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峰
《项脊轩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用贴近日常生活的笔墨,写项脊轩及与之相关的三世变迁,本色,平淡,自然。作者用七重对比来架构全文,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项脊轩是一个重要的具有标志性的事物,是全文的核心,作者写了它的多次变化,还提到了四次遭火不焚,但重点写了三次。项脊轩的变化实则是作者在不同时期深沉情感的变化与表达。
(1)陋室之旧南阁子(修葺前)与幽雅的书斋(修葺后)的对比
作者分别写了项脊轩改造前后的特点,改造前旧、小、破、暗,而改造了旧、破、暗的弊端后,以绿植和书籍加以充实与修饰,成了窗明几净的幽雅胜境。作者欲扬先抑,以修葺前的陋室为改造后的书斋作铺垫,突出了自己青年时代的读书之乐:独处书斋,孤守寂寞,“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精神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好不惬意。作者对书斋的喜爱,对书斋生活的享受不言而喻。原文在编入教材时删去了一段,原文是:“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后半部分的话固然带点自嘲之意,但可看出,作者更多表达的是对自己独享一方天地的陶醉,是知识分子孤芳自赏和人格理想的表达。
(2)改造后的项脊轩在分家前后的对比
虽然在分家前后项脊轩没有多大改变,但项脊轩确已不再是那个完全的幽雅的读书所在,所处轩内的人在分家前后心境也明显不一。分家前项脊轩是一方净土,作者“寂寞”读书,怡然自得,舒适惬意;而分家后,作者心灵上受到创伤,多了感慨与无奈,读书生活不再那样平静,项脊轩也就不复“宁静”。
(3)妻子去世前后作为书斋的项脊轩的变化对比
妻子的到来,使项脊轩成了温馨浪漫之所在,“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项脊轩见证了夫妻二人的伉俪情深;妻死之后,作者悲痛欲绝,再也无意于以前的读书生活,项脊轩“室坏不修”,从此衰败。项脊轩由温馨到衰败的变化,正是作者情感由乐到悲的转变,对人生之痛深刻的体验。
(4)作为书斋的项脊轩与妻死后重修的南阁子的对比
妻子死后,作者痛彻心扉,“室坏不修”,两年后,作者“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这次修葺的南阁子形制稍微与以前不同,可能是作者害怕睹物思人,在形制上稍微做了改变。但重修后的南阁子再也不具有以前的功能,作者不堪其悲,“多在外,不常居”。项脊轩成了具有纪念和象征意义的标志,成了作者遥忆青年读书生活和思念亡妻的寄托。作者不常居,可项脊轩所承载的喜怒哀乐却是沉甸甸的,永远无法抹去。
要之,从项脊轩的变迁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变化:由喜与乐转向悲与痛,而悲与痛是主基调,喜与乐为悲与痛的抒发做了铺垫,起了衬托和突显的作用。项脊轩是外在的,是明线;深沉的情感是内在的,是暗线。明暗两条线索并进,贯穿全文。
作者在文末只是简单提及枇杷树,写枇杷树实则是在怀人抒情,寄托哀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寥寥数语,简约却不简单,意蕴丰富,表达了无限的情感。“吾妻”“手植”强调突出妻子亲手栽种的意义,往事历历在目;“也”字既强调又感慨,似乎将作者与读者的思绪拉回了过去。“今”与“死之年”相对,是现在与过往的对比,时空交错。“已”强调既成的事实,“今已”与“死之年”并举,暗示时间的无情流逝与往事的不堪回首,作者伤痛至深。“亭亭如盖”用比喻修辞,摹枇杷树开枝散叶、茂密高大之状,它与“吾妻死之年所手植”相对,能给读者以形象上对举的想象:枇杷树在妻子栽种时还是幼苗,如今茂密如伞盖,这样的画面想象,也寄寓了时光流逝之叹,更突显作者睹物思人之强烈与深刻。句尾语气词“矣”在抒情上戛然而止,将无尽的深情与感慨概括其中,留给作者和读者以余韵。以枇杷树结尾的写法,类似于诗歌中的“以景结情”,明明痛彻心扉,却尽力克制情感,使之幽深内藏,似于无法言说。如此委婉含蓄,留给了读者无限的回味与感慨。
家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家族的盛衰分合往往会对家族中每一个人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归有光出生于一个大家族,但此时已没落破败,只是勉强维系而已,这对家境贫寒的归有光来说至少是一种慰藉。“庭中通南北为一”,说明在形式上一大家子还是一个整体。但“迨诸父异爨”之时,分崩离析的悲凉之感就无法言说了。“内外多置小门墙”,强调分家的彻底,支离破碎,“往往而是”,即到处都是,强调小门之多,此一句蕴含太多的无奈和伤痛。“庭中始为篱,已为墙”,由篱到墙的变化,看是实物,实则意味着亲情的逐步冷漠淡化,人心的隔膜,这是心墙。“凡再变矣”,既强调又无限感慨的语气,同样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悲痛的表达。而分家后的情况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寥寥数语写出了凌乱破败不堪之状,令人唏嘘不已。
