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三下)教学及评析

2024-04-11 07:26鱼利明黄靖懿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兔子文言文学生

鱼利明 黄靖懿

一、阅读回顾,梳理导入

师:同学们好,还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

生:记得,有《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

师:没错,分别是出自于《战国策》中的《亡羊补牢》和《孟子》中的《揠苗助长》。而这个单元(出示单元目录)汇集了更多的寓言故事,不仅有中国寓言故事——

生:《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

师:还有外国寓言故事——

生:《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翻开两千多年前的古书

《韩非子·五蠹》,去读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生:《守株待兔》。

二、文字积累,理解题意

师:文言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笔宝贵的财富,和我一起恭恭敬敬地板书课题——“守”,宝盖头读“mián”,表示“房屋”的意思,“寸”是“手”,(出示甲骨文“守”字),你知道“守”的意思吗?

生:就是用手守护大门。

生:就是用手守好家庭,不让别人随便进来。

师:你还知道哪些帶有宝盖头,与房屋、家有关的字呢?

生:我知道字典中的“字”,安家的“安”,还有客人的“客”。

生:我知道“宇宙”,宇宙就像一个大房屋。

生:《蜘蛛开店》中有“寂寞”,也和房屋有关。

师:(出示“字家它/官害安寒/宽察客宿/寄宵审穴实宇宙室寂寞”)这是我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学过的带有宝盖头的字,与房屋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

关系。

(生读)

师:(板书:兔)长长的耳朵、健壮的身体、强有力的后腿加上一个短短的尾巴,这不就是活脱脱的一只兔子嘛。(出示“兔”字甲骨文)你能试着猜一猜这些图像是哪些文字吗?(出示十二生肖甲骨文)

生:第二个图像猴子,可能是“猴”字。

生:第三个字像羊的头,应该是“羊”字吧。

生:第六个图像牛的角,我觉得是“牛”字。

生:第五个像蛇。

师:(出示正确答案)看看,和你们猜得一样吗?我们的老祖先充满智慧,他们仰观宇宙、俯察大地,根据动物的特点,取其局部或外形轮廓画出来了很多文字——这就是象形文字。所有与动物有关的字都是象形文字。

师:(出示课文)故事,同学们课前都读过,守株待兔的意思是什么?

生: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师:这是字面的意思。

生:这个耕田的人守着树桩,

等待兔子继续撞死,好不劳而获。

师:从题目读懂了寓意。

三、初读文言,理解大意

师: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二篇文言文——

生:第一篇是《司马光》。

师:没错,读文言文首先要读通,所谓“通”就是不能读错。谁来试试?

(生读)

师:读文言文其次要读顺,所谓“顺”就是要读得流畅,不能磕磕绊绊。谁能读?

(生读)

师:掌声。文言文的朗读还要注意读好停顿,不要急,在你认为要换气、停顿的地方,适当地延长。谁会读?

(生读)

师:书读百遍,而义自见。谁能借助注释说说这个故事的大意?

(生说,略)

四、文本细读,理解背诵

师:这个故事一共有几句话?

生:一共有五句话。

师:(出示“宋人有耕者”,生读)第一句话的意思是——

生:宋国有一个耕田的人。

师:学会变通,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还可以怎么说?

生:有一个宋国的种地的人。

师:耕者就是耕田的人、种地的人,耕地、种地就必须要用农具,你在文中找到了吗?

生:我觉得是“耒”。

师:你在哪句话中找到的?

生:因释其耒而守株。

师:(出示“耕”和“耒”的象形文字)用耒在井田边劳作,就是——耕。

师:打鱼的人,可以说——

生:渔者。

师:跳舞的人,可以说——

生:舞者。

师:唱歌的人,可以说——

生:歌者。

师:有学问的人,可以说——

生:学者。

师:当老师的人,可以说——

生:师者。

师:(出示“田中有株”,生读。)你在插图中找到“株”了吗?圈一圈。

生:“株”的意思就是树桩。

师:其实“木”字很神奇,瞧,(出示象形字“本”)木字下方有一横,指树木的根,这个字就是——

生:本。

师:(出示象形字“未”)木字上方有一横,指树梢,这个字就是——

生:未。

师:把这一横变成长横,你再想想——

生:是 “末”字。

师:树根和树梢相对,“本”和

“末”颠倒,有一个成语就叫作——

生:本末颠倒。

师:不对,就差一个字——

生:我知道,是本末倒置。

师:本末倒置的意思就是,把主次——

生:颠倒了。

师:把轻重——

生:颠倒了。

师:做事如果本末倒置,我们将得不偿失。(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生读。)结果是——

生:兔子死了。

师:谁能根据这句话的意思,

分析一下这只兔子的死因。

生:“折颈”说明兔子的脖子断了,脖子是大动脉的地方,所以它受伤很重,可能瞬间就死了。

师:“颈”就是脖子,“折颈”说

明受重创的不是大动脉,而是颈椎断了。

生:“株”是树桩的意思,很硬,所以这只兔子撞死了。

師:“撞”在文中是哪个字?

