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伟 施燕红
教学目标:
1.利用课文中的描写、对话、独白、叙述部分分别落实读出画面、读出角色、读出情感、读出发现的朗读策略。
2.对比海边少年和高墙少爷的不同,引发学生多维度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读“月下刺猹”——读出画面
(课前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朗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做一件事情——(指黑板)
生:朗读。
师:我们跟着鲁迅先生走进他30年来念念不忘的一位少年时期的朋友,他就是——
生:少年闰土。
师:30年来,闰土的形象一直在鲁迅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他的形象是这样的——(出示)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黃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生朗读)
师:读得不错!这是闰土月下瓜地刺猹的画面。好的朗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听的人带到文字描写的画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你们发现没有——这段话其实是分了两部分的,哪两部分?谁来具体说说。
生:我觉得这一段第一部分是环境描写,第二部分写的是闰土刺猹的过程。
师:简单说就是,前面是写景,后面是写人。
师:读给大家听。先读写景的——
生:(朗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师:再读写人的——
生:(朗读)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写景加写人,他的发现很重要。那么,我们再来发现——第一部分写的景给你什么感觉?
(生思考沉默)
师:天空、圆月、沙地、西瓜……放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
生:宁静。
生:寂静。
师:对,这是一幅静谧的画面。第二部分写人的时候主要写什么?
生:写人的动作。
师:是啊,第一部分写景,是静的,后半部分写人——
生:是动的。
师:是有动感的,对不对?
生:对。
师:现在我想请你再来读一遍。前面的写景的,读得特别静;后面写人的,就有了动感,前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来读。
生:(速度较快)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师:(轻拍学生头,学生不解,停下来。)我们是要读出月夜静谧的感觉,我问你,声音是应该轻还是重?
生:轻。
师:语速是应该快还是慢?
生:慢。
师:对了。(范读,虚声、缓慢、拉长)深蓝的天空中……
生:(朗读,轻声、缓慢、抒情)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场上掌声)
师:下面开始有动感了——
生:(顿悟,语速加快)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真有感觉!谁再来读?让我们陶醉一下——
生:(朗读,缓慢、轻声、抒情)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语速加快,有跳跃感。)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真好!朗读就是这样。用心体会,用情传达。朗读是一件特别神奇的事情,它能够把我的感觉、我的理解传给你,把你的感受传给他……这位同学做到了!张老师来读一读,注意轻重、停顿和快慢。
师:(范读,前后变化比较明
显)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读出节奏变化)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
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
走了。
师:同学们,这就是朗读的
奇迹——再现画面。(板书:读出
画面)
二、读“少年对话”——读出角色
1.朗读“刺猹”,进入角色
师:人和景,动和静,就是这一段描写的秘密。其实,同样的“看瓜刺猹”这件事,在课文里还有一段描写——(出示)
闰土又对我说:
“……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底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跨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师:这是一段对话。这段对话里藏着两个角色。一个是生长在海边的少年——
生:闰土。
师:另一个是困在深宅大院里的少爷——
生:鲁迅。
师:(板书:高墙少爷 海边少年)大家看这幅图(课文插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站着讲话的是闰土,坐着听的是鲁迅。
生:闰土讲的时候两手上举,手舞足蹈,应该很投入。
生:鲁迅托着下巴,听得很入神。
师:我们来谈谈闰土的生活
吧——
生:闰土的生活很丰富。
生:闰土的生活很自由。
生:闰土懂得真多——看瓜、
刺猹、、捕鸟、捡贝壳、看跳鱼儿……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趣。
师:你们想象一下小鲁迅的生活——高墙少爷每天面对的是什么?
(生不答)
师:你们还不了解——小鲁迅被禁锢在两点一线,从周府大院到三味书屋,每天面对的是枯燥的四书五经,是翻来覆去的背书、描红、练字……你们知道吗?学生不懂的内容,那时的先生根本不讲解啊,上课只做一件事——背背背,背多分!(生笑)小鲁迅的生活比你们还惨!
(生笑)
师:再观察这幅图——在高墙少爷鲁迅的眼里,闰土怎么样?