归有光少有才学,有自己的理想,在原文入选教材时删去的一段(见上文)中,作者以守丹穴的寡妇和高卧隆中的诸葛亮与窘迫之中的自己作比,大有待机而起之意,可见其志不在小。另外,其祖上也做过大官,他自号“项脊生”,把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大多数人认为有追宗怀远之意。结合当时归有光破落的家境来看,他身上担有个人的理想抱负,也承载着光耀门楣、重整家业的重托。在文中作者回忆祖母的话“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拿象笏言“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离开时“以手阖门”。这些细节体现了祖母对作者的殷切期望,而作者是将这些期望牢牢扛在自己肩上的,正如此,才有了书斋里的寂寞苦读。
然而归有光穷极一生也未能完成光耀门楣的重任,自己的远大理想也未能完全或真正实现。经过多次考试,他三十五岁才考中举人,后八次科举失败,直到第九次才考中进士,此时已经六十岁,被授予县令一职,这期间的二十几年,家境一直贫寒。作者反复经历失败,加上四十三岁时痛失长子,因而备受打击。在此二十多年间,作者主要以在外讲学为业,正如原文说“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理想的落空破灭,让作者无限失落、愧疚,终生抱憾,不忍提及。这也是为什么回忆起祖母昔日寄予自己厚望时,作者发出“瞻顾遗迹,如在昨日”的感慨,以至于“长号不自禁”。
家族衰败,四分五裂;贫寒落魄,际遇坎坷;理想破灭,辜负所托,没有一样不是人生之痛、人生之悲。
《项脊轩志》中总共刻画了五个人物形象,母亲、祖母、老妪、妻子和我,其中只有母亲是虚写。归有光少时丧母,对母亲的印象有但不多,作者就借“先妣抚之甚厚”且“乳二世”的老妪来回忆母亲“以指叩门扉”言“儿寒乎?欲食乎”之母爱状。回忆母亲,“泣”成了作者表达思念与感恩的唯一方式,也是对自己从小丧母遭遇的悲痛。除母亲外,祖母和妻子是作者重点刻画的对象,可以说,祖母和妻子的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缺失的母爱,祖母的关爱,殷切的期望,妻子与自己的伉俪情深,带给了作者心灵的抚慰和温暖。正因为此,祖母和妻子的逝去让作者备受打击,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了人生的悲凉与痛楚。
少年读书时代的“我”总体来看是愉快的,是出离于悲情之外的,情感以乐为主,读书之乐,亲情之乐,夫妻情深。而在相继经历伯叔分家、爱妻去世等一系列变故后,心境发生变化,“我”已不复当初之较为纯粹简单之“我”,是为悲慨失意之“我”,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而透彻的认识,对人生失意、世事无常无奈地接受,对人生之痛有了全面的体验,“我”变得复杂而深刻。
从《项脊轩志》未删减的原文来看,以补写内容(有关妻子的最后两段)为界,前面一部分的情感变化是由喜到悲再到不悲不喜的言志。所谓不悲不喜即“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之述和删减的一段(见上文)。可以看出,作者所要写的悲已经很淡了,也慢慢从悲情中走了出来,写到久居轩中,足音辨人和轩四遭火而不焚之事,不悲不喜,很平和。而巴蜀寡妇和诸葛亮以及败屋奇景、坎井之蛙之表述,则更是自我志向和人格理想的抒发,反而是奋发向上的。后面补写有关妻子的部分情感由喜到悲,非常明确。总的来看,结合作者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喜与乐之情逐步过渡为悲与痛之慨的方向是不变的,而悲与痛是主基调。
要之,作者进行了巧妙而独特的构思与行文,将对比贯穿全文,最终将落脚点放在情字上。作者用回忆来限定对比,用细节来强化对比,用形象来支撑对比,用本色来修饰对比,用真实来涵咏对比,用情感来滋养对比,使对比手法运用得灵活自如、毫无造作。反过来,更深层次的对比架撑了全文的结构,增强了文章的意蕴,升华了文章的情感,提高了文章的品味。
归有光八岁丧母,二十五岁丧妻,四十三岁丧长子;一出生便逢家道败落,后又遇伯叔分家,家庭分裂,进而贫寒一生;一生屡考不中,理想抱负破灭……似乎一个人所能遭遇到的所有不幸都归于他的身上了。虽然他有少年时期的书斋之乐,有中年讲学布道、追慕者甚众的荣耀,但这与其不幸遭遇相比,确乎又不足以慰藉其悲痛之心灵。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决定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他在与其他知识分子类似的追求之路上尝尽了人生之悲、人生之痛,对人生有着不寻常的独特体验。《项脊轩志》便是这深沉的人生悲痛、独特的人生体验的集中表达,这其中的亲人伤逝之痛、家族破没之悲、失意无奈之苦,正是他唱自于内心深处的一首人生悲歌,凄凉而酸涩,哀婉而动人。
然而,作为文学家的归有光并没有将这种人生之悲痛只圈界于自我的小天地,而是以质朴自然的文笔、深厚巧妙之结构,以小见大,上升到了普遍而广泛的层面,道出了人类普遍而深沉的哀情诉说,即人们对亲情的坚守与渴盼,对亲人的怀念与爱护,对落空的、已经失去的事物的无奈,对欢乐有尽世事无常的感慨等。这正如《兰亭集序》《再别康桥》等经典诗文一样,它们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经久不衰,就是因为道出了人类普遍而深沉的情感体验,能引发不同时代的读者对自我人生进行观照,进而引发读者共通的感触,最终形成共通的情感与思想共鸣,从而给读者留下或带来无尽的思索、回味、感慨与感动。正是这样的作品,为人类留下并积累了宝贵的精神与心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