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良 何妍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及其研究范式的变革,将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从2024年1月起,“主编访谈”栏目邀请俞教授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交叉融合研究与学科支撑,以期推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程序的完整性、研究结果的规范性、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以及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支撑;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中圖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0-0004-07
临床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何妍:在当前背景下,心身疾病、生活方式疾病及危机干预需求增加,临床心理学是如何应对这些重要临床问题的?临床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俞国良: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应激与压力在加重。同时,数字媒体使用这一文化潮流的出现,也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使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多。心身疾病、生活方式疾病及危机干预需求成为重要的临床问题。临床心理学的工作就是运用心理评估工具和技术对此类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后果进行筛查和诊断,并分析其性质和原因,进而通过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精准而有效的干预。临床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评估工具的开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估计、心理疾患解释理论的构建,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临床干预。
何妍:在心理健康测评工具的开发过程中,临床心理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有哪些经典的临床心理测验是由临床心理学家主导或参与的?您能否介绍一下目前应用广泛的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它们在评估心理健康时主要侧重于哪些方面?
俞国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了解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必须借标准化的测评工具和技术进行精准度量。临床心理学在心理健康工具的制作上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时代的变迁编制和修订了大量的临床心理测验。就自评量表来看,与心理健康关系较为密切的包括病理性人格测验和精神障碍评定量表。
病理性人格测验用于测量个体的病理性人格特点。其中较为经典且常用的主要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埃森克人格问卷、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和绘画测验等。以文字测验MMPI为例,它涵盖十个临床量表(疑病、抑郁、妄想、癔症、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精神病态、躁狂症、男子或女子气以及社会内向)和四个效度量表(疑问、掩饰、诈病和校正),包括566个项目,其中与临床心理健康有关的题目集中在前399题,用于施测十六岁以上的人。我国于1991年由张建新和宋维真主持对该版本进行了中文版修订并制定了我国正常人常模分数(60分)。该类客观测验可以提供来访者意识到的行为层面的信息,但却无法评估来访者可能意识不到的更深层次的行为信息。因此,临床心理学领域又开发出投射测验。以罗夏墨迹测验为例,它包括十张对称的、浓淡不均的墨迹图,可同时供孩子和成人使用。按照一套严格的程序来依次呈现墨迹图,每次呈现均要求来访者报告想到的内容。最后,会产生一份结构化的总结报告并从七个方面进行解释:信息处理、认知调节、构思能力、自控与承压能力、情感、自我知觉和人际知觉。由于该类非结构性测验使得测验的任务和目的相对分离,获得的资料更加客观真实,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和描述中具有独特价值。
精神障碍评定量表主要用于评定精神症状,这类量表数量很多、用途很广。且由于微型电子计算机的采用,使得量表在使用上更加简便,分析上迅速且准确。目前较为经典且常用的主要有90项症状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以SCL-90为例,它包含90个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项目,涵盖十个方面: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症状。中文版由王征宇在1984年修订,金华和吴文源于1986年主持建立了中国常模并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疾患的评定中以及应激和心身疾病的相关研究中。除了这些经典的量表之外,临床心理学领域还根据近年来出现的心理健康新问题陆续研制了相应的诊断工具。例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技术成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代的“流行病”。为此,临床心理学领域编制了病理性网络使用、病理性手机使用、社交网站成瘾以及游戏成瘾等量表用来诊断该类问题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又如,随着环境流动性的加强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虐待与忽视问题、线上与线下的欺负问题,生命意义感低下的问题开始凸显。为此,临床心理学领域又积极开发了心理虐待与忽视问卷,物质主义问卷,暗黑人格问卷,无聊综合征问卷等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又有益于心理健康的预防和干预的有效工具。
总之,在当今心理健康领域,临床心理测验的应用价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疾患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中的心理社会因素都需要予以明确的量化指标,都需要使用相应的测验或评定方法。因此,临床心理量表的制作对于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何妍: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估计,临床心理学领域做了有哪些深入的研究?能否具体举例说明?
