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文探讨了新闻与传播的重要性,其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信息流通和意见形成桥梁的核心角色,以及在文化意义阐释中的作用。文章考察了新闻与传播的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方法,并且探讨了这些方法如何揭示公众意见的分布、媒体内容的属性及社会互动过程。此外,文中还分析了媒介文化与社会建构的理论,探讨了媒介如何塑造社会现实和文化认同。案例研究部分通过具体分析国内外的新闻传播实例,展示了新闻与传播在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中的实际应用。文章最终强调了在信息日益增多的时代,新闻与传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公众对事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是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关键词】新闻与传播;文化意义;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4-0076-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4.024
一、新闻与传播的重要性
新闻与传播在现代社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是信息流通和意见形成的桥梁,确保公众能够及时获取到重要的、多元的视角和数据,帮助人们构建对周边发生事件的理解。新闻媒体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报道国内外的事件,让公众能够关注到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各个层面。这种关注是民主社会中公民参与的基石,因为它促进了公众对公共政策和社会问题的了解和讨论。同时,传播则是新闻影响力的延伸,它不仅限于信息的分發,更包括了信息的解释和批判。传播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和格式,使信息得以在社会各个阶层中流动,促使知识的传递和价值观的交换。这种流动性不仅加强了社区内部的联系,还跨越文化和国界,推动了全球对话。在文化层面上,新闻与传播的作用更是明显,它们通过塑造公众话语,参与到文化认同的构建中,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在信息日益增多的时代,新闻与传播的质量直接影响公众对事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高质量的新闻报道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入探索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而有效的传播则能够确保这些知识、观点能被广泛分享和理解。因此,新闻与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媒介,更是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的动力[1]。
二、新闻与传播的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在新闻与传播领域中是理解大规模数据和趋势的关键手段。调查研究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和调查来收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不同人群对于特定新闻事件或传播现象的看法和反应。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者可以揭示公众意见的分布以及不同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和影响力。调查研究的普遍性和可重复性使之成为评估和比较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对新闻反应的有效工具,实验研究则通过设定和控制变量来探究因果关系。在新闻与传播的实验中,研究者可能会操作信息呈现的方式或内容,以观察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人们的理解、态度和行为。实验研究能够帮助确定特定类型的新闻报道或传播策略的效果,并为传播实践提供实验证据。内容分析是一种系统的定量研究方法,用于分析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材料中的内容和属性,通过制定一套标准化的编码规则,研究者可以量化特定的内容特征,如主题频率、情感倾向或表现形式。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和比较不同媒体渠道和内容的表现,揭示新闻报道中的潜在偏见或立场,并跟踪和分析媒体议题设置的动态。
(二)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给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深入理解人们如何接收、解读及互动与新闻内容的细致视角。深度访谈作为一种常用的定性研究工具,通过个别对话的形式,使研究者能够深入探索受访者的观点、经验和感受,这种互动性的对话可以揭示受访者对特定新闻事件的深层理解,以及其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个人感知。焦点小组则是通过组织讨论会来进行的,这种方式允许参与者在一个非正式且开放的环境中自由交流意见。在新闻与传播的研究中,通过焦点小组讨论,研究者能够观察到人们如何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对新闻的理解和态度,以及他们是如何影响和被群体意见所影响。田野调查关注于研究者直接进入研究对象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和记录行为、互动过程。在传播研究中,通过田野调查可以观察到新闻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消费的,以及这种消费如何影响个人和集体的行为模式,这种方法有助于理解新闻与传播在实际社会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案例研究则通常专注于一个或几个特定实例,深入分析一个事件、一个组织或一系列活动。它允许研究者详细考察复杂现象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并且可以提供对新闻与传播现象背后复杂因素和动态的深刻洞察。案例研究特别适合新闻与传播研究中的特定事件分析,例如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方式,或是特定传播策略的效果评估。
