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勇
[摘要] 作为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的主要表现之一,“量感”可谓“看不见、摸不着”,加之度量知識相对分散、割裂,难以引起教师的广泛关注与关联研究,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盲点。以“度量单位”起始课教学为例,通过在表象建构的“浪漫经历”中培育量感、在深度体验的“递进估测”中发展量感、在推理比较的“以小见大”中衍生量感、在延续实践的“具象操作”中拓展量感,有效培养学生的定量思维。
[关键词] 量感;度量单位;数学探究;案例分析
所谓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建立量感有助于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审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史宁中教授指出,度量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数学语言,是人们认识、理解数学本质和观察、分析、表达现实世界的工具,它包含度量需要、度量工具、度量单位、度量方法、度量结果等基本要素。度量单位是度量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学生量感建立与生长的重要载体,关联并有效建立学生量感、形成定量思维的意识与品质是度量单位教学的首要任务。培育学生的量感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度量单位”起始课教学过程中,尝试引领学生开展有效的表象建构、深度体验、推理比较、实践操作等相关探究活动,以促进学生量感的形成和发展,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带来新的增长点。
一、表象建构:在“浪漫经历”中培育量感
英国著名数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指出:“‘浪漫阶段是个人认识事物与领悟的起始阶段,如果这一阶段认知不完整、体悟不充分、积累不丰富,将为精致化学习带来严重障碍和影响。”在教学“度量单位”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估测、验证、比划、想象等多种活动,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经历度量单位表象建构的整个过程,变教师“搬运”为学生亲历,同时把度量单位与他们熟悉的事物关联起来,让他们充分感知度量单位的大小、长短、轻重等基本量态及累加过程,有效培育学生正确的量感。度量单位大多是一些起始概念,其认识、建构与内化等相关教学需要步步踩实、扎实推进,而不能匆匆带过。
比如,“毫米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四步”慢走建构“毫米”表象,再由表及里培育量感的过程。一是放手让学生试画1毫米,激活表象。教师引导学生在已经画好的1厘米线段图上,画出自己认为的1毫米的长度,并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样画的理由,从而激活学生个人度量认知中与1毫米有关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1毫米是比1厘米小的长度单位。二是在刻度尺上寻找1毫米,建立表象。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刻度尺上标准的1毫米长度,与自己画出的1毫米相比较,修正自己经验里的1毫米,再引导学生在刻度尺上寻找更多的1毫米,得知3小格就是3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进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对1毫米或几毫米长度的正确感知。三是在学具中寻找1毫米,丰富表象。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实物中寻找跟1毫米接近的物体,这需要学生将实物的宽度、厚度与自己刚建立起来的毫米表象两相对照,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尺子验证一下自己的发现,进一步修正自己建立起来的1毫米表象。然后,教师把1元硬币放在拇指与食指之间,手指不动,抽出硬币,让学生观察拇指与食指间留下的细缝,由此深刻了解1毫米的实际长度。以此为参照,教师慢慢累加至10枚硬币,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分别是几毫米,获得几毫米的相关长度观念,并与1厘米勾连在一起。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撇开实物,尝试比划几毫米,由同桌辅助测量、验证比划是否准确,直至伸手比划的长度接近准确值为止。这是将量感浸润在现实生活中去培养,也是对刚刚建立的量感的扩充与应用。四是想象“1毫米或几毫米有多长”,内化表象。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或几毫米的长度,将其植入个人认知体系中,完成对1毫米或几毫米表象的内化。此时的1毫米、几毫米,就好比长在了学生手上,拿出来就可以使用。
基于度量单位表象的建构,促使学生量感的形成与生长,这是度量单位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关键所在。正因为如此,学生的探究、认知过程一般是比较慢的,慢在对学生认知规律的遵循,慢在对认知过程的延展,慢在组织学生参与不同层次的建构与经历活动。学生在经历“试画—寻找—验证—想象”等长线过程中,自主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认知,从理解概念内涵逐步拓展到认知概念外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量感”与“空间观念”。
二、深度体验:在“递进估测”中发展量感
每一类度量单位适用的情境与属性不同,教学侧重点自然有差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等可直观“看”到,依托丰富的素材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量感是其重点所在;克、千克等质量单位可以通过“掂”获得体感,侧重于在“做”的活动中体验。时间的度量单位不像长度、体积(容积)、面积单位具有可视性、外显性,故而时间单位的感知侧重于学生的内在感觉,只有将之科学合理地与某些活动建立起关联,以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新标准为支架进行“度量”并由此变得可感知、可操作,引导学生充分锻炼数学思维,才能在深度体验替代性活动中培育时间量感,助力学生实现由“生活量感”向“数学量感”的转变。
“分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的替代性体验活动,利用数一数、做一做及递进估测等多种活动发展学生的时间量感,这样学生心中慢慢就会有“一杆时间秤”。
1.数一数1分钟
师:请小朋友伸出左手,然后把右手食指和中指压在左手腕的脉搏上(教师示范),你们感觉到了什么?
