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迎军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既要满足学生的需要,也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还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这时,教师进行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尤为重要。
预习性作业——找准学习起点
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让学生初步理解新课主要内容,又可以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保障。在进行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多边形的面积》的单元教学之前,笔者设计如下的单元预习性作业:上网查阅有关“刘徽的‘割补术”,并认真学习。请试着用“割补转化”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分别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试着推导出它们的面积公式,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这样的预习性作业,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让学生带着底气、带着信心、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教师也便于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基础性作业——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想及时巩固基础知识技能,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就需要设计基础性的检测作业。如学习三年级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后,笔者进行如下单元基础性作业设计:有一张长方形纸,它的长是宽的2倍,你能只测量一条边就求出它的周长吗?动手试一试。有一只小蚂蚁绕着这张长方形纸的边沿走了3圈,小蚂蚁一共走了多少厘米?如果要利用这张长方形纸沿着其中一条边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该怎么剪呢?把要剪的痕迹画在图中,并计算一下得到的正方形的周长和余下的长方形的周长,再算一下两个新图形的周长和,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基础性作业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由基础到变式的层次设计,既可以起到复习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知识的作用,又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拓展性作业——拓宽学习视野
拓展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可以集研究、观察、实验和实践为一身。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之后,笔者向学生介绍“铺地锦”“画线法”“视窗法”等,让学生研究现在的笔算法与古人的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体会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数学学习视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
实践性作业——提升综合素养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之后,笔者设计这样的作业:小组合作,动手测量1~2块校园的绿地面积,并进行记錄。笔者通过“校园绿地面积”的实践性作业的实施,指导学生学会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开展系列实验性学习,在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相关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提升学生跨学科综合性学习能力。
整合性作业——构建知识之网
笔者通过数学小报、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单元知识的整合,指导学生抓住单元知识的要点进行梳理,感悟由“厚”到“薄”,再从“薄”到“厚”的学习历程。如在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单元学习之后,笔者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单元知识;在《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结束后,布置以“数学与自然”为主题的整合性作业,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学科内部知识网络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网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实施,能够有效改变数学作业千篇一律的刻板现象,在巩固数学知识的同时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的成果。立项编号:JCJYB230418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