生:他简直是个小英雄。
生:他是个超人。
师:假如闰土是一只自由飞翔的海燕,那鲁迅就是——
生: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
师:从高墙少爷鲁迅的眼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羡慕。
生:向往。
师:小鲁迅想不想了解闰土的生活?
生:想!
师:急不急?
生:急!
师:我们来读这段对话,读出海边少年的自信,读出高墙少年的急切。我们分角色读,同桌两个练一练。
(生同桌练习)
师:(指一个学生)我俩一起读
这段对话。你读谁的?
生:我读闰土的。
师:你读闰土的——闰土特别自信,特别阳光。我读小鲁迅——
生:(急切地读)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师:(问大家)他读得行吗?
生:行。
师:行是行,可惜不是说话,是念字,是朗读腔。读对话,要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要模仿说话的语气。闰土是多么自信!这样,你把我当作小鲁迅,对着我说,语速快点。(师范读)“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突出“你——也去”,表现闰土真心邀请鲁迅的心情。)
生:(对着“鲁迅”,语速加快,模仿闰土语气)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师:(模仿,急切地)管贼么?
生: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师:(打断)又不像说话了!像念字。“不是”怎么读?这样平淡不行啊,不够神气。(拉长音读)不——是!
生:(模仿)不——是!
师:(范读)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突出“不算”)
生:(模仿)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突出“不算”)
师:连起来读——
生: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突出“不算”)
师:下面一句应该读出悄悄的感觉——
生:(故作神秘)月亮底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师:对啊,这个感觉就对了。连起来读一下,表现闰土的自信——
生:(神气地)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突出强调“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变化,声音变轻)月亮底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师:好的。闰土特别自信,这样读才有感觉,我们一起再来一遍——
生:(齐读)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师:管贼么?
生:(齐读,语气有轻重变化)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底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师:(急切地)他不咬人么?
生:(语气轻快)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跨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师:这才有对话的感觉。读书要浸到文字里,才能活灵活现地把人物展现出来。来,同桌读一读。一个鲁迅,一个闰土。一个着急地问,一个自信地回答。开始!
(生同桌分角色朗读)
师:鲁迅是语言大师,别看短短的一段话,其实表现了两个小朋友的性格。阳光自信的闰土和心情急切的小鲁迅。
2.朗读趣事,再现角色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其他几件趣事——(出示)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师:(扮小鲁迅,拉住一个学生的手)闰土哥,我们明天捕鸟吧?
生:(马上回应,读得比较口语化,有感觉)“这不能——(拉长音)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
背……”
师:(顺着学生的朗读感觉指导)真好啊!什么是朗读?把心放进去,把自己当成文中的角色,去体会他的感觉——让他先说了捕鸟的准备,静静地等待,然后拉绳子的时候动作多么迅速,当他看到竹匾下的鸟儿时,他是多么——
生:兴奋。
师:对啊!闰土的情绪就在这字里行间悄悄地变化,谁再来读出它的滋味?
生:(酝酿情绪,投入)“这不能——(拉长音)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速度加快)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兴奋地)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师:这件事情是什么?
生:雪地捕鸟。
师:真好!谁再告诉我别的趣事?
生:(声情并茂)“现在太冷(突出“太冷”),你夏天(突出“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突出贝壳种类的多)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师:这件事情是——
生:捡贝壳。
师:我想看跳鱼儿——
生:(齐读,放开了情绪)“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师:同学们真棒!这几段对话的朗读,我们再现了人物。(板书:读出人物)
三、读“抒情感慨”——读出
情感
师:课文中还有几段文字,既不是描写,也不是对话,到底是什么——(出示)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这段话是什么?
生:抒情。
生:感慨。
生:鲁迅的内心独白。
师:是的,我们读书时,如果发现一段文字里某一个字或者某一个词语出现的次数特别多,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它——刚才读的这三段独白中,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字,你们发现了吗?
生:是“不知道”。
师:是啊!所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高墙少爷那时——
生:并不知道。
师:现在——
生:也不知道。
师:天下的许多新鲜事,“我”——
生:素不知道。
师:关于西瓜,我先前——
生: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师: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
生:所不知道的。
师:他们都和我一样——
生: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我们这些高墙里的少爷对外面的世界,有太多的——
生:不知道。
师:而闰土好像什么——
生:都知道。
师:(板书:不知道 都知道)我们还发现——“我的”这三段独白是有层次的,对不对?
