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发展研究

2024-04-11 09:10麻晋忻王思积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7期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体教融合学校体育

麻晋忻 王思积

摘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加速推进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与学生体育赛事体系的一体化构建。在此背景下,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探讨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的政策走向,梳理不同时期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发展的优化方案,为后续研究探索提供参考与启示,促进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体教融合  青少年学生  体育赛事  赛事体系  学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4)-04-033-3-TBB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青少年体育教育事业提升至事关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体教融合作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议题得以出场。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根据“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則,以青少年健康促进为首要目的,提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的任务要求。确立了学校体育在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今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具体任务,将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的发展推向了全新的高度。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则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围绕体教融合这一时代命题,分析有关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研究的趋势及关键议题,对我国不同时期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的发展以及其中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反思当前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基本内容的研究,提出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一体化构建的优化策略,以期践行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的使命与任务,促进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的高质量发展。

1、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知网(CNKI)以“青少年体育赛事”“学校体育赛事”与“学生体育赛事”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到国内期刊文献416篇(其中核心期刊110篇),学位论文362篇,学术会议62篇。根据文献发表年度趋势图可以发现(如图1所示),国内有关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的研究从2001年开始逐渐增多,并在2006年后开始呈现显著上升趋势。2012-2017年,相关主题的研究热度逐渐趋于平缓,但仍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发文量。从2017年至今,该主题的发文量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总体上呈现出曲折上升的态势。

2、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相关政策的发展趋势

在国家层面,我国自建国以来提出了诸多关于青少年学生体育竞赛改革以及促进的政策,从政策的相关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随时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竞技性的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主要以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和为国争光为目的;第二阶段:强调竞技性与广泛参性两头并重的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分别为以育人为宗旨、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为目的的学生体育竞赛和以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夺取优异成绩为目的的青少年体育竞赛;第三阶段:强调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发展竞技性的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构建以学校体育为中心,多部门合作、多主体参与的一体化青少年学生体育竞赛体系,畅通分级分类有序参赛通道,推动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有机融合,其核心价值是突出学校体育的主体地位,发挥青少年学生体育竞赛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的发展历程

3.1、“萌芽期”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前的青少年体育赛事,由于国家刚刚起步、百废待兴,一切都要服务于国家的兴起,因此这一时期的体育赛事往往与国家形象、国家荣誉挂钩,体育竞赛扮演着促进中国外交、树立大国形象的重任。1952年我国成立的国家体育总局,主要参照了当时苏联的体育发展经验,其重点任务之一就是从全国挑选具有优异天赋的运动天才,集中训练,参加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自此,我国“体教分离”的发展模式开始快速推进。1956年1月广东省第一届少年体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同年6月河南省第一届少年运动会在开封举办,而全国性的少年体育运动大会于1956年8月在青岛举行,此次运动会主要包括了田径以及体操表演等项目,是建国以来首次举办的全国规模的青少年体育赛事。由此逐渐形成了从区域到整体、从省市到全国的青少年体育赛事组织与人才输送体系。

这一时期的体育脱离教育系统,青少年体育赛事也与学校体育教育相脱轨。虽然体教分离的模式促进了我国这一时期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发展层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脱离了国民教育系统的早期化职业性的训练与比赛体系存在着诸多弊端,所选拔出的优秀后备人才很难接受到学校教育的熏陶,受教育程度较低,同时受限于长期的比赛训练要求,其社会化程度也较低,脱离体育竞赛与训练体系后很难融入到社会中。

3.2、“过渡期”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引入体教结合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解决体育系统当时遇到的难题,促进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而教育部门执行“体教结合”是为了解决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该时期,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被分隔为体育部门所主办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与教育部门所主办的学生体育赛事两大类,两大赛事体系各自为阵又相互制约。

在赛事举办的目的方面,前者更加关注于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比赛发现并培养具有一定潜力的青少年体育人才,后者则更加关注于学校体育的发展,丰富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通过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来享受升学考试中的加分优待政策。在项目的安排方面,前者主要集中于奥运会项目、青奥会项目、亚运会项目等,后者则主要集中于学校范围内,多数学校都能够在校园内开展的运动项目,前者更具竞技性,后者更具普适性。

