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2024-04-04 05:50曹金玉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曹金玉

摘要: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改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核心素养实施语文大单元教学,不仅能系统化地提升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素养,还能充分地发挥语文教材大单元的编排优势,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有效性。采用学情分析法和实验教学研究法,论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从加强创设阅读情境、采用问题导学手段、赏析单元文本语言、提炼单元文化元素四个方面,研究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具体策略,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指导思想,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能够将单元内部分散的学习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同时培养学生的关键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必须明确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深入地分析教材和学情,紧扣核心素养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要素,精心设计大单元教学方案,采用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大单元的阅读和探究活动,从而顺利地突破语文大单元教学的重难点。

有助于学生积累充足的语言材料。语文大单元教学和传统单篇文本教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在语言素材方面更加丰富,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同一单元主题下的阅读活动中,能够汲取多样化的语料和写作手法。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语文大单元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在核心素养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辨析、逻辑、创造等思维能力,学生必须通过有效地思考和探究活动,持续提高自身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基于核心素养实施语文大单元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同时理解和借鉴多元文化。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个大单元中,都选录了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元素,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一、加强创设阅读情境,促进学生感悟大单元主题

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具有突出的主题化特征,每个单元中的文章虽然在体裁、标题、描写对象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文章内容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教师在设计语文大单元教学方案时,可以采用适宜的教学材料和方法,引导学生对大单元主题建立初步的感知。情境创设法适用于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时也顺应学生的兴趣喜好和认知规律。常用的情境创设方法有信息化情境、生活化情境等,其中信息化情境具有音画并茂的特点,能够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生活化情境贴近学生的认知,能使学生发现大单元文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为“四季美景”,选录的课文有三篇现代散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以及四篇古代诗歌。教师针对三篇现代散文创设阅读情境时,可以播放春景、济南的冬景以及四季雨景的短视频,并设问:大家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这几段视频中的景物,有什么共同点?当学生交流回答后,教师揭示大单元阅读主题: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轮美奂,在本单元的现代散文部分,三位作家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美不胜收的四季风光。通过创设信息化阅读情境,加深了学生对大单元主题的认知,同时直观地了解三篇散文的描写对象,获得优质的审美享受,为后续的精细阅读做好铺垫。

二、采用问题导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必须侧重于实施有效的思维训练。问题导学具有良好的激趣和启发功能,有益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和运转,与此同时,语文教材大单元中的文章也具备极高的对比探究价值,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材料。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该依托于单元内各文本的主题和写作特色,采用问题导学方式,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精心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深入地分析单元语篇的内容,比较语篇之间在结构、写作手法、主题思想上的异同,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大单元阅读思维[1]。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动物与人”,共有《猫》《鸟》《动物笑谈》以及《狼》四篇文章,其中《狼》的体裁是古代文言文,学生通读四篇文章,并使用参考资料翻译《狼》的全文后,教师可以从四篇文章的结构切入,提出对比探究问题:这四篇文章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小组讨论,认为《猫》《鸟》《动物笑谈》都是总分结构,并阐释理由。教师认同学生的结论后,继续问:为什么没有提到《狼》?学生回答:《狼》的结构和其他三篇文章都不一样,《狼》分成记叙和议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按照故事的情节,记叙了屠户晚归途中遇狼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第二部分点明故事的主旨,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通过实施问题导学和对比探究,学生掌握了本单元文章在结构布局方面的差异,阅读多文本的思维能力也获得良好的锻炼。

三、赏析单元文本语言,充实学生的语言材料储备

语言赏析是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审美意识都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实施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学生赏析单元文本的语言,综合运用情境创设法和提问法,引导学生揣摩文章语言的亮点,探究各种修辞、写作手法的表达效用,从而帮助学生品悟大单元文本的语言之美,充实学生的语言材料储备[2]。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为“情感哲思”,共编排了《背影》《白杨礼赞》《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昆明的雨》五篇散文。学生合作阅读这五篇文章后,教师可以设计“鉴赏文章独特语段”的活动,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背影》的第六段,《白杨礼赞》的第七段,《永久的生命》的第二、三、四段,《我为什么而活着》的第二段,《昆明的雨》的第七段,同时提出语言赏析问题:朱自清是如何描绘父亲的背影的?茅盾描写白杨树时,是怎样从“形”过渡到“神”的?严文井在提出观点后,是怎样论述“永久的生命”的?罗素如何阐释对爱情的渴望是“我”活着的理由?汪曾祺是怎样表现昆明雨季菌子的鲜美滋味的?学生经过揣摩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背影》第六段描写“看父买橘”的背影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和色彩词汇,刻画出父亲笨拙、吃力的背影以及衣着特点;《白杨礼赞》第七段在歌颂白杨树时,作者将白杨树比作“伟丈夫”,借白杨树象征中华民族的意志,进而由树及人、由形而神……教师补充学生赏析不到位的内容并指导学生摘录语段中的优质词句,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大单元文本语言的鉴赏和解析能力。

四、提炼单元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与文学创作是相辅相成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人文性较强,每篇文章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是重要的核心素养教育内容。因此,立足核心素养构建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教师应该侧重于提炼大单元中的文化元素,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借鉴价值的多元文化等,将多元的文化元素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态度[3]。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为“文明的印迹”,选录了《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和《梦回繁华》四篇课文,教师在渗透文化元素时,可以通过PPT为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苏州园林、《清明上河图》的短视频以及法布尔研究蝉的习性的实验资料,学生通过视频和资料,了解每篇文章的文化背景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合作自读单元课文,并引导学生思考:每篇文章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大单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学生自读并分析课文后反馈:《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的文化内涵是展现祖国博大精深的建筑、园林和绘画艺術,赞扬古人非凡的智慧和杰出的创造力;《蝉》突出了在科学研究中不断探索求知的文化内涵,大单元的主题思想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使文明的印迹得到延续。通过提炼和应用语文大单元中的文化元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和人文情怀。

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充足的语言材料,还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教师应该从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出发,加强创设阅读情境、采用问题导学手段、开展单元文本语言赏析、提炼单元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感悟大单元主题,自主分析文本之间的异同,养成良好的语料积累习惯,提升文化素养,从而提高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媛,杨宝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5).

[2] 吴海市,林惠萍.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花: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语文,2022(7).

[3] 李英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 天津教育,2022(6).

编辑/王波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