生:一下一下在跳动。
师:这是我们的脉搏在跳动,你们感觉到了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边听1分钟长的滴答声,一边数一数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一起感受1分钟到底有多长。等滴答声响起,你们就开始数数。
师:听过1分钟的滴答声,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1:1分钟时间比较短,很快就过去了。
生2:1分钟比课间的10分钟短很多,滴答声一会儿就结束了。
师:1分钟之内,你的脉搏跳動了多少下?
生1:我的脉搏1分钟大约跳动了73下,比滴答声快一些。
生2:我的脉搏1分钟大约跳动了84下,确实是比滴答声快一些。
2.做一做1分钟
师:刚才,所有小朋友数脉搏都非常用心,个人感受也较为深刻。下面,就从做口算、抄写汉字中选择一项你喜欢的活动,一边听1分钟的音乐,一边口算或写字,看一看1分钟能做多少道口算题或写多少个汉字。音乐响起马上开始,音乐停止你也停止活动。下面就拿出口算纸或抄写纸,做好准备。
师:开始,……停!数一数,你做了多少道口算题?或抄写了多少个汉字?
生1:我1分钟抄写了25个汉字。
生2:我1分钟做了31道口算题。
生3:我写得快一点,1分钟抄写了34个汉字,今后我要写得慢一点,把每一个汉字都写得工整漂亮。
师:1分钟时间虽然不长,但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铅笔厂1分钟可以生产600多支铅笔,银行职员1分钟能数出300多张人民币,央视播音员1分钟可以播报800个字。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3.估一估1分钟
师:我们再来玩个游戏,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用自己的办法估计感受1分钟,你觉得时间到了就请站起来。然后与老师播放的1分钟倒计时比较,看一看哪些同学的估计最接近1分钟。开始(老师播放1分钟无声时间计时条)。
师:你是怎样估计1分钟的?你估计的时间与1分钟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生1:我数脉搏跳动的次数,数到74下的时候,我感觉1分钟到了,果然非常接近1分钟。
生2:我用数数的方法估计1分钟,我数到67的时候,感觉1分钟到了,速度快了一些,估计的时间还不到1分钟。
师:在估测的过程中,难免存在误差,只要接近
1分钟,就是好样的。现在,我们用修正后的方法再来估一估1分钟。……
4.估一估几分钟
师:我们不仅要正确估计1分钟时间的长短,还要学会估计几分钟。请小朋友听一听我们学校的校歌旋律,估计一下,从音乐响起到结束大约几分钟?……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数脉搏、做口算题、写汉字、估一估等多种活动,充分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在间接感知、修正方法及体验积累过程中建立起正确的1分钟量感,促使学生将原本模糊不清的生活量感变成可数、可做的具体事物的多少。然后,运用刚刚建立起来的时间量感,去估测学校校歌旋律的播放时间,从一个单位延伸至几个单位,估测的结果越来越准确,学生的量感也得到了发展。这是对量感的内化、植入、提升与沉淀,为后面学习更大时间单位积累了丰富厚实的感知经验与活动经验。
三、推理比较:在“以小见大”中衍生量感
“体感”是人作为生物体的一种初级体验,体现在量感上就是借助身体器官对量的直接体验与感知,并由此而形成数学判断。但是,并非所有的量感都能够直接进行体验。比如,质量单位中的吨,面积单位中的公顷、平方千米等较大度量单位的教学,不可能像千克那样让学生动手掂一掂、称一称来获得体感,也不可能像平方厘米、平方分米那样让学生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撕一撕来直观感知或者用手势比划其大小。
在“平方千米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已认识的平方米、公顷等度量单位,从选择学生熟悉的实物开始,在数学运算、合情推理与倍比过程中衍生出大度量单位的意义,并培育学生的量感。
师:刚才,我们借助“1公顷”这一度量单位初步感受到1平方千米的大小,下面让我们利用算一算的方法,进一步感受1平方千米的大小。一个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生:它的面积是28×15=420(平方米)。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1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篮球场那么大?
