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慧,吴海月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134)
鲁班工坊是以中国杰出工匠“鲁班”命名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实体化平台。借助该平台为合作国培养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对鲁班工坊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一是鲁班工坊内涵、特质、核心要义。吕景泉介绍了鲁班工坊核心要义,即一块品牌、两种功能、三条路径、四个内涵、五项原则。张磊引入金字塔构型解析鲁班工坊的核心要义及构型。杨延以鲁班工坊多年发展成功经验为基础,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创新与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功能角度阐述鲁班工坊的建设动因;从项目发展定位与实施内容角度分析鲁班工坊的建设内涵;从鲁班工坊的核心要素教学标准、教学模式、教学装备与教学资源角度阐明鲁班工坊建设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二是梳理总结推广鲁班工坊的实践经验。如王岚以鲁班工坊为例探讨中国参与全球职业教育治理的权力、机制与成效。查英、庞学光以鲁班工坊建设为例探讨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逻辑理路、实践困境及改革策略。曹晔对天津市首创的海外鲁班工坊进行较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为推动高职院校国际化提供有益的经验。吕景泉从项目建设发展布局角度,分析了亚欧非三大洲鲁班工坊发展策略,并结合典型项目建设,深度阐释了鲁班工坊建设原则以及推广应用价值。杨延、王岚以天津鲁班工坊五年的建设经验为基础,提出打造职业教育国际人文交流品牌项目的发展策略。
三是结合鲁班工坊建设实践,研究探索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如吕景泉等探讨以鲁班工坊为课程教学平台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徐纯、李晓锋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研究与探索鲁班工坊中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秦武进行了基于鲁班工坊的轨道交通“双语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随着鲁班工坊建设实践的不断扩展与深入,对于鲁班工坊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于鲁班工坊参建院校教师对于鲁班工坊某一建设内容的思考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研究人员从项目管理的视角探索研究鲁班工坊品牌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和借鉴意义。但少有学者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研究鲁班工坊建设问题。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海外国家建起鲁班工坊,如何又好又快地建成鲁班工坊并高质量可持续地运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鲁班工坊是天津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开展职业教育“走出去”先行、先试的重点国际教育品牌,截止到2022年12月,天津已建成22家鲁班工坊(详见表1)。鲁班工坊合作国从最初亚洲的泰国、印度、柬埔寨到欧洲的英国、葡萄牙再到非洲的埃及、科特迪瓦延伸到了中亚地区的塔吉克斯坦等国家,赢得了合作国政界、商界、教育界的广泛好评;合作院校也从起初的职业院校拓展到了中职、高职、本科、硕士研究生等多个类别层次;合作专业更是涉及机械制造、工业机器人、数控、新能源、电子商务、农业、医药和餐饮等多个领域。鲁班工坊在为合作国培养大量紧缺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也搭建了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
表1 已建成的鲁班工坊分布
鲁班工坊近几年发展迅速,已成为职教领域“走出去”的代表性项目。但随着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和不足也日益突显。
1.鲁班工坊可持续运营资金来源不足
基于鲁班工坊建设的需要,天津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我市职业院校在海外设立“鲁班工坊”试点方案》《天津职业教育“鲁班工坊”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为鲁班工坊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但鲁班工坊建成后的高质量可持续运营仍需大量资金支持,后续运营经费的来源是亟须探讨的问题。
2.鲁班工坊内涵建设后劲不足
鲁班工坊内涵建设主要涉及教学模式、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教学仪器装备、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建设等五个方面。随着鲁班工坊的运营发展,内涵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建设后劲略显不足。
鲁班工坊提倡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简称EPIP(Engineering Practice Innovation Project)。EPIP教学模式也要随着合作院校的专业发展与时俱进,提高适切性。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等标准体系建设主要以中方院校为主,缺乏对合作国技术技能标准,合作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标准、实践训练等方面宏微观的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教学装备是以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竞赛装备为依据进行遴选输出,后续高质量、可持续运营需妥善解决教学装备的保养、维护、升级、更新和换代等问题。鲁班工坊师资培训主要是通过中外教师互访培训与“空中课堂”线上培训的方式来完成。但随着产业转型、提速、升级,技术技能也随之升级革新,中外双方教师需要提升持续更新知识结构与技术技能的能力。教学资源建设主要按照“以任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和“项目驱动”模式进行实施,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将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技能规范融入实训内容,辅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在后续的运营中,教学资源也要随着知识技能的更新迭代适时调整。
3.鲁班工坊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不强
目前,一些国外合作院校对鲁班工坊的建设与运营还没有在合作国形成校际的合作联动机制,在绝大部分合作国也尚未形成中职、高职、本科、硕士研究生等贯通式学历与职业技能教学体系。此外,参与鲁班工坊建设的企业多为中资企业,国外企业投入工坊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国外合作院校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的基础不强;另一方面是因为建设中对于鲁班工坊的宣传和推广比较少,导致国外其他院校、当地企业对于建设中的鲁班工坊在当地的积极作用和意义缺乏了解,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的动力不强。
4.鲁班工坊品牌保护的难度较大