生:触。

师:仅仅是撞在硬物上就能死了吗?

生:还得有一定的速度。

师:谁能和我来表演一下“兔走触株”?我就是“株”,(生笑)此株非彼猪哦。你就是“兔”。

(师生表演“走”)

师:你这是“行”,还不是“走”。文言文中的“行”是走,而“走”是跑。

(师生再表演)

师:“走”的速度很快,“触”的

力度不够,那是因为你怕伤着老师。谢谢你。文言文就在我们的生活语言中,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走”字的成语呢?

生:走马观花、飞禽走兽、远走高飞、东奔西走。

师:还有——(出示飞针走线、落荒而走、不胫而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吃不了兜着走……)

师: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走”字的诗句呢?

生:在《宿新市徐公店》中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还有诗人李贺在《马诗》中写道——

生:(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因释其耒而守

株,冀复得兔”的意思。

生:因为那个耕田的人放下劳动工具守在

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兔子。

师:“因”可不是“因为”的意思。

生:是“于是”。

师:理解古文,在借助注释的基础上学会

“变通”,就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言文的大意。谁再来说一说?

生:于是那个种地的人放下自己的农具守

在树桩旁,希望兔子再撞死在树桩上,好继续捡到兔子。

师:“其”在原文中指的是谁?

生:那个种地的人。

生:耕者。

师:对,就是代词。相当于他、她、它或者他(她、它)们的。《司马光》一课中也有代词,还记得吗?(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

生:“之”字,指的就是瓮。

师:对。文言文中的代词还有很多,今后我们要慢慢地去发现。“释”是放下的意思,让我们拿起笔写一写这个字。(师指导书写,略)

师:看看这些成语,你能大致说出它的意思吗?(出示:手不释卷、爱不释手、如释重负、杯酒释兵权)

生:“手不释卷”,就是指手不放下卷子。

师:“卷”是书的意思,比喻勤奋好学。

生:“爱不释手”是说特别喜欢,舍不得放下。

师:你们都有过爱不释手的经历吧?剩下的成语请同学们摘抄下来,回去查一查它们的意思,注意“释”字的书写。

师:哪有那么巧的事情呀,(出示“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生读)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生:撞死的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的,这件事成了宋国人的笑话。

生:这样的事只是偶尔发生的,每天守株待兔,肯定会成为别人的笑话。

师:也就是说这事是偶然发生的,是低概率事件。而这个种田的人却认为是——

生:必然发生的,大概率事件。

师:瞧,小朋友们都懂的道理,他却不知道。你觉得这里的“笑”可能是——

生:我觉得是嘲笑,笑这个种田的人这种愚蠢的行为。

生:我觉得是大笑,人们知道了这件事后禁不住哈哈大笑。

生:我觉得是讥笑,笑这个种田人,有讽刺的意思。

师:不仅仅在讽刺这个种田的人,可能还在讽刺所有与他有相同思想和行为的人。

生:我觉得是捧腹大笑,宋国人路过地里,看见还在等兔子的人,都忍不住捂着肚子大笑起来。

师:(出示:捧腹大笑、哭笑不得、哄堂大笑、哑然失笑、贻笑大方、付之一笑)是呀!路过的人捧腹大笑、哭笑不得,听到的人哄堂大笑、哑然失笑,想不劳而获,却闹了个贻笑大方的结局,咱们也只能付之一笑了。

生:老师,我还想到别人都在议论这件事的时候,那个种田的人只能强颜欢笑了。

师:这个词很有画面感,我都能想象到此时的种田人恨不得在人群中找个地缝钻进去。

师:古时候的文言文是竖版排列,没有标点的,谁会读?(出示竖版排列的课文)注意节奏。

(生读)

师:我请了一位小朋友根据五句话的意思

绘成了一组连环画,可是画的顺序是错乱的,你知道吗?(出示错乱的连环画)考一考你的眼力和记忆。

生:第一幅画是“田中有株”。

生:第二幅画是“宋人有耕者”。

生:第三幅画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生:第四幅画是“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生:第五幅画是“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生:按照课文内容排列的顺序应该是——

②①⑤④③。

师:谁能根据重新排列好的连环画提示,把

这个故事背诵下来。

(生背)

五、讲好故事,学习劝说

师:《守株待兔》出自于《韩非子·五蠹》,原文故事还有第六句话。(出示: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生读)

师:谁能借助注释,用变通的方法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今天想用以前的国王的治国方略,治理现在的农民,全部都是守株待兔。

师:“王”是指君王,“民”指所有的百姓。谁再试试?