生:1000000÷420≈2381(个)
师:想象一下,2381个篮球场合在一起有多大?我们的学校够大了吧,这样大的校园占地面积约是50000平方米,请同学们继续推算一下,1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校园那么大?
生:1000000÷50000=20(个)
师:刚才,用我们的校园或篮球场的占地面积与
1平方千米相比较,你有什么感受?
生1:1平方千米真是太大了。
生2:我知道苏州拙政园全园占地面积大约是52000平方米,我感觉已经很大了。可是我通过计算发现,1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19个拙政园那么大。
师:如果1平方米可站17人,那么1平方千米可以站下多少人?
生:可以站下1000000×17= 17000000(人)。
师:17000000人比上海市2021年初户籍人口还要多。1平方千米可以站得下上海市所有户籍人口,
1平方千米可真是太大了。我们江苏省的陆地面积约是107200平方千米,仅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1.12%,你能想象得出江苏省有多大吗?
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教师引领学生凭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把量感培育融入计算、类比、倍比与累加等合情推理中,借助小量的面积去感知大量的面积,积极参与一轮又一轮的数学思维活动,促进量感、数感的真正建立与有效内化,为核心素养培育与提升打下坚实的数学思维及推演活动基础,同时也将量感拓展到了现实生活之中。
四、延续实践:在“具象操作”中拓展量感
学生往往最能理解自己亲身参与、动手实践过的东西。量感的建立是一个引领学生基于实践、依托实践又必须超越实践的认知过程,最终指向对度量单位大小的直觉及空间想象。在“度量单位”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越俎代庖,必不可少的实践操作往往因时间与空间限制被教师讲解所替代,然而动手做过、用脚走过,远比用眼看过、用耳听过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量感的培育。
如对“升”和“毫升”的认识,在课前生活感知与课中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课后进一步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选择家中一个合适的容器并想办法测量它的容积。很多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量杯,于是他们把土豆切割出棱长1厘米、2厘米等不同规格的小正方体,并借助这些小正方体运用“注水求差”“测量计算”“标记刻度”等基本方法,求得透明塑料瓶、玻璃杯等较小容器的容积,然后将其作为量杯,最终测量出所选容器的容积。学生数次独立、专注的测量操作的过程,不仅发展了自身的数学量感和空间观念,感悟到“量就是度量单位的累加”这一度量本质,更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了数学实践及应用意识。
再如“千米的认识”一课,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亲身参与“走一走”“算一算”的实践体验活动。课前,要求学生在操场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数一数走了多少步,并由此推算出走1千米大约需要多少步。课后,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实地走一走、算一算,看一看从校门口出发走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千米,并将自己走1千米的步数与家长走1千米的步数相对照。如此,学生基于深度思考化“步”为度量单位,对1千米的实际长度有了整体感知。利用周末等闲暇时间,组织学生在公园、广场等地方再走几次1千米,由此累加成几千米,进一步丰富学生对1千米的量感体验,使得他们对1千米实际长度的感知逐步趋近精确,能够对“我校大门口前面的胜信路大约有几千米”“从学校大门口向北出发,沿着中山南路步行5千米,能够走到哪”等生活实际问题形成敏锐的数学认知。
总之,在“度量单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其内在属性明确教学侧重点和具体策略,科学有效地引领学生通过一次次感知、实践与运用活动,促使“量感”在真实状态下自然发生,建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量感”,进而学会从度量的角度观察、分析、表达世界,自觉运用度量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赵晓晴,张鑫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2]鲍善軍,平燕.让量感在课堂中真实生长[J].小学数学教育,2020(19).
[3]余晓华.让“量感”自然生长——以长度单位的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21(10).
[4]包静娟.指向数学理解的度量教学[J].小学教学(数学版),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