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娟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5.003
[摘 要]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本文从凉山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现状入手展开分析,探讨凉山乡村振兴金融支持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完善营商环境和信用体系、创新金融供给、发展农村保险、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加强金融教育培训等,旨在通过提供金融支持,增强农村经济活力,为凉山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金融支持;凉山;乡村振兴;困难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
凉山地理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信贷风险与资金问题较为突出,产业升级和转型面临不小的困难,同时营商环境建设也有待加强,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金融机构支持凉山乡村振兴的步伐。因此,深入分析凉山乡村金融支持现状,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刻不容缓。其有利于促进凉山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凉山取得实效。
1 凉山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现状
凉山地处西南边陲,有着民族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农业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光能资源丰富。与丰富资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脱贫攻坚完成以前,该区域一直面临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多重问题。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凉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在这一背景下,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政策,以金融支持为重点,旨在惠及凉山乡村的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凉山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县贷款余额达到了550.92亿元。然而从现阶段来看,金融支持的政策层面与执行效果仍有差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小额农贷、农业保险等是常见且有效的金融支持方式,较好地激发了乡村经济活力,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小额农贷方面,政府持鼓励态度,涉农金融机构也发挥“三农”主力军作用,积极帮助农户创业创收,然而由于信贷担保方式单一,一些农户实际信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此外,乡村地区诚信教育体系不健全,导致信用评价不准确,部分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履约能力有限,也影响了金融支持效果。截至2023年6月末,凉山乡村振兴重点县不良贷款余额3.2亿元,信用风险不容小觑。与此同时,金融服务不均衡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虽然相关金融机构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在偏远地区设立了便民网点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但受交通条件、金融意识等的限制,农户对金融服务有效需求不足,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的有效性不足,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效果有待提升。
总之,凉山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在政策制定与实际执行效果之间还存在差距。为克服这些困难,需要继续深化金融支持政策,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更好地推动凉山乡村振兴发展。
2 金融支持凉山乡村振兴的困境
2.1 地域特點与基础设施不足
凉山地理状况较为复杂:地处高海拔山区,地域广阔,交通条件有限,道路崎岖,这些都限制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在部分距离县城较远的乡镇,金融便民服务网点存在实际服务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加之农村居民金融意识薄弱,网点每日的业务量往往仅有一两笔,这对金融资源的持续有效分配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另外,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也深刻影响了金融服务向偏远乡镇的延伸。缺乏良好的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已配置的设施故障解决难、时间跨度长,限制了乡村金融服务的普及,进一步增加了金融服务的供给难度[1]。
2.2 信用风险与资金问题
在凉山乡村地区,存在资金短缺和潜在信用风险大的双重矛盾。一方面,由于受信息不对称、信用评价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虽然涉农金融机构已完成对农户的信用评级,但一些农户金融意识、信用意识不强或信用记录相对较少,信用体系不够完善。这导致金融机构在审批小额农贷时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存在金融机构放贷及农户借款“双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凉山农村地区缺乏符合信贷条件的项目,资金匮乏导致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项目难以落地,制约了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限制了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2]。
2.3 产业升级和转型困难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实施以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凉山乡村地区传统的农业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亟须推进产业升级转型。然而,凉山偏远乡村交通条件不足,农户协作关系松散,项目落地困难,对新兴产业发展投资的吸引力不强,资金瓶颈反过来又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加之经营观念和技术水平滞后也限制了新兴产业发展,使得农村的经济结构难以实现根本性转变。另外,受制于落后的通信和交通条件,凉山地区富有特色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推广,使凉山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发展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
2.4 营商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营商环境不完善也是制约凉山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凉山无论是现代经济金融意识还是政策措施配套方面都存在不足。在金融支持方面,凉山对乡村振兴信贷风险的补偿机制不够完善,金融机构出于合规管理和规避风险的需要,难以为新兴产业、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办理信贷业务具体流程中,凉山地区尚未出台统一的不动产抵押登记规定,各县市在登记手续、登记流程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一些基层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使得不动产抵押变得十分复杂,影响了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贷款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一些偏远地区农村居民还缺乏足够的市场经济意识、信用意识及现代金融知识,对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制约了乡村振兴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地。此外,银行便民服务网点服务效果有限,导致乡村居民难以方便地获得金融服务。
3 金融支持凉山乡村振兴的对策
3.1 政策引导营商环境与信用体系完善
在推动凉山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政策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优化营商环境和完善信用体系,地方政府可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促进金融支持工作顺利实施。
首先,制定明确的政策,为金融服务提供有力保障。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乡村振兴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激发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积极性,引导金融机构找准着力点,更好支持乡村振兴;制定统一的不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简化抵押手续,减轻金融机构和农户的负担,提高资金流通效率[3]。其次,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增强农村信用体系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政府可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农村信用数据库,收集和整合农村居民的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准确的信用评价依据。乡镇政府应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好建档评级工作,并定期开展信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信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理用信需求。同时,还可鼓励金融机构增强便民服务网点的针对性、有效性,为农户提供更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推动乡村经济金融发展。