生:今天用过去的君王治理国家的方略,来

治理现在的老百姓,就像守株待兔中的人一样,是愚蠢的。

生:今天不能用以前君王治理国家的方法,治理现在的老百姓,

否则就像那個种田人一样竹篮打水一场空。

师:对,《守株待兔》是韩非子向韩王进谏时所讲述的一个故事,目的是想劝韩王,不可用先王之法治理当今的百姓和社会。用讲故事去劝说,会让劝说不那么生硬,还能增大劝说的成功率。现在请同桌相互练习讲故事,讲的人要真诚,讲出故事的道理;听的人要认真,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生练习后讲故事)

生:在古时候的宋国有一个种田的人……这件事被宋国人知道了,都在嘲笑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

师:既讲清楚了故事的内容还说出了寓意,讲得好。不过难度提高了,你们瞧——谁能用这个故事来劝说佳明的爸爸或麦兜呢?(出示:情境运用讲故事,让说理更有效。)

情境一:佳明的爸爸最近买了一支股票,收益很多。于是他就倾其所有天天买这种股票,盼着有更多的收益……

情境二:麦兜在校门口遇到了刮刮卡,1元一次,刮出了5元钱,于是他天天盼着刮出“大奖”,眼看着零花钱都花光了……

师:既然是劝,就得真诚,把故事讲好,才有可能劝说成功。

(生练习劝说,同桌展示,师生表演。)

师:我现在是你的爸爸,你是佳明,开始吧。

生:爸爸,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师:(手机看股市)讲什么故事,别影响我看股市。

生:爸爸,你先放下手机,听我讲个故事嘛!

师:讲什么故事,作业写完了吗?

生:写完了。

师:再去检查检查,没事就去读读书,或者做张卷子去。

生:哎呀,爸爸,您先听我讲完故事,我啥事都听您的。

师:好好好,那过一会儿。

生:不行,就现在。

师:这孩子,咋这么倔呢,也不知像谁,好,那你讲吧。

生:从前有一个种田的人……

师:嗯,讲得不错,可是给我讲这个故事干吗?

生:那个种田的人一心想着

不劳而获,而且这是个小概率事

件,天上哪有白白掉馅饼的事。您炒股票是赚了一点,可是据我了

解,大多数人都会赔钱的,所以希望您别炒股了,有时间多陪陪我和妈妈吧。

师:那我考虑一下再说。

生:别考虑了,一入股市深似海呀,爸爸,您就别考虑了,以免倾家荡产,就成了别人的笑话呀!

师:可不敢胡说呀!(生笑)我暂且听你的。

师:刚才呀,我故意刁难了佳明。生活中万一真遇到了这样的事,大家要学会拿出百分之一百的真诚,把故事讲好,把寓意讲清楚,或许就能劝说成功。

六、拓展阅读、升华寓意

师:(出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请同学们看,这个故事也是出自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书《战国策·魏策四》,这是故事的原文,(出示原文,略)请你对应着读一读。

(生读)

师:现代文中的第4自然段对应文言文中哪句话?

生:“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师:第6自然段对应文言文中的哪句话?

生:“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师:故事的结局是文言文中的哪句话?

生:“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师:意思就是——

生: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师:这个故事是季梁劝魏惠王莫要出兵伐赵的故事。也是在劝说中讲述的故事,所以好的故事不仅要自己读,还要分享给他人。

师:(出示“日积月累”)在语文园地中还有出自于我国众多古代文集中的寓言故事,如——

生:邯郸学步、刻舟求剑、掩耳盗铃。

师:都是在用短小的故事讲

述着一个大大的道理。在《韩非子》中,还有许许多多有意思、有哲理的故事,比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三人成虎》《买椟还珠》。这个单元的“快乐读书吧”,我们还将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师:(出示单元导语)瞧,为什么说“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呢?

