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洋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云南制作陶器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距今约5 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不少遗址里就发现了陶器残片。但与内地不同的是,汉代以来的云南并没有创烧出原始瓷,更没有生产出瓷器,而是长期使用陶器与青铜器。直至元代,云南地区才开始生产青釉瓷器[1~2]。由此可见,云南制作瓷器的历史充满了特殊性。笔者结合云南地区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考古发掘资料,探讨元明时期云南地区制瓷技术的面貌,了解其发展历程。
元代以前,云南地区先后由南诏、大理国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治理。它们前后存在了500余年,基本和中原的唐、宋王朝相始终。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并流行火葬习俗。考古发现的火葬墓遍布大理、丽江、楚雄、昆明、建水等地,时间从南诏延续至清代。火葬墓一般指把装殓骨灰的葬具置于土坑中,再用土填平。伴随火葬出现的特殊葬具就是火葬罐。根据材质分类,火葬罐可分为四种:陶罐、釉陶罐、瓷罐和铜罐。其中,陶罐和釉陶罐在早期占了极大的比例[1]。结合鹤庆象眠山火葬墓地、大理大丰乐火葬墓地,可以了解在各个时期云南地区陶瓷制品的工艺特点。
鹤庆象眠山火葬墓地位于云南省大理州,这里出土的葬具绝大多数是陶质葬具,仅有少量是瓷质葬具和铜质葬具。这些陶质葬具按颜色和胎质特点分为四大类,代表了该地区葬具发展所经历的四个时期。①红陶、黄陶葬具,这类葬具属于火候较低的夹砂陶,流行于南诏晚期至大理国中后期。②绿釉葬具,多以红陶为胎,多泥质,火候不高、防水性差,是一种装饰性较强的专门葬具,其年代约为大理国后期到元代末年。③灰陶葬具,以泥质的为主,流行于明初至明中后期。④黄釉葬具,其质地坚硬,接近瓷器,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年代约为明末至清初。此外,象眠山墓地还出现了明代中后期的青釉瓷和青花瓷火葬罐,它们数量不多,不是主流葬具。根据以上考古发掘情况可知,该地南诏、大理国时期未见当地生产的瓷器,大理国后期开始使用低温釉陶作为专门的葬具,及至明代末期才使用质地较坚硬、实用性较高的黄釉陶[3]。
大丰乐墓地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凤仪镇。大丰乐墓地发掘出了大量的火葬墓,葬具包括用于盛放骨灰的罐子、外套罐、缸以及各种造型的罐盖。在发现的葬具中,陶器占比最高,其次是瓷器,铜器占比最小。从埋葬方式来看,有单罐葬、双罐葬和多罐葬,陶罐绝大多数为泥质陶,多数陶土未经淘洗或筛选,陶器的烧成温度不高,质地不够坚硬。多数陶罐在器表施加一层绿釉或灰黄釉,起一定的装饰作用。成形方式上,除陶俑是手工成形,其他均为轮制成形。器表陶器多素面无装饰,少数器物上有莲瓣纹等佛教元素的纹饰。随葬器物中,瓷器的数量占有一定的比例,其质地紧密,烧成温度较高。多数瓷器的做工有欠精细。除青花瓷外,其余瓷器都是单纯的青釉瓷。考古发掘显示,该地区出土的青釉瓷、青花瓷的年代大致为明代;而陶器的使用则贯穿于南诏时期至明代[4]。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元代是一个转折期。元代以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地区主要使用陶器,并未发现瓷窑。
云南瓷器到宋末元初才出现,远远晚于内地。从窑址出土的瓷器看,云南生产的瓷器主要包括青釉瓷、青花瓷两种,生产时间集中在元明时期。在云南发现的十余处古瓷窑址中,以制瓷工艺水平最高的建水窑、玉溪窑最有代表性。