俞国良:临床心理学领域对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大心理疾患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和变化特点、演化路径以及亚群体间的差别做了详细研究,以便更好地认清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危害和转化规律。这些成果可主要归为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
第一类是内化问题,主要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首先是焦虑症,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成人群体中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最高,年患病率为5.0%,终生患病率为7.6%。其中特异性恐惧症的患病率最高,年患病率达2.0%,终生患病率达2.6%。就年患病率性别差异而言,男性(4.8%)与女性(5.2%)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特异性恐惧症上,男性(1.4%)显著低于女性(2.6%)。从不同年龄段来看,18~34岁、35~49岁、50~64岁以及65岁以上的人焦虑症的年患病率分别为4.3%、4.8%、6.5%和4.7%,并且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特异性恐惧症的患病率却存在显著的年龄段差异,其中50~64岁的人年患病率最高(3.0%),18~34岁的人年患病率(1.3%)最低。就城乡年患病率差异而言,城镇(5.1%)与农村(4.9%)差异不显著,但就特异性恐惧症而言,城市人群(1.7%)则显著低于农村人群(2.3%)。
其次是抑郁症,黄悦勤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群体中抑郁症的年患病率为3.6%,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重度抑郁症的年患病率为2.1%,终生患病率为3.4%。就年患病率性别差异而言,女性(4.2%)显著高于男性(3.0%),在重度抑郁症上,女性(2.5%)也显著高于男性(1.7%)。从不同年龄段来看,18~34岁、35~49岁、50~64岁以及65岁以上的人抑郁症的年患病率分别为3.6%、3.2%、4.1%和3.8%,且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重度抑郁症的患病率却存在显著的年龄段差异,其中50~64岁的人年患病率最高(3.2%),18~34歲的人年患病率(1.4%)最低。就年患病率城乡差异而言,城镇(3.4%)与农村(3.7%)差异不显著。
第二类是外化问题,主要包括自杀行为、成瘾行为和攻击行为等。首先是自杀行为。自杀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临床心理学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元分析显示中国青少年自杀未遂的检出率为2.94%,中国大陆普通人群自杀未遂的检出率为0.8%。就我国2015年公布的青年人自杀率数据来看,它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提升的,且农村青年人的自杀率高于城市,男性的自杀率要高于女性。
其次是成瘾行为,其中行为成瘾与心理健康和卫生的关系更加密切。近年来临床心理学家对网络成瘾、手机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等展开了系统调查和研究。以手机成瘾为例,调查结果发现,中国手机成瘾在年轻人群体中的检出率约为15%~33%。就性别差异而言,几乎所有的研究表明女性的成瘾程度显著高于男性,而青少年则是受上瘾影响最严重和风险最大的群体。
最后是攻击行为,常见的外显攻击形式包括身体攻击(如推搡、殴打)、言语攻击(如说一些恶毒的谣言或伤人的话)和关系攻击(如为损害人际关系取笑某人或当众让人感到难堪)等,甚至在网络盛行的当下还出现了网络攻击行为。
总之,对威胁身心健康的重大心理疾患和行为问题的基本估计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和心理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临床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治探明了重点把握的方向。
何妍:刚才您提到,临床心理学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心理疾患解释理论的构建,用于解释心理疾患是如何发生又是如何发展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些经典的和新兴的心理疾患解释理论。
俞国良:有关心理疾患的解释理论比较经典的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行为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等;较为新颖的主要有生理-心理-社会理论、拓展建构理论、环境系统理论等。
首先,以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为例,其对于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的解释主要包括潜意识论、人格结构论和性心理发展说。潜意识论认为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里面承载的是对意识构成威胁的而被意识领域“拒之门外”的冲动、欲望以及个体成长中的痛苦经历等,个体的心理障碍就是潜意识的矛盾冲突所致,而这些矛盾冲突源于内心的冲动和欲望没有满足;人格结构论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相互影响的成分构成,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如果三者失调甚至破裂,就会危及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病态行为和精神障碍;性心理发展说将人格的发展以性心理发展为主线分为口欲期至生殖器的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通过相应的器官获得快乐的感觉。性的需求未被充分满足或被过度满足,那么人格的发展就会出现畸形,表现出一系列的内化与外化问题。该理论特别重视人格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尤其是5岁以前的人格经验(早期经历、母子关系以及生活环境等),对其成年后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许多成人的心理冲突、变态心理都可追溯到人生早期,并找到早期创伤性的经历以及被压抑的情结。
其次,随着临床心理学领域的工作目标由“治病救人”转向“维护和促进人们的健康”,新的指导理论——生理-心理-社会理论也随之诞生了。它明确地将心理和社会因素与健康联系起来,认为疾病是由许多因素在各个层面上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而非像生物医学模式所认为的“疾病因病原体所致”,这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框架。