生:因为我们照镜子的时候可以看见自己的缺点。

师:发现缺点。

生:镜子嘛,我们天天都会照,尤其是早上,所以我们可以早早地发现身上的问题。

师:照见问题。

生:有的时候我们身上的问题可能自己发现不了,比如脸脏了,照照镜子,就可以发现,然后把脸洗干净。

师:及时修正。

生: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经常照照镜子,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师:难怪说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不仅仅是在劝他人,更是在戒己身呢!下课。

教学评析

于情于理,功到自然成

在任务群教学背景下,文言文教学需要注重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强化阅读与表达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鱼利明老师执教的《守株待兔》,他守住的又是什么呢?

其一,大单元整体教学,呈立体打开方式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教学像个单元格,大部分选文有很强的说理性,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和育人功能。《论语》《孟子》《列子》《韩非子》《战国策》《山海经》《世说新语》《吕氏春秋》……频频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中华智慧,流光溢彩,代代相传。鱼老师上课伊始,便自然地先将一个节点上的学习,放在诵读经典名作的大环境之内;又用寓言这一体裁,合并同类项,勾连中低学段的学习内容,调动起学习基础,让学习经验活起来;最后,回归到一册书的单元内容,有整有零,《守株待兔》正中靶心,就这样被轻松打开了。这里守住的,是在博约的读书学习中,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

其二,变通习得贯始终,拥有超级解释力

《守株待兔》的故事,在蒙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就耳熟能详、明白其意,而今天的学习只是换了一种呈现方式,是在文言的语言环境中再读。把握故事内容并不是难事,而用变通架起古今学习的支点,这却是一个妙哉的做法。鱼老师并没有直奔故事内容而去,而是不温不火地解题,一个“守”,一个“兔”都不是难字,用字源识字的方法来解读,它们就有了生命力,就是意趣横生的字。一字一世界,三千年文脉不绝,一字一句堆叠成了一座丰富的宝库,每一个汉字都有极大意义的纵深。这是用古人造字的方法在习字,不知不觉中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感知,是在对接文言文学习,进行语感培养。

求知的乐趣,不只是探索未知,更是在已知地带再造乾坤。在文本细读的环节中,鱼老师提出理解文言文要学着变通,鼓励学生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方式疏通文意,这也是让学生在心中暗设一个古今对话的转换器,由内即能观照古人的言语方式,由外又能进行合理通顺的输出表达。鱼老师带着学生像做文字游戏,时而把玩着关键字的演化——“耒”和“耕”的关系,助力学文理解;时而放慢节奏,精雕细琢——图中有“株”,又引来了“本末”倒置,慢条斯理于其中;时而戏剧性入场——表演和体验“走”的独特,走进了以往所知,走进了鱼老师的所识:“理解古文,在借助注释的基础上学会‘变通,就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意。”这守住的,是在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梳理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關系。

其三,巧设笑意丛生,促悟寓意深刻

好的教学策略,不是为了让我们在某一次教学中取得完美,而是为了让学生手中握有更多的选择。守株待兔的宋人放下的仅仅是农具吗?他放下的更是农者的本分和勤劳,招来的却是笑话。鱼老师抓住文本美妙,从“看笑话”的角度,为学生创设对“笑”字的想象,画面感十足,将学生带入到两千多年前这个守株待兔的主人公的田间地头,“捧腹大笑、哭笑不得、哄堂大笑、哑然失笑……”只是在笑姿百态中体验愚蠢至极,更是寓笑于理。在这样的学文处理和指导朗读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读好,就能成诵。这守住的,是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其四,整合教学内容,形成逻辑任务

《韩非子》具有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善用寓言的特点。而《守株待兔》是韩非子向韩王进谏时所讲述的一个故事,目的是想劝韩王,不可用先王之法治理当今的百姓和社会。古时的进谏,今时不就是劝说么。鱼老师顺势补充原文最后一句,让学生了解了此寓言创作之初的目的,符合我们现在常说的读者意识,也体现了他教学的严谨和教学设计的深度。一劝,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从劝说的角度,巧妙创设生活情境,教学效果显著,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劝,拓展阅读《南辕北辙》是季梁劝魏惠王莫要出兵伐赵的故事,明白“好的故事不仅要自己读,还要分享给他人”;三劝,小故事大道理,稳扣单元导读“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照镜子就是要“发现缺点”“照见问题”“及时修正”,正如鱼老师结课时所言,“不仅仅是在劝他人,更是在戒己身”!这节课上,清晰可见,鱼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书本里最珍贵的部分,是那些和我们直觉、本能不一样的思维方法。这守住的,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学习方式,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和思维的方法。

鱼利明老师执教的《守株待兔》这堂课,是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是一堂让教与学真实发生的语文课。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茹

猜你喜欢
兔子文言文学生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赶不走的学生
兔子
学生写话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学生写的话
守株待兔
想飞的兔子
可爱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