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第二中学 刘燕英
“双减”政策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是我国教育体系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初中生物具有一定的学习门槛,容易出现给学生带来更大的作业负担。为此,本文整理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教学案例,结合探究式教学方法,全面分析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希望可以引起更多初中生物教师的关注,为教育领域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贡献力量。
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由教师提供指导,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完成教学重要理论知识的高效率吸收,深层次探究知识要点,以小组形式合作处理问题,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熟练应用学科理论知识,解决学习与生活的具体问题。在初中生物学科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效果,加快学生掌握并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速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塑造社会层面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想要提高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质量,合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由教师作为主导角色,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各种知识点,合作解决问题。为此,本文整合大量优秀名师的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对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全方位研究[1]。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各个领域的重要生产工具,在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中,也可以引入信息技术,以信息交互平台的形式,提升教学资源传输效率,为师生之间提供便利的交流条件,提升学生之间的交互效果,全力推动课上教学与课下自学,减少培养学生群体创新能力的时间成本,妥善落实“双减”政策相关内容。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打破教师与学生交互不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合理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探究的自主意识,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建立扎实基础。
(1)提高课堂探究深度。在以往的初中生物课堂探究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是向学生直接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究。虽然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学生对于学习资源的吸收程度,难以确认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探究水平,许多探究活动难以做到更深入拓展。如果将信息技术和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结合,教师可以明确班级所有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具体探究情况。而且,信息技术也为教学资源传输提供便利条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较大帮助。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的“鱼”中,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方法时,探究重点与难点内容就是确认鱼的呼吸特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等互动学习平台,配合学校的虚拟实验室,从最基础的直观教学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设置若干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吸收理论知识,提高自我创新能力。比如在探究鱼的鳃结构基础功能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供学习方案,通过多次观看教师上传到学习通有关鳃的教学视频,确认具体的学习方向。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活动中,所有学生需要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共同观看学习视频的教学局限性,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更为充足的动力。学生在后续小组合作探究中,可以通过视频截屏、添加文字等方法,获取有关鱼的鳃结构关键信息,上传至学习通中,以小组方式向其他学生汇报学习成果,从而对鱼的鳃结构有更深刻的理解,深入掌握鳃结构的功能,合理培养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调取各个学习小组的截屏内容,实时掌握学生当前对理论知识的探究情况,便于教师及时介入,提供必要的教学指导[2]。
在探究鱼的鳃结构数量时,需要通过生物解剖,近距离观察鳃结构,对于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教师就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调动有关鱼的虚拟资源,让学生通过近距离探究,确认各类鱼的鳃结构数量,强化学生对鳃结构的理解深度,提高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
(2)提升课堂探究广度。想要在初中生物课堂探究教学活动中,科学提升课堂的探究广度,可以考虑从跨学科教学角度入手。从表面上分析,跨学科融合教学是通过相同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创造跨学科学习条件,但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本质则是从理论知识出发,为学生创造一个学科融合的便利学习条件,帮助学生整合理论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提升创新能力。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自然科学类学科,覆盖多个领域理论知识,相比于其他学科,更容易开展学科融合教学活动。仍以“鱼”为例,在2.1.1章节中,学生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已经明确鱼可以在水中呼吸的基础理念,如何验证结论,则要融合化学学科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溴麝香草酚蓝的性质,以及其变色范围,即在PH为6.0时,颜色呈现黄色;在PH为7.0时,颜色呈现绿色;在PH为7.6时,颜色呈现蓝色。协助学生回忆初中化学学科的酸碱度、二氧化碳溶于水会生成碳酸等理论知识,通过化学实验,向学生展示溴麝香草酚蓝的变色现象。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生物探究理论与化学理论知识,通过小组方式,设计可以验证鱼在水中呼吸的实验方案,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效果[3]。
