变使得统治者和人民略感陌生的话,那么传统与现代的比较与选择似乎更为困难。因为,令人痛苦的是非正义的侵略者往往是历史的进步者,侵略过程同时又是改造落后的过程。于是,学习西方成为近代中国自强的必经之途,而这种学习亦与侵略紧密相连。
学习西方在近代中国遭遇首要的、也是主要的阻力是当权者甚至是举国上下的思想观念——中国中心观,前近代“藩属”、“四夷”的思想认识根深蒂固,夜郎自大的心态和盲目无知的优越感模糊了视线。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清王朝覆灭,中国的改革都是在西方步步进逼的形势下为应付危机而仓促进行的修补。作为近代中国遭遇的第一次侵略战争,鸦片战争对于清政府最大的影响是直观体验了西方的“坚船利炮”,前方的抗英主帅林则徐终其一生无法忘怀的也在于此。林则徐作为传统民族英雄的代表记载于近代历史,但更为可贵的是林将战争这一客观标准放大至交战的双方,以战争度量出自身的不足。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系列著作,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而且记录了中华民族最初借助文字而了解到的西方。继林则徐之后,魏源将认识西方的大幕拉得更开,定稿于100卷的《海国图志》成为当时了解西方最为详实的史地资料。尽管其中不乏错误之处,但毕竟是先进知识分子窥探外部的生动记录。在林则徐主张建立新式海军的基础上,魏源提出进一步学习西方的建议——战舰、火器及养兵练兵之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打破了长久以来天朝上国夜郎自大的心态,成为理性救国的代表。魏源也因此与林则徐一道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意识最早觉醒的代表。在对西方获得些许了解之后,效仿西方进行改革开始了,这一过程在1911年之前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㈠洋务运动(1860-1894),㈡维新运动(1895-1898),㈢新政时期(1901-1911),从时间上看三次运动是一浪接着一浪,从内容上看有日益深化的趋向——从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的转变。
1861年,恭亲王奕訢以议政王身份主持与英法议和,开始明显改变对西方的政策,采取现实的承认主义,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主张改革的政治集团。中央政权的奕訢与地方代表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遥相呼应,提出了主动学习西方的主张。至此,魏源的口号由思想层面催生出地主阶级的第一次改革尝试。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口号,在“中学”的前提下,“西学”找到了依托,开始在近代中国“落户”。同年,清政府宣布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批新式企业、新式海军以及新式学堂。尤其突出的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既创办了京师同文馆这样的以培养翻译、外交人才的教育机构,也出现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作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开启者,洋务运动在早期中国的各个领域中培养出了一批杰出人才,这些人随后成为各个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无独有偶,近邻日本几乎于同一时间开始了效仿西方的“明治维新”。三十年后的甲午一战成为检验两国变革成果的重要历程。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宣告王朝自救尝试的首次失败。
《马关条约》之后出现的“公车上书”、强学会成立、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这一连串事件前后衔接,构成今日人称的“维新运动”。自强运动失败之后,它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进程从器物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维新派指出中国必须变革的有三大方面:首先是政治体制。维新派要求立宪法、设议会,分立三权,实现君主立宪;其次是国本。维新派呼吁对传统“农国”的经济结构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实现国家工业化;三是教育,维新派提出对国民素质进行改造,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此提出开办京师大学堂,并要求全国各地设立兼习中学西学的各级学校,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等等。然而变法未能成功,运动最终以光绪帝被囚、“戊戌六君子”被杀告终。
1901年1月,西太后以光绪皇帝名义颁布了上谕下诏变法,开始了晚清最后十年的新政时期,诏书指出:“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取外国之长,可补中国之短。”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新旧两股力量第一次达成一致。新政时期,晚清政府推行的改革措施,在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此前刚刚镇压的戊戌维新运动:(1)军制改革:编练新军。(2)政治体制改革:改革行政机构,废除捐纳制度,整饬吏治。(3)法制改革:删改《大清律例》,制订新刑律,司法独立。(4)奖励实业:制订、颁行一系列商律。(5)教育改革:废科举,兴学堂、派游学。清末新政同样充满了重重矛盾,最终未能挽救清王朝的命运。
从“自强”到“新政”,效仿西方一直是近代中国不得不提的重要课题,但是从李鸿章、左宗棠这样的封疆大吏再到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势力,学习始终不能摆脱封建制度的框架。尽管在“中体西用”等一系列口号的影响下,新的技术、新的思想、新的体制陆续产生,但终因局限于传统制度之下未能成功。至于康梁为首的维新派,作为近代中国社会新兴力量的代表,未能成为经济政治领域的主导力量,以改良方式实现君主立宪的目标最终失败。与此同时,在效仿西方的过程中,20世纪初的先进知识分子渐渐脱离传统社会的轨道,承担起不断深入学习西方的重任。至五四新文化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目标递进至思想领域,同时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
[1]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60.
[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62.
[3]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