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究

2024-04-11 07:00周晓宇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爱国主义教育

周晓宇

[摘 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和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为了加强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文章通过设计爱国主义议题、综合运用实践载体、完善爱国主义教育评价体系等方式,探究如何通过活动型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涵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01-0064-04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正确引导和精心栽培,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涵养爱国情怀。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对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帮助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高中生是中国发展的后备力量,只有具备爱国情怀,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对高中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使他们更好地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深厚的民族感情的结晶。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扰。高中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更要鼓励他们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激励他们去承担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民族的发展相结合,形成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新时代,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有助于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从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中,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素养。爱国主义是一种真挚情感、道德准则、政治认同,同时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依赖。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思想政治课堂作为塑造学生爱国主义素养的重要启蒙阵地,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高中生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措施。

爱国主义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紧密相关,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从多维度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精神财富之一,鼓舞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努力奋斗。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目标,也成为中国最大的时代主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展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正确解读爱国主义的内涵,可以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感,使他们形成爱国信念,筑牢爱国主义思想根基,把爱国作为立身之本。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积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以生动活泼的主题课堂为平台,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方位展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还应积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为学生提供表达思想的舞台,彰显学生的青春活力,在课堂上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引导学生践行爱国行动。

二、通过活动型学科课程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活动型学科课程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形成政治认同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活动型学科课程强调学生在不同的活动情境中,能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检验知识。通过活动型学科课程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高效地达到教育教学目的,使学生形成政治认同素养和爱国情感。

(一)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强化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手段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讲究思辨性,而活动型学科课程关注议题设计,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思辨增强自我认知,助力学生辩证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注意的是,在通过活动型学科课程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对学情的充分了解,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思辨性的议题,保障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探索和表达观点的空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活动型学科课程还可以通过探究性的主题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提高学生探索实践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可将议题设计为“中国共产党为何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引领学生探索党领导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并以此议题为主线,带领学生游览革命旧址,学习红色文化,回忆党的光辉历史,聆听老革命者诉说他们经历,进而使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課堂上举例时,教师可借鉴社会热点问题设置具有思辨性与两难性的问题,使学生有思维的空间,能明辨是非,并自觉抵御错误思潮的影响。围绕议题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除了能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还能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做到理性爱国。

(二)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有效载体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同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劳动经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特点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活动经历,有目的地设计生活化的活动场景和生活化的问题,设置与学生生活实践有关的活动项目和活动任务,以此促进理论知识在真实生活中迁移与应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更应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挖掘学生身边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通过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三)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增强学生爱国行为体验的切实路径

活动型学科课程始终注重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离不开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型学科课程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爱国实践,增强学生的爱国行为体验。例如,在学习“人民当家作主”时,通过引导学生参观民族自治区的建设成就展览,阅读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文献,欣赏民族歌舞,收集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资料,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和政治认同素养,增强学生的爱国行为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通过活动型学科课程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在新时代,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丰富高中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综合运用实践载体完善爱国主义教育评价体系,能强化学生对国家、民族和历史、文化的认同,促使学生将爱国行为落到实处。

(一)设计爱国主义议题,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要讲好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如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内容,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爱国敬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劳动精神等内容,必修3《政治与法治》中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内容,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的实现人生的价值、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内容。

为了培养高中生的爱国情感,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教师在讲授以上内容时应注意与时俱进,适时引用时事热点,通过将时事热点引入课堂教学、开展时事热点专题讲座、围绕时事热点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不断加深学生对时事热点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有机融入“一带一路”、精准扶贫、抗疫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医疗保障等时事热点,为爱国主义教育增添新内容,加深学生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播放优秀影视作品,如讲述脱贫攻坚故事的《山海情》,让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为减贫作出的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综合运用实践载体,升华爱国情感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用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充分发挥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优势,打破课堂内外的界限,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使思政小课堂得以延伸至社会大课堂,从而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获取更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接受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包括各级各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种各样的仪式礼仪,还有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纪念活动等。引导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各种各样的仪式礼仪、游览自然人文景观、参加重大纪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活动型学科课程强调教学要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在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时有效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能使学生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并升华为爱国行动。

(三)完善爱国主义教育评价体系,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有效达成

教学评价是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贯彻着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起着监测与引导作用。传统的教学评价由于考试压力的影响,更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方面的评价,并注重短期功利效果的达成,这样的单一性评价成为影响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障碍,也使得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无法真正达成。

基于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结合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完善爱国主义教育评价体系,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有效达成。具体而言,有三个途径。一是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素养化,优化评价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的是开放、理性、平和的爱国者,在评价学生是否爱国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怎样爱国,如是否认同自己的国家制度、民族文化,能否主动捍卫国家尊严等,从而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二是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改进教育评价方式。活动型学科课程强调实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观察评价法,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并进行深入分析,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时进行教育反思,同时改进教学活动方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爱国的心路历程和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想法,從而得到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直接反馈。三是扩大爱国主义教育评价主体。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离不开多方教育力量,因此要打破评价主体单一的状况,扩大教育评价主体,鼓励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其他学科教师交叉评价、家长参与教育评价。只有扩大评价主体才能更准确地掌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效果,最终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有效达成。

[   参   考   文   献   ]

[1]  袁磊.爱国主义引领思政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8):100.

[2]  秦超.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价值与路径[J].辽宁教育,2021(20):34-36.

[3]  齐志欣.对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31):12-1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5]  周军海,张恩丰,王国芳.评价:为学赋能,让教增值[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3):45-48.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历史教学应做到功在外利在内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认识与探究
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导入策略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心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