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华瑞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踏上讲台已有20余载光阴,回溯过往,初为人师的喜悦依旧雀跃心头,裹挟着疼痛的成长蜕变亦是教师生涯最幸福的回忆。一路梳理自己的成长经历,很难说清曾经的故事,不过主动、勇气、反思、团队总归是其中的几个高频词。
主动学习,内化实践
刚上班时,看着讲台下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学生,是既兴奋又好奇,更多的还是紧张。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领导告诉我,这一个月学校接到了很多家长投诉,说我不管学生,课堂纪律差,只顾自己讲课,不管学生会不会,总之,就是要把我换掉。领导无奈地说:“知道你年龄小,但上班了就是老师,组长经验丰富,可问题是个人本身的,你得主动请教。”其实,道理都懂,可每次请教的话到了嘴边,还是又都咽了回去,“组长正忙着”“我还有许多作业没改”,无数次的自我退却最终导致一年半后的调岗。此后数年,这打击还像一场连绵不断的春雷,屡屡回响在自我懈怠、退却躺平之时。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前辈们的传帮带。每位入职的新教师,学校都会安排师父,这些师父的“一对一帮扶”,是指导和帮助我们熟悉教育教学业务,实现快速成长的捷径。但俗话说,强按牛头不喝水。师父的教育智慧及教育理论的转化与落实都依赖于教师个体。如果只是简单地满足于完成工作,再好的师父也带不动不想干的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必担心会“麻烦”别人,遇事多请教,或许师父也在担心自己是不是说多了,怕我们不需要;更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主动邀约,多听师父几节课,比别人多读的书,终将化为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合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去探索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才能做到逐渐成长和提高。自我的成长更依赖于平时对自己的严要求,珍惜平时每一次的课堂实践,因为成长需要的不仅仅是资源本身,更需要时间来坚持改变行为。
锤炼勇气,无畏挑战
在我们的专业成长中,会存在各种机遇和挑战,常见的就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比赛。但面对这些活动,我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而不敢直面挑战,可事后又在欣羡他人快速成长时,暗悔自己错失良机。所以,勇敢面对挑战,迎接机遇,才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勇气也是我们需要不断锤炼和提高的能力。
回顾自己参加的比赛,从2004年专职教科学课以来,每年一次校级公开课。特别是2014年开始参加“金水区希望杯”选拔之后,4年多的时间里,从区希望杯到市一等奖,再到省优质课,最后登上全国科学课堂教学的最高讲台,几乎每个月都有公开课,每个星期都要试讲两三次,教学设计改N遍,家中孩子又小,熬夜是家常便饭。这期间,我无数次想要放弃,可啜泣中又夹杂着不甘,讲砸了、失败了,又能咋的,就是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支撑自己一路坚持。而勇气又带给自己越来越多的专业成长发展机遇,参与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参与省级重点课题研究,作为班主任主持区域新入职教师培训,执教全国名师论坛展示课……
每一次比赛,每一次学术活动,带给我的不只是榮誉,更是一次次突破和成长。在这一遍一遍的课堂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教学行为和广阔视野,还有从榜样中体味到的丰富的学养、严谨的作风、求实的态度和勤奋的精神,都是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和标杆。
善于反思,勤于科研
高尔基说:“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刚上班那几年,学校事务没有那么多,我白天备课上课,晚上就趴在书桌前写教育案例、班级反思。几年下来,反思本写了厚厚一摞。在自己的教学反思中,我会重点反思教学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学生参与度思维层级高的做法、课堂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或使用的感触等。直到现在,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案例还是自己教学改进和课题参考的重要参考。
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每天花几分钟写反思日记,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能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教学行为和决策,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做出改进。我与同事、朋友或导师定期分享交流,听取他们的反馈和建议,获得前进的力量;持续阅读,了解领域内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与时代同步;参与科研项目或学术活动,深入探索教育领域知识,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使教育生涯更加丰盈、饱满。
提炼主张,团队共进
提炼教学主张、形成教学思想是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并最终走向教育家的必经阶段。接触教学主张,始于2017年的金水区名师培训项目,借助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团队的教学主张提炼策略,我努力形成具有深刻性和逻辑性的理论阐释,构筑起支撑自身专业成长的“骨架”。“求真科学”主张的提炼让我清晰地看见自己,同时持续地深刻思考教学本质,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个人素养的提升是在学习共同体中完成的,教学主张的提炼还让我越来越意识到团队共同体的重要,以个人实践影响团队,以团队实践优化教学主张,以学科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努力满足所有孩子、家长和社会对优质科学教育的需要。
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很庆幸这些年来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省市区各级教研员和领导,区域内、学校里的伙伴,无论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诸多方面都有所成长。
20余年的教师生涯,我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螺旋提升,经历了从新手到熟练的成长。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也曾犹豫和退缩,但追忆过往,勇气、学习却始终寄于胸怀。袁隆平曾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我在坚定努力地做一粒扎根于三尺讲台的种子。新的一年,期待书写更多的充满成长和收获的故事!
(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