玉溪窑位于云南省玉溪市,1960年发现3座依山而建的龙窑,在窑场周围有大量瓷片和窑具堆积。1986年,云南省博物馆和玉溪市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科学发掘。从出土地层来看,玉溪窑早期生产青釉瓷,中期生产青釉刻划花瓷,晚期生产青花瓷。从出土的瓷器标本看,玉溪窑生产的品种包括青釉瓷、酱釉瓷、青釉印(划)花瓷、青釉褐彩瓷、青釉刻划花加绘青花瓷和青釉青花瓷等。制瓷原料使用的是高岭土和瓷土,瓷器断面的吸水性较强,颜色为灰色。瓷釉具有高钙、高铁的特点,因而表现出透明性强,流动性高,颜色泛青或青黄的特点。器表采用蘸釉和刷釉法上釉,施釉较厚且厚薄不均,常见开片及细小气泡。玉溪窑青釉印(划)花瓷器在装饰风格上与龙泉窑青瓷比较接近。青釉刻划花加绘青花瓷则比较独特,仅在玉溪窑和建水窑有发现。玉溪窑盛产青花瓷,它采用云南当地出产的钴料作为青花料,彩绘之后罩青釉烧成。由于原料品质不高、原料处理工艺较落后等原因,玉溪窑青花瓷呈釉层泛青、青花呈色深蓝或黑灰的显著特征,而这恰好形成了玉溪青花瓷的一大特点[2]。
建水窑位于建水县,窑址大体由洪家窑、张家窑、老潘家窑等组成。从窑址堆积层和破坏的底层剖面来看,它们的年代为元、明时期。从古窑址所在地势与保存下来的遗迹来看,建水窑属龙窑类型。从窑址和堆积层收集的标本来看,建水窑窑具主要是垫圈和支钉,盘、碗采用叠烧法;以烧造生活实用的青釉和青花的盘、碗、盅、碟为主,瓶次之,罐、壶较少。从窑址和标本来看,建水窑所烧瓷器经历了青釉素面到青釉印花、画花和青釉印花青花及青花的发展过程[5]。
浙江越窑、江西洪州窑、湖南岳州窑等长江中下游的窑场在东汉晚期都实现了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瓷器的跨越[6]。相比之下,云南生产瓷器的时间比内地晚了近千年。这一方面是因为制瓷技术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因为云南地区与内地的瓷器贸易、制瓷技术交流通道不畅。即便是在大唐盛世,云南的南诏政权也并未直接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较少,因此错失了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瓷窑进行深度技术交流的发展机遇。
元代,云南被纳入中央政权的直接统治之下,中央政府建立云南行省,推行民屯与军屯,保卫了边疆的稳定。明代朱元璋派大军消灭元朝在云南的残余势力后“留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兵戍守”,在云南推行卫所制度,大量汉族军户进入云南[7]。大量中原人民以多种身份涌入到云南,他们带去中原地区的先进经济、文化、制度、技艺对云南产生的深刻的影响。迁居于云南的内地人口,给云南带去了先进的制瓷技术。窑工在将当地制陶技术与制瓷技术结合后,生产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青釉瓷和青花瓷。目前已发现的云南瓷窑有玉溪窑、建水窑、禄丰窑、大理窑等。
明代中后期以后,云南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深,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物美价廉、品种繁多的瓷器大量进入云南,对云南本地制瓷业造成重大冲击[2]。此后,云南本地的陶瓷生产逐步衰落,部分瓷窑改烧粗瓷和细陶,曾经辉煌一时的云南青花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从窑址和墓葬的考古发掘可知,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生产的陶瓷制品以陶器、釉陶器为主,未见瓷器的生产和使用。其陶器包括夹砂陶和泥质陶,但火候都不高,质地不够坚硬,陶色分红、黄、褐、灰数种。其釉陶器往往以泥质红陶为胎,器表施加一层绿釉,烧成温度不高,产品不够坚硬且防水性差,被当作专门的葬具使用。造型方面,除了碗、盘、杯、瓶等常见器型,还有火葬罐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器型。进入元代以后,云南与内地的联系大大加深,云南当地的制陶术与内地传来的制瓷技术发生了结合,促进了云南的瓷器生产。明代初期,建水窑与玉溪窑等地的制瓷工匠结合云南盛产钴料的优势,大量烧制青花瓷。
综上所述,云南地区的制瓷工艺是严重滞后于内地的,且生产和发展受到内地制瓷技术和瓷器生产的显著影响。但应当指出的是,云南生产的青花瓷有别于景德镇青花瓷,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其蕴含的历史内涵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