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学生持续参与项目化学习

2024-04-02 05:21邢学梅
小学科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小学科学

邢学梅

〔摘    要〕  项目化学习是现代教育改革中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小学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应用,将其合理融入科学课程,使学生主动完成项目任务,和教师进行有效合作,进而实现教学相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视野得到有效拓展,形成更高阶的科学思维。小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要结合教学需求设置学习项目,使学生在项目探究中理解相关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关键词〕  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持续参与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9    025-027

在小学阶段实施科学课程教学时,项目化教学的有效落实具有重要价值。其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自主探究相关知识,强化学生持续参与,提升其思维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更为充分地理解课程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使现代教育改革得到更大发展。

一、项目化学习原则

其一为以人为本。科学教师在学生持续参与开展项目化教学时,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强化问题驱动。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心智特点设置分层任务,对学生探究欲望进行有效激发,使其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究相关问题,强化学生核心技能。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更大的收获,形成更高的综合素养。其二为合作性原则。科学教师在实施项目化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使学生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有效互动,并在合作交流中调整和完善个人想法,提升其合作能力。在引导学生持续参与时,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了解自身不足,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二、项目化学习在科学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一)激发学生动力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传统教学模式很难使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充分满足。教师在实施项目化教学时,需要结合教学需求进行驱动性问题的合理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科学探究,积极参与学习,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并始终保持探究状态。通过科学应用问题驱动教学,可以使学生主动分析项目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提升学生参与性,使学生主动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更大的成就感,提升其学习效果。

(二)实现多重目标

教师在实施项目化教学时,需要合理设置项目主题,并根据该主题进行活动内容的合理设置,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新颖性和生动性,使学生学习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可以积极参与学习。同时,教师通过组织项目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充分的锻炼机会和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形成更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与此同时,项目化教学是现代教育中形成的新型理念,教师需要科学转变师生角色定位,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在讲述课堂内容的同时,强化学生自学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其学习效果。

(三)推进教育改革

在现代教育发展中,项目化教学使师生角色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发挥更大的主体优势,推进现代素质教育改革。与此同时,在现代教育改革中,教师必须明确自身职责,强化教学引导。项目化教学的有效落实,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更高的自主性,使教学质量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鼓励学生持续参与项目化学习

(一)鼓励学生预习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自学能力进行科学培养。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科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完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预习,使学生在后期项目化学习中具有更强的能动性。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文本,使学生充分了解课堂内容和探究主题,使生本理念在科学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课堂预习时,可以深入思考探究问题,对课堂学习内容具有初步了解,掌握科学学习问题,围绕相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提升科学学习效果。通过引导学生预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实际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科学指导。例如,在《时间在流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学目标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使学生充分了解本课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了解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向,使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在引导学生预习前,教师可以进行提问,要求学生深入思考相关内容,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在后期开展预习活动时,学生可以围绕“时间计量”进行深入学习,了解本课内容,使学生学习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学生充分掌握教材内容,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学生在预习中,需要明确标注发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使课堂学习有的放矢,保证预习效果。

(二)融入信息技术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存在很多抽象的知识点,具有较高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影响其学习效率,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造成不利影响。而小学生普遍对外界信息较为敏感,教师通过改变信息呈现方式,可以提升学生注意力。比如教师在口头讲解科学知识时,结合教学需求引进多媒体图片,提升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随后,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引进趣味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为了更为高效地实施科学教学,使项目化学习发挥更大作用,提升学习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合理融入项目化学习。教师需要科学应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视觉体验,并结合视频讲解分析相关知识,使学生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强化学生形象记忆,确保学生能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改变其学习模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岩石和矿物》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各种岩石和矿物质,使学生对其形态和特征具有更为直观了解,深刻记忆相关知识。与此同时,科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渠道搜寻教学工具和辅助资料,比如可以利用模拟实验工具。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讲解时,部分学生无法想象实验结果,通过科学应用模拟实验工具,可以结合教学需求组织相关实验,使学生对实验方法充分了解,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梳理学习思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科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保障学生学习效果。

(三)强化小组合作

科学教师在实施项目化教学时,很难凭借个人力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科学问题。此时,为了使学生学习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表达平台,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交流思想,强化学生思维拓展,使其学科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设置科学问题时,可以适当提高复雜性,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发挥自身能动性,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共同设计科学研究方案,使学生思路得到有效拓展,提升其学习效果。同时,可以使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相互配合,体会团队合作的意义,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合作技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更强的学习能力,确保顺利开展科学教学。学生在小组讨论设计科学研究方案时,组内成员可以利用自身思维能力完善初稿,确保学生能够充分表达个人想法,学习其他学生的思想,为学生小组讨论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其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可以有效拓展自身思维方式,更为全面地思考科学问题,提升学生科学思维,使教学质量大大提升。教师需要组织各组学生对方案设计过程进行科学表述,提升学生自我表达能力,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实现学生思维拓展,使学生学习效果得到全面提升。最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还需要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结合,使项目化学习得到更为充分的应用,提升其学习效果。例如,在《食物中的营养》一课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设计项目活动,确保能够同时满足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学习需求,结合各种资源组织项目活动,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与合作意识。总之,为了保证顺利开展项目化活动,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对学生的思维习惯与兴趣爱好进行综合分析,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建立密切联系,强化学生学习动力,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展示活动成果

科学教师在实施项目化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创造展示机会,引导学生对其项目活动成果进行科学展示,向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项目成果。通过该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体会分享的意义,使其交流沟通能力大大增强。学生在分享时,可以根据个人理解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使学生充分了解问题的本质,深刻理解项目活动中的相关知识点。在学生进行项目成果的分享时,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及时赞赏和表扬学生的表现,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教师在教学《加快溶解》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小组探究盐溶解速度的影响因素,同时准备一杯冷水和温水,并在水中放入质量相同的盐,让学生对其溶解速度进行观察。在温度相同的水中放入质量相同的盐,其中一杯保持静止不动,搅拌另一杯溶液,使其加速溶解。此时,部分学生认为: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受到水温与搅拌的影响。学生为了验证猜想,会进行自主实验,然后进行小组演示,对其猜想结果进行科学验证。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的乐趣和独特魅力,对学生探究学习热情进行有效激发,使学生主动参与项目活动,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语

科学教师在实施项目化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课堂内容,明确课堂学习的难点和重点。然后,教师需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使学生和其他学生进行有效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科学知识,确保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课堂内容。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示其活动成果,与其他学生分享交流项目成果,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主动探究相关知识,形成更强的学习意识,强化学生科学素养。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思维情境转换的小学科学课堂项目化学习设计”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XC-c/2021/93】

参考文献

[1]黄依銮.指向学生思维持续参与的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J].新课程研究(上旬),2022(3):108-110.

[2]张苗苗.基于创新素养培育的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3):98-99.

[3]朱依晴.基于项目的STEAM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小学科学《潜望镜》项目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2(21):71-73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小学科学
STEM教育视野下信息技术学科项目化活动设计与思考
数学“项目化学习”与“STEAM教育”的深度融合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