以生理-心理-社会框架为基础,从个体层面延伸出了拓展-建构理论,认为某些积极情绪能够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和健康,而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进而有益于提升健康水平。如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有效地抑制条件性恐惧的泛化,增强被试对安全信号的学习,并对消退后的恐惧重建现象起到预防作用。这为心理健康工作通过诱发积极情绪来抑制条件性恐惧的泛化提供了重要启示。还有研究发现感恩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幸福感水平,增强生活满意度并减少消极情绪的积聚。这是因为感恩作为一种积极情绪一方面可以拓展人们的思维模式,增加思维的灵活性和社会支持,建构积极的心理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个体的个人成长主动性,进而积极寻求满足自身需要的积极策略,从而提升幸福感。总之,该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如何促进健康,即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获得幸福和达到康乐。
此外,以生理-心理-社会框架为基础,在社会系统层面还延伸出了环境系统理论,认为个体所表现出的症状,有可能是对其所在大环境的不适应,亦有可能是环境系统(家庭、大家族、交际圈、社会潮流、文化等)中问题的集中体现。例如,有研究基于此探讨了累积生态风险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累积生态风险不仅可以显著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水平,还可以通过降低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提升积极结果预期的双重中介作用进而增加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水平。还有研究关注了家庭功能与不良同伴交往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家庭功能不良很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结交更多的不良同伴,从而增加反社会行为和冲动行为出现的概率。因此,该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评估个体的症状、促进健康时,应从多个层级去考虑其行为被其所处的家庭背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所赋予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意义。
何妍:临床心理学家在面对和预防心理病理问题时,主要采取了哪些有效的干预技术和措施?这些技术和措施是如何被选择和应用的?
俞国良:临床心理学家面对和预防某些心理病理问题时,为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开发并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干预技术和措施,有效改善了个体或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主要的干预技术包括,经典的心理动力学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以及新近发展的系统式家庭疗法、正念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等。
经典疗法中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例,它将思维模式的转变及通过实验改变相应的行为整合到一起。先矫正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的认知,再反过来通过行为矫正引发和强化正确认知,最后通过两个过程的交互作用来达到治疗效果。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个体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和歪曲的思维模式,修正个体认知中的偏差和扭曲,整合恰当的信念体系,从而改变了未成年暴力犯的不良行为模式。
除却经典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技术,近来正兴起一股研究和应用东方佛道文化与修行技能的潮流,其中基于正念的疗法已经成为现在心理治疗的一种重要策略。有研究利用该技术对员工的幸福感进行了干预,随机招募44名员工并分为干预组与控制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8周正念训练。结果表明,训练结束一个月后,员工的幸福感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这可能是由于正念训练促进了个体自我觉察能力的提升、自我认知的加深,同时帮助个体更客观地看待并接纳自身或环境中的各种经验和信息,减少由于自我或他人评价所带来的担忧,进而促进员工真实性的提高,最终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
除此之外,近年来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等新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提供心理健康护理,而且其有效性大有前景。例如,有研究使用一款被称为“移动治疗”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提醒用户在触摸屏的“情绪地图”上报告他们的幸福、悲伤、焦虑和愤怒水平。而后根据用户的报告,基于认知行为技术的练习,用于帮助个体修复情绪。训练结果表明,用户对其情绪及负性情绪的诱因更有自我意识,而且他们应对负性情绪的技能也提高了。总之,临床心理学领域基于不同干预技术践行的一系列心理健康干预活动有效改善了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何妍: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作为研究人格、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状态关系的主要学科,形成了众多影响深远的理论,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及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在您的理论框架中,社会心理学是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学科资源,请您谈谈社会心理学如何作为理论、视角和方法的资源来指导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能否举例说明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
俞国良: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如果能融合心理科学、教育科学等其他学科的资源则势必如虎添翼。在我提出的交叉融合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的理論框架下,聚焦于社会心理学如何作为理论、视角和方法的资源,指导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这里选取了社会心理学理论最近几十年来在国际上颇具代表性的三个理论:探讨态度-行为关系的经典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取向最有影响的理论——解释水平理论,以及最重要的动机-人格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对于本土社会心理学,这里则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研究主题:一是躯体化现象,它反映着社会文化影响下心理健康问题的表达方式;二是道家人格,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智慧中蕴含着的心理健康思想,并进一步探讨了它们如何运用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何妍:您提到了三个国际上颇具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解释水平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这些理论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中各有何独特作用?它们是如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
