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对策研究

2024-03-29 07:53:49邢巨民
关键词:思想道德语文课程思政

邢巨民

(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400)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社会上存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广大中职教师有义务通过思政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价值观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学生免受那些不良信息影响。中职语文课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并且能与多种外部思政元素兼容,在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着独特优势,语文教师可尝试将语文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出来渗透于课堂之中,亦可将与语文课堂内容存在紧密内在联系的思政内容渗透其中,以加强、加深学生对思政元素的接触和体验,达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目标。

一、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俗话说:“有德无术尚可修,有术无德无可为。”可见思想道德永远高于知识技能,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十分必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家园是每个人的基本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思政教育之本。中职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元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将这些爱国元素以更加直接、更加多元的方式呈现在语文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爱国”思想的理解,使学生逐渐形成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独立思考能力是优秀者必备的能力,思维品质亦是中职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语文教师有义务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传统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的讲义式教学法注重知识的传授、疏于思想和思维的传播,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及提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丰富教学内容,亦可提升教学内涵。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模式下,教师会有意识地将生活事件或时政热点融入语文课堂之中,引导学生以思辨的思维、语文的语言对事件或热点进行讨论和描述,这既有利于提升学生语言应用水平,又有利于拓展学生思辨性思维及逻辑思维。

(三)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理想

明确的人生理想是促使中职学生不断奋进努力的强劲推动力,学生只有具备了明确的人生理想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读书、为什么而学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理想。传统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较少与学生谈论“人生理想”这一话题,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帮助学生明确树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性,从而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性格与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人生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这有利于早日将学生培养成国家与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继承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传承、流变,其内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继承。中职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下,教师能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彰显于课堂之上,加强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与继承,促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加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二、如何基于新课程标准做好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育

(一)中职语文教师应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中职语文教师是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及实施者,教师是否具备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直接决定了教师对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加强对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视。从中职院校的角度来看,可就“课程思政”这一教育主题召开专题会、培训会,以加强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价值、教育方式方法的理解,加强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践行;从中职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课程思政教育政策、教育理念、教育价值的学习和研究,比如,教师就“课程思政”加强与同事间的交流,多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多通过网络渠道观看“中职语文课程教育”名师视频,不断从他人的成功中总结经验,将这些经验应用到语文课程思政教学中,以期收获更加理想的教学成果。

(二)将思政教育目标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前应提前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师组织、实施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中职语文教师唯有在中职语文教学目标中融入思政教育目标,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思政内容,才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语文课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才能加强学生对思政元素的体验与认知,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将思政教育目标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目标之中。

以《沁园春·雪》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将教授学生词牌名、诗词格律等基础性语文知识纳入教学目标之中,亦应将诗词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纳入教学目标之中,唯有确认了明确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及语文思政教学目标,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展示、渗透与目标有关的教学内容,才会有意识地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有机融为一体,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及思想道德素养的双提升。教师可基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 年版)》将《沁园春·雪》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词牌名及诗词结构;体会诗词中描绘的意象,了解诗人借景抒情、以景明志的写作方法;了解诗词的主旨内容及思想情感。2.思政教育目标。了解作者毛泽东的生平,了解此诗词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在诗词中以自然之美喻社会之美、以诗词之美彰显爱国情怀及社会责任担当的气魄。有了此目标作为指引,教师就能在语文课堂中融入相关内容、实施相关教学,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充分挖掘利用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中职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之一,培养中职学生的历史自信及文化自信十分重要。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及人文性的课程,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职语文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观察、挖掘、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凸显于课堂之上,以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可与继承,从而达到加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目的。

以《读书人是幸福人》为例,该课文中蕴含着我国传统的读书文化、学习文化,教师应将其中的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利用起来,将其彰显于课堂之上,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充分接触、理解我国传统的读书文化及学习文化。如,教师可将文中“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这句话提炼出来,并将这句话与《王充站读》《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故事结合起来,凸显于课堂之中,带领学生通过对故事的探究了解我国传统读书文化、求学文化,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了解到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读书、重视文明的建设、重视文化的传承,这样的认知能促使学生自身奋进读书,也有利于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继承。

(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想道德元素

思想道德元素包括乐于助人元素、拾金不昧元素、见义勇为元素、乐于奉献元素、先人后己元素等,中职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元素,教师在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和应用语文教材中的思想道德元素。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准备环节,应对教材文章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研习,发现和提炼出其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元素,之后,教师可以尝试将这些思想道德元素延伸为小问题或小案例,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讨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以主动探索的方式了解思想道德元素,这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更深刻的探索体验和学习感悟,加强他们对思想道德元素的理解与吸收。

以《善良》为例,该课文是作者王蒙就“善良”这一主题产生的感慨、发表的观点。善良是我们中华儿女与生俱来的品质,教师可将文中关于善良的观点提炼出来,设计成小问题,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善良”及“如何行善”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比如,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1.你认为善良是什么?2.人们为什么会产生“人不可太善良”的思想?3.人人都远离善良,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4.自古及今善良的本性是如何在我国国人身上得到体现的?5.中职学生应该如何理解与践行“善良”二字?中职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经过交流和探讨,学生能了解到,如果人人都远离善良,那么社会将会陷入混乱;自古及今我国大多数人民都保持着包容他人、忍让他人、团结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这些都是善良的体现;中职学生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发扬我国的传统优良品质。

四、创新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趣味性元素丰富、探索空间充足的课堂模式更易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中职语文新课程标准鼓励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型、探索型课堂,现阶段较为流行的开放型、探索型教学模式包括慕课论坛教学、微视频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情境式教学等。其中情境式课堂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此模式下进行学习时可充分调动全身感官,从而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情境式课堂模式指的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背景材料及情境元素,打造某种生活情境或故事情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学生能全身心地沉浸到课堂情境之中,观察课堂情境中包含的知识、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探索式学习理解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离太阳最近的树》为例,该课文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出了诘问,揭示了人类破坏环境就是破坏自己家园的真理,蕴含着环境保护理念。教师可将环境保护理念提炼出来,基于这一理念构建课堂情境。比如,教师可创设如下情境剧:一个生活在阿里的团队经常挖掘红柳树当柴烧,有一次他们在挖掘树根时不小心触碰了时光开关穿越到了未来,在未来情境中他们看到了红柳全部消失的阿里,看到了当地生态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他们的后人生活在一片荒漠中,条件十分艰苦。看到这一情境他们十分伤心和后悔,后来他们回到了过去,遂决定停止破坏红柳的行为。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情境中的剧情,学生在情境剧情扮演过程中能发现其中隐藏的核心观念——破坏环境就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能通过思考和探索更加透彻地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且能优化其语文课程思政学习体验。此外,在语文课程思政教学中应用情境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语文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02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06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32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