最后,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建立严格的信用惩戒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有效遏制不良信用行为,促进整个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逐步优化营商环境,为金融支持凉山乡村振兴创造有利的条件。
3.2 支持“三农”领域金融供给与创新
在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加强“三农”领域的金融供给和创新。政府可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首先,鼓励金融科技创新。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可通过分析当地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生产情况等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更精准的信用评价,降低信贷风险,提高贷款获得率。此外,金融科技还可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
其次,探索新型金融模式,如农村互助金融。在乡村地区,社区关系极为紧密,居民之间的互助意识较强[4]。政府可引导金融机构设计和推出适合农村特点的互助金融产品,通过社区共同保障的方式,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具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的金融支持,解决部分农户因信用不足难以获得贷款的问题,还能够在社区层面培养信用意识,加强对整个信用体系的建设。
最后,针对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民间资本的介入,增强项目竞争力,获取金融机构支持,降低项目融资成本,推动项目落地生根并实现财务可持续,带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3.3 创新“三农”保险产品体系
在凉山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考虑到凉山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发生率相对较高,农村居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自然风险较多,有必要通过创新“三农”保险产品体系,保障农村居民利益、规避农村经济风险。
首先,为更好地满足凉山地区的需求,可设计针对性强的农村保险产品。比如,针对凉山地区自然灾害较为频发的现实情况,可在了解当地自然灾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推出相应的灾害保险。这些保险产品将为农户提供灾害损失补偿,减轻因自然灾害而引发的经济风险。同时,也可根据农作物种植、养殖业的经营特点,设计农作物保险、养殖保险等多样化的产品,实现对重要粮食作物的保险覆盖,尽可能兼顾农村居民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为他们提供全面的保障,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其次,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卫星数据等,提升“三农”保险产品的精准性和效率。实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气象的变化,为保险公司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精确评估保险风险,为农户提供更具体的保障方案。同时,利用卫星数据监测农田病虫害的情况,方便农户及早预防和处理问题,减少农作物损失,降低保险理赔的风险和成本。
第三,引入区块链技术,确保保险理赔过程的透明高效。通过使用区块链,记录保险理赔每一步操作,保障理赔过程透明性,让农村居民实时了解理赔进展。同时优化理赔流程,减少烦琐的手续,提高农户获得赔付的效率。
最后,要通过各种手段,增强农村居民的保險意识。政府及保险机构可通过组织保险知识培训、举办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农民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其对保险产品的认知和购买的积极性,帮助农村居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3.4 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与转型
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转型是实现凉山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引导资金流向优势产业,可促进乡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5]。基于此,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村居民需要共同努力,创新金融支持的方式,推动乡村产业朝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首先,政府可加大对乡村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政策支持力度,可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贷款贴息等方式来实现。如设立特色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农村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制定贷款贴息政策,降低乡村企业融资成本,鼓励其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其次,政府应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参与产业升级和转型活动,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提升企业对乡村居民就业的吸纳能力,为农村居民提供知识培训和技术支撑,引导积极参与新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就业竞争力。
第三,政府应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整体竞争力。在实践中,合作社可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技术、市场渠道和资金支持。可为这些合作组织提供资金扶持,促进其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第四,创新金融支持方式也是推动乡村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手段。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发适合乡村产业的金融产品,如通过产业链金融整合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为乡村产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政府可通过引入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金融工具,将投资者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乡村产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加速产业升级和转型。
最后,政府还应加大凉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打通凉山出州通道,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优良的通信、交通条件,让凉山得天独厚的农业、矿产资源走出去,吸引更多投资走进来,丰富产业结构,提升生产集约化水平,加速推进凉山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3.5 支持农村金融教育和培训
凉山乡村居民整体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支持农村金融教育和培训,有助于提高其金融素养、促进金融知识和服务的普及,有助于提升生产生活中金融决策的科学性,助力凉山农村居民在乡村振兴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掉队、不落伍。
首先,政府可举办改进农村诚信环境的培训活动,向农村居民普及诚实守信理念。培训具体可包括移風易俗、信用知识等内容,帮助农村居民了解诚实守信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培训活动可在村庄、社区或农村学校等地开展,以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便捷地参与活动,提升培训实效。
其次,政府可建立临时性的农村金融培训机构,抽调经济金融部门骨干人员,通过巡回课堂、游戏互动等方式,为农村居民提供更系统深入且易吸收的培训服务。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设多层次、多领域的培训课程,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农村居民的学习需求。在培训过程中,可通过案例宣讲等方式,展示“脱贫致富”等典型,增强农村居民的主观能动性,从内因层面加以努力,改变乡村落后的现状。
最后,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农村金融教育和培训。金融机构可利用特有的专业度,开展线上线下的培训活动。可通过线上渠道推出简明易懂的金融知识教育课程,可配套相应的学习积分等奖励措施,提升农村居民学习积极性。金融机构还应持续开展金融知识下乡进村活动,为农村居民解答疑惑,提供专业金融建议,重点是介绍不同金融产品的特点、优势和风险点,帮助他们理性投资和储蓄,规避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4 结语
金融支持凉山乡村振兴既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又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相关工作者需要正视问题,积极寻求创新性解决方案。通过采取政策引导、金融创新、产业升级、金融教育等综合手段,在政府、金融机构、农村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乡村振兴金融支持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推动凉山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胡杰,聂俊,白秋帆. 支持凉山州产业发展模式探析[J]. 农业发展与金融,2021(4):64-66.
[2]崔巧琳,王晨翔. 县域小额信贷发展的共同富裕效应研究[J]. 技术经济,2023,42(7):141-151.
[3]李伯阳. 农业政策性金融如何支持地方经济发展[J]. 中国商界,2023(7):102-104.
[4]于德,孙晨慧,闫哲彤. 大力发挥金融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 科技中国,2023(6):71-74.
[5]陈易元.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改进策略[J]. 今日财富,2023(1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