俞国良:先谈谈计划行为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议题之一。行为意向与实际行为的产生对个体的健康行为及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身体健康问题,实际上都源于个体自身的一些危险行为,比如酗酒、吸烟、暴饮暴食、药物滥用等,因此也成为了心理健康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其理论框架中的主要变量包括:(1)行为态度,即个体拥有的对大量有关行为可能结果的行为信念,是个体对该项行为所持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2)主观规范,即个体在决定是否采取某一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反映重要他人或团体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3)知觉行为控制,即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并执行某一行为,以及控制该行为的难易程度的主观感知和预期;(4)行为意图,即个人想要采取某一特定行为的行动倾向。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态度和主观规范越积极,感知行为控制越强,个体考虑执行行为的意图就越强烈。
研究者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主要变量进行了许多心理健康与健康行为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区分不同情境中影响健康行为的核心变量,据此对个体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干预,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计划行为理论在我国的心理健康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对产妇进行干预,有助于预防产后抑郁。因此,在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者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影响心理健康和健康行为的心理因素,并为干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何妍:解释水平理论被称作“纯粹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为心理健康和健康行为的研究提供什么样的视角和启发?
俞国良:解释水平理论是社会认知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解释水平理论为心理健康和健康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另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从理解个体认知加工水平、心理距离与行为改变的关系入手,理解健康行为的产生和心理健康状态的保持。根据该理论,同一事件会被个体以不同的抽象程度表征,即所谓的解释水平。而影响解释水平的重要变量是心理距离,即个体以自身当前所处的状态或直接经验为参照点,对某一事件或行为在时空上的远近、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感知。心理距离增加时,解释水平会随之变得更为抽象;反之亦然。因此,通过影响心理距离就能改变个体的解释水平,从而影响个体的判断、决策等行为。
从这一思路出发,解释水平理论启发了大量的心理健康研究,在认知机制和原理方面对健康决策和行为的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何妍:自我决定理论对于理解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心理动因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如何推动自我决定理论体系的完善?能否具体说明一下其中的过程?
俞国良:自我决定理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动机—人格理论之一,对于理解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心理动因有着重要的意义。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是自我决定理论体系中最受关注的子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基本心理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不仅影响着个体发展的可能性,也反映着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自主感、能力感和归属感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所有个体都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努力,趋向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环境。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能够使个体获得发展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推动个体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反之则会使个体将朝向消极方向发展或产生功能性障碍。心理治疗的相关研究表明,治疗动机越是自主的个体,在治疗中受到的干扰越少,紧张感较少,并且有较强的意愿坚持治疗,自尊水平、生活满意度更高。
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也推动着自我决定理论体系的完善。例如,研究者依据自我决定理论进行心理健康研究时发现,目标内容可以区分为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两种类型,且目标内容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由此提出了目标内容理论这一子理论。外部目标(如财富、外表、名气)与内部目标(如社群融入、亲密关系、个人成长)相比,会降低个体幸福感,损害个体心理健康。这是因为当个体追求外部目标时,会导致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匮乏。内部目标的追求与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有助于增强个体的幸福感,而外在目标的获得对幸福感基本不产生作用。
如今,自我决定理论已经形成了以基本心理需要理论为基础,包括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因果定向理论、目标内容理论以及新近发展的关系动机理论六个子理论的庞大理论体系,为研究者进行心理健康研究,理解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何妍: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如何受到特定文化情境的影响?在心理健康的跨文化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哪些?
