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静 梁亚琴
(西安市凤城医院药剂科,陕西 西安 710016)
当前,临床对围术期患者常采取抗菌药以防止切口感染,提升手术效果,促进术后恢复。然而抗菌药是一把双刃剑,在抑制和杀灭细菌的同时,用药不合理能导致细菌耐药,产生耐药菌株,使抗感染疗效大大下降[1]。外科手术切口一般能分成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其中Ⅰ类切口属于清洁类切口,指的是手术未达到炎症区域,未进入到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及闭合性的创伤手术,与上述条件符合统称是Ⅰ类手术切口[2]。若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多数患者不需要采取抗生素。但临床[3]研究显示,Ⅰ类切口的围术期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常见,同时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本文对本院外科收入的82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开展研究,分析该类患者围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情况,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带来一定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外科收入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82例,其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25~66岁,平均(47.40±4.25)岁;手术方式:截骨手术14例,椎体减压融合手术7例,工关节置换手术28例,其他骨科手术24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9例。纳入标准:(1)均在外科住院期间接受Ⅰ类切口手术,且术前体温、血象正常,不存在感染征象;(2)认知能力正常,可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标准:(1)机体主要脏器存在功能障碍者;(2)过敏体质者;(3)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者;(4)拒绝或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严格按照《围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指南》、《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以及控制技术指南》等各项文件,同时和院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抗菌药合理应用的评定标准,主要包含用药时间、药物种类选择、用药适应症、药物使用疗程以及联合用药等方面。药物合理使用:有用药禁忌症;手术前0.5~1 h用药;选择第一、二代的头孢菌素或者克林霉素;药物使用疗程在24 h以内;未开展联合用药。药物使用不合理:不存在适应症;手术前>1 h或者手术后用药;选择其他的药物;药物使用疗程超过24 h;开展联合用药。
1.3 观察指标统计82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预防应用情况,包含不同类型手术抗菌药预防应用情况、用药种类、时机、疗程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2.1 抗菌药的预防应用情况82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中,总共32例应用抗菌药,应用率是39.02%;抗菌药应用率从高至低分别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椎体减压融合手术、截骨手术以及其他骨科手术。见表1。
表1 82例患者抗菌药的预防应用情况(n,%)
2.2 用药时机及疗程32例采取抗菌药的患者中,用药时机合理29例(90.63%);用药疗程合理29例(90.63%)。见表2。
表2 用药时机及疗程[n(%)]
2.3 抗菌药物类型32例应用抗菌药的患者中,应用频率最高为头孢菌素类药,占比是71.88%;其次是氟喹诺酮类药,占比15.63%;大环内酯类药,占比12.50%;硝基咪唑类药,占比6.25%;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占比6.25%。见表3。
表3 抗菌药物类型[n(%)]
2.4 联合用药情况32例使用抗菌药患者中联合用药总共6例(18.75%);单一用药总共26例(81.25%)。其中联合用药均是二联用药。
Ⅰ类手术切口是机体的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反应,这类切口一般不需要采取抗菌药,仅年龄较高、大范围手术、长时间手术和糖尿病等特殊情况下才会预防使用抗菌药[4]。但国内抗菌药类型众多,再加上监督措施和制度未不够完善,同时各地医院未贯彻落实到位,使得抗菌药整体应用合理性不高[5]。本文结果显示,82例Ⅰ类切口手术者中,总共32例应用抗菌药,应用率是39.02%,该结果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30%,原因可能是临床医师对于抗菌药应用知识缺乏认知,放宽抗菌药应用指征,频繁采取抗菌药,以减少围术期的感染出现[6]。除此之外,医院对抗菌药的合理应用缺乏监管力度,未明确限制规定医师开具抗菌药处方权[7]。
抗菌药预防使用的目的是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出现,用药时间过早的情况下,部分药物因半衰期较短术中很难到达有效的抗菌浓度,使得抗感染效果不够理想;术后用药错过病菌感染时间,难以收获理想效果[8]。因此临床建议Ⅰ类切口需要在手术前0.5~1 h用药,以保障切口暴露时能到达较好的抑菌浓度;且Ⅰ类切口的预防用药时间需在24 h之内,不存在特殊因素,用药持续时间应≤3 d,盲目延长药物使用时间不仅无法提升抗感染效果,还能引起机体中的菌群紊乱,使耐药菌的感染风险上升。术后产生切口感染情况,能适当延长用药时间。本文结果显示,32例采取抗菌药的患者中,用药时机合理占比90.63%,用药疗程合理占比90.63%,说明本院的用药时间及疗程比较合理,但依旧存在较少的不合理现象,需要强化专业知识培训,以提升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临床在选择抗菌药时应考虑到切口类型、药动学和感染的细菌类型等方面,有关研究[9]发现,Ⅰ类切口的金葡菌以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常见感染菌类型,选择抗菌药时应尽量采取1代或者2代头孢菌素,例如头孢呋辛以及头孢唑林。本文结果显示,应用频率最高为头孢菌素类药,其次是氟喹诺酮类药,大环内酯类药,硝基咪唑类药,β-内酰胺酶抑制剂。说明本院药物选取合理性尚可,但仍需要强化有关工作人员抗菌药使用原则等方面的培训学习,以防止随意选择药物类型的情况发生。Ⅰ类切口的预防用药不推荐采取药物联用,同时禁止三联用药,需要尽可能选取单一类型抗菌药,这不仅能降低患者医疗负担,还能减少副反应以及耐药菌株产生[10]。但本文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占比18.75%,单一用药占比81.25%,其中联合用药均是二联用药。说明院内存在一定的联合给药情况。因此,需对该类现象开展干预,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升医师的专业素养,同时采取专项考核方案,以减少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
综上所述,本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存在一定的抗菌药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用药时机以及用药疗程不合理等方面,需要医院强化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以促进抗菌药合理应用,提升整体的用药水平。
利益冲突说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研究通过西安市凤城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