(三)混合方法研究
混合方法研究在新闻与传播领域中是一种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策略,旨在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技术手段,对复杂的传播现象进行全面的探究。该方法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兼顾广度和深度,在收集大规模数据的同时,也能够深入个体经验,揭示数据背后的意义和语境。通过定量方法,研究者可以获得大量可统计和可比较的数据,从而识别出广泛的趋势和模式。这些数据为新闻与传播的现象提供了宏观的量化视角,比如公众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普遍反应或是不同传播渠道的使用情况[2]。定性研究方法则通过文本分析、深度访谈、案例研究等手段,提供了对个体行为、认知过程和社会互动的深刻理解,为量化数据赋予了深层的意义和解释,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混合研究,使研究者能够在验证假设和探索现象的同时,识别并理解其中的矛盾和复杂性。例如,在研究一个新闻报道的受众影响时,定量方法可以揭示哪些因素与受众反应有显著相关性,而定性方法则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何这些因素会产生影响,以及受众是如何主观解读这些报道的。此外,混合方法研究提供了一种灵活性,在研究的不同阶段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方法的使用,这种方法论的灵活性对于应对新闻与传播领域中迅速变化的研究环境至关重要。综合两种方法的强项,混合方法研究不仅增强了研究的严谨性和深度,也拓宽了研究的视野,为理解日益复杂的新闻与传播现象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和细腻的分析框架。
三、新闻与传播的文化意义
(一)文化研究理论基础
文化研究理论基础深植于跨学科的理论框架中,它涉及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和文学批评等多个领域,这一理论基础认为文化不仅是生活方式或艺术表现的总和,更是一个动态的意义和符号的产生、流通和消费的过程。文化研究强调媒介文化的权力结构,探讨这些结构如何塑造和传播社会规范、价值观和社会认同。在这一理论视角下,新闻与传播被视为文化过程的一部分,强调了媒介内容如何在不同社会集团间制造意义和共识。理论基础涵盖了编码/解码模型,该模型阐释了媒介信息是如何被生产者编码和受众解码的,以及这一过程中的潜在误读。文化研究同样关注话语权力,探讨谁有权在媒介中发声,以及这些话语是如何塑造公众意识和集体记忆的。此外,文化研究理论基础也关注边缘群体的文化表达和话语权力,探索主流文化中的包容性和多元性。通过对文化霸权和反霸权实践的分析,研究揭示了媒体如何参与社会权力的谈判和斗争。这些理论基础还包括后殖民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这些理论提供了工具来分析和批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动态,以及性别、种族和阶级如何在媒介表达中构建和展现。
(二)媒介文化与社会建构
媒介文化与社会建构的概念核心在于理解媒介如何塑造社会现实。媒介文化不仅反映了现实,更通过特定的叙事和框架,参与创建了一个社会的共同经验和现实的认知,这个过程被称为社会建构现实,意味着社会成员对于什么是真实的、重要的共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媒介的过滤和解释形成的。媒介通过选择性报道事件,使用特定的语言和图像,强化某些观点和价值观,而忽视或边缘化其他的。比如,新闻媒体如何报道某个社会事件,可以影响公众对该事件重要性的看法,以及对涉及的个人或团体的态度。媒介文化也在消费文化中起着核心作用,通过广告和娱乐内容,媒介塑造了消费者的欲望和期望,进而影响社会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演变。在这个框架下,媒介不只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文化生产的参与者。媒介内容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都是文化意义构建的一部分。媒介文化的这种特性使得公众空间成了一个文化争论和交流的场所,不同的社会群体通过媒介来争夺文化定义权和解释权。同时,媒介文化与社会建构理论也指出,社会现实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媒介中的不同声音和反叙事策略可以挑战和改变现有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3]。随着新媒介的出现,传统的媒介文化也在不断地被重塑,为更多样化的声音和视角提供了平台。
(三)新闻传播与文化认同
新闻传播与文化认同紧密相连,因为新闻媒体不仅报道事实,还传达了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这些都是文化认同形成的基础。媒介通过定期报道特定类型的故事,不断重复特定的主题和象征,从而在观众心中培育出共享的理念和社会认同。这些故事和象征形成了社会的集体记忆,塑造了群体如何看待自身以及他人。新闻传播通过其选择性的报道,可以加强或削弱特定的文化认同。此外,媒介也是文化多样性和少数群体认同的舞台,它可以提供一个空间,让这些群体的声音被听见,其故事被讲述、被传播,从而促进了更加包容和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对文化认同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全球新闻网络的扩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让不同文化的新闻报道和信息流入其他文化领域,影响着当地的文化认同。这种跨文化的新闻传播可能促进文化间的理解和共鸣,也可能导致文化冲突[4]。新闻传播对于少数文化认同的塑造尤为关键。媒体对于这些群体的呈现方式,如何报道他们的故事和问题,可以强化或改变公众对这些群体的看法。透过媒介的镜头,公众不仅看到了这些群体的存在,还可能接受或反思这些群体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地位。