俞国良: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受特定文化情境的影响。随着跨文化研究的发展,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本土文化影响下心理现象和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除了对心理健康相关理论进行本土化应用、检验和发展外,也在不断拓展着新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关注着不同表现形式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题有中国文化影响下的躯体化现象研究、来自中国传统智慧的道家人格中的心理健康思想等。
何妍: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躯体化现象是如何形塑心理行为问题表现的?能否具体说明文化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俞国良:研究者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中发现,除能够主观意识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外,个体感知到的身体不适,有时实际上是其心理行为问题的体现。研究者将这种通过躯体的病症表现心理或情绪问题的现象称为躯体化。躯体化让个体以躯体症状来代替心理痛苦表达,他们往往只能感到身体不适,却并不能意识到背后的心理原因,或拒绝承认存在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研究表明,许多躯体症状的发生并没有产生器质性病变,而患者却感受到了明显的躯体不适或痛苦。例如,在针对神经衰弱病人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对100位神经衰弱病人进行重新评估和诊断时,其中87位病人可以被诊断为是抑郁症,但在生活中却是以神经衰弱(躯体症状)来进行治疗。患者由于躯体不适寻求医疗健康服务,往往得不到对症的治疗,这不仅浪费了社会医疗健康服务资源,也会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对其社会适应功能产生损害。
躯体化现象虽然是跨文化的,但中国文化却让这种现象更加凸显。中国文化下的社会规范注重人际和谐,在情绪表达方面显得更为内敛。比如,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情绪表达矛盾导致心理行为问题症状增加和社会支持减少的结果仅出现在鼓励情绪表达的美国文化中,却没有出现在抑制情绪表达的中国文化中。对情绪表达的抑制和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让中国人认为心理疾病是“不被接受的”,从而让中国的躯体化现象更加普遍。有研究针对中国留学生和白人、黑人美国大学生抑郁症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国留学生心理不适的表现更多以躯体症状为主。患者通过躯体化的形式来表达心理行为问题显得更能被社会规范所接受,以避免可能的道德谴责与名誉损害。除文化规范外,躯体化现象在中国社会的普遍性还与中国人对身心关系的朴素认知密切相关。在中国文化情境下,人们总是将“身”与“心”看作一个整体,身体不仅是生理器官组合的生物躯体,也是社会与文化建构的产物,因此,中国人在表达不适时更有可能将身体感受与心理感受相结合,不会将二者严格区分开。因此,在中国文化情境中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时,应当重视躯体化现象的研究,全面了解个体的生活经历、生存环境、情绪状态、人际关系等,这对于有效识别躯体化现象背后潜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治疗和疏导,缓解躯体化症状和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何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是如何与现代社会心理健康研究相结合的?道家人格研究在现代心理健康领域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俞国良:随着跨文化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蕴涵的心理健康思想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透过文化背景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机制,对于现代社会心理健康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和指导意义。有关道家人格的研究即是一例。道家以“道”为核心,其宇宙论、哲学本体论等思想塑造着中国人的人格特征,中国人的许多典型人格特征都受道家文化影响,例如“清静无为”“超然避世”等。中国人的大七人格中,外向性之乐观、情绪性之耐性以及处世态度之淡泊等,也体现了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研究者涂阳军和郭永玉基于文化影响人格的观点,综合对道家人性论思想的分析,将道家人格界定为:在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与道家人性论之“自然本真”的内涵一致并表现在知—情—意—行层面的典型人格特质。以道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智慧对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者认为,道家人格源于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社会中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稳定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心理行为层面的许多典型特征,如辩证、不极端、谦退、节俭、坚忍、知足、平和、敛藏等,无一不深受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也无一不是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预设”和“塑造”。此外,道家人格中强调的“静而不躁”与现代社会“静修”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能帶来许多益处,有助于人的成长,对于提升大众心理健康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何妍:在未来的心理健康研究中,您认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理论将如何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有哪些潜在的研究方向或领域值得进一步探索?
俞国良:以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心理健康研究,其基本思路与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处理方式更系统化,其关注点是人类社会心理与行为的普适性规律,而不是具体的个案。因此,融合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健康研究和干预的优势特色是系统性。在这一点上,这种思路特别契合具有系统性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健康问题本身就属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议题。为了突出跨学科的张力,我们所列举的理论和研究案例并没有包含那些原本就以心理健康问题为主题的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在学科发展史上,有许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都是以心理健康为切入口,发展出普适性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理论,最后又将这种理论应用于心理健康研究。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不仅可以在理论和研究主题上丰富现有心理健康的研究,最新的研究方法也能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之,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能够为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独特的启发,其系统化的思路,独到的问题视野,以及先进的技术方法,都能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卫 虹 终校/孙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