例如,七年级下册的“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其中有一个非洲人类起源说,但是这个学说是否正确,现代科学界尚未定论。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站在辩证视角,分析非洲人类起源说是否正确。教师可以引入初中地理学科理论知识,向学生叙述非洲的地理风貌、自然环境。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调取非洲地图,查看非洲地区的气温变化、年降水量等数据,探究非洲的自然环境,确认各种因素,再回归到非洲人类起源说,向其他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撑观点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初中生物学科作为基础,结合初中其他学科,设计跨学科的探究活动,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探究广度,增加更多的课程设计内容,也可以整合初中教学体系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协助学生构建全学科的理论知识框架结构,有助于开展下一个阶段的探究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比于其他初中学科,生物学科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是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作为课堂探究教学的延伸内容,在开展课外探究活动时,可以适当提升探究深度,增加更多的探究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群体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选择合适探究内容。课外探究内容直接影响课堂探究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教师可以考虑在初中生物教材的基础上,适当设置课外探究内容。也可以考虑将课内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关注探究活动的综合性,合理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初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大量课外实践学习板块,这就是最基础的课外探究活动材料,教师可以利用课外实践学习板块,定向引导学生对于生活进行观察,开展更深入的思考活动。比如在八年级下册的“植物的生殖”中,课外实践学习板块简单叙述植物的扦插、嫁接工艺。教师可以组织在学校的空地上,实践植物的扦插和嫁接。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查找有关植物的扦插和嫁接的资料,思考还需要进行什么操作,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提升发育速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植物的扦插和嫁接产生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实践方式,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对植物的理解深度[4]。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的“被子植物的一生”中,涉及种子发芽,植株发育、开花、结果等各个过程,详细叙述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容易接触到的植物种子,如玉米,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玉米种子的发育周期,并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理论知识产生更深刻的印象,真正实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
(2)搭建探究学习平台。在信息技术大规模应用在教学领域,教育信息化2.0即将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为初中生物学科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提供便利条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提供更为丰富的探究内容,更符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求。而且,教育信息化2.0,也可以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群体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方向提供必要的技术引导。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习通等互动学习平台,利用各种内置功能,如视频录制、课程分享等,向学生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结构更为完整的探究活动,搭建以班级为单位的探究学习平台提升课上探究效率,提高课后探究水平。仍以“鱼”为例,在学生探究鱼的鳍结构功能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自主查找鱼的鳍结构资料,上传到学习通上,便于其他学生学习与应用,实现学习资源的充分共享。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学习通互相交流查找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鱼的鳍结构功能,减少课堂学习的理解门槛。在教师正式进行课堂授课时,学生对鱼的运动行为产生更为深刻理解,减少教师多次重复叙述理论知识的时间成本,合理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结束课堂授课后,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鱼的各个结构及应用功能进行整理,以作业形式上传到学习通,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通过探究学习平台,学生之间可以实现学习经验共享,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群体的学习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5]。
在搭建探究学习平台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群体的学习探究需求,将本节课相关的拓展资源上传到学习通中,由学生在课后闲暇时间做自主探究,提高理论知识的吸收效果,定向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高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中,会通过生物学科成绩评价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学生近一段时间内的成长,不仅无法成为学生对生物学科开展深入探究的有效工具,也会降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在对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进行优化时,需要对现有评价制度进行优化改进。比如设置一个更为详细的评价标准,以学生在课上学习的表现情况、课后探究的思考深度等作为评价要素,以0-差,1-中,2-良,3-优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分析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是否是学生学习的通病,再考虑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或是对个别学生展开定向化指导。教师也可以将评价标准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的方式,对于自己探究学习的不足有简单了解,结合教师的后续指导工作,进行更彻底的自我改变,提升自身学习能力,提高生物学科探究质量。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的自我觉醒,能够真正提炼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
在初中生物学科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既关系到学生是否拥有足够的学习动力,也关系到教师是否具备探究式教学方法相应的综合素质。建议初中在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过程中,需要向教师提供专业的教学培训,通过向教师输出新型教学理念,培养探究式教学习惯,让教师注意到学生创新能力对于学科学习的重要性,逐步提升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相关工作:第一,同一地区的初中相互之间可以建立教师交流渠道,各类教师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其他初中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模式,合理借鉴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第二,初中需要定期向教师提供专业培训,让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并相互交流近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心得,将一个教师的成长拓展至初中所有教师,为全学科开展高质量探究式教学活动打好基础工作。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方法,需要详细分析学生整体生物学习情况,确认当前授课进度,结合本文理论内容,设计一套内容完善、结构完整的教学方案。在方案执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部分细节内容做合理优化,利用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合理引导学生思考与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后续开展高质量的初中生物教学活动打下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