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新”背景下的教学案例选取与运用

2024-03-28 10:24邓楚云
地理教育 2024年13期
关键词:双新课程标准景观

邓楚云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广东省开始全面推行使用新教材,同时也迎来了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改革,一线教师一方面要认真结合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学情选取恰当的教学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课本上现有的案例都是经过编委们精心挑选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完全照搬课本的教学案例虽不容易出错,但由于学情不同、地域不同,学生对陌生的情境难以产生共鸣,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如果教师适当地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乡土案例进行补充或者融合,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将会大大地提升。

二、教学前的准备

1.明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章節的课程要求是: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具体结合什么实例,要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选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即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大素养。四大素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各有侧重。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1]。通过地理教学,教师要教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身边的事物,看待人与自然,也就是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看待问题。“红河哈尼梯田”就能很好地体现人地和谐发展这一理念,所以笔者保留了教材这一案例并进行加工。

2.课堂教学设计要与高考接轨

2022年是广东省高考地理由全国卷改为广东卷的第二年,秉承着继往开来的策略,广东高考与全国卷无缝接轨,重视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的发生演变过程。教师要时刻关注高考动态调整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的设问应向这方面倾斜。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探讨成因,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与逻辑思维。

此外,从2021—2022年的广东高考卷中可发现,乡土情境的比例有了大幅提升,以深圳、广州、岭南等区域作为背景设计试题,让高考越来越生活化、本土化,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获取更多的熟悉感与亲切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核心是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建议在选取情境时要考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使学生理解情境。因此,选取身边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乡土地理等题材作为课堂教学案例是最佳的选择。把生活情境融入教学案例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另一方面又能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笔者把教材中的福建永定土楼改为广东省梅州市的花萼楼,虽然景观变了,但对于学生而言家乡味却更浓郁,景观所呈现的地域文化没有根本变化。此外,笔者还增加了岭南民居西关大屋案例,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问题。花萼楼是客家文化的代表,西关大屋是广府文化的代表,这两相对比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高度关注,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以上案例选取的依据是针对学生来源地来设计的,广东省人口众多,广州是省会城市,其外来人口已大大超过本地人口,学生中既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又有后来扎根的客家人,他们对传统民居有着浓厚的兴趣与家乡情怀。

三、教学案例的实践运用

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课为例,展示教学设计流程(表1)。

四、关于案例教学及其运用的几点思考

1.建立课堂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教学案例的运用情况并作补充拓展

基于课程目标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评价表或者调查表,了解教学案例设计的使用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的第五部分课堂延展为例,设计中提供的几个景观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课堂上比较好操作。由于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所以笔者使用表现性评价,它适用于评价学生应用知识、整合学科和交流合作等能力。

评价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能否通过小组合作和意见整合,说出景观的基本功能、位置、占地范围、所属功能区或文化区和象征意义等。二是能否针对具体的景观说出自己对地域文化的感受与启发,如对景观的现状,文化的传承等问题抒发己见。课堂延展表现性评价量表如表2所示。

2.案例的运用要循序渐进

如何通过梯田文化让学生深刻体会人地和谐,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提出要重视问题式教学,重视情境教学。结合教材的活动情境设计问题,笔者在教材原有的两个问题的基础上作适当地挖掘,扩展到4个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此处可利用“4W”思维模式设问题,即是什么(what)、在哪里(where)、为什么(推测成因why)以及后来的发展(how)。首先学生思考哈尼族所在区域的原始景观是什么,现在是什么?让学生先进行区域定位,明确梯田原来的用地功能是什么,现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再让学生根据课本的插图思考村庄、梯田与森林的布局关系。这三者的布局是说明人地和谐共生的关键所在。接着补充信息,告诉学生由于经济的发展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哈尼梯田遭遇农业人口外流危机,让学生思考解决此危机的措施。这一套设问下来,凸显了思维探索的层次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总体思路就是帮助学生探究哈尼梯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的地域文化形成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后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通过增设教学问题,使案例的内涵更加饱满,主要是添加了前因与后果,给学生展现了一幅红河哈尼梯田的前世今生图,让学生知道探讨地域文化应从哪些角度入手。案例以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出问题的答案,形成解题思路。

3.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注重案例素材的积累

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注重教学素材的积累,不断地筛选、完善与整合,形成自己的教学案例。案例素材的来源可以是本地的新闻题材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件,搜集途径如电视台(今日关注等)、杂志报纸,或是互联网页,又如知网、B站、抖音、好看视频等。现如今网络信息非常发达,像花萼楼和西关大屋的素材图片在网上应有尽有。如引入部分的黄俊英小品《谈鸡拾趣》因为时间原因,网上可供选择的视频并不多,若没有现成可用的视频则需要加工录屏剪辑,虽然花费时间较多,但完成编辑后教师的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另一方面,无论是课前的自主学习还是课后延展,都要鼓励学生多利用互联网来学习。据调查获知很多学生对身边的地域文化了解不多,尤其是高中生学业繁重,能走出去的时间有限,而上网了解就非常便捷。作为地理教师,希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给学生,不能让学生只沉迷游戏和娱乐而不懂中华文化。

4.教学案例选取要有针对性

教学案例要基于高一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来设计,结合教材层层挖掘,对学生循循引导,带领他们探索知识的殿堂。学习身边的地理尤其是乡土地理,可以迅速地激发学生投入课堂的热情,但学生经常身处校园缺少社会实践,对地域文化等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对许多景观也不太熟悉,因此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情境材料作为案例,如提供相应的文字材料、图片和视频,帮助他们增强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这节课的设计笔者运用了大量本土情境案例,如广州的蚝壳屋、开平碉楼,如用陈家祠的案例带学生领略“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它是怎样从以前的祠堂书院转变为如今的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探索骑楼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由欧洲到岭南的传播历程等等,这些案例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课堂上也就有话可说,参与度也会有所提高。

5.设问重视思维构建

案例的选取固然重要,而案例的运用也不可忽视。案例的运用价值主要体现在问题的设计上,而问题的设计是否巧妙恰当,就看它是否贴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问题的设置应由简入深,层层递进,既要有肯定的答案可供参考,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供学生发散思维,以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五、总结

案例素材要有代表性、时效性,凸显地理性、生活性和真实性,并具备思想性和情感性[2],要不断地更新筛选。优秀的教学案例一方面能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增进探索乡土地理的欲望,增强乡土情怀。案例的运用恰当,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另一方面,案例的选取与运用对教师有着较高的专业水平要求,在实践过程中为了积累丰富素材,教师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时刻关注时事和高考的动向,灵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教师与学生探讨案例的过程中,师生的思维碰撞、信息的交流也可促使大家共同成长,是一场双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莫小丽,孟丽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探究——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例[J].中學地理教学参考,2020(24):32-34.

猜你喜欢
双新课程标准景观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景观别墅
“双新”视阈下福州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实施情况及思考
“双新”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新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火山塑造景观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双新”视野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