生:对。
师:谁来具体说说?
(生沉默思考)
师:这样吧!说不出来,咱们读一读吧。一读,我们就会有所发现。第一段,开始——
生:(朗读)我那时并不知道这
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师:这一段“我”只是不知道什么是——
生:猹。
师:好,读第二段——
生:(朗读)我素不知道天下有
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师:第二句说“我素不知道”——
生: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师:从单单不知道“猹”,到不知道“许多新鲜事”。再读第三段——
生:(朗读)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闰土心中那无穷无尽的事,我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的事太多了!小鲁迅开头就感叹——
生: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谁有什么发现?
生:从不知道猹,到不知道许多新鲜事,再到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我”和闰土的差距好像越来越大!
生:“我”的情感一段比一段更
强烈了!
师:是啊,随着一段段独白,高墙少爷心里的羡慕是不是越来越大?
生:是。
师:高墙少爷心里的向往是不是越来越长?
生:是。
师:高墙少爷心里的遗憾是不是越来越深?
生:是。
师:高墙少爷心里的无奈是不是越来越重?
生:是。
……
师:我们来读一读,读出这种羡慕、向往、遗憾和无奈,越拉越
长——
女生:(平静地开始)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男生:(语气渐渐强烈)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生:(男女生合读,感情迸发)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语气黯淡,充满无奈)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这些抒情和感慨的语句,我们读出了——情感。(板书:读出情感)
四、读“叙述语段”——读出
发现
1.初见——“急”和“羞”
师:我们再把时光拉回,来看看这一对好朋友。虽然高墙少爷和海边少年的生活相差那么远,但是他们的心却贴得这么近——(出示)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师:初次见面,闰土和鲁迅的表现也是不同的。谁发现了?
生:“我”想闰土很久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跑得特别快。
生:“我”特别兴奋、开心。
师:其中有一个字可以看出“我”的兴奋,
“我”的着急,“我”的开心,哪个字?
生:飞。
师:我是不是急切地想见到闰土?
生:是。
(师板书:急)
师:如果用一个字来说闰土的表现,可以用哪个字?
生:羞。
(师板书:羞)
2.分手——“闹”和“躲”
师:相逢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两个小朋友马上要分手了。鲁迅的语言,总是在平淡的描述中带给我们很深刻的感觉。有人说——这一段分手的画面虽然很短,但是读完了之后,让人五味杂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出示)
可惜正月過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师:分手的时候,两个小朋友的表现也是有不同的。你们发现了吗?
生:鲁迅是大哭,但是闰土是躲在厨房里哭。
师:少爷是“大哭”,或者说是“闹”,(板书:闹)少年却只能“躲着哭”。(板书:躲)这一“闹”一“躲”之间,有什么深的含义?或者说,为什么“我”可以“闹”,而闰土却只能“躲”?
生:我觉得鲁迅他是少爷,又是在他的家里,他是小主人,他很自然就直接哭出来了,但是闰土比较含蓄,他喜欢一个人躲起来不要让人发现他,不要把他带走。
师:这个发现非常重要。闰土不敢大哭,还有什么原因?
生:我想是因为闰土是客人,不在自己家里,总归不能太闹了。
师:没错。客人,不好意思大哭。但肯定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生:我从文中知道——鲁迅是周府的少爷,
有钱人家的孩子。闰土只是周府一个忙月的儿子,也就是一个短工的儿子,他在周府是不能大哭的。
师:鲁迅的身份是——
生:少爷。
师:闰土的身份是——
生:穷孩子。
师:闰土小小的内心里一定也知道他们身份的差别,所以他的情绪只能压抑,他很难过,舍不得好朋友,但也只能躲在厨房里默默哭泣。
师:文章写得真好——闰土进周府,从厨房里出场,又在厨房里离开。刚才我们已经回顾了闰土和鲁迅交往的整个过程。从初见和分手这两个小片段,我们读出了自己的发现。(板书:读出发现)
五、朗读“重逢”——拓展思考
1.不忍直视的重逢
师:小时候,我读到这个文章的时候,我就特别想知道——鲁迅和闰土之后有没有再见面?他们见面的场景又是怎样的?后来,我终于找到了他们30年后见面的场景。(出示。师配乐范读。)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得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儿,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生肃然,有的流下眼泪。)
2.无法追寻的结局
师:大家听后什么感觉?