鲁班工坊是天津首创原创并率先实施的国际化职业教育品牌,是中国数十所中高等院校与亚欧非多个国家的院校合作建立的职业教育理念与技术技能分享平台。虽然品牌名称、标识相同,但合作国家、合作院校、合作专业均有所不同。因此,鲁班工坊品牌保护跨文化管理的难度较大。一方面,鲁班工坊在国际化推广建设过程中,面临跨语境翻译不统一的问题。例如,在英语系国家,鲁班工坊被统一翻译成“Luban Workshop”,而在某些非英语系国家,鲁班工坊的翻译会呈现差异,比如在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这类的俄语系国家,鲁班工坊的俄文翻译版本有“Мастерская имени Лу Баня”“Мастерская Лу Баня”“Мастерская Лубан”等,不仅工坊名称有差异,“鲁班”名字的翻译也不尽相同,不利于鲁班工坊品牌在合作国的宣传与推广。另一方面,随着职业教育国际化竞争的日趋激烈,出现了与鲁班工坊模式、功能、作用类似的职业教育跨国品牌,这种“模仿品牌”会对鲁班工坊品牌产生干扰及稀释作用,这种干扰与稀释作用在跨语境翻译的“加持”下,会产生放大效应,不利于鲁班工坊品牌形象的维护和品牌资产的提升。
加大天津建设鲁班工坊的经验分享力度,带动其他省市制定出台相关财政管理办法和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鲁班工坊绩效管理和评价结果应用,合理安排资金支持工坊建设发展,规范鲁班工坊资金使用。同时,加大鲁班工坊在国内外的品牌宣传与推广,持续加强中外合作院校校际合作,共同发力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多渠道、多来源筹措资金,破解工坊高质量可持续运营经费问题。
鲁班工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内涵建设方面持续深耕,不断赋能。鲁班工坊内涵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中方院校的教师作为鲁班工坊师资培训的主体,要紧盯专业领域前沿及产业需求,持续高效地吸收新知识,输出新技能,革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外方院校要安排鲁班工坊一线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学习行业最新技术,实时掌握并跟进企业人才需求变化,更具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中外合作院校双方要紧密对接,深入沟通交流,互学互鉴,培养、提升教师跨文化语言转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打造跨文化双语双师教学团队。
在学生培养方面,EPIP教学模式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标准体系制定、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建设要全面、持续、深入地与合作院校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国际互融互学互鉴。外方合作院校也要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完成所有学习课程。
在教学装备建设方面,外方院校要加强鲁班工坊教学设备仪器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及时更新软硬件,确保教学、培训正常使用。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对接产业技术一线,适时革新教学设备仪器。中方院校及教学装备供应企业要做好教学装备仪器的维护技术指导,确保各类仪器、设备按照运维要求完成维护保养。此外,合作院校双方要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抓手,利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平台,尤其是“国赛”和“世赛”平台,充分展示鲁班工坊在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魅力,提升鲁班工坊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及影响力,吸引更多企业深度合作,更好发挥鲁班工坊“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的功能优势,实现人才输入输出的双循环。
合作方院校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形成联动机制,助力深度合作。中方院校要进一步扩展国内校际、校企合作范围,拓宽合作空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用。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实施教育管理、共同打造产学研基地、共同推进项目研发,构建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产业发展的高质量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鲁班工坊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样板,从而吸引更多中资企业打消“海外技能人才短缺”顾虑,勇敢“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同时,吸引更多合作国本土企业加入鲁班工坊产教协同育人中,或为鲁班工坊的学生创造更多顶岗实习的机会;或在鲁班工坊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或与外方合作院校合作共同运营鲁班工坊,打造“工坊实训”基地。加强校企互融合作不仅能解决鲁班工坊学生就业问题,也能解决鲁班工坊高质量可持续运营的资金短缺问题,还能进一步推动鲁班工坊建设向纵深发展。
2020年11月,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在天津成立。鲁班工坊建设联盟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二级协会机构,属于民间性质的行业协会组织。截至目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拥有包含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在内的323家成员单位。做好鲁班工坊品牌管理,需要用好鲁班工坊建设联盟的力量。一方面,借助鲁班工坊建设联盟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增强鲁班工坊各参建方对鲁班工坊品牌保护的重视程度,凝聚起对鲁班工坊品牌管理的共识与合力,整合鲁班工坊联盟中的各方力量,形成对鲁班工坊品牌进行综合保护的管理机制。例如,统一品牌标识的使用规范、加强对品牌运营状况与生态环境的监控,提升品牌自我保护力度等。另一方面,依托鲁班工坊联盟,进一步挖掘鲁班工坊的品牌内涵,塑造品牌形象,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对鲁班工坊建设发展实行品牌化管理。例如,在鲁班工坊项目立项、评估、认定、验收等环节制定统一规则和标准,避免损害鲁班工坊品牌形象及价值的情况发生。最后,要以品牌管理的思维看待鲁班工坊建设的创新与发展。例如,在鲁班工坊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或是品牌延伸使用时,要着眼于该行为是否有利于巩固并提高鲁班工坊品牌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是否有利于品牌资产的不断增值,是否有利于鲁班工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铸就鲁班工坊金字招牌。通过对鲁班工坊进行品牌化建设与管理,逐步构建鲁班工坊品牌的国际话语权,从而提高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帮助国内更多院校与企业共同“走出去”,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今日之世界体系和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与变革,不同合作国、合作院校的运营管理模式千差万别,每一个鲁班工坊的建设过程都是一次创新探索的实践过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鲁班工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还需要全体职教人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