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圣沁
【摘 要】注意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注意力集中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资源教室活动为依托,建立3E结构化小课堂,为学生设计静心练习、视听练习、放松练习等多种训练内容。实践证明,3E结构化小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助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资源教室;3E结构化小课堂;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注意力集中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品质,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源教室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在注意力训练方面,可以提供评估、诊断、教学、辅导等方面的支持。但目前,大多资源教室缺乏相关课程的支持,无法较好地发挥功能,难以满足个体的需求。针对这样的现状,亟须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一套适切的注意力训练活动课程,以资源教室为媒介开展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3E结构化小课堂活动课程的构成
3E结构化小课堂指的是围绕三种练习(Exercises)模块开展的课堂教育活动,即静心练习、视听练习、放松练习,旨在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一)训练阶梯中的3E结构化小课堂
蒙台梭利认为,让孩子学会集中注意力是教师教给他们的最好的学习方法。同时,她提倡要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孩子静下心来做事情,形成一定的专注力。在资源教室中开展注意力训练课程具有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教师可以从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和综合训练三个方面入手,通过3E结构化小课堂,围绕三个练习模块,开展注意力训练活动。
首先,培养学生在感知和记忆等一般心理过程中的注意力;其次,培养学生在联想、想象等高级认知过程中的注意力;最后,通过不同的注意力训练项目,让学生意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对注意力训练保持积极的态度,掌握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具体如图1所示。
训练时,教师需将3E结构化小课堂的教学路径置于不同阶段的训练中,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训练内容,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教师要规范资源教室中的活动,充分发挥资源教室在补偿缺陷、挖掘潜能方面的功效,将其作用落到实处。
(二)教学模块中的3E结构化小课堂
1.静心练习
训练注意力的基础是让受训者真正静下心来。有研究表明,以正念相关练习如冥想、放松等为基础的活动,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事实证明,静心练习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多动等情况,还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认知、情感功能,减少注意损伤和负面情绪,使大脑的专注力更强、记忆力更好、处理多重任务的能力更高,增加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身心的自我调节能为接下来的训练活动打下基础。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教师先让学生进行静心练习,主要采用呼吸练习、静坐法、冥想法、凝视法等。以静坐法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盘腿坐在垫子上,然后把一只喜欢的玩偶放在自己的头上,接着将注意力集中到头顶上,比一比谁的玩偶在头顶上的时间最久。
2.视听练习
视听练习能够活化儿童的视听感知系统,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视觉和听觉是儿童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通过对这两个感官进行训练,可以增强儿童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能力。该练习为注意力训练活动的主要部分,教师通过视觉训练、听觉训练、视听整合训练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具体包括“找不同”、视觉移动训练、舒尔特方格、曲线追踪连线、听动协调反应、连续图形记忆、操作空间图形、视听组合训练等一系列注意力训练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开展注意力训练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够从认知、行为等角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综合品质,如注意力的稳定性、注意力的分配情况、注意力的广度等。
3.放松练习
注意力训练指的是通过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一种训练。在专注练习后,个体需要放松身心,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放松练习能使个体增强自我调控能力。课堂上,教师主要通过大运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全身心练习,使学生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步转入相对安静的状态。如教师让学生躺在地上,用带有颗粒的球在学生的身上滚动,通过颗粒和学生身体的接触,降低学生的触觉敏锐度,让学生放松身体。
二、3E结构化小课堂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
为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理解并专注于训练目标,教师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及时的反馈评价。
(一)使用训练手册,激发学习动机
设计“游艺吧—注意力”校本训练手册能有效把控课堂。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还停留在课间或上节课的内容上,这时教师可以出示本节课的手册卡,让学生明确本次任务及完成任务后的奖励,及时进入学习状态。手册以一人一案的方式进行设计,标明姓名、班级、时间、评分。前期的记录便于后续的归档,记录的内容可作为观察材料反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指导。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奖励评价机制,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机,促进家校之间的联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
(二)培养听觉习惯,提升活动效率
3E结构化小课堂中的视听练习对学生的“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听故事回答问题”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故事内容,然后回答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指令性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如“你听到了吗?”“你能复述老师刚才讲的话吗?”等等。学生只有投入课堂,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提升活动效率。
(三)加强小组学习,合力提升能力
3E结构化小课堂以注意力训练为主,教师可按照学生的能力程度进行小组划分,使组间大体上保持平衡,组内成员可采用互补的方式进行学习,如A带B。每节课都有静心练习、注意力專项训练和拓展训练三个板块,教师需要设置具体的任务,形成结构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合力完成清单上的训练任务,从不同角度提升自身的注意力。
(四)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是表达情感、探索关系、描述经历及表达愿望的媒介,对于儿童的意义不言而喻。注意力训练中的视听练习以游戏的形式为主,包含连连看、找不同、圈数字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五)逐级呈现内容,推动学习进阶
注意力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3E结构化小课堂中,学生从感知记忆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训练,最后进行综合性训练。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教师需要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正向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三、成效与反思
在资源教室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注意力训练研究与实践后,教师采取了三种方式对3E结构化小课堂注意力训练效果进行评估。一是参考殷恒婵的《注意力测试》等材料进行前测和后测,将两次测试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二是通过问卷、采访等方式,根据班级任课教师及同伴反馈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三是利用过程性材料,以“一人一案”的形式进行评价。
(一)注意力訓练效果明显
教师参考殷恒婵的《注意力测试》,对被试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对比前后分数,可以发现,学生的训练效果明显。在项目一概念形成的测试中,被试学生的分数平均提升了约30分。在项目二注意广度的测试中,被试学生的分数平均提升了约31分。在项目三注意力稳定程度的测试中,被试学生的分数平均提升了约2.8分(此项分值较低,满分为15分)。在项目四注意力转移情况的测试中,被试学生的分数平均提升了约40分。经过针对性训练,学生在听觉、视觉和动作控制等方面的注意力表现均有改善。此外,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二)课堂学习效率提升
根据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反馈,在资源教室进行3E结构化小课堂注意力训练后,被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长有所增加,思维的敏捷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独立、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课外活动参与度提高
除了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被试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参与度也有所提升。可见,3E结构化小课堂注意力训练增强了注意力的持续性,学生更善于了解规则并积极参加活动。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或进行家务活动时,也能保持专注并抵制各种干扰。这种训练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注意力,还可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意力品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将注意力训练与资源教室活动相结合,在结构化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玉.注意力训练提升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成绩的效果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2]殷恒婵.青少年注意力测验与评价指标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51-53.
[3]吴清英,曾正敏.资源教室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2019(7):18-20.
[4]李淑英.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J].学周刊,2022(15):182-184.
[5]王元伟.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1):14.
(浙江省杭州市艮山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