(四)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是当代社会中两个相互作用的强大力量。全球化引发了跨国界的信息流动,使得各种文化观念、价值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接触。这一过程促进了文化交流,为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借鉴创造了机会。文化多样性则强调在这个全球交流的背景下,保持和发展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新闻传播扮演了关键角色。全球新闻网络和数字媒体的兴起,使得各地的新闻和信息可以迅速传播至世界各地,导致了文化观念的广泛传播和多样性文化的共存。然而,这也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担忧,强势文化可能压制或取代本土文化,从而减少文化表达的多样性。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已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重要议题。各国和国际组织努力确保各种文化和语言得以生存和发展,鼓励文化交流而非文化统一。新闻传播在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欣赏,强化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此外,全球化也加强了跨文化对话,促使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问题。这种对话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建立共同的理解和目标。新闻传播作为信息和观点的载体,提供了这种对话的平台,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参与到全球性的讨论中[5]。
四、案例研究
(一)国内新闻传播案例分析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至2020年共计156期中的“乡村振兴”相关报道,共计92篇,占总报道数的5.9%。根据报道的内容,本文将之分为以下四个类别:政策解读、实践探索、问题反思和人物故事。结果显示,政策解读类别的报道最多,占总报道数的38.0%,其次是实践探索类别,占28.3%,问题反思类别占19.6%,人物故事类别占14.1%。这说明《中国新闻周刊》对“乡村振兴”话题的报道主要以政策为导向,关注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和指导意见,同时也关注基层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少数报道以人物为切入点,展现乡村振兴的生动面貌和人文关怀。
(二)国际新闻传播案例分析
国际的新闻传播案例也有很多,《中国城市国际传播优秀案例展示》是由参考消息报社和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一项评选活动,旨在展示中国城市在国际传播方面的创新实践和优秀成果,为逐步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国城市提供更具参考性、可复制性的国际传播方式。评选活动从全国各地收集了近百个案例,涵盖了文化、旅游、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充分利用了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新形式,展现了中国城市的魅力、活力、包容性、创新性,增进了中国城市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这些案例也体现了新闻与传播的文化意义,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城市治理经验、弘扬中国城市文化符号、传递中国城市发展理念等。
五、结论
文章总结了新闻与传播作为信息和文化交流媒介的多维作用,强调了其在构建公众理解和文化认同中的关鍵性。研究方法的探讨揭示了新闻与传播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混合研究方法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更全面的分析框架。文化研究理论基础与媒介文化的分析,展示了新闻与传播在塑造社会认知和文化意义中的作用。案例研究展示了新闻传播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和挑战,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讨论强调了新闻与传播在维护文化独特性和促进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该文认为,优质的新闻与传播对于促进知识的深入探索、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以及确保知识和观点的广泛分享和理解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司景新,药琦.传播学中社会文化分析的方法论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71(04):110-119.
[2]肖珺,胡文韬.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难点及其理论回应[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74(01):107-117.
[3]刘国强,杨韫珏.从同情的理解到对话的理解:诠释学视角下重建跨文化传播的主体间性[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06):57-68.
[4]冯宪光,姜飞,李心峰,等.传播美学:传播学的专业探索与学科延伸[J].编辑之友,2022(07):5-12.
[5]王欣雨.探究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的创新与策略[J].花溪:文艺教育,2020(07):106.
作者简介:
屈绍辉(1981.8-),女,大学本科,主任编辑,研究方向:网络新闻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