3.3、“成熟期”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自2012年起,国家以及地方政府从不同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来优化两种赛事体系的协调运作,整合资源,打破二者的赛事壁垒,促进两者的相互融合。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合并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改称为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标志着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进入体教融合的时代,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开始向一体化方向发展。钟秉枢认为,要积极整合体育部门与教育部分所主办的体育赛事,打破利益壁垒,构建适合所有学生参与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充分发挥单项运动协会、学生体育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于素梅认为,“常赛”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锤炼其坚韧意志的关键环节,学校体育赛事作为青少年学生体育竞赛的基础,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教学比赛为根基,以赛促练,掀起体育锻炼的浪潮,使学生享受竞赛乐趣。

综上所述,“体教融合”时期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的革新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的,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首要出发点,协调和处理好体质健康促进和后备人才培养、运动水平提升和健身休闲娱乐,以及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相互关系,把核心价值定位于发挥学校体育竞赛综合价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身心协调发展的全面人才。

4、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的优化路徑探析

从具体方面来讲,在校内竞赛方面,首先,提高竞赛参与的普遍性,通过班级内竞赛、班级间竞赛、年级间竞赛,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赛事的不同环节中,同时学生不应局限于直接参与性质的运动竞赛环节,观众、裁判工作、志愿服务等都是学生体育赛事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提高学校体育赛事项目的竞技性与趣味性,通过举办年度运动会、趣味运动会、体育节、各单项校园赛事,注重提高学校体育赛事中个人的竞技水平与群体的参与程度的双向发展,满足校内体育赛事横向以及纵向的发展需要。在校外竞赛方面,以分学段、跨区域的大中小学四级联赛为主,突出赛事的竞技性,并适当开展校际间的趣味运动会、区域性的体育节,兼顾趣味性与普遍性。从整体上来讲,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的一体化构建要注重科学性,即构建科学化的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在赛事划分上,既要完善好学校体育赛事体系和高水平偏职业化赛事体系,又要做好两赛事体系在纵向层级上的有效衔接与横向赛事内容上的相互交融。在学校体育的整体中,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要与学校体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从竞赛的角度促进学校体育各环节工作的有效开展,由点及面,提升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

5、结语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阐述过,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受到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随着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体教分离”与“体教结合”的弊端逐渐展现,由此针对青少年学生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体教融合”步入历史舞台。体教融合提出的背后是竞技体育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大势,而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体育与教育融合不仅是“体育是教育的重要部分、教育是体育的重要功能”的理念回归,也是实现青少年健康促进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校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地方,学校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主要途径,而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理应承担体育育人的首要责任。未来的学校体育应兼顾大众健康与运动竞技,成为培育健康全人以及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既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又能培育运动能力突出,能够为国家在世界大赛中争取优异成绩、树立强国形象的高水平体育人才。而未来的青少年体育竞赛的开展也将依托于学校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布局,统筹青少年健康促进与竞技能力提升两条主线。让体育回归教育中来,让青少年学生训练与竞赛回归国民教育体系,让青少年运动员回归学校,探索“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育人的新模式,推动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省伟,储志东.是何·为何·如何:体教融合研究综述与展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07).

[2]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EB/OL].(2020-08-31).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1/content_5545112.htm.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4]孙科,刘铁军,马艳红,张震,郇昌店,纪成龙,任慧涛,王永顺,闫士展,李立.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47(01).

[5]毛振明,丁天翠.体教分离→体教结合→体教融合→体回归教——从中国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历史发展看“体教融合”的方向[J].体育教学,2021,41(04).

[6]人民网.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十三届全运会和第一届全国青运会注册和代表资格确定办法的通知[EB/OL].(2014-1-30).http://sports. people. com. cn/n/2014/0130/c22176-24268876.html.

[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竞赛规程》的通知[EB/OL].(2013-08-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38/s3276/201309/t20130903_157501.html.

[8]钟秉枢.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完善的路径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0,34(05).

[9]于素梅.《〈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十大政策要点落实策略探析[J].体育学刊,2021,28(05).

[10]惠陈隆.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资源整合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7).

[11]程序,柳鸣毅.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发展现状与焦点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05).

[12]季浏,马德浩.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J].体育科学,2019,39(03).

[13]姚远,李军岩.我国学校体育赛事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2).

[14]毛振明,查萍,洪浩,孙思哲,钱娅艳,何宜川.从“体教分离”到“体教融合”再到“体回归教”的中国逻辑[J].体育学研究,2021,35(04).

[1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08).http://cpc. people. com. 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7. html.

猜你喜欢
青少年学生体教融合学校体育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
浅析学校体育竞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探析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调查探讨四川省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需求
如何上好一节乡镇体育课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