生:比较悲哀。
生:凄凉。
生:可怜闰土。
师:同情、可怜、凄凉、悲哀、失望……这种情绪有吗?
生:都有。
师:闰土变了吗?
生:变了。
师:紫色的圆脸——
生: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师:小毡帽变成了——
生:破毡帽。
师:那曾经红活圆实的手,也变得——
生: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师:最可悲的是——
生: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师:这一声“老爷”,瞬间让一对亲密的少年朋友咫尺天涯,这一刻,鲁迅知道—— 一切都回不去了……
师:那个无所不知的海边少
年——还在吗?
生:不在了。
(师擦去板书“都知道”)
师:那个初见时厨房里害羞的孩子——还能找到吗?
生:找不到了。
(师擦去板书“羞”)
师:那个分手时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的小闰土还能看见吗?
生:看不见了。
(师擦去板书“躲”)
师: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心里只剩下三个字——
生:(齐)为什么?
(师板书一个大大的问号)
师:鲁迅是我国近100年来排名第一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带给人的思索是深远的,值得我们用长长的一生去寻找答案。希望你们课下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读一读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从中去找到答案。但是,我还想告诉你们,也许你们读完了鲁迅的小说,依然找不到答案。因为,要读懂这个问号,还需要你们经历生活的磨砺和岁月的沧桑,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希望同学们以后走近鲁迅,来读鲁迅的作品,好吗?
生:好!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做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
生:朗读。
师:朗读最重要的是——(指
板书)
生:读出画面,读出人物,读出情感,读出发现。
师:下课。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朗读
高墙少爷 海边少年 读出画面
急 羞 读出人物
不知道 都知道 读出情感
闹 躲 读出发现
教学评析
“读”占鳌头 “比”见深度
随着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老师们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任务的设计特别重视。为了追求情境、任务的新颖有趣,往往会忽略语文学习中最为普通、最为重要的“读”。特级教师张学伟执教《少年闰土》一课,以读为本,开合有度;举重若轻,收放自如,非常好地展现了一节“读”树一帜、“读”占鳌头、“比”见深度的思维课堂。
张老师曾著《“慧”教学 “活”课堂》一书,书的封面上写着——抓住语言的藤,守住语文的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少年闰土》的教学,既见张老师的内功深厚,又是对其“以读为本,举重若轻”的最佳诠释。
一、“读”树一帜的文本解读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項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一说起《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的画面就浮现在眼前。经典文本的魅力正在于此,经典文本解读的难点,也正在于此。
如何解读“月下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如何走进闰土与“我”的内心世界?如何品悟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不同,从而感受文本背后鲁迅那份沉甸甸的伤感?张老师在深入品读文本后,以各种形式的“读”给出了答案。
在张老师的课堂里,“月下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见少年心性;“我”对闰土的世界充满好奇与羡慕。在“我”眼中,闰土是害羞的少年,是刺猹的英雄,是那个躲着哭的孩子,他身上承载着友谊,承载着童年,承载着最纯粹的美好。可是,再次重逢,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打碎了,只留下一个发人深省的问号。
这样的解读沉甸甸的。
深刻挖掘文本的内涵,却以“读”的方式领着学生去感受,张老师是大胆的。他赋予了“读”前所未有的重要课堂地位。以“读”代替讲解,以“读”代替分析,化繁为简,以“读”直抵语文学习的核心。因为他深知不进入语言涵泳品读,只作烦琐的分析,学生会逐渐失去对语言的感觉。
二、“读”占鳌头的课堂驾驭
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阅读教学中的“读”既是目标也是手段。阅读教学本身应该把发展学生“读”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目的,而读又可以当作理解、领悟和吸收文本材料的手段。回望《少年闰土》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在这堂课中,读是目的,也是手段;读是过程,也是方法。(支玉恒语)张老师将朗读进行到底,“读”成为学生抵达文本彼岸的快乐支点,更成为学生学习的生长点。
1.以“读”为线,串联课堂
课堂伊始,张老师以读“月下刺猹”引入,领着学生“读出画面”。景与人的和谐之美,静与动的交融之美,在朗读中缓缓弥漫开来,为课堂铺上了美好中带着一丝怀念的底色。
接着,自然引入另一段描写“刺猹”的文字,通过模仿读+想象读,感受“我”的急切与闰土的活泼、阳光、自信。在绘声绘色的读中,闰土和“我”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渐有了具象。
然后,朗读“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加深对闰土和“我”少年心性的认识。
对人物形象有了比较形象的感知后,读“抒情感慨”,感受“我”与闰土截然不同的内心世界;读“叙述语段”,走近那个“害羞的少年”“躲着哭的孩子”;最后,教师配乐朗读《故乡》片段,情感达到最高潮。
想象读、对比读、换位读、演读、配乐诵读……各种形式的“读”像一根无形的线,串起了整个课堂。
2.以“读”为径,实现生长
张老师的“读”有梯度,有要求,以学生为本。无论是读“瓜地刺猹”的画面,还是读人物的对话,抑或是内心独白的语段,我们都能看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变化。
读着读着,学生进入画面了;
读着读着,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了;
读着读着,学生想象的大门打开了;
读着读着,学生的思维拔节生长了!
张老师在指导学生读闰土和“我”的对话这个片段。一开始就营造了“读”的氛围:闰土给“我”讲这些新鲜事,少爷想不想知道,向往不向往,心里急不急?来,我俩一起读,你读闰土,特别自信;我读鲁迅,心里着急。学生一开始照本宣读,没有感觉。张老师立刻提醒:闰土不是背书呀!是在跟“我”说,所以要看着“我”。来,对着我说。学生马上就转换为说话的语气,但还是没有体现出闰土天真、自信的样子,此时张老师通过范读,强调读书要浸到文字里,才能活灵活现地把人物展现出来。就这样,在张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果真走近人物,感同身受,读出了闰土和“我”对话中的那份情味。
这样的“读”,多么有魅力!它真正助力了学生能力的生长,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比”见深度的思维探究
语感是语文教学之魂,朗读是帮助学生获得语感的重要路径。有效的朗读不是一维的,它将情感、思维、审美等融为一体,是立体而丰富的。
《少年闰土》一课,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就是对比思维。这堂课中,对比教学出现了三处:
1.对比品味,走进心理世界
在“我”的内心独白部分,张老师领着学生读了三组句子,发现了两个人物——海边少年和高墙少爷,抓住主要情感——“那时并不知道、现在也没有知道、素不知道、单知道”等,层层推进,感受“我”对闰土的羡慕与向往,对自己生活的无奈。
三组句子的朗读,张老师处理得极好。于是,在对比品味中,学生逐渐走进了“我”和闰土的内心世界。
2.对比发现,感受深厚友谊
在“我”与闰土初见、“我”与闰土分别的语段教学时,张老师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
初见时,“我”急,闰土“羞”;
分別时,“我”闹,闰土“躲”。
初见时的羞涩,比对分别时的悲戚,虽只有寥寥数语,却让学生感受到了“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谊。
3.对比感悟,引发深深思考
在课堂的最后,张老师配乐朗读了《故乡》的片段。他没有用很多语言去分析,也没有借助背景知识去渲染,仅仅是那样声情并茂的朗读。却把深深的思考带到了学生面前——
闰土变了吗?小毡帽变成破毡帽,浑圆的手变成了松树皮一样,紫色的圆脸变成灰黄。最重要的是那个侃侃而谈的自信少年却对我叫了一声“老爷”。
那个海边无所不知的少年还有吗?
那个躲在厨房里害羞的孩子还找得到吗?
那个勇敢的瓜地刺猹的小闰土还能看见吗?
这是为什么?闰土到底经历了什么?
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对比,各种疑问也会很自然地产生。这样深深的思考,是链接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纽带,它会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渴望,从而走到更广博的语文世界里去。
“读”占鳌头,“比”见深度。张老师的课有创意,有思考,有力量。他重新定义了“读”的课堂地位,值得我们细细琢磨